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教論壇組織委員會微信編輯部
【新朋友】點擊藍色小字體[中國幼教年會]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即可將文章分享至朋友圈。
一、情境目標:
健康:
1、感受南瓜節歡樂的氣氛。
2、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多吃粗糧好。懂得吃東西要講衛生。
探索:
1、能用各種感官,主動去了解南瓜的特點和作用等。
2、能用普通話講出南瓜明顯的特徵。
表現:
1、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意識等。
2、能用交流、談話、遊戲、分享、繪畫、親子活動等形式進行表徵。
二、情境活動
1、親親南瓜 涉及領域:健康、探索
2、蛤蟆吃南瓜 涉及領域:健康、表現
3、幸福分享 涉及領域:健康、表現
4、摘南瓜 涉及領域:健康、探索
5、南瓜豐收啦 涉及領域:表現、探索
三、區域活動
1、南瓜娃娃真可愛
材料:南瓜頭飾1個,油畫棒人手一盒、大圓紙
活動提示:做南瓜頭飾
●教師出示已勾好線的南瓜頭飾,為幼兒示範塗色,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大膽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多塗幾個頭飾。
2、南瓜娃娃在哪裡
材料:教師預先畫好的圖6張,裡面的南瓜娃娃分別藏在圖中的各個地方。
活動提示:
●今天的南瓜娃娃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
●分別找南瓜娃娃,找到後要告訴別人,南瓜娃娃在哪裡找的。
●幼兒們玩找到的南瓜娃娃。
●藏南瓜娃娃,讓別人下一次來找。
3、南瓜娃娃小超市
材料:幾種南瓜製作的食品(替代物)已經參觀過超市並討論過。
活動提示:
●激發幼兒玩超市的願望
●和幼兒討論玩超市的規則
●幼兒進行遊戲,教師以顧客身份進行指導。
4、做請柬
材料:油畫棒、各種漂亮的紙、吸管等廢舊物品、膠水。
活動實施:
●教師告訴幼兒要請他們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參加我們的南瓜節舞會,讓孩子自己做請柬。並出示老師做的一張。
●幼兒自選一張漂亮的紙或畫或貼。
●老師幫助幼兒剪成他們喜歡的圖形,內寫:請爸爸媽媽X月X日來幼兒園作客。後面貼上一張自己的標記圖。
5、快樂的「南瓜節」舞會
材料:邀請家長來園和老師孩子一起布置舞會場地並一起化裝。
活動提示:
●配班教師戴上南瓜頭飾,扮演「南瓜國王「邀請家長、幼兒參加晚會。
●家長、幼兒戴上做好的頭飾,當南瓜公主、王子、娃娃、媽媽等一起去參加舞會,跳起歡快的舞。
四、資源連結:
1、主題的產生:
最近一段時間,自然角裡琳琅滿目,陳列著許多瓜果蔬菜,孩子們非常興奮,「這是黃瓜、西紅柿、茄子、葫蘆……」「這是什麼呀?」「是黃瓜吧,這是黃色的,不,這是冬瓜……」幼兒一下子圍住了南瓜嘰嘰喳喳,對這個扁扁、圓圓的東西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有的小朋友趕緊跑過來向我求救,我告訴他們這是南瓜,生長在地裡,是農民伯伯種出來的,南瓜很好吃也有營養,聽完我的介紹,有人好奇地抱住了南瓜,「哇,好重!」看著孩子們意猶未盡的樣子,我決定要保護好孩子們的「好奇心」,讓他們親身去感受體驗南瓜,在玩玩、講講、甚至是嘗嘗中去了解南瓜,從而加深幼兒對南瓜的直觀印象,由此我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快樂的南瓜節》這一主題活動。
2、活動反思:
抓住興趣,有利於引導是主題式課程新的教育觀和課程觀的體現。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就是在幼兒的觀察中,抓住了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有力地保障了幼兒活動的積極性,自主性。
「快樂的南瓜節」這一活動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引導,讓幼兒在玩玩、講講、嘗嘗中讓幼兒獲得知識,同時為幼兒提供相對寬鬆的有利於感受,表現的環境,尊重他們的意願,支持他們、理解他們,並和孩子一起分享活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促進了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3、故事:童話《蛤蟆吃南瓜》
有一隻蛤蟆,種了一塊南瓜地。秋天,南瓜成熟了,一個個長得又圓又大。眼看著南瓜越長越大,可是蛤蟆想不出吃南瓜的好辦法。蛤蟆心裡真著急呀!
