鄭淵潔讓兒子退學,自編教材當老師,原因:兒子不適合應試教育

2020-12-11 奈落瑾夢

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自己學習,自己研究,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來做這種精神。——郭沫若

我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花朵,一個國家、社會的未來都寄托在他們身上,而教育又是一項重要的社會事業,它關乎未來一代的成長和發展,更關乎社會的發展進步。

很多家長已經習慣於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裡學習,甚至為了教育資源,上名校,買學區房,請家教老師等等,但有個別人獨闢蹊徑,竟然將自己的孩子接回家自己教育,今天談的就是我們熟悉的中國「童話大王」鄭淵潔,他堅持把孩子接回家自己教,如今的現狀卻出人意料。

「童話大王」鄭淵潔

說起鄭淵潔,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但說起皮皮魯、舒克和貝塔,似乎就喚起了沉睡在大家腦海中的兒時記憶。而鄭淵潔正是這些經典角色的創造者,而他也因自己的成就被稱為中國的「童話大王」。但是有如此成就的人物,其人生經歷,尤其是教育經歷,也算是獨具一格。

1955年,鄭淵潔出生於河北的一個軍官家庭,有著如此良好的家庭背景的他,本應該在人生的道路闊步前行,但是他在上學的時候因為自己寫的一篇名為《早起的蟲兒被鳥吃》作文而受到處罰,以至於他僅僅上到小學四年級就不得以而輟學。

面對這樣的變故,他的父親並沒有灰心,而是帶著他回家自己教育鄭淵潔。在父親的教育下,鄭淵潔也,慢慢成長起來。之後他當過兵,退伍後又去當工人,但是他覺得工人的工作有些無聊,於是便開始嘗試自己寫寫東西,打發無聊的時光,而這卻開啟了他的另一番光輝生涯。

從1977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我們所熟悉的皮皮魯、魯西西、大灰狼羅克、舒克和貝塔等都是他筆下文學形象。而《皮皮魯總動員》更是曾經名列全球第四的暢銷書,一舉成名的他便開啟了自己的新的人生。就在他名聲大噪的時候,他又做出了一個世人無法理解的行為,那就是把他剛剛小學畢業的孩子鄭亞旗接回家自己教育。

複製人生:有其父必有其子

對於鄭淵潔的行為,很多人無法理解,儘管他自己曾經是在家裡接受父親的教育,但是這種方式並不是可以隨意複製的,大家都不看好他的這種行為。但是鄭淵潔依舊堅持自己的想法,並坦白說他的孩子不能適應應試教育,就這樣,他便開啟了自己編寫教材當老師,又管吃喝拉撒當父親的生涯,重走他父親當年的路子。

被接回家的鄭亞旗便從此離開了學校教育,把自己的童年時光留在了家裡。但是鄭淵潔並沒有寵溺他的孩子,而是非常嚴格的進行中家庭教育,把自己能做到的都做到了

在鄭亞旗18歲的時候,他便結束了這種家庭教育,開始讓他的孩子接受社會的教育,在他看來,社會往往更能歷練一個人,而自己的孩子只有接受住了社會的鍛鍊才能算是真正的成才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鄭亞旗本人也是非常努力,通過鄭淵潔的悉心培養和教育以及社會的鍛鍊,他成功經營了一家公司並將父親的文化作品打造成了文化品牌。如今的鄭亞旗也算是成功人士,可以說他的成功離不開他父親的教育,而這一結果也著實讓當初那些不看好鄭淵潔的人大跌眼鏡。

教育方法還是選擇合適的最好

鄭淵潔的教育方式也算是給眾人做了一個範例,原來孩子還可以這樣教育,從他的教育方式來看,對我們今天的社會教育事業還是有很多借鑑之處的。

首先應試教育不是唯一的路子,應試教育已經經歷了幾十年了,而最近這些年,對應試教育的批駁之聲愈來愈響,尤其是每當高考來臨之時,很多人面對這可以改變人生命運的考試是又愛又怕,大家都知道教育本身是為了讓孩子更好的成長和發展,但現在孩子卻被培養成了考試工具,可是沒有這套考試系統,又該拿什麼來應對現實呢?

