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記者張淑惠4月29日報導 全球被評為最適合養老的地方在哪裡?不是超級大國美國,不是陽光燦爛的澳大利亞,也不是物產豐盛的法蘭西,而是我們印象中天寒地凍的北方之國——挪威。但是,這個被評為最適合養老的地方真的適合中國老人嗎?
為了家庭犧牲自己
「因為我們是中國人,由於文化的差異、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的不同,以及語言的不同,我們可能更適合在自己的祖國生活(養老)。但是,因為我們的兒孫都在挪威,他們從小在挪威長大,他們不可能回國內生活的。」挪威華人華僑婦女聯誼會創會會長龔秀玲女士對記者說。
來自上海的龔女士和先生在挪威打拼了30年,在遙遠的北方之國收穫了一份不錯的家業,兒子也在挪威成家立業,孫子今年也三歲多了。
龔女士的丈夫明年就到退休年齡了,而將來究竟在挪威還是回國內養老,龔女士和先生還沒有考慮好,心裡也有點矛盾。她表示,中國的古訓云:「家和萬事興」,為了整個家庭的幸福,他們希望能和兒孫們生活得更近一點。
老人移民條件苛刻
龔女士在挪威生活了30年,尚且難以接受挪威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故土之情難離。而對於那些「半路出家」,跟著已經在挪威定居的子女移民到這裡的中國老人來說,挪威又是否像傳說中的那樣,是一個最適合養老的童話世界呢?
先等等。作為一個從搖籃到墳墓國家都管的高福利國家,挪威並不是一個移民國家,年青一代通過打拼雖說可以入籍,但要接父母到挪威養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了解,目前挪威生活著一萬多華人華僑,但能夠把國內父母接過來拿到挪威綠卡或者國籍的還是少數。
這是因為挪威對外國父母移民有著苛刻的條件,挪威移民局網站上顯示:欲移民挪威的外國父母,其年齡必須在60歲以上;必須是鰥寡獨身老人;在其本國內上無高堂,下無任何兒女、孫子,甚至是曾孫。符合上述條件的中國老人並不多。
如果父母無法移民,你可以通過申請家庭團聚籤,讓父母到挪威來探親,但是這個探親時間僅僅有9個月。9個月結束後,父母必須離開挪威和申根地區回到本國。如果想要再次申請家庭團聚籤,那就要等到一年後了。
而目前有不少中國年輕人、尤其是剛有了孩子的年輕人大多是通過這種方式讓父母到挪威來的。不過與其說是讓老人來養老,不如說是來幫兒女帶孩子的。當然,共享天倫之樂,即使辛苦一點,這也是中國老人最大的樂趣。
生活當中諸多不便
據記者了解到,在少有的中國老人成功移民挪威的例子裡面,由於老人此前並沒有在挪威工作或居住到一定年頭,他也領取不到該國的最低養老金,生活上不得不依靠子女。而挪威物價高昂,老人的到來也會為小家庭帶來一筆不小的開支。
另外,雖然醫療有保障,不用自己花錢,但是事實上操作起來並不盡如人意,正如這個世界沒有童話世界一樣,在挪威看醫生要預約,做手術要排隊。對於挪威的醫療服務水平,挪威人也並不滿意。挪威報紙上隔三差五就有這方面的負面報導。
此外,挪威的文化、氣候和生活習慣與國內差異很大。挪威的最南端都要比中國最北的地方還要北,有長達六個月的冬天。冬季期間,經常漫天大雪,路面結冰容易滑倒,上午10點天剛亮,下午三四點天就黑了。而挪威人素來獨居,講求自我,少有像中國老人聚在一起跳廣場舞的熱鬧場面,中國老人在挪威難免孤獨。
而飲食方面,更讓中國老人的「中國胃」難以承受。挪威飲食簡單,一日三餐中有兩餐都是冷食,不外乎冷冰冰的麵包夾奶酪、香腸之類,蔬菜種類少且單調。
清新的空氣、美麗的峽灣、免費醫療、無論有沒有錢都可以進養老院得到精心的照顧並待到終老,挪威老人確實享受著高福利下美好的老年生活。但這種生活又是否適合中國老人呢?只能說,每個人都要根據自身情況來判斷。幸福是相對的,合適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