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東南大學特色之一是學霸多?聽說東大學霸特色之一是顏值高?
今天的主人公,不僅是位高顏值「川妹子」,同時也是一位「教科書式」的學霸,她就是來自東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高顏值學霸:劉馨迪。
一份「不簡單」的簡歷
她,手握六所世界名校offer,畢業去向全球排名前十的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獲得國家一等獎。2018以色列理工學院暑期項目全額獎學金,CSC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獎學金。
發表2篇SCI論文,「用於汙水處理的高效鈦鋁複合納米纖維膜」,論文被評為東南大學優秀報告,多門課程獎,多門專業課第一。
雅思 7.5,GRE 325+3.5
緣起幼時,忠於初心
「止於至善」是東南大學的校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東大學子。
2004年的夏天,劉翔打破110米跨欄的奧運紀錄。沒有中國人不為這個瞬間感到熱血澎湃。其中就包括年僅六歲的小馨迪。那時,她就早早立下「身為中國人,定要為社會做出屬於自己的貢獻」的志向,而這恰好和東大的校訓相符。
在這裡,她擁有了志同道合的摯友、一流的科研環境、強烈的歸屬感、卓越耀眼的大學生活。
四年時光轉眼即逝,但是她已經認認真真為自己的大學交上了滿意的答卷,正如對校訓的理解一般——完善自我 關愛他者 追求至善 保持卓越。
人常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是最幸福的。
劉馨迪就是這樣,經過大學一年的學習,她就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規劃——「我熱愛化學這個專業,我會堅持走科研這條路。」
為了這個目標,她為自己列下明確的計劃,提升自己的學習成績、科研能力、英語水平。
歲月無悔,勤以度日
劉馨迪深知,成功源於努力,失敗必因慵廢。作為一名學習化學的學生,基礎知識是要「刻」在腦袋裡面的。所以每一次的複習,她從不是以「次」為單位,而是以「十次」為單位。哪怕是上百個有機反應方程式、數十個物理化學公式等她也不敢有絲毫懈怠。
採訪的時候,她說自己的複習日常很輕鬆,就是早睡早起好好學習。可是我們都知道,沒有這種遠超旁人的努力,又怎會有遠超旁人的光芒。
除了學習,劉馨迪在科研的道路上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一直都不覺得自己很聰明,我也不認為做科研是一條拼智商的路。我只是擠出自己的時間多洗了幾個瓶子,多看了幾篇文獻。」
她在大二初入婁永兵老師的課題組,一開始只能洗洗玻璃儀器,後來可以自己梳理實驗思路、設計實驗方案,到最後她已經可以和別人一起發表文章了。
每次翻看自己的實驗記錄本,她都覺得又可愛又搞笑。
實驗記錄本
2017年5月5日
今天洗了5個50ml圓底燒瓶,5個冷凝管,不知道為什麼今天的瓶子特別難洗。
這一步步的成長,由無數段寫來不足百字的記錄積累而成,她用無數個努力的日夜來成就今日的高度。正如她自己說的那樣:「實驗室裡的酸甜苦辣是沒有辦法簡單用言語來形容的,但我從沒有後悔過選擇這條路。」
追求卓越,止於至善
源自《大學》的「止於至善」,僅僅四字,可是真正做到何其難。這一點,劉馨迪深有體味。大二的暑假她考了第一次雅思,7.0。可能對於申請大多數的學校,這個成績足夠了。
然而,她卻「不知足」。於是一年之後,她給了自己30天的時間,做完了25本雅思參考書籍,準備了100個口語話題,最後獲得了7.5的成績,其中閱讀滿分。提到這個成績她有些遺憾地說:「其實我的目標是8分的。我不是天賦型選手所以就更要努力。」
同樣的,大四上學期,她備考了GRE,10天背完了3000個單詞,30天內3000個單詞至少背完了30遍。問及這裡,她說到:「我沒有見過凌晨四點的南京,但那段時間的我知道凌晨五點的南京是什麼樣子的。」
GRE單詞本
兩次備戰,她證明了沒有天降大運,只有腳踏實地。
走出亞洲,開闊眼界
劉馨迪2018年暑期她參加了以色列理工學院暑期課程。一個月在海法(以色列城市)的交流學習是她人生中不可多得的寶貴而美好的經歷。在那裡學到了很多知識,認識了很多優秀的朋友,參觀了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化學實驗室,接觸國外的科研生活。這也更加堅定了她研究生要去到世界排名前十的學府深造的想法。
交流大合影
她說,「清晨校園裡的日出,傍晚地中海的海風,深夜海法的星空,閉上眼睛自己就又回到了去年的8月。」提及在以色列的回憶,她的眼睛都在發光。
不驕不躁,感恩點滴
在採訪時,她一直說著:「自己不過是普通的東大人。」平日裡,根本想像不到她就是一個堪稱教科書式的學霸,她不像那些神秘不可觸碰的天才,就是一步步走向未來的逐夢人,這份謙虛與隨和讓她有著不同尋常的親和力。
談及自己大學生涯最難忘的記憶,她激動地說到「最感謝的還是自己的導師和師兄師姐的幫助,也正是婁永兵教授的悉心教導和師兄師姐們的親切照顧,自己才有了更長足的進步。」
劉馨迪和她在以色列認識的珍貴的朋友們
相同的,父母親人的關懷和朋友的鼓勵也讓她收穫了彌足珍貴的感動。朋友們經常說,「馨迪是最棒的」,那些鼓勵的話語無疑讓這位四川女孩既害羞又感動。
可以想到的,一份經由時間打磨的情誼一定會在她的心中深埋,而這也將在她以後的人生時光中熠熠生輝。
交談之間,劉馨迪說到「在我們學校有人手握數十篇SCI論文、有人幾乎門門滿績、有人多次踏出國門交流參加國際頂尖會議。跟這種站在金字塔頂尖上的人相比我再普通不過了。我只是和無數前進中的東大人一樣,慢慢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對於我而言每一次的選擇和取捨都是一次重塑和成長。」
來源:東南大學新媒體工作室 編輯 | 劉廣沛 責編 | 吳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