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8日,井岡山至北京西的Z133/134次直達列車迎來了開行十周年的「生日」。這趟有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江西省文明列車、全路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殊榮的紅色列車,從革命搖籃井岡山直達祖國首都北京,以優質精準服務打造的列車品牌,在京九鐵道線上廣受讚譽。
聚「紅色」之魂,以「井岡精神」建車育人
2007年4月18日,伴隨著井岡山鐵路的開通,北京至吉安的K133/134次列車延伸至井岡山,由快車改為直達列車,車次變為Z133/134次。傳承井岡山紅色精神,成為這趟列車被賦予的新使命。紅色精神「建車育人」,成為車隊工作的首位重點。
車隊「90後」乘務員多,為了讓年輕人更加熟悉紅色文化,車隊積極與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聯繫,將列車的乘務員分期分批送上井岡山,接受傳統教育培訓,把學好井岡山精神作為列車乘務人員崗前教育必修的「第一課」。同時,邀請紅軍後代江滿鳳為列車政治輔導員,經常請她上車講紅色精神,教乘務員唱紅歌,與乘務員座談紅色傳統。
十年來,Z133/134次列車上的一批批乘務員自覺以紅軍為榜樣,很快成長起來,先後湧現出了胡聰、陳靜、徐璐等先進個人,還為兄弟車隊輸送45名黨員列車長,成為全段的人才搖籃。
融「井岡」之情,以「精神磁場」吸引旅客
紅色故事、紅色人物、紅色詩詞、紅色景點……一塊塊展板組成的紅色文化長廊,是Z133/134次列車上靚麗的風景線。
早在2009年,列車開始了路地共建列車「流動紅色課堂」的探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在培訓第一批列車員時,雙方就形成一種默契:要把列車建設成為流動的紅色課堂。如今,列車已成為井岡山幹部學院的現場教學點之一。乘客還可以在列車上的紅色流動書屋,提前重溫井岡山文化,體驗紅色之旅。
每年,一批批學員乘坐列車前往井岡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車上,列車乘務員熱情地講起「紅色井岡,革命搖籃」等紅色故事,深情唱起《映山紅》等紅色歌曲,朗誦毛澤東詩詞《西江月·井岡山》等紅色詩詞。一位學員在留言簿上寫道:「我們還沒有上井岡山,就已經感受到了紅色精神強大磁場的吸引力,此次紅色之旅已經令人無限嚮往了。」
創「特色」之新,以「紅色文化」滋潤服務
優質精準服務,是紅色列車的另一張名片。
為了提升服務品質,列車結合紅色文化,不斷創新,推出「四個一」常態培訓內容,即每班一題、每周一課、每月一考、每季一賽,提高乘務員的服務技能。創造性地推出了情景再現培訓法,鼓勵乘務員將服務中的事例「表演」出來。
在重大節日和每年除夕,列車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組織文藝小分隊上車自編自導自演文藝節目。目前,列車已連續9年舉辦「列車春晚」,為除夕仍在歸途的旅客增添溫暖。
「我們的服務水平好不好,就看能不能留給旅客美好的回憶。」南昌客運段直達車隊黨總支書記劉曉慧這樣告訴記者。圍繞這個目標,列車倡導「四多」服務法,即旅客問詢多說一句、旅客安全多看一眼、旅客動態多走一步、旅客困難多幫一把,讓旅客在旅途中不僅受列車紅色文化薰陶,還感受賓至如歸的濃濃親情。
十年來,Z133/134次列車累計安全運送旅客近千萬人次,收到錦旗200多面,感謝信1000餘封。
記者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