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我為什麼說,中國月入2000元比美國月入3000刀幸福

2020-12-16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眉山論劍陳平 ,作者眉山劍客陳平

眉山論劍陳平

陳平教授官方公眾號

【文/陳平】

我在清華講演的時候,講了一個個人的觀察和經歷。當時我給出兩個數據,沒想到在網際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

我說在中國每個月2000元人民幣的收入,雖然換算成美元不到1000美元,但是卻遠比生活在美國,比如說在洛杉磯每月收入3000美元,生活要幸福得多,或者說更有穩定性。

在詳細解釋這段話前,我先為大家介紹一點背景資料。

世界銀行曾經出過一份報告,叫《2030年的中國》。這份報告當時是由世界銀行和中國國務院發展中心合作,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國務院底下諸多部門的業務官員,所以報告一出來,對中國經濟決策產生了相當重大的影響。

世界銀行官網截圖

裡面說中國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努力向高收入社會前進。這高收入社會怎麼實現呢,就是要模仿美國和西歐的一整套社會制度,包括私有化、福利社會、怎麼從低消費過渡到高消費等等,當然還特別強調城市化。

報告裡面就提出一個理論,叫「中等收入陷阱」。這個提法固然有計量經濟學的數據支撐——拿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做線性回歸,把人均GDP或者人均國民收入和其他指標對比,就出來一個看似從低收入向高收入發展的趨勢,於是就把這個當成普世規律。而其實,它是沒有堅實理論依據的。

金融危機以後,如果再考慮這一次的新冠疫情,我觀察到的情況正好相反。西方高收入國家正面臨非常嚴重的困境,西方發達國家面臨的社會危機要遠比世界銀行所謂的中等收入國家嚴重。所以我提出了一個相反猜測,叫「高收入的困境」。

那麼,中國政府在決策的時候,在討論未來發展方向時,到底應該模仿效法西方的所謂高收入、高消費社會,還是要發展我們中國有幾千年傳統的小康社會——並不需要收入特別高,當然我們要擺脫貧困。在我看來,小康社會反而是更可持續,更有競爭力的。

我們討論的是這麼一個大問題。

回到那兩個引發爭議的數據。

大家都知道匯率是浮動的,目前一美元可以兌換近7元人民幣,所以不少人開始質疑,2000人民幣大概300美元都換不到,哪裡來的1000美元呢?這陳平博士豈不是連基本算術都不會?看起來很荒唐。

首先轉告我這個爭議的,是我在德克薩斯大學的老同學周新良。他當年在化學系成績突出,博士期間就出了若干論文,工作後更是一邊從事實務一邊關心時事。因為他是個做學問很認真的人,所以如果他也對我的言論不理解,甚至覺得荒唐,那一定存在兩個可能:

第一,我犯了大錯;第二,我原則上沒錯,但省下了解釋的功夫。

當然,不論哪種可能,也都是我的責任。既然又提起,今天我就來聊聊清華演講時候來不及和大家解釋的問題,跟大家討論一下經濟學的測量引發的爭議。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如果不說明白,西方國家就不知道怎麼看待中國崛起,中國也不知道如何評估自己的實力。

大家要知道,現在美國中央情報局(CIA)還有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計算中國的 GDP,用的不是官方匯率,而是購買力平價。購買力平價就是中國的實際購買力,應該是官方匯率的兩倍左右,如果是2000元人民幣,按官方匯率只有300美元,但購買力可能是600-700美元。所以我粗估了一下數量級,說不到1000美元,大概也是對的。

IMF、世界銀行及CIA統計的各國GDP(PPP)(圖/維基百科)

現在看經濟規模的總量,如果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一,美國第二;但如果按官方匯率來算,美國第一,中國第二。所以現在美國炒作「中國威脅論」,講的就是經濟總量;炒作印太戰略,要拉印度來制衡中國,講的也是印度經濟的總量。

但是另外一方面,中國和印度都強調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對美國構不成威脅,理由就是人均 GDP。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4倍多,一除人口,那美國的人均GDP就差不多是中國的4倍。所以中國很多人對中國道路沒有信心,崇拜美國,有很大的依據就是人均GDP,甚至講人均可支配收入。

最近有一個說法也引起很大的爭論,就是說中國還有6億人每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幣左右。1000元人民幣要換算成美元,連200美元都不到,照美國來說絕對是非常貧困的標準。

但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這些標準實際上是什麼?

