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最強大腦王昱珩是怎麼被節目組發掘到的?水哥原來是做什麼的
出山
王昱珩右眼看見的最後一個東西是朝他飛來的羽毛球,坑窪不平,「像一個月球表面」。打球時,他右眼被這隻羽毛球擊中,當場失明。出事的第二天,馬航MH370失聯,他當時想,什麼時候這飛機找著了,他的視力就能找著。「結果好,飛機到現在也沒找著。」
就在失明前一天,他剛剛接受了第一季《最強大腦》節目組的測試。節目組在網上發現了他填寫的問卷,上面寫著,你們出的題目都不難。《最強大腦》是借鑑德國《Super Brain》的國內首檔科學類真人秀節目,致力於尋找腦力出眾的人。製片人桑潔表示,這檔節目能夠在實力強勁的歌唱節目、娛樂真人秀中脫穎而出,就像《生活大爆炸》中所說的那樣,「Smart is the new sexy」。
節目組導演抱著試一試的心態上門拜訪王昱珩。他家門上貼了隔音材料,門口有幾個箱子,上面寫著「申通快遞請投這兒」「中通快遞請投這兒」。或許焦急的來訪者往往會去敲鄰居家的門,鄰家房門上掛了一個牌子,「勿按,後果自負」。
進門時,王昱珩沒有客套,只說,「換鞋,自己進來。」屋內光線不佳,綠色的牆紙更顯得暗淡,到處都是動物:幾隻鸚鵡站在架子上,一隻棕色的豹貓悄無聲息地出沒;巨大的水箱裡遊滿了色彩斑斕的海魚,電視牆上掛著一隻駝鹿頭的標本。柜子裡擺滿數百種逼真的恐龍模型,在小燈泡的照射下張牙舞爪;地上站著幾副1:15或1:20比例的恐龍骨架。
導演看呆了,後來開玩笑,「不知道我會不會活著回來。」
第一季的觀察類節目中,有人看斑點狗,有人看雞蛋。王昱珩現場觀察了紅豆,他表示米和芝麻也沒有問題,比芝麻更小的,「那就差水和空氣了」。能看水嗎?他說不知道,但可以嘗試。
導演激動地給桑潔打電話,說這就是節目要找的人。
王昱珩的觀察力與他養動物的經歷密不可分。小時候,他在樓道頂層養雞和兔子,在爸媽的鞋子裡養螞蟻,偷拿媽媽的絲襪去井蓋裡撈魚蟲餵魚。他曾養死過魚,一度認為魚之所以死,是因為他沒有一直看它們,於是他晚上不睡覺瞪著它們。
他養各種動植物,都會達到發燒友的級別。「比如淡水魚,我基本上把能人工繁殖的,都繁殖了個遍。」早年為了買南美的魚苗,他坐火車去廣州批發,把魚苗裝進泡沫箱子裡抱回來。他甚至在大學的課桌上擺了個魚缸。我採訪他的一位大學校友,那位校友一聽到王昱珩的名字,隨口能報出一長串的魚名。
因為專注,他能夠看到很多東西。一朵花的葉子上有很多裂片,說明它的產地下雨頻繁,葉片承受不住重量;他去魚市,一眼看出魚是否受孕。他擅長畫畫,將所見巨細無遺畫下來,即是他眼中的世界。有時父母問他一天都做了什麼,他就把當天的事情畫出來。
王昱珩出生於北京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自小家教嚴厲,因為養動物沒少挨打。他有很強的叛逆心理,成年之後,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生活,不允許別人幹涉自己。
從清華美院裝潢系畢業後,王昱珩沒有上過一天班。他無法忍受制度化的生活,曾去一家出版集團應聘過,但發現那裡是一個個小隔間,沒辦法養花,就放棄了。他先後做過紙媒、內刊、書籍的自由設計師,也為一些NGO和企業設計過logo,現在做園林和景觀的設計。自己的大部分時間,都給了花鳥魚蟲和畫畫。
