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躲避收監男子作案前多次吞食刀片 一查體內竟有12枚

2020-12-20 人民網四川頻道

原標題:為躲避收監男子作案前多次吞食刀片 一查體內竟有12枚

  對身患重大疾病、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變更刑事強制措施或實行監外就醫,體現了刑事法律的人文關懷。但一些不法分子卻把這種關懷當成了逃避打擊的手段,通過吞食異物,造成被抓捕後無法羈押,從而繼續犯罪。

  4月17日,記者從德陽市公安局旌陽區分局了解到,在「迎慶1號」專項行動中,該局對部分特殊犯罪嫌疑人、罪犯實施強制治療後,成功把他們關進了高牆。王某就是其中一位。他多次作案前,都會吞下刀片。強制治療檢查時發現,他體內共有12枚刀片。

  作案前多次吞食刀片 強制治療時手術取出12枚

  其實早自1998年起,王某便多次因盜竊、吸毒、非法持有槍支等違法犯罪行為,被行政處罰或判處刑罰,此前曾在監獄服過刑。王某最近一次犯案是在2017年9月13日。

  「當天,王某在外面閑逛,尋找作案目標。在一家正在裝修的玉器店門口,王某將電瓶車前框一個包中的兩部手機盜走。後被一名裝修工人發現,王某被現場擋獲。失主報警後,我們立即趕到現場。相關証據固定後,我們以涉嫌盜竊罪對王某實行刑事拘留。」經辦此案的粟警官說。

  而後,按照相關法律程序,王某被起訴。2018年,法院判處王某有期徒刑8個月。「送押前,都會到醫院體檢。通過拍片,體內的金屬異物都能發現,而這些異物可能對其造成生命危險。」粟警官介紹,按照有關規定,以及從人文關懷的角度考慮,導致王某的刑罰沒能執行。

  「為進一步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和司法權威,保障犯罪嫌疑人、罪犯的生命健康,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出臺了相關工作規定,要求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專項活動。」旌陽公安分局法制部門有關負責人說,因此,王某被納入了此次強制治療。

  3月25日,王某被送往德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強制治療。醫院檢查發現,王某胃部共有12枚刀片,後通過手術取出。

  粟警官說:「王某交代,最近這幾年,他都通過這種方式來逃避打擊。每次作案前,他都會吞食刀片。因為他說,『我也不曉得自己排出來沒有』。」

  3月31日,手術成功並經治療後,王某被送往看守所,他所受到的刑罰得以正式執行。

  在醫院設置特需病房 異物不能排出就手術取出

  近期,按照有關規定,旌陽公安分局對近年來因吞食異物而未被收押的違法犯罪嫌疑人、無法收監執行刑罰的已決罪犯進行了梳理,決定依法進行強制治療,早日將這部分人繩之以法。

  德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內,有一間特需病房,裡面有3張床位。這間病房和普通病房完全一樣,只是多了幾名警察看守。躺在病床上的特殊病人被帶上了械具,以防止他們自傷、逃跑。像王某一樣,這些人曾通過吞食鐵釘、刀片等異物,逃避法律制裁。

  「這些進入體內的金屬物品隨著腸道蠕動就可能劃破腸道,極易誘發嚴重疾病,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一名醫生介紹,「我們首先對患者給予藥物治療,能夠自然排出體內異物最好,無法自然排出的,就要通過手術取出。」

  特需病房裡的一名護士說:「上次醫生通過手術,從王某體內取出了12枚刀片。太嚇人了,真是不要命了。葉某通過藥物自然排出了3枚鐵釘、手術取出1枚鐵釘。而黃某體內的5枚鐵釘,已通過藥物治療全部自然排出。」

  通過這一措施,除了讓犯罪嫌疑人和罪犯繩之以法外,旌陽公安分局有關負責人還表示,強制治療也是為了消除安全隱患,避免發生意外,保障其生命安全。

  截至目前,已有4名犯罪嫌疑人通過強制治療,成功取出或者排出體內吞食的異物,被送往德陽市看守所羈押,受到了應有的處罰。

  逃避打擊後重復犯罪率高 民警積極性受打擊

  據統計,2016年以來,因吞食異物,旌陽區就有多名犯罪嫌疑人未被收押、多名已決罪犯無法收監執行刑罰。而這部分人員大多涉及販毒、盜竊、傷害、搶劫、搶奪等違法犯罪,因無法收押流散社會,重復違法犯罪率較高。