這一天,蛤蟆的好朋友青蛙來了,青蛙看到這麼大的南瓜,就幫蛤蟆想辦法。青蛙說:「我們用石頭砸南瓜吧!」蛤蟆想了一下,「不行,石頭太小,砸不碎南瓜的。」
青蛙又想了一個辦法,「我們來用刀砍南瓜吧!」蛤蟆又想了一下,「還是不行,哪來這麼大的刀呢?我們又怎麼扛得動呢?」
蛤蟆和青蛙沒辦法了,就去請狗熊大哥,狗熊一聽,立刻就拿來一把刀,用力一砍,南瓜碎了,狗熊又砍呀砍,蛤蟆、青蛙和狗熊還搬來一口鍋,燒起了南瓜粥。不一會兒,南瓜粥燒好了,三個好朋友嘗了一碗,真甜,它們又吃呀,吃呀,南瓜粥真香。它們吃飽了,肚子都脹得圓鼓鼓的,鍋裡還有許多南瓜粥,於是,蛤蟆請狗熊搬來桌子,它還在桌子旁掛了個牌子,上面寫著「免費供應南瓜粥」。
小動物門看見牌子,都來了,它們排起了隊,輪流吃南瓜粥。吃過南瓜粥的動物都說:「蛤蟆的南瓜粥真好吃!」
4、音樂——南瓜豐收啦(歌詞:南瓜豐收啦,南瓜豐收啦,我們一起來慶祝。我們唱歌,我們跳舞,祝賀南瓜豐收 啦。)
(1)親親南瓜
情境目標:
a、通過看看、摸摸、使小班幼兒感知南瓜的特點和作用,
b、豐富他們的觀察力。
情境資源:各種形狀的南瓜(長圓形、扁的、圓的等)
活動實施:
1.教師出示南瓜(各種形狀),讓幼兒抱一抱,摸一摸,感受南瓜的重量。
2.師:你看到的囊是什麼形狀的?
幼:長圓的、扁扁的……
師:南瓜皮是什麼顏色的?
幼:紅的、黃的、橘紅的……
師:南瓜裡有些什麼?
幼:不知道。
師:我們切開看看。
師:南瓜有什麼用?
幼:可以吃
師:你們吃過南瓜做的東西嗎?
幼:吃過南瓜餅。
師:味道怎麼樣?
幼:很香、有點甜。
師:南瓜還可以燒南瓜粥,南瓜籽炒了也很好吃。
師:南瓜是粗糧,除了好處吃以外還對我們身體有好處,南瓜可以治糖尿病呢。
(2)蛤蟆吃南瓜
情境目標:
1)通過欣賞童話,使幼兒懂得愛勞動、愛動腦和愛同伴的人是快樂的。
2)培養幼兒大膽、活潑、開朗的性格。
情境資源:故事錄音、教具
活動實施:
1)教師邊講故事邊演示教具,幫助幼兒熟悉作品內容
師:蛤蟆種的南瓜怎麼樣?
幼:豐收了,但搬不動。
師:它是想什麼辦法吃南瓜的,為什麼?
幼:請了狗熊,因為它力氣大。
2)幼兒聽錄音故事,組織他們討論
師:如果你是蛤蟆,你怎麼吃南瓜?