他的大學室友于欣說,「有的人覺得肯定要有一份工作才能養活自己,但有的人可能覺得我除了上班,別的方法都能養活自己。」王昱珩是後一種。
就在王昱珩決定參加《最強大腦》時,發生了羽毛球事故,他右眼一度徘徊在失明的邊緣。有一兩個月的時間,為防止眼壓升高,他必須坐著睡覺。左眼的視力則持續下降,他在床邊貼了一個視力表,每天睜眼希望能多看幾行,結果除了最大的「E」,別的都看不清。那是他最絕望的一段時間,一位老醫生的意見給了他方向:你還有一隻眼睛是好的,該幹嗎幹嗎。
現在看他的右眼,眼球有明顯的凸起。他的視力恢復到0.3左右,但是不能變焦,在最初的恢復階段,看到的臺階和斑馬線一樣是平的。去參加第一季是不可能了,半年之後,第二季《最強大腦》又找到了他。
他首次挑戰的項目是「微觀辨水」,從520杯同質無色的水中,找到特定的那一杯。他以一秒鐘四杯的速度掃描著,在看到第383號水的時候,他突然停了下來,不再繼續觀察,對評委說,「就是這杯。」挑戰成功,震驚全場。嘉賓陶晶瑩說,「我的毛髮戰慄起來。」
眼科專家徐國彤看了那期節目,認為這和視力沒有直接關係,「更多的是觀察力(抓取特徵)、記憶力、想像力的綜合,再加上專門的長時間訓練以提高速度和效率而實現的。」
王昱珩講過他辨水的方法:他進入一種冥想的境界,將水最細微的特徵轉化成一種圖像,比如,那杯水中間有一隻鳥,左下角8點鐘方向,可以看做一個孩子的笑臉。他將這些信息放在腦中,再去和所有的水進行匹配。「我看見它,就一定是它。」
為了突出由素人到神人的節目效果,他和其他選手一樣,被賦予了一個類似X戰警變種人的外號——「鬼才之眼」,隊友們則叫他「水哥」。
王昱珩早年並沒有因為觀察力而為人所知。于欣第一次看《最強大腦》的時候,以為王昱珩作假。有次找王昱珩吃飯,他特意驗證了一下,拿出12張嶄新的新版歐元,背面朝上,讓他找出特定的一張。王昱珩迅速找到了。
于欣認為,這種能力和他大學之後的自我生活有關。「他能堅持幹自己想幹的事兒。我覺得這個就形成了一個專注點,人在專注的時候就容易走向一個極端,這個極端就會造就他。」
觀察力與日常經驗結合後,甚至有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推理能力。王昱珩的名聲在一次成功幫助警方破案後達到高點。去年12月份,山東濰坊警方曾赴《最強大腦》節目錄製現場,請他協助查一起肇事逃逸案。在清晰度極低的監控錄像中可見,肇事司機撞人後逃走,全程沿小路逃跑。
王昱珩注意到錄像裡肇事車輛的左霧燈有一點歪,他推理出受害人死亡的原因是頭部受傷:左霧燈很可能就是受害人被撞倒以後,向後翻滾的時候頭部撞擊左上角的擋風玻璃才造成歪斜。他根據車前燈的形狀確定了車型,「這個車型有年輕人會買嗎?」他懷疑肇事者的年齡偏大,接下來畫面印證了他的推測——那個人將現場遺留物扔到了後備箱裡。「這個動作一定不是年輕人能幹的出來的,你進車以後,你會隨手把東西扔到副駕駛,這是咱們大部分人的習慣。」司機選擇小路逃跑,則本地人犯案的機率大。種種可能性疊加後,大大縮小了嫌疑人的排查範圍。
3月15日,警方將嫌疑人抓獲。微博「公安部打黑除四害」率先發布了王昱珩協助破案的消息,迅速引發各大微博帳號的轉播。
王昱珩曾和桑潔講過他的轉變,說自己原來的狀態好比在深山中不見人,但是突然有一天下山了。
(責編:蘇恆、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