  葉某販賣毒品,2018年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因吞食4枚鐵釘無法收監,後葉某繼續從事涉毒違法犯罪活動﹔黃某因涉嫌盜竊、故意傷害等犯罪,被採取強制措施,因吞食5枚鐵釘無法羈押,後繼續從事盜竊犯罪……

  「我2008年開始從警,在前期辦案過程中,通過吞食異物來逃避打擊的情況是極少的。近四五年來,這一數量和比例都在逐年上升。」粟警官分析,嫌疑人通過這種方式逃避打擊後,私下也可能相互交流,從而導致更多的犯罪嫌疑人通過這種方式來逃避打擊。

  這對於普通老百姓和受害人來說,心中的疑問由此而生:明明存在違法犯罪行為,嫌疑人為什麼還可以逍遙法外?而對於辦案民警來說,他們心中同樣有困擾。

  「對於我們自己的工作來說,肯定也是有影響的。第一,他們在外面還會繼續作案,對社會治安有一個持續的影響。第二,民警和偵查員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最後發現收押不了,對我們的積極性也是一個打擊。」一位民警坦言。

  律師說法:自殘自傷逃避處罰不構成犯罪 仍按相應處罰標準執行

  四川漢震律師事務所律師陳雲鵬認為,吞食異物屬自殘自傷行為,這種行為本身並不能減輕應該受到的處罰,只是暫時推遲而已。雖然犯罪嫌疑人藉此逃避法律處罰,但不構成犯罪。從法律上來說,強制治療取出異物後,仍將按相應處罰標準執行。

  在陳雲鵬看來,即便採取強制治療措施後,犯罪嫌疑人的這種行為也不能完全杜絕,隻能相應減少。對此,可以適當增加其違法成本。

  據了解,強制治療所產生的費用原則上由犯罪嫌疑人或罪犯自己承擔,但由於其沒有家屬或無法與家屬取得聯系,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由公安部門墊付醫療費用。

  「自殘自傷所造成的後果,其醫療費用應該由犯罪嫌疑人自身承擔,不能由公安機關一直墊付。對犯罪嫌疑人的人文關懷是正確的,但這種故意自殘自傷行為,讓公共資源來承擔不合理,因為他們用的錢全是納稅人的錢。要讓其意識到,通過這種行為,他們並不能減輕任何處罰,此外還要承擔更多的經濟責任。」陳雲鵬說。

  同時,陳雲鵬也表示,司法機關實行強制治療,體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犯罪嫌疑人、罪犯,對其生命安全同樣應給予同等的保護,不應有歧視。封面新聞記者 王攀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相關焦點

