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徐小雨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何浩源)「廣安有龍安柚,又有紅心柚、白市柚,品牌怎麼打響?」11月26日,在廣安市鄉村振興大會上,市委書記李建勤拋出了這個問題。
近年來,廣安市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進步,但依然存在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主導產業不突出、基地大而不強、品牌多而不精、農產品競爭力不強、融合發展不充分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進而推進廣安鄉村振興,李建勤指出了路徑。
讓「廣字號」農產品日益深入人心
李建勤提出的問題實際上折射了廣安農產品品牌多而不精、競爭力不強的短板。針對這個問題,李建勤說,應該把廣安的柚子品牌都整合起來,打造一個響亮的品牌。廣安其它農產品也要按照這個思路,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如何打造品牌,增強廣安農產品的競爭力。李建勤認為關鍵要落實好「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的思路。李建勤說,要把發展現代農業園區作為重點來強力推進,著力打造一批特色鮮明、要素聚集、鏈條完善、機制創新等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化農業基地布局,做大做強廣安龍安柚、鄰水臍橙、廣安蜜梨「三大拳頭」產業,積極申報創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現代農業(龍安柚)產業園、省級現代農業(廣安蜜梨)產業園等。要重點培育龍安柚、火鍋底料等「區域名片」品牌,規範管理使用「華鎣山」區域公用品牌,提升廣安農產品的競爭力,讓「廣字號」農產品日益深入人心。
除了打造品牌外,還要圍繞農產品搞加工,鼓勵支持企業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李建勤說,廣安要重點圍繞龍安柚、臍橙、花椒、中藥材、葡萄等特色產品,延伸上下遊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和休閒農業,推進農業與鄉村休閒旅遊、文化體驗、養生養老、農村電商等深度融合。「讓產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產品變商品。」
打造一支新型職業農民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而人才興則產業興,人氣旺則鄉村旺。但是,目前農村農業勞動力老齡化、低文化程度等問題日益凸顯,各類管理人才、經營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更是緊缺。
李建勤說,必須把鄉村人才引進和培育放在重要位置,探索制定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人才培養支持政策,向農村特崗教師、免費師範生、農村訂單定向免費醫學生等計劃傾斜,鼓勵、引導高校畢業生和高素質農業科技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要大力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和「一家一能人」培養計劃,從返鄉農民工、回鄉創業大學生、村醫村教、退休公職人員、復員退伍軍人中培育一批產業輔導員、「土專家」「田秀才」和致富帶頭人,著力打造一支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不斷壯大鄉村人才隊伍。
此外,還要善於運用科學的力量推動廣安農業技術的發展。李建勤透露,廣安已經和中國農科院籤訂了協議,把廣安作為中國農科院院士實驗基地,研究生實習基地,最近農科院的專家將會來廣安考察。「希望相關部門的同志抓住機會,向專家們請教具體的問題,爭取運用科學知識,提高廣安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引導民營企業、民間資本投向農業
農產品如果遇到病蟲災害、極端天氣,如何最大限度降低農民的損失?李建勤指出要善於運用金融手段,降低農民經營風險。
李建勤說,除了工行等國有銀行外,還沒有一家有全國影響力的股份制銀行入駐廣安,比如招商銀行等。廣安要下決心引進這種在全國有影響力的股份制銀行,和它們合作,助力廣安鄉村振興。
李建勤認為,還應該借鑑成都等地農村金融改革經驗,建立對金融機構涉農服務和貸款考核、獎懲機制,抓好支農貸款分險補償試點,通過「補改貼」「撥改投」等方式,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金融支農力度,增加「三農」信貸投放。要引導民間資本投入,按照「非禁即入」原則,通過財政資金粘合、放大作用,促進民營企業、民間資本投向農業,形成財政撬動、金融傾斜、社會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