幼:用電刀割碎。
幼:叫我的朋友一起來幫忙從高的地方往下摔,
幼:用炸彈炸……
教師小結:蛤蟆愛勞動,又會動腦筋,它請許多朋友來吃南瓜粥,是個會關心別人的蛤蟆,我們小朋友也要象蛤蟆學習。
3)幸福分享
情境目標:培養幼兒熱愛集體生活。
情境資源:碗、小勺子、盤子、燒南瓜的米等
活動實施:
a、配班教師已布置好場地(桌上分別有南瓜粥、南瓜餅、南瓜籽等)
b、老師提出要求:
● 要先洗手
● 注意謙讓
● 要講一句話:××真好吃
c、 進行分享活動
d、摘南瓜
情境目標:
a、鍛鍊幼兒的平衡能力。
b、體驗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之情和辛勞。
c、複習多、少、一樣多。
情境資源:「南瓜」若干、平衡木做小橋
活動實施:
a、南瓜豐收了,可是農民伯伯來不及收,今天我們一起去幫忙收南瓜好嗎?
b、讓幼兒走過小橋,到「南瓜」地裡,把「南瓜」摘回來。
c、比一比誰摘的最多。
d、南瓜豐收啦
情境目標:
a、體驗南瓜豐收的喜悅之情。
b、學習唱歌,初步感受3拍子的樂曲。
c、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情境資源:前面數次活動的錄象
活動實施:
a、播放錄象
師:南瓜豐收了,你們心裡感覺怎麼樣?
b、教師範唱歌曲,並告訴幼兒這是3拍子的音樂。
c、幼兒和教師一起跟琴唱。
d、 複習音樂遊戲:開火車
一、 設計意圖: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國的萬聖節,這是他們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充滿神秘的節日,萬聖節是兒童們縱情玩樂的好時候。它在孩子們眼中,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夜幕降臨,孩子們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顏六色的化妝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上一盞「傑克燈」跑出去玩。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感受這一獨特的節日氣氛,設計了本次活動,除了讓孩子感受以外,我還和孩子一起討論有爭議的「鬼」這個話題,讓孩子正視它,培養孩子的膽量和分辨能力。
二、活動目標:
1、通過參與遊戲,進一步感受萬聖節的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2、鍛鍊孩子的膽量和辨別能力。
三、活動準備:萬聖節音樂、糖果
四、活動過程
1、萬聖節大學堂:教師介紹萬聖節相關的一些風俗,讓幼兒進一步的了解萬聖節。
2、萬聖節大舞臺:萬聖節化妝舞會:讓幼兒帶上萬聖節的面具,穿上服裝,伴隨著一段動感的舞蹈,秀一秀各種怪異的面具(如果幼兒有服裝也可以穿上萬聖節的服裝)。
3、 萬聖節遊戲 : 打怪獸
教師準備一些球和若干個垃圾簍子,請幼兒把球投到簍子裡,時間為一分鐘,數量多者為獲勝者。
活動目標:
1、能協調的完成邊滾球邊走。
2、感受活動的樂趣,能積極的參與遊戲。
活動準備:大皮球
活動方法:
1、小熊的地裡長了很多南瓜,可是它一個人搬不完,怎麼辦呀?
2、這南瓜很重,搬不動,怎麼辦呢?
3、請小朋友一起來幫小熊把「南瓜」滾回家吧!