鄭淵潔不反對應試教育,但他繞過了這條路,讓許多家長知道,培養孩子往往不止考試一條路,方法有很多,選擇合適的就好。

其次是社會鍛鍊的重要性,現在很多學生只是在象牙塔裡學習,缺乏必要的社會實踐,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學到的東西嚴重脫離實際,所謂的學以致用很難在現實中得以體現。

因此,對於孩子的教育,一方面要注重文化課的教育,也就是素質教育,另一方面應當適當地增加社會實踐教育,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對社會壓力的能力。這不僅是學校,也是家長應當考慮的事情,尤其是當代的大學生們,更應當自己去考慮這個問題。

最後就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現在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寵愛有加,什麼事情都幫孩子解決了,孩子自然在這樣安逸的環境裡日復一日地變成一個缺乏自立能力的人。

溫室裡的花朵可經不起風吹雨打,這種過度寵愛只會適得其反,日後孩子在面對問題的時候無法獨立解決,一旦遇到些許挫折,往往就會失去信心,甚至自暴自棄,這可不是每個父母願意看到的。

但是,在我們看到鄭淵潔的成功並通過鄭淵潔的故事中得到某些關於子女教育的啟發意義時,不應當盲目的去效仿他的行為,畢竟每個家庭的情況不同。

我們必須看到的是鄭淵潔有這個條件去親自教育孩子,並且他的教育也是把自己的孩子往自己期待的方向教育,所以鄭亞旗的人生是被規劃的人生,這往往不是我們所有的家庭都可以做到的。且不說自身的經濟實力,很多父母的工作也就夠供養一個家,估計沒有多少精力來自己教育孩子,而且自身的文化素養有沒有達到這個水平還要另說。

所以,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問題,不同的教育方式各有千秋,父母只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就好。如果人人都效仿鄭淵潔,那學校教育的意義便沒有了。鄭淵潔的複製是成功的,但這只是他的選擇,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們可以從他的事跡中吸取好的方面,但也要結合自身情況去選擇適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相關焦點