  • 荊門一男子為扒竊不被抓 吞食刀片拉鏈後作案
    一好逸惡勞的男子吞食刀片、拉鏈後流竄到鍾祥作案,被民警現場抓獲。日前,鍾祥市公安局郢中派出所向記者披露,通過對代某及同夥陳某的審訊,成功串並偵破今年來發生在荊門和鍾祥城區扒竊案件10餘起。  10月中旬,該所聯合應急巡防隊組織反扒力量15人屯警街面,分三組在鍾祥城區中百廣場、金都廣場、陽春大街等繁華地段重點布控。
  • 保定一男子四處盜手機 每次作案前吞服鋼針
    一名男子在保定街頭多次盜取手機牟利,為逃避打擊每次作案前竟吞服鋼針,可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最終還是落入法網。11月8日,王女士在裕華路北國商場前的公共汽車站丟失手機一部,她懷疑是被人偷走的,於是撥打了110報警。
  • 男子為逃避4個月拘役吞食刀片 外逃5年後被收押執行
    犯下故意殺人罪後「喪失生活自理能力」、以哺乳嬰兒為名長期外逃、生吞刀片……為了逃避刑罰執行,罪犯想了不少招兒。  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案件怎樣才能見實效?今年5月以來,根據「兩高兩部」關於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專項活動的部署要求,鄭州市檢察機關要發揮刑事執行檢察職能,讓這些「聰明」的罪犯被重新收監。
  • 罪犯吞食刀片外逃5年 刀片還在肚子裡仍被收押
    遂向鄭州市中級法院發出檢察建議,建議對其收監執行。最終鄭州市中級法院採納了檢察建議,依法作出將罪犯高峰收監執行決定。  「集中清理判處實刑罪犯未執行刑罰專項活動開展以來,我院黨組高度重視,採取了爭取上級支持;加強協調,形成外部合力;理清底數,打牢監督基礎;強化督查,督促問題解決;完善機制,提升監督實效等五步工作法。」
  • 吞食刀片打火機就可以逃避收押?這波操作太無知
    可就在警方對這幾名犯罪嫌疑人做出刑事拘留決定、準備收押時,卻在他們的肚子裡發現了類似刀片、打火機等異物。不久前,撫州臨川公安分局六水橋派出所陸續接到報警,轄區內有多起電動車及電動車電瓶被盜事件發生。民警通過案發現場監控,鎖定了多名犯罪嫌疑人。通過視頻偵查和走訪,民警陸續抓獲了幾名犯罪嫌疑人,並確定了他們的盜竊和吸毒的違法犯罪事實。
  • 因家庭矛盾,內蒙古一男子竟吞食7釐米長刀片!
    10月28日上午,內蒙古人民醫院內鏡中心成功救治一位吞食7釐米長刀片的患者。該院急診科、麻醉科、內鏡中心三科聯動將一場危及生命的險情化解。據介紹,患者賈某是烏蘭察布人,今年48歲,因家庭矛盾與家人吵架後,吞食刀片。因情況危急,於10月27日20時由烏蘭察布市中心醫院轉至內蒙古人民醫院。
  • 男子吞食刀片 危在旦夕 醫護人員聯動 化險為夷
    呼和浩特新聞網10月30日訊 據《呼和浩特晚報》報導(記者 於亞軍)一名48歲的男子吞下刀片,情況緊急。28日上午,內蒙古醫院內鏡中心等三個科室的醫護人員聯手施救,在事發十幾個小時後,成功從男子胃裡取出7釐米長的刀片。
  • 吞食刀片打火機後 團夥去偷電瓶車 這通操作太無知!
    可就在警方對這幾名犯罪嫌疑人做出刑事拘留決定、準備收押時,卻在他們的肚子裡發現了類似刀片、打火機等異物。不久前,撫州臨川公安分局六水橋派出所陸續接到報警,轄區內有多起電動車及電動車電瓶被盜事件發生。民警通過案發現場監控,鎖定了多名犯罪嫌疑人。
  • 內蒙古一男子因家庭矛盾吞食7釐米長刀片
    10月28日上午,內蒙古人民醫院內鏡中心成功救治一位吞食7釐米長刀片的患者。該院急診科、麻醉科、內鏡中心三科聯動將一場危及生命的險情化解。據介紹,患者賈某是烏蘭察布人,今年48歲,因家庭矛盾與家人吵架後,吞食刀片。
  • 賀州一男子為逃避隔離戒毒 竟生吞刀片和打火機
    賀州一男子為逃避隔離戒毒,竟生吞刀片和打火機!近日,賀州一吸毒男子潘某為逃避隔離戒毒,在民警敲門時,竟吞下了1把刀片和1隻打火機!醫療設備顯示吞入腹部的刀片和打火機。據了解,6月30日下午6時許,賀州市公安局旺高開發區派出所接到舉報稱,一名社區康復戒毒男子正在家中復吸毒。
  • 惠東一團夥為逃避打擊竟將作案設備丟進河!民警深夜下水徒手打撈!
