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男孩留長髮,網友:父母太不負責任,錯怪家長了,舊習俗而已

2020-12-19 騰訊網

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穆勒說,世界各地的根深蒂固的習俗,都是人類進步的障礙。

果真如此嗎?

舊習俗,有人說需要保留,這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當然要遵循;也有人說,現在都2020年了,還搞封建迷信那一套嗎?我們應該相信科學。

關於是否要遵循老習俗,在育兒上體現得尤其明顯。新舊觀念之間的差異,儼然成了家庭,尤其是婆媳之間的大矛盾來源之一。

我就親身經歷過一次。我產後奶水一直較少,勉強夠喝的那種。我婆婆害怕孩子喝不飽,總要去衝牛奶,我說,「要是他喝牛奶喝習慣了,就更不肯費勁喝母乳,那樣母乳會越來越少」。

雖然,我婆婆每次都強忍住了衝牛奶的衝動。但有一次晚上,小小勳突然不肯喝奶,一直哭,我抱著他在哄。我婆婆又以為孩子沒喝飽,要從我手裡把孩子搶走,我自然是不肯的。

本來就對她總是說我不會帶小孩,而心存芥蒂,現在還要搶我的孩子。我死死抱著小小勳,不讓她抱走,然後她就一直在旁邊念叨「又把小孩弄哭了」。

本來就有點產後抑鬱的我,聽到這些話,眼淚止不住的流。我婆婆看到我哭,說得更兇了,說:

「我們這裡不作興抱著孩子哭」

「小孩子不作興哭」

我大聲反駁,小孩怎麼不能哭了,有哪個小孩不哭的?雖然她沒有再接著說下去,但嘴裡還是念叨「不作興抱著孩子哭」,那表情好像我做了一件多麼犯忌諱的事。

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我聽我婆婆講得最多的就是「小孩不作興……」,如:晚上不能剪指甲、天黑了不能吹口哨……

我和我老公說,我在我老家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些所謂的忌諱,你媽媽怎麼這麼封建迷信。

後來,我在和周圍人的交談中了解到,每個家庭都會有這個問題。不過大多數人的態度都是「隨便她(婆婆)折騰吧,不傷害孩子就行」。

昨天晚上看到一個視頻,講一個5歲的小女孩每天都在幼兒園門口徘徊,看著幼兒園裡的小朋友玩遊戲,非常渴望上學的樣子。

視頻在網上發酵後,很快有記者調查了這件事,原來視頻中的並不是小女孩,而是一個留著長發的小男孩。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不可理解,為什麼給男孩留這麼長的頭髮?不知道給男孩扮女孩,會對孩子心理有影響嗎?

先不討論為什麼小男孩的家人不送他去上學,來說說這個男孩留長髮的事。其實,還真的有點「冤枉」他家人了,他們不是想讓男孩扮女孩,而是安徽的一種習俗。那就是給男孩在腦後留一小撮頭髮,要等到12歲那年的二月初二才能剪,並且剪頭髮時還有一個「剃龍頭」的儀式。

這個「留小辮」的習俗在安徽地區確實很常見。

同樣是安徽,有一個女孩在幼兒園裡玩耍時,起泡膠不小心弄到了頭髮上。由於起泡膠有毒,老師擔心影響孩子身體健康,於是剪掉了女孩的一小撮頭髮。

沒想到孩子爸爸找到學校,要求學校要麼退還全部學費,賠償2萬元,要麼就把孩子的頭髮一根一根接上去,再把老師頭髮剪了,並且老師還要拍視頻道歉。據這個孩子爸爸的說法,因為他是做生意的,孩子頭髮剪掉後,會影響他的生意。

簡直荒謬。

作為新一代的父母,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看待,又怎麼對待這些舊習俗呢?