是假設所有的經濟都是市場化。然而對中國和很多發展中國家來說,其實市場化的經濟比例並不是很大。如果你是農民,有自留地,裡面種蔬菜,養雞下蛋,你是可以自給自足的。你自己蓋的房子,也是不需要交租的,政府到現在為止也沒有對農民的住房收什麼房產稅。這些都是構成基本生活的重要部分,但並不需要花多少錢。

我的學生裡面有好幾個來自農村,我就問他們父母在家生活到底需要花多少錢?他們說一個月500塊錢就足夠。你馬上就會明白,如果單講收入,其實是忽略掉了很大一部分——尤其是農民自給自足經濟裡面的——隱形收入。如果不算進去,就表面的情況看起來,中國農村和小城市居民的生活狀況要比大城市差很多。

中國農村、小城市和大城市的生活水平,如果用收入錢數比較,似乎大城市最好;實際上,如果用生活質量比較,中國和美國一樣,城市越大,居住地區越富,普通人的生活越是艱難,因為生活成本都被主導當地經濟的富人抬高了。

這就是為什麼亞當斯密不得不承認,財富是權勢。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是等價交換,因此才會科技越進步,貧富差距越大,大城市就業越難,生活成本越高。

只講名義收入,不講實際生活成本,是西方經濟學和西方媒體矮化中國社會的主要武器;但是強調「中國威脅」時又誇大中國對西方的競爭力。

大家想一個基本問題。你創建一個企業,組建一支軍隊,是要招聘富家子弟,還是窮人子弟?美國投行的回答很清楚:要的人,必須Smart(聰明)、Hungry(有飢餓感)。這樣你們就不難明白,究竟是中國中等收入的老百姓有競爭力和發展前途,還是高收入國家的老百姓能應對危機的挑戰?

中國人的智慧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個道理,換算成經濟學的案例,比如2000元人民幣和3000美元,你如何做選擇?你要往富人區擠進去,當然希望手上的錢多多益善。如果你的人生目標是以弱勝強,你不難選擇去農村苦練硬功,下一步去包圍城市,進佔城市。天下沒有什麼唯一優化的選擇,各人志向不同,將來前途各異。

所以觀察不同國家的發展道路、競爭優勢,單單靠「數錢」來比較,是絕對不可靠的。

現在美國的美聯儲、歐洲的央行、世界各國,危機一來都在印鈔票;但是印鈔票後面又沒有黃金、白銀或糧食等實物來做依據。所以現在各國印鈔票,其實是印白條。美國如果宣布它的白條是量化寬鬆的話,你們就會明白,我們手上辛辛苦苦出口的外匯,手上攢了一大堆美元,最後都要像國民黨當年發的金元券、法幣一樣,變成一堆廢紙了。

所以以為拿錢就能衡量經濟,衡量你的幸福度,或者你生活的穩定保障程度,實際上非常危險。

大家要了解一個基本常識,就是所有的統計數據都是假設這個社會是處於一個平衡態,然後才有可能計算統計平均。

世界銀行也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好,算出來中國統計平均上的購買力平價,我告訴大家,數據也是靠不住的。因為中國太大,人口規模比世界發達國家的總和還多,國家內部相當於包攬了第三世界、第二世界、第一世界,經濟發展高度不平衡。

所以回到今天的問題,在中國的大城市、中小城市或者鄉村,2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差異又是非常大的。2000元人民幣的購買力平價我估算約1000美元沒有錯,如果我從上海農民新村搬到中小城市,購買力平價還會高於1000美元。

關於這次的爭論,有的網友說我是無恥胡說。

其實很多科學問題看起來是荒唐的理論,比如太陽是不是從東方出來的,那還用說?但天文學家發現,不是太陽從東邊出來,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轉。最先開始講這個道理的哥白尼,書不讓出版,臨死時才敢發表,後面擁護哥白尼的物理學家伽利略要被監禁,布魯諾被燒死,都是因為科學的真理看起來違背常識,就受到社會輿論的討伐。

如果對一個看起來好像沒有常識的問題,不去研究它為什麼會犯錯誤,錯誤犯在什麼地方,而是上來就破口大罵,那我就說實在可惜。面臨同樣困惑的問題,好學者提問,就可能抓住發現的機遇;罵人者自賤,因為浪費了時間和才能。

武林論劍,比的是智慧。有理不在聲高。所以我們中國很多日常的爭論問題,如果是要打口水戰,打意識形態戰,打道德戰,不如把它們變成一個科學研究的新方向。

(註:本文原刊於微信號「眉山論劍陳平」,觀察者網在原文基礎上略作編輯。)