    2020年10月14日,惠東警方在打擊一利用GOIP設備實施電信詐騙的犯罪團夥時,狡猾的不法分子為掩蓋罪證、躲避打擊,竟將作案設備扔進河裡。嫌疑人被警方控制然而,狡猾的不法分子為掩蓋罪證、躲避打擊,此前竟將作案設備丟入河中
  • 男子吞下長刀片,無痛胃鏡艱難取出
    近日,一名男子被送往江蘇大學附屬醫院就診,檢查結果震驚了在場所有醫護人員。X光片顯示,一根細長的刀片狀異物卡在他的胃部,追問原因,竟是他一時情緒失控「生吞」刀片所致。為了儘快「排除險情」,江大附院多科醫生通力合作,經胃鏡將這根長約18釐米的刀片完整取出。有驚無險的是,除了食管局部出血,該男子其他周邊器官組織「毫髮無損」。
  • 1天往路面撒刀片11次!父親剛坐牢,兒子竟「子承父業」瘋狂作案
    前些天,閃送小哥穆先生駕駛電動車途經中山北路共和新路時突然間電動車爆胎隨後連人帶車倒地不起後經醫院初步診斷右脛骨骨折民警通過現場走訪並調閱公共視頻發現,案發當日,曾有一名白衣男子騎車路過事發地點,並有一個彎腰丟東西的動作。經調查,該男子系中山北路上一家汽修店的老闆周某。
  • 生吞刀片、打火機!是什麼逼出了賀州男子如此的「潛能」
    潘某突然捂著肚子叫喚神情痛苦原來,他為了逃避被隔離戒毒在開門前吞下1把刀片和1隻完整的打火機>半個月前我也吞了1個完整的打火機,至今沒有取出。▲醫療設備顯示吞入腹中的刀片和打火機。7月1日凌晨醫生從潘某體內取出了1把刀片和2隻完整的打火機▲吸毒男子潘某吞入腹中的刀片和打火機。
  • 男子胃中取出硬幣數百枚 醫生發現胃中還有十幾把剃鬚刀片
    男子胃中取出硬幣數百枚 醫生發現胃中還有十幾把剃鬚刀片時間:2017-11-28 20:4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男子胃中取出硬幣數百枚 醫生發現胃中還有十幾把剃鬚刀片 在印度中央邦的薩特納,35歲的Maksud Khan因腹痛到醫院檢查,醫生卻發現他的胃裡有數百枚硬幣和
  • 臺灣男子為了躲避服兵役 竟想出這樣一「絕招」
    圖源:臺媒海外網10月14日電 臺灣一男子因想到法國讀書陪伴女友,決定用增胖20公斤的方法,來躲避服兵役。最終如他所願,該男子被順利免除兵役。到底該不該用這種方式來躲避服兵役?該男子的做法,引來臺灣網友熱議。據臺媒14日報導,臺灣一男子昨日(13日)在社交平臺表示,他很想到法國讀書陪伴女友,但為要服兵役而感到苦惱。該男子從2018年8月開始,決定增胖20公斤,從原本的76公斤暴增到97公斤,以此種方法來躲避服兵役。
  • 為躲避抓捕戴「人皮」面具「變臉」作案,武漢兩盜賊仍被抓
    這種常在《碟中諜》等好萊塢大片中出現的「易容術」,竟也發生在我們身邊。11月12日,楚天都市報記者從武漢洪山警方獲悉,北港派出所抓獲兩名盜竊嫌疑人,查獲大量人民幣、美元、銀元以及40餘件金銀首飾,主犯正是利用人皮面具作案。11月1日下午3時許,洪山區寶安璞園小區發生兩起入戶盜竊案,洪山區公安分局北港派出所先後接到兩名受害人報警,稱家中財物被盜。
  • 男子吞下2個刀片和2枚鋼針
    現代快報訊 (通訊員 鄒凱傑 記者 陸文杰)近日,43 歲的男子田某因自行吞入金屬異物約半天緊急送至常州七院急診科。急診醫師立即給他拍了 X 光片,顯示胃腔有金屬異物影,很明顯的消化道異物。最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醫生成功取出田某肚中的異物,竟然是刀片和鋼針。
  • 男子以跳樓威脅居委會給毒資 屢吞刀片對付警方
    為逃避警方打擊,他多次將刀片吞入腹中。  10月17日,攀枝花市仁和區公安分局大和中路派出所民警將該男子抓捕歸案。醫生從他腹中取出一截刀片。事後,劉某被依法送進攀枝花市公安局強制隔離戒毒所。  以跳樓威脅,索要毒資  10月17日9時許,仁和區公安分局大和中路派出所接到彎腰樹社區工作人員報警稱,一名男子爬上社區居委會的辦公樓,以跳樓相威脅,向居委會要錢,並要求辦理低保。
  • 男子腹部藏70塊刀片,醫生:精神有問題
    雖然拍的片子裡顯示病人腹部有異物,但病人自己卻沒有明顯的症狀,問他的時候他也說沒有什麼不適,醫生按壓他的腹部也是挺軟的,沒有壓痛感,也沒有感覺到有異物的存在。隨後醫生很快為病人做手術。本以為手術會很順利,只需要將病人腹部的兩塊刀片取出來就可以,但沒想到接下來發生的一幕讓醫生都感到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