我先來把這些舊習俗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對孩子懷有美好祝福和期待的,另一類則是靠老一輩一代一代口口相傳下來的封建迷信習俗。

首先,看看對孩子懷有美好祝福和期待的習俗,比如:新生兒過三朝、十二朝、滿月或者百歲,每個地方習俗不一樣,但這都是大家對新生兒的一種祝福;再比如:有的地方在過端午節時,會在小孩手腳上戴彩繩;還有新生兒出生時佩戴桃木劍以闢邪。

雖然每個地方不盡相同,但初衷都是對孩子的美好祝福。像這種習俗,不管是哪一代人都是願意傳承下去的,家裡多了一位小成員,肯定要有一個歡迎的儀式感。

最有爭議是第二種,略帶迷信的一些習俗。這些習俗裡又可以分為兩小類,一種是無害的,另一種是有害的。這個「害」指的是,對孩子身體有害處。

1、有害的,如:剃眉毛、擠奶.頭、綁雙腿、拔豬毛風、奶粉中添加所謂的下火藥等等。

2、無害的,如:留小辮、剛會走路時拿菜刀在兩腳之間砍三刀等等。

對於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的行為,我們要堅決反對,不能想著「哎,算了吧,別人家都這樣做,說不定沒事呢」。可是你要知道,那麼多孩子都是這樣長大,不代表這個方法就是正確及無害的,即使只有0.01%的概率會出事,那發生在你孩子身上就是100%。

小勳小時候得過一次口腔炎,滿嘴皰疹,連續發燒十來天。我婆婆說他們以前有一個老方法,就是抓條鼻涕蟲放在小孩嘴裡的皰疹上爬一遍就好了。

我說堅決不行,她還是準備回老家抓鼻涕蟲,後來被我老公出面阻止了。我都不敢想像怎麼會有這種偏方,如果它爬的時候從喉嚨滑進去了呢?如果真這麼有用,科研人員也早就會把有相同功效的藥劑製作出來了。

所以,對於這種,我們一定態度堅定地說「不行」。

那麼對於無害的風俗,而你作為一個21世紀新青年,只是單純看不慣這種所謂封建迷信的行為,該怎麼辦呢?

如果你的家人很開明,且不固執,那麼你可以嘗試和他們科普新知識。如果的家人很傳統,對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堅信不疑,那麼在不違法原則的情況下,就依著他們吧。

我現在回想起月子裡和婆婆的爭執,其實更大原因是因為產後抑鬱症,大腦開始鑽牛角尖,並且「周圍所有人都在關心寶寶過得好不好,而自己被忽視」的感覺會在產後一個月裡被無限放大。

後來我婆婆也說過很多這種所謂的「小孩要……」,只要不是太過分的,我都不會反對。也嘗試著理解老人的想法,因為他們就是這樣長大的,也是這樣照顧自己小孩長大的。在他們的觀念中,有些所謂的儀式感更是整個家族的傳承,他們會有「香火得以續傳」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其實他們也沒錯,既然這樣可以讓他們放心又開心,且對小孩也沒什麼損失,那何樂而不為呢。

在對孩子沒有影響的前提下,稍微地配合一下風俗,滿足老人家的期許,保留對孩子美好的寓意和祝福,其實是可以的。

老習俗並不是洪水猛獸,也沒有英國那位哲學家穆勒說的那麼嚴重——會阻礙人類進步。我們父母只要學會分辨,對「舊習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即可。