原標題:《陳平:我為什麼說,中國月入2000元比美國月入3000刀幸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繼月入2千幸福論,專家再出高論引爭議
    視頻中陳平教授提到,「在中國每個月2000元人民幣的收入,雖然換算成美元不到1000美元,但是卻遠比生活在美國,比如說在洛杉磯每月收入3000美元,生活要幸福得多,或者說更有穩定性。」此言一出,立即在網絡上掀起了廣泛熱議。
  • 月入3000元的打工族,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
    事實上月入3000元的打工族,數也數不盡。即使收入再低,也有買房的目標。就有人問了,月入3000元的打工族,什麼時候才能買得起房?對於打工一族而言,收入高低是最不願提起的事情。現在這個社會,消費誘惑實在太多了,加上各種營銷節日,只要一時不注意,工資就一分不剩了。甚至有少部分不自律的年輕人,花光了工資,還要超前消費,負債變成了常態,更別提有存款了。
  • 陳平教授說美國水深火熱,為何又送女兒過去留學?讀完恍然大悟
    說起復旦大學陳平教授,許多人應該早有耳聞吧。這可是個相當厲害的人物,單單頭銜就非常多了,比如中國經濟學家、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等等。所以我也注意到了他。這位教授到底講了什麼引發了網民廣泛批評呢?原來,他說中國人的生活水平高於美國,美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在中國2000塊錢工資比在美國的1000元美元生活得還要好。
  • 初中畢業月入一萬,本科畢業月入3000,學歷還有用嗎?
    一些學歷低的人,月入過萬,拿著高學歷的人,月入3000。學歷現在已經淪為「廢紙」?學歷到底有沒有用?弄清楚這兩個問題之前,先弄清哪些學歷低的人可以月入過萬,哪些人學歷高的人月入3000,從事什麼樣的行業,舉兩個現實的例子。
  • 月入過萬不算高薪?在中國究竟有多少人月入過萬
    拋開這些留言不談,雖然在一線城市,月入過萬是較為常見的收入水平,但是在全中國範圍來看,月入過萬算得上是高薪的門檻了。那麼中國究竟有多少月薪過萬的人呢?1500萬人自主申報納稅人數才佔中國人口多少比例?不過區區1.1%不到。但是,這能反映中國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這個趨勢對我們非常重要。假設我們按照中國月入過萬的人數有3000萬計算(自主申報個稅的人數翻一倍),佔全國人口13.8億的確只有2%多點。但是,2016年全國實際就業人數為7.76億人,這個3000萬人佔到了就業人口的3.87%,這個比例是不是有點可觀了?
  • 月入萬元「最高」稅負多少?
    [提要] 儘管月入萬元,在扣除「五險一金」和個稅後,當月拿到手的可支配金額為6996.6元。如果該消費者將到手的6996.6元全部消費,假設適用最高的增值稅稅率17%,則相應的增值稅款為1016.6元。月入萬元者的稅負大約是4698.4元。
  • 靠打遊戲賺錢的普通人:月入千元的打金者、日賺百元的陪玩、年入...
    擋刀丸(化名)就是其中之一。他曾在某競技遊戲裡排位全區前三,由此想過將興趣轉換為職業。他的目標是成為遊戲主播,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只是一介幫廚。直到半年前,擋刀丸為目標跨出了實際的一步。那時他辭去工作,驅車前往異地,他的親戚介紹了一份月入近萬的工作,而且門檻低至會玩遊戲就行。他覺得,這是個靠近理想職業的機會。
  • 2000人民幣過得比3000美元滋潤嗎?實拍數據對比一下
    ,在清華大學國情講壇上語驚四座:「在中國一月2000塊錢的工資,比他們3000美元的工資活得舒服多了,所以他們生活在水深火熱裡面,明白嗎?」吹牛逼究竟有沒有打過草稿,還是要靠事實驗證——我在美國洛杉磯已經生活了8個月,下面就用本人實拍的,洛杉磯實際物價做一個直觀的對比。看看3000美元和2000人民幣的實際購買力到底有多大區別。天使之城——洛杉磯是美國第二大城市,算是美國一線。物價水平在全美較高,僅僅在富豪集中的紐約和舊金山之後。
  • 中國個稅免徵額擬從每月2000元上調至3000元
    有媒體透露,個稅的工薪所得費用扣除額預計會調整為3000元,稅率結構由9級累進稅率調整為7級累進稅率…[我來說個稅] [相關專題][個稅計算器] 2010年中國個人所得稅2902.85億元 增長22.6%
  • 富士康越南建廠背後:當地工人月入2000,是中國三分之一
    至於越南富士康,曾有媒體報導,年輕工人每月大概能拿到1200元的基本工資,即便加上績效和加班,月收入也不會超過2000元。人均GDP僅中國1/4,員工加班也就月入2000塊此前,有分析人士認為,越南的優勢在於,其在地理位置上與中國接近,交通便利,且勞動力成本相比中國更低。公開資料顯示,越南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端,面積約33萬平方公裡,北鄰中國,西接柬埔寨和寮國,擁有近1億人口,是世界貿易組織、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成員。