4、幼兒遊戲滾南瓜。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區別並練習發出n.l兩個音。
2、要求幼兒聽懂並理解簡單的遊戲規則,初步學會用禮貌用語稱呼「您」與「您好」。
3、鼓勵幼兒大膽參與遊戲活動,感受遊戲中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老奶奶頭飾
2、南瓜教具若干,籃子3—5個
活動過程:
1、設置遊戲情境(教師帶老奶奶頭飾像幼兒問好,請幼兒發準「奶奶」的音)老奶奶年紀大了做事不靈活了,我想請小朋友們幫助老奶奶把種在地裡的南瓜運回家。
2、交代遊戲的玩法及簡單的規則
要求幼兒手拿籃子,邊念兒歌邊走。兒歌念完後必須站在某一幼兒面前,然後將籃子交給她。交換位置後遊戲繼續進行。聽到「老奶奶來了」的聲音後,幼兒應將籃子裡的南瓜送給老奶奶,並大聲地說:「老奶奶您好!這是您的南瓜」
3、教師參與並引導幼兒遊戲
(1)教師帶領幼兒學習遊戲兒歌,重點幫助幼兒發準「奶奶、南瓜和籃子」等字音。
(2)教師裝扮小朋友,邊念兒歌邊送南瓜,將籃子送給一位能力較強的幼兒。遊戲開展2—3輪後,教師發出指令,幼兒聽到指令後將南瓜送給老師。
4、幼兒自主遊戲
教師請3—5位幼兒給奶奶送南瓜,請一位幼兒扮作老奶奶。開始玩,其他幼兒念兒歌。
1、南瓜娃娃真可愛
材料:南瓜頭飾1個,油畫棒人手一盒、大圓紙
活動提示:做南瓜頭飾
●教師出示已勾好線的南瓜頭飾,為幼兒示範塗色,
●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大膽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多塗幾個頭飾。
2、南瓜娃娃在哪裡
材料:教師預先畫好的圖6張,裡面的南瓜娃娃分別藏在圖中的各個地方。
活動提示:
●今天的南瓜娃娃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遊戲,
●分別找南瓜娃娃,找到後要告訴別人,南瓜娃娃在哪裡找的。
●幼兒們玩找到的南瓜娃娃。
●藏南瓜娃娃,讓別人下一次來找。
3、南瓜娃娃小超市
材料:幾種南瓜製作的食品(替代物)已經參觀過超市並討論過。
活動提示:
●激發幼兒玩超市的願望
●和幼兒討論玩超市的規則
●幼兒進行遊戲,教師以顧客身份進行指導。
4、做請柬
材料:油畫棒、各種漂亮的紙、吸管等廢舊物品、膠水
活動實施:
●教師告訴幼兒要請他們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參加我們的南瓜節舞會,讓孩子自己做請柬。並出示老師做的一張。
●幼兒自選一張漂亮的紙或畫或貼。
●老師幫助幼兒剪成他們喜歡的圖形,內寫:請爸爸媽媽x月x日來幼兒園作客。後面貼上一張自己的標記圖。
5、快樂的「南瓜節」舞會
材料:邀請家長來園和老師孩子一起布置舞會場地並一起化裝。
活動提示:
●配班教師戴上南瓜頭飾,扮演「南瓜國王「邀請家長、幼兒參加晚會。
●家長、幼兒戴上做好的頭飾,當南瓜公主、王子、娃娃、媽媽等一起去參加舞會,跳起歡快的舞。
設計意圖:
每年的10月31日是外國的萬聖節,這是國外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充滿神秘的節日,為了讓我們的孩子感受這一獨特的節日氣氛,我設計了本次活動,除了讓孩子感受以外,我還和孩子一起討論有爭議的「鬼」這個話題,讓孩子正視它,培養孩子的膽量和分辨能力。
活動目標:
1、 通過扮演,進一步感受萬聖節的氣氛,體驗節日的快樂。
2、 鍛鍊孩子的膽量和辨別能力。
活動準備:
1、 創設一個「鬼屋」
2、 幼兒打扮成各自想像的「鬼」
3、 水粉顏料、毛筆等。
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進入「鬼屋」,和客人們玩「猜糖果」的遊戲
二、互相介紹萬聖節,玩萬聖節的遊戲
1、 教師:今天是一個很特別的節日,是什麼節日?
2、 教師:萬聖節是一個怎麼樣的節日?(幼兒自由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來講述)
3、 教師小結:萬聖節是外國的一個慶祝秋天豐收的節日,傳說中每年的10月31日的晚上,死神會把鬼召集來嚇唬人,膽小的人會非常害怕,而膽大的人就會扮演鬼,講鬼故事,點上南瓜燈來做遊戲,玩的可開心了。
4、 教師:真的有鬼嗎?(幼兒討論)
5、 遊戲:魔鬼、魔鬼在哪裡?