相關焦點

  • 5歲男孩留長髮,網友:父母太不負責,錯怪家長了,舊習俗而已
    不過大多數人的態度都是「隨便她(婆婆)折騰吧,不傷害孩子就行」。 昨天晚上看到一個視頻,講一個5歲的小女孩每天都在幼兒園門口徘徊,看著幼兒園裡的小朋友玩遊戲,非常渴望上學的樣子。 視頻在網上發酵後,很快有記者調查了這件事,原來視頻中的並不是小女孩,而是一個留著長發的小男孩。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不可理解,為什麼給男孩留這麼長的頭髮?
  • 不負責任的家長,才是好家長
    男孩廖某,16歲之前已經有10餘次因盜竊被抓。警方調查後卻發現廖某家境並不差,完全不至於淪落到這個境地。實際上,正是因為他的父母太「負責任」,才招致了這樣的下場。廖某患有偷盜癖,年幼時就曾偷拿同學玩具,被老師留下批評,他的父母趕到後百般解釋,最終不了了之。
  • 8歲童模男孩敬業留長髮被學校拒收,用依雲洗頭梳辮比女生還好看
    《每日郵報》1月14日報導了英國一名母親邦妮·米勒(Bonnie Miller)為留住童模兒子從小就出名的長髮,不惜承認孩子「二次元」「不正常」來向學校請願,請求學校接受孩子入學申請的新聞,引發了網友的激烈討論。
  • 男孩不像男孩的樣子,父母要負很大責任
    大多數男孩都會把自己的父親視為崇拜和學習的偶像。 所以,三歲以後,媽媽要逐漸放手,有意識地讓爸爸多參與男孩的教育。當然,父母不可能萬事都為孩子負責,特別是他成人以後總要獨立面對和解決一些問題。父母應該做的是,從男孩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
  • 美國8歲男孩為給患癌兒童捐贈頭髮 留長髮兩年
    原標題:美國8歲男孩為給患癌兒童捐發 留長髮兩年 據美國媒體報導,兩年前,美國馬裡蘭8歲的小男孩兒託馬斯-摩爾(Thomas Moore)決心要留長頭髮,然後捐贈給因為患癌症而失去頭髮的孩子。 當時,託馬斯無意之中看到媽媽在網絡上面觀看癌症女孩失去頭髮的視頻。
  • 男孩侵犯5歲女孩事件,家長稱是自願,李玫瑾給出了答案
    文章:橙果媽媽不知道這幾年,大家是否關注到了這則新聞:上海書店一名10歲的男孩侵犯5歲女童,大白天公然在書店這種讀書的場合,做出來跌破我們底線的事情。第一,我們回顧事情的經過。5月21日,一條網友在網上發微博進行求助和控訴:原文聲稱,在上海一家大型的書店裡,自己5歲的女兒在兒童讀書區遭受了一位10歲男孩的侵犯,並讓孩子做出了很噁心的動作。
  • 男孩留小辮子的習俗:愛藏在頭髮裡
    「收小辮子了」、「收長頭髮」,圍牆外響起陣陣吆喝聲,讓我頭腦裡浮現出小男孩留小辮子的畫面。男孩留小辮子的習俗在我的老家相傳已有三百餘年歷史。她他們的身份就是「慣寶寶」,是全家的掌上明珠,是幾代人寵愛的對象。
  • 9歲男孩不懼霸凌堅持留長髮 只為把頭髮捐給癌症兒童
    據報導,來自亞利桑那州Anthem市的這名9歲男孩曾兩次將自己的頭髮捐給一家幫助兒童對抗癌症的非盈利機構。這家機構還為因脫髮、拔毛癖和嚴重燒傷而脫髮的兒童提供假髮。
  • 男孩不像男孩樣子,父母要負很大責任!真正的男子氣概要這樣培養
    當然,父母不可能萬事都為孩子負責,特別是他成人以後總要獨立面對和解決一些問題。父母應該做的是,從男孩還小的時候就開始培養他的擔當意識和責任意識。該如何培養男孩的責任感呢?3多給孩子擔當、獨立處事的機會很多家長習慣性地把孩子全方位地保護起來,認為孩子不生病、不受傷、時刻乾淨整潔,他們作為父母的責任才盡到了。
  • 教師讓家長批改作業、分析考卷真的是不負責任、甩鍋家長嗎?
    這裡有一個問題,因為小學一、二年級原則上是不允許留家庭作業的,而很多家長又有強烈的要求,所以一般負責的老師(也可以稱為喜歡找事的老師)都會或多或少布置一點。一、二年級學生識字少,獨立作業的習慣還處於培養之中,往往作業時需要老師或家長的輔助(主要是讀題)與督促。家長在輔助學生作業時,往往就順便作批改了,不過舉手之勞而已,不信可以問問一、二年級輔導過孩子作業的家長!
  • 錯怪孩子的時候,99%的家長都逃不脫這5種表現
    70分:以承諾代替道歉  這樣的家長在現實生活中很普遍,這類父母在發現錯怪孩子之後,心中也是有歉意的,但是又拉不下臉面給孩子道歉或擔心直接道歉會損害自己的權威形象,於是,就以物質、精神許諾來代替道歉。這樣的家長能讓孩子了解到自己的歉意,也算是「知錯能改」了。
  • 7歲男孩深夜反鎖在家不應聲,父母哭到站不住,消防員破門而入
