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皇親貴族難道不怕冷嗎?他們是怎麼度過寒冷而漫長的冬天的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關於中國古代時期的生活方式的一種。現在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幸福的時代,夏天天氣熱,回到房間裡面就會有空調,開著空調、連著無線網絡、吃著冰西瓜,這應該是夏天最幸福的標配吧。而在寒冷的冬天,在我國的北方還會有暖氣,外面下著雪,在室內穿著短袖、吃著雪糕,即便是沒有暖氣的中部以及南方地區,也有空調可以取暖。那麼生活在古代的人,又是怎麼抵抗這寒冷而漫長的冬天的呢?古代的皇親貴族難道不怕冷嗎?他們是怎麼度過寒冷而漫長的冬天的。
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在中國古代時期,人們是靠什麼取暖來度過寒冷漫長的冬天的。在唐朝時期,有一種取暖的方式,實在有一些變態,就是關於唐睿宗李旦的兒子,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也就是岐王李範,據說每到了冬天的時候,天氣很冷,但是他從來都不去烤火,而是將年輕貌美的女子叫過來,把手伸進她們的懷裡取暖。但是這樣取暖的人也就只是像李範這樣的少數人。
一般貴為天子怎麼可能讓自己凍著呢,皇帝其實有自己取暖的方式。一般皇帝都是居住在養心殿的,而養心殿裡面是有取暖的地方的,其實就像是現在的空調房一樣。當時是叫做暖閣。在中國古代那個時候還沒鋼筋、水泥、混凝土這種東西,所以一般用來建造房子的建材就是木頭,所以所謂的暖閣是不可以有火的,不然危險係數太高了。所以當時為了能夠不讓皇帝凍著,真是絞盡腦汁,終於想到一個辦法,就是在紫禁城下面挖地道,然後將炭火丟在地道裡面燃燒就可以了,這樣養心殿的地面就暖和了,並且不用擔心發生火災。
但是像這樣的「地暖」也不是對於所有地方都有用的,像那種範圍面積比較大,比較空曠的房間來說這樣一點點地暖是不夠的。但是一般這種房子的建築結構都比較高,所以一般的明火只要好好看管,就不會發生問題。所以在這種地方就出現了用火盆取暖。正是因為要用火盆取暖,所以皇室每年都要消耗掉大量的木炭。而且火盆還是有一定的危險係數的,所以皇帝下令一定要有專人看管。據說在乾隆年間的冬天就是因為一個小太監看管火盆的時候,不小心睡著了,所以火盆裡面的火星飄了出來,就引起了一場大火。
後來人們覺得這樣用火盆取暖還是太危險了,於是就有人製造出來了小手爐,看過《如懿傳》的應該知道,就是那些貴妃拿在手裡的小東西。但是這樣的一個小手爐也僅僅是讓全身上下的手暖和了,並滿足不了皇親貴族的要求。於是就有了後來的貂皮大衣,這樣就有了一套保暖的東西了。不過小編認為應該會很笨重吧,不過皇親貴族也不需要經常活動。
講到這裡,小編想大家對沒有空調、暖氣的古代人怎麼度過寒冷而漫長的冬天,應該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