  • 「童話大王」鄭淵潔讓兒子退學,自編教材在家學,如今怎麼樣了?
    「童話大王」鄭淵潔讓兒子退學,自編教材在家學,如今怎麼樣了?現在很多人都說很多公司看重的是能力而不是學歷,但是學歷卻是進入公司最基本的敲門磚,如果說自己並沒有足夠的學歷,那麼可能連門檻都摸不到,怎麼會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能力呢?
  • 「童話大王」鄭淵潔讓兒子退學,自編10套教材親自教,兒子現狀
    因為有了孩子以後,他們需要面臨的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便會撲面而來,每當討論到孩子的未來是,他們就會不自覺地倍感焦慮。孩子一方面是家庭快樂的來源,一方面也是家庭沉重的負擔,因為很多家長會為了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教育條件不惜付出一切。這種看似常態的教育理念卻在某人那裡行不通,他甚至還一反常態,沒讓孩子接受應試教育,自個兒把孩子接回家中自己教。
  • 小學未畢業的鄭淵潔,自編10套教材讓兒子輟學,不讓兒子叫爸爸
    教育講究因材施教,適合的才是最好的,目前我們普遍接受的是學校教育,但是也有個例,鄭淵潔的兒子就是如此。 為兒子自編教材 鄭淵潔這個名字可能大家都不熟悉,但要是說《舒克和貝塔》,不少人就會印象深刻,鄭淵潔正是《舒克和貝塔》的作者。小學都沒畢業的鄭淵潔是一名兒童文學家。
  • 當初讓兒子退學,自編10套教材親自教學的鄭淵潔,他兒子後來如何
    對於教育,中國最偉大的老師恐怕要追溯到公元2500多年前的孔夫子,孔夫子的教育理念影響了中國2000多年的教育,他的因材施教對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在當時,孔子作為一個老師,他能夠對他的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但是中國人口基數太大,上學的孩子非常多,而中國也在不斷的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方式以及解決教育方面的問題,選擇更有利於學生們學習的學習方式。
  • 那個讓兒子退學,自編10套教材給兒子學的鄭淵潔,他兒子現狀如何
    在我們中國,自古以來對於教育都非常的重視。2500多年前的孔夫子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直到現如今因材施教對中國的教育事業一直影響非常重大。在古時候,人們對於教育並沒有像現如今這麼普及,所以孔夫子作為一個老師自然能夠對學生一對一的因材施教。但是在現如今,中國人對於教育早就已經實行了普及。而人口基數的眾多,讓老師對於孩子的因材施教會變得非常困難。
  • 「童話大王」鄭淵潔讓兒子退學,自編10套教材親自教,現狀如何?
    「童話大王」鄭淵潔他自己就並不支持這種應試教育,所以他就讓自己的孩子放棄了。01鄭淵潔出身一點都不平凡,父親是軍官,祖父和外祖父都是醫生。所以說聲望其實非常高。老師讓寫的題目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但是鄭淵潔偏偏不走尋常路。他的老師非常生氣,要開除他。鄭淵潔的爸爸知道以後就說:「沒事,孩子,回家我教你。」
  • 鄭淵潔讓兒子小學退學,獨自寫教材教兒子,如今孩子怎麼樣了
    鄭淵潔讓兒子小學退學,獨自寫教材教兒子,如今孩子怎麼樣了 鄭淵潔是十分有名的"童話大王",發表了很多童話作品,同時他還養育了一個兒子,名字叫做鄭亞旗。在教育孩子這一方面,鄭淵潔與很多家長都十分不同。因為在小學的時候,鄭亞旗無法適應學校的教育體系,所以在小學畢業之後,鄭淵潔就讓兒子退學了。
  • 鄭淵潔小學就退學的兒子,如今怎麼樣了?
    但這個世界上,總有人獨闢蹊徑,包括在培養和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不走尋常路,這位父親非但不買學區房,甚至沒有讓孩子接受應試教育。他將孩子接回家中,自己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這位父親,就是中國「童話大王」鄭淵潔。
  • 鄭淵潔小學就退學的兒子,如今怎麼樣了?
    但這個世界上,總有人獨闢蹊徑,包括在培養和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不走尋常路,這位父親非但不買學區房,甚至沒有讓孩子接受應試教育。他將孩子接回家中,自己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這位父親,就是中國「童話大王」鄭淵潔。
  • 當初自編10套教材親自教學的鄭淵潔,讓兒子退學,後來怎麼樣了?