    7歲男孩深夜反鎖家中沒動靜,父母苦到崩潰,破門而入後驚呆了最近河南的一對父母可是令人哭笑不得,半夜父母外出,將7歲的孩子反鎖在家中,返回家時父母敲門兒子卻沒了動靜,這可嚇壞了門外的父母,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也漸漸的害怕起來,臨走時在家的孩子,怎麼敲門會沒人應呢。
  • 對孩子負責任的家長,從不任性「甩鍋」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不負責任的父母出現在社會新聞上。「老師,孩子不聽話你就揍,我們絕沒有二話。」聽起來是不是通情達理的家長?可我看到的卻是推卸責任的家長,是把孩子的學習一股腦推給老師的家長。像剛才提到的抓學生作弊的監考老師和學校,甚至沒有做錯什麼,就被家長視為導致孩子自殺的罪魁禍首,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有的家長太愛「甩鍋」了。
  • 22歲姐姐拒養2歲弟弟敗訴:比噩夢更可怕的是父母的不負責任
    01近日看到一則新聞,22歲女生因拒絕撫養2歲弟弟被父母告上法庭,重點是父母勝訴,22歲女生作為姐姐要撫養弟弟。很多網友看到這個結果,都替22歲女生抱不平,畢竟她才22歲,人生才剛剛開始,還沒結婚就被迫從姐姐變成「媽」。而她父母明明在靠低保生活,還堅決生二胎,不得不說這對父母太不負責任了,為了圓滿自己的心願就置女兒於不顧,他們的心願是完成了,但女兒的未來呢?
  • 5歲男孩凳子上打吊針,父母病床上呼呼大睡,網友:親生的孩子
    5歲男孩的父母,男孩子則是自己一個人坐在凳子上打著點滴玩著手機。不少人看到這一幕起初是不相信的,這麼小的孩子應該需要被照顧,而且生著病輸著液體,相反父母卻在病床上呼呼大睡,完全沒有在意旁邊的孩子。不少人開始猜測,這對父母的行為似乎有些奇怪,總之看著小男孩孤零零的坐在凳子上,玩著手機似乎也沒有太在意父母是否在自己身邊。
  • 4歲男孩在幼兒園蹦跳摔倒,家長要3萬精神賠償,網友:這是碰瓷
    從孩子一出生,父母就要各種操心,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擔心孩子的安全問題,恨不得24小時不離開孩子。好不容易熬到孩子長大,能送去幼兒園給老師照顧了,卻還是大小事不斷,養個孩子真是太難了。鄭州市一個4歲的男孩蛋蛋,就在幼兒園出了問題,讓家人憤怒不已。
  • 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童案:也難以追究男孩父母的包庇罪!
    有的網友還提出,在蔡某殺害女童後不報警不報案,還幫助其清理現場血跡試圖掩蓋犯罪行為,能夠追究他父母的包庇罪?今天,「四哥有法說」就根據法律規定,給大家解答這個問題。大連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童10月20日下午,大連市一名10歲女孩小琪(化名)去繪畫班上課,遲遲不見回家。家人沿途調取監控後在一小區的綠化帶中發現小琪屍體。
  • 孩子頓頓吃得多,身體卻慢慢不長了,醫生:家長太不負責任
    導讀:孩子頓頓吃得多,身體卻慢慢不長了,醫生:家長太不負責任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頓頓吃得多,身體卻慢慢不長了,醫生:家長太不負責任!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3歲男孩賣廢品?網友卻說:這是最好的兒童節禮物!
    而昨天的一則「13歲男孩幫爺爺賣廢品掙六一禮物」的視頻被廣大網友紛紛轉發、點讚。視頻中,重慶北碚一名13歲的小男孩拉著板車幫爺爺去賣廢品,並可愛又老練地和老闆討價還價,一車廢品雖然只賣了22.5元錢,但小男孩臉上卻洋溢著滿足、自豪的微笑,高興地說「可以給自己買禮物了」。有人逗他:萬一被同學看到了,你不覺得丟面子嗎?
  • 13歲女生被4男生「輪X」細節曝光,霍思燕卻一句話打臉千萬男孩父母!
    警方以犯罪嫌疑人未滿14周歲,屬於無刑事責任能力範疇,不追究其刑事責任,所以不予立案。我國《刑法》第17條對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無刑事責任年齡,即不滿14周歲的,對任何犯罪都不負刑事責任。現如今,許多人開始呼籲,下調14歲免受刑責年齡。因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信息也越來越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