三、製作萬聖節面具
1、 教師:你想像中的鬼會是什麼樣的?
2、 萬聖節裡人們都來畫鬼臉驅邪,今天我們都給自己話了個鬼臉,我知道大家都很能幹,那麼幫客人們也畫個鬼臉,好嗎?
3、 幼兒操作畫鬼臉。
四、遊戲:勇敢者的遊戲。
五、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強烈地吸引了孩子的興趣,在平時我們從不和孩子談論有關「鬼」這個有爭議的話題,但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們不僅談論「鬼」,還扮演「鬼」,玩「鬼」的遊戲,更有甚的是將教室也布置成暗暗的「鬼屋」,孩子在自己的作品中享受著「放肆」的快樂。
在第一個環節中,當老師猜糖果失敗後,孩子門作弄他們時,孩子是何等地興奮,在平時誰敢在老師頭上動土?但今天老師和他們的地位一樣,看著被麵粉塗白的臉,心中有著強烈地快感。
最後做面具的環節是活動的高潮,當孩子選擇不認識的老師時,老師並不知道要在他們的臉上做文章,但今天孩子說了算,只得硬著頭皮上,孩子心裡又是何等地快感。
一、 活動目標
1、 樂於用英語表達,主動友好的與別人交往,感受節日的收穫。
2、 認識Halloween的特色元素,學習歌曲Happy Halloween。
二、 活動準備
有關Halloween的各種圖片、CD、糖果
三、 活動過程
1、 Warm up: 歌曲Skinamarink
2、 Introduce the elements of Halloween
欣賞圖片認識萬聖節的特色元素
Witch & Black cat - 遊戲:巫婆叫
Jack-O-Lantern - 遊戲:big & small
bat - 遊戲:do magic
mask - 遊戲:cute & terrible
3、 Song: Happy Halloween
4、 遊戲:Trick or Treat
(1) Play with teachers
(2) Count the candies
(3) Taste the candies
四、 活動延伸:和老師一起去其它班級做Trick or Treat的遊戲。
幼兒園大班萬聖節活動策劃-萬聖節的資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充分感受萬聖節的神秘恐怖氣氛,了解萬聖節的由來及習俗等。
2.加強家園聯繫,增進親子情感交流,創造良好的家園互動氣氛。
3.透過萬聖活動,讓幼兒體驗不同文化習俗,藉以拓展世界觀。
活動過程:
遊戲:
一、《紅皮燈籠》釣南瓜
準備物品:南瓜、毛線、棍子、鉤子。
遊戲方法:分成3組,每組10個南瓜 在同一時間段看哪個家庭釣上來的南瓜多,得到相應的獎勵。
遊戲目的:鍛鍊孩子的專注力以及抗挫折能力。
二、時來運轉《膽量箱》
準備物品:五個恐怖的箱子、仿真玩具、糖果。
遊戲方法:五個箱子裡只有一個箱子裡放的是糖果,讓寶寶自己把手放進去摸,每人一次機會,摸到糖果的有相應的獎勵。
遊戲目的:勇於嘗試第一次, 戰勝恐懼和害怕。
三、鬼賜糧食《鬼餵食》
準備物品:蒙布、番茄醬、一次性紙杯、一次性勺子。
遊戲方法:二人蒙住眼睛,給對方餵食,另一人指揮。
遊戲目的:增加親子之間的親密度,讓孩子了解信任與被信任。
四、猛鬼舞廳《踩地雷》
準備物品:氣球、毛線。
遊戲方法:每人腳上綁2個氣球,在黑漆漆的環境下,既要保護好自己腳上的氣球,又要把別人腳上的氣球踩爆,看哪個家庭保護好的氣球多,得到相應的獎勵。
遊戲目的:讓孩子學會保護好自己的東西,戰勝恐懼,有競爭意識。
點擊「閱讀原文」將會收穫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