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考生遺體蹊蹺漂浮象山海面》後續
在本報記者陪同下,從山西遠道而來的沈父前往象山,殯儀館裡哭倒在地
「我兒子沒有自殺的理由」
認完遺體後,沈父要求警方屍檢
他說,之前拒絕前往象山是因為不敢面對這一現實
「他的頭髮本來有點長,怎麼現在沒有了?」面對穿著跟兒子離家時一模一樣衣褲的遺體,差不多的身高,差不多的面容,但是沈玉軍就是不願承認,這是他的兒子沈江華。
昨天,對於沈玉軍來說,是異常悲痛的一天。最後,他終於接受了這個殘酷的現實,並面對兒子行蹤的種種疑點,對警方提出了屍檢的要求。
沈玉軍說,之前他一直不肯來象山,沒有錢固然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是他不願意面對兒子的遺體,無法承受喪子之痛。他的心底還有個幻想,兒子可能還活著。
幾番認屍
昨天上午,記者陪同沈江華的父親沈玉軍,還有他的舅舅王明生一起,坐上了從杭州前往象山的大巴。一路上,沈玉軍都在小聲地啜泣,他沒想到自己頭一回出遠門,竟是為了處理兒子的後事。
沈江華的遺體,靜靜地躺在象山縣殯儀館的冷藏室裡,冰棺外的卡片上,顯示名字為「無名」,來自漁政碼頭。當殯儀館的工作人員拉開罩在遺體上的布時,沈玉軍再也忍不住,癱倒在地,哭成淚人。
「看清楚了嗎?是你兒子嗎?」等沈玉軍稍稍平靜後,一位警官上前問他。
「大概……是吧!」沈玉軍語氣裡透著不肯定。
不過,在場的人,在看過照片和遺體後,大致心裡都有數了,應該就是同一個人。
可是,在沈玉軍心裡,本能地排斥兒子遺體就在面前的事實。他強調說,這個人身上穿的衣服、褲子,都是兒子的,但是那張臉,「實在看不清楚」。
接著,沈玉軍又來到象山縣石浦派出所,從當時遺體打撈時的照片上,辨認兒子。沈玉軍又一次淚流滿面。
然而,當警官問他,照片上的那個人是不是他兒子時,他又說:「大概吧,我實在看不清楚,頭髮和眼睛怎麼都沒有了!」
警官提取了沈玉軍的血液和幾根頭髮,準備通過DNA檢驗來最終確認屍體。
沈玉軍都只肯說「大概是吧」
不願來象山是因為不願面對殘酷現實
「其實,我心裡清楚得很,他就是我的兒子。但是,我實在無法接受這個現實,我害怕面對。」走出派出所,沈玉軍終於說了實話,再一次哭得幾乎暈厥過去。
沈玉軍說,之前不願意來象山,一方面是沒有錢,怕受騙;另一方面,他實在不願意面對這一個殘酷的現實。
「兒子找不到的時候,我就有一種預感,他一定出大事了。後來一天天過去,我心裡越來越害怕,但又不敢往不好的方面去想。我甚至騙他的同學說,沈江華沒事,在太原打工了。」沈玉軍說。
接到象山警方的消息後,沈玉軍還是不相信,他覺得,自己的兒子應該還活著。
直到山西晚報的記者拿著警方傳來的遺體照片找到沈玉軍家,讓他辨認的時候,他還幻想著,雖然衣服看起來很像,但或許並不是他的兒子。
沈玉軍終於接受了現實,但他不相信自己的兒子會自殺。他說,我兒子沒有任何自殺的理由。
警方告訴沈玉軍,從屍表檢測來看,可以排除沈江華是被暴力致死的。
「那麼,會不會是有人推他下海的,會不會有人給他下毒呢?」沈玉軍又提出了種種疑問。經過再三考慮,沈玉軍決定,給他兒子做屍檢。
警方介紹,屍檢也不能完全確定死因,只能夠對死因做進一步的了解,比如可以確定是不是溺亡而死。無論是自殺還是他殺,都需要一系列證據進行支撐,一旦發現他殺的痕跡,他們會馬上聯繫山西警方,進行偵察工作。