    在中國,孩子的教育問題是重中之重的問題,每位家長為了孩子的教育,在孩子出生前便開始精打細算了,在前些年,還因為各個家長為了爭搶學區房而導致房價上漲嚴重這種情況上過新聞。儘管後來國家出手控制了這種情況,但是還是平息不了家長間的鬥爭,孩子之間的教育問題始終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 「童話大王」鄭淵潔自編10套教程,讓兒子在家裡學習,如今怎樣?
    但是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因材施教固然好,但操作難度太大,今天,我們所能做的還是融入應試教育,但總有些孩子是不甘心被打磨的。就像鄭淵潔那樣,老師讓孩子們以「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為題,寫作文,結果天馬行空的鄭淵潔把題目改成「早起的蟲子被鳥吃」,徹底激怒了老師。
  • 鄭淵潔兒子小學退學,女兒卻成為常青藤學霸,童話大王也偏心?
    鄭淵潔小的時候就非常有想像力,但這顯然與應試教育不符,鄭淵潔的父親沒有責怪他,反而在家創辦了「私塾」,讓鄭淵潔在自由的環境下成長。而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也有著同樣的困擾,鄭淵潔力排眾議,在兒子小學畢業那年,「鄭家私塾」又一次的開辦了。
  • 兒子被學校開除,鄭淵潔:沒事,回家我親自教,現狀如何?
    這種看似常態的教育理念卻在某人那裡行不通,他甚至還一反常態,沒讓孩子接受應試教育,自個兒把孩子接回家中自己教。,還記得鄭淵潔小學就退學的兒子嗎,不少人會疑問他兒子的現狀究竟如何?其實鄭淵潔會讓兒子讀完小學就在家裡學是有一定的契機的,因為他自己便是如此,每當他犯錯的時候父母不會打罵他,而是會讓他寫檢討,並且要是不重樣的,這樣就很好的鍛鍊了他的表達能力和想像力。
  • 「童話大王」鄭淵潔讓兒子退學,自編10套教材在家教,現今咋樣了
    而就在今年8月26日時,南京一家「舒克貝塔寵物店」也因冒用「舒克貝塔」牟利而被要求改名……而這些維權故事的維權發起人卻都是同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做鄭淵潔。對鄭淵潔不了解的人如果單單看到這些維權故事,可能會以為鄭淵潔是個精明能幹、深耕現實、嫉惡如仇的人,但事實上,鄭淵潔卻是以文筆生動富於童趣而成名的作家,號稱「童話大王」。
  • 小學肄業的"童話大王"鄭淵潔,因為一篇作文,兒子也成小學學歷
    小學的鄭淵潔不太適合學校的一本正經,因為語文課的一篇作文《早期的鳥兒有蟲吃》被鄭淵潔寫成《早起的蟲兒被鳥吃》,鄭淵潔的父母被老師&34;到了學校,揚言要開除鄭淵潔,如果是普通的父母,一定教訓孩子一番,並給老師、校長磕頭作揖請求收留孩子。
  • 童話大王鄭淵潔幫兒子寫作文被給0分,自己教育兒子,結果如何?
    當時,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鄭淵潔見兒子鄭亞旗因為作業太多而發愁,就幫他把作文寫了。在童話大王鄭淵潔看來這作文可謂手到擒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卻給了0分,這令鄭淵潔很鬱悶。在小學六年級畢業,鄭亞旗實在無法適應現行的應試教育體系,鄭淵潔決定把兒子領回家,自己來教育。
  • 讓兒子輟學,牴觸學校教育的鄭淵潔,為何卻把女兒送進美國名校?
    兒子的成長之路鄭淵潔做爸爸後,歷史再一次上演,他看不上學校教育,從兒子鄭亞旗上幼兒園起,就一直在跟應試教育進行鬥爭。兒子4歲時上幼兒園,正是調皮愛說話的年齡,可是因為違背老師的命令被關禁閉幾個小時,鄭淵潔非常生氣:「4歲正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不讓說話這不是摧殘兒童嗎?」,一氣之下就給兒子退了園;兒子上小學時,有一次考前他們班主任給漏了題,亞旗回家問爸爸老師的做法是否正確,他搖了搖頭,兒子讓他去揭發,鄭淵潔怕孩子受牽連,所以選擇了隱忍。
  • 鄭淵潔:「我為什麼讓兒子輟學,卻把女兒送名校?」
    我腦海裡蹦出的卻是他頗為爭議的朋克教育方式:不滿應試教育體制,自己帶兒子回家編撰教學。鄭淵潔一下就想到了兒子小學老師的那張臉,拉著兒子就走出了教室:「不玩了。」「我不也只上了4年學嗎,你還比我多上了2年,再不濟以後還可以寫作。」像是對兒子說,也像是勸自己篤定的鄭淵潔做了個決定:領兒子回家,自主教學。
  • 鄭淵潔小學都未畢業,讓兒子不上學女兒上名校,卻成就了兒子一生
    這無論怎樣,像我們普通的孩子始終都會選擇沉默不出聲,雖然沉默,心裡卻是非常難過的,但是面對這種情況的小鄭淵潔卻拉響了藏在衣兜裡的拉炮。就像當年的父親一樣,鄭亞旗成了老師經常批評的孩子,就這樣,鄭淵潔給自己的兒子辦了退學,跟當年的父親一樣,自己教自己的兒子。
  • 鄭淵潔不讓上學自己教,兒子現狀打臉眾人,網友:他爸是童話大王
    >因被老師說了一句「吃屎都趕不上熱乎」,小學畢業後鄭淵潔就不讓兒子上學了,堅持自己在家教兒子,為了找到適合教育兒子的方式,鄭淵潔還自己撰寫了10多本教材,將中國刑法變成419個童話故事,跟孩子一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