  • 高校「跑腿經濟」火熱:有人代拿快遞月入3000元(1)
    雙11後,高校快遞點排長隊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的鄢奕,從2012年夏天開始,做起校園代拿快遞業務,還因此受到當地媒體的關注。幾年之後,如今「雙11」已成為讓中國年輕人狂歡的購物節日,然而,每年「雙11」過後,高校的快遞點都是超負荷運轉的狀態。
  • 北京師範大學調查:中國月入2千以下為9.64億人
    2019年,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課題組分層線性隨機抽取了7萬個代表性樣本所作調查顯示,中國有39.1%的人口月收入低於1000元,換算成人口數為5.47億人,而月收入在1000-1090元的人口為5250萬人,月收入1090元以下的總人口為6億人,佔全國人口比重為42.85%。這與所說月收入約1000元(準確地說是1090元)以下的人口規模達到6億人是吻合的。
  • 成都月入6000元,月支付3000+,如何增加年收入?
    坐標位於成都,每月收入6000元,存款5萬元,每月固定加油費1000元,每月生活費固定支出2000元以上,希望能通過理財增加每年1到2個月的工資。從個人的收入和支出狀況來看,每月收入是固定的6000元,每月支出為至少3000元,實際每個月結餘只有最多3000元,這樣的情況下只能保證一年的結餘是36000元。
  • 中國5.6億人,月收入1000元以下!看看你的月收入,在哪級?
    想不到,中國8.7億人,月收入2000以下!來猜猜2019年人均月收入】眾所周知,每個人月收入水平的高低,決定每個人的生活質量的好壞,決定一個人的幸福指數高低。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焦點。對個人來說,收入高低,關係生存、關乎榮譽面子,更是你社會價值的體現。
  • 月入一蛆或月入一狗!生活的痛點到底在哪?
    月入一蛆或月入一狗!生活的痛點到底在哪?作者:齊俊傑看財經最近有一組新詞,叫做月入一蛆,說的是有人在某超市買烤雞,結果吃出蛆,一番折騰後商家賠付了5000,於是又有人發帖感嘆:我這點收入,活得還不如一隻蛆,隨即就有了月入5000以下,活得像只蛆的說法。相對應的是月入一狗,指的是有人發帖說,一個月收入20000,但是活得不如狗。
  • 2年後,那位月入3000月供3400的廣州女孩,終於被我們找到了
    要知道,當時阿霞月入3000,月供要3400,典型的入不敷出,生活還怎麼繼續?為了還房貸,她把工作從花都換到市區越秀,用每天通勤4小時換來月入5000;生活緊衣縮食,在市區租不起房,每天換幾趟車上班,以前是生活必須事項的旅遊從生活中掐掉,手機爆屏了也不敢換。
  • 做自媒體好不容易月入上萬,還要繳納個稅近2000元,怎麼破?
    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是5000元,而自媒體的勞務費收入起徵點是800元。個人所得稅5000元以上8000元以下部分稅率3%,自媒體勞務費800元以上4000元以下部分20%,4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部分16%。月入萬元每月繳納1600個稅。這是不是很虧呀?不是的,這只是表象。
  • 月入3000的公務員都是什麼學歷? 很多人不知道
    網友一: 月入三千的公務員。目前考取公務員基本就靠國考,省考兩批考入。國考公務員年收入大多在十萬左右。工作地點以地市級單位以上。對學歷要求起點一般為本科。省考公務員工資收入主要看各地級市效益。經濟發達地區的工資福利待遇自然就高。
  • 2020年,月入10000元處於什麼樣的水平?
    銀行說了,可以延遲還房貸,但是,這個月不還,到下個月得還兩個月,壓力會更大,尤其是對於很多低收入者來說,在家裡,可真的不是愜意的時候。如果這樣來算,月收入一萬元,可就是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倍,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三倍,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7到8倍了,這表明,從全國範圍來看,月入萬元,可不算低了。
  • 夢幻西遊:兩朋友一起做遊戲商人賺錢,一個月入過萬一個才3000
    相信很多夢幻西遊玩家經常看到那些說月入過萬的遊戲商人在那分享自己的心得,你看多了就會覺得原來成功是那麼的容易啊,我肯定也可以。真的如這些人所說的一樣簡單麼?小Q和小B都是髮小,從小就玩夢幻西遊了,最開始也只是抓抓鬼打打圖,偶然的機會他們一起做起了遊戲裡的商人,小B每天收購點獸決5寶環這些基礎消耗品,低買高賣,一個月下來有3000的收入,而作為一個成功的夢幻遊戲商人小Q,做到了月入數萬,但畢竟只是極少數。同是遊戲商人,小Q做到了月入幾萬,他為什麼賺得比小B還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