「屍體解剖後,還能給他穿上新衣服嗎?」沈玉軍想給兒子買一套新衣服。
他說,兒子這一輩子,沒有過上什麼好日子,也沒有穿過什麼好衣服。現在他身上穿著的這套衣服和鞋,還是在高考前,妻子王愛珍特意新買的。因為家庭困難,沈江華快兩年沒有穿過新衣服了。
「我想在送他最後一程的時候,給他穿一身體面點的衣服……」說到這裡,沈玉軍哽住了。
要求做屍檢 「兒子沒有任何自殺理由」
在家裡話也很少 愛看網絡小說
沈玉軍是個典型的北方農民,由於長年勞作,才41歲的他,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大很多。沈江華是他的大兒子,從小就備受父親的疼愛。
村裡人說,沈家的經濟情況在村裡算中下,一家人都很老實,從來不惹事。沈玉軍一心撲在農田裡,從早幹到晚,而沈家的大兒子倒是很少幹農活,最多休息的時候,幫父親打打水,擦擦汗。
看似和諧的父子關係,其實暗藏著溝通的障礙。
沈玉軍說,他對兒子了解得很少,平時幾乎不怎麼多講話。「我每天都要下地幹活,家裡有60多畝地,活多得顧不過來。每天一到家,我就累得倒頭大睡。」
沈江華的舅舅王明生也說:「我很少看到沈江華和家裡人說話,有時候我們親戚上門做客,他跟我們說得更少。」
沈江華還有個弟弟,今年11歲,兄弟倆交流也不多。不過,每個月的20元零花錢,他大多都會用來給弟弟買零食。
有些農村家庭,對孩子的學業寄予厚望,不過,在這點上,沈玉軍倒是挺開明寬鬆的。
「我跟他說過,考得上什麼學校,就去讀什麼學校,實在考不上,學門手藝也行。」沈玉軍說,他從來沒有指望過兒子要有多大的出息,只要他平平安安就好。
沈江華就讀的學校,離他家很近,每天吃完早飯後,他就出門上學去了,中午回家吃飯,下午兩點午休後再上學,下課回家吃晚飯,很少有晚歸,生活特別有規律。
沈江華喜歡看書,房間裡堆滿了一大堆書,基本上都是一些盜版的網絡小說。不過,家人說,這些書都是他高一高二時看的,從高三起,他就在手機上看小說了,小說是請同學幫忙從網上下的。
沈江華幾乎不上網,他的手機沒有任何上網的記錄。
唯一可查的上網經歷,就5月29日、5月30日,他連續兩天在五寨縣新世紀網吧上網。5月29日上網兩次,總計3個小時,花費6元。5月30日,上網一次,持續2個小時,花費5元。
這兩次上網,他對家人的解釋是,快高考了,想看看報考什麼學校好。
家人眼中的沈江華
獨來獨往沒什麼朋友 高三成績下滑罷寫作文
在老師和同學的眼裡,沈江華一直默默無聞,他甚至沒有什麼要好的朋友。
當山西晚報的記者找到沈江華的班主任林老師,讓他指出哪個座位是沈江華的,他想了很久,都沒有想起來。
林老師說,沈江華在學校裡從來不鬧事,一個學期最多遲到一兩次,沒有任何違紀行為。輪到他值日的時候,他都很認真,最不好的行為無非是上自習的時候,打打瞌睡。
在同學們的眼裡,沈江華是個孤獨沉默的同學,他從來不會主動去招惹別的同學。
「他很少說話,別的同學都有自己的圈子,而他是獨來獨往的。比如上體育課的時候,別的同學一起玩球,他就一個人在一邊看書。」沈江華的同學李明(化名)說。
高一高二的時候,沈江華的學習成績並不差,他每個科目都能考到及格以上,有的甚至能考到130分(卷面分是150分)。而到了高三,他的成績就不可思議地劇烈下滑,只能考10多分甚至個位數。有時候考語文這一門,他甚至連作文都不寫,不是不會寫,而是罷考。
對於這一點,老師和同學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