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新生兒狀況百出,7個常見的問題,寶媽處理好寶寶才能少受罪

2020-10-03 啞鈴媽媽

文|啞鈴媽媽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從寶寶哇哇墜地的那一刻起,寶爸寶媽的身上就被賦予了全新的責任——撫養寶寶長大成人!可新生兒太過脆弱了,很多新手爸媽看著懷裡的「小肉球」,都不知該從何下手。

我剛生孩子那會兒,激動的心情還沒平復,隨之而來的就是各種困擾。寶寶吐奶了、寶寶拉稀了,狀況百出讓我如臨大敵,後來慢慢掌握了方法後,照顧起來就輕鬆了。

有很多新手寶媽寶爸,其實也和曾經的我一樣,求助各大網站或父母。所以,今天就總結了在新生兒身上,常出現的7種情況的應對辦法。

大家提前了解一些,在問題發生時,也不至於過於慌亂無措。

問題一:「我家孩子總吐奶是怎麼回事?」

吐奶是很常見的問題,幾乎所有寶寶都遇到過,所以,我們不必過於擔心。一般來說,都是寶寶吃得有些多的緣故,也與他們的胃部構造有關。

應對辦法:家長因該觀察寶寶的精神狀態,若除了吐奶沒有其他狀況,就不必擔心。在餵奶時注意環境安靜,也不要在他們哭鬧的時候餵奶。若寶寶的精神狀況不太好,看起來不舒服,可以去做下檢查,看看是不是腸胃存在健康問題。

問題二:「孩子總是哭鬧,是因為腸絞痛嗎」

新生兒腸絞痛的概率很高,達到20%,一般在2周時就開始,到4個月月齡時結束。

家長要學會如何分辨,可以觀察是不是哭鬧的時間每天相似,就算安撫或餵奶,他們也不肯消停下來。

應對辦法:目前,對此還是有一套減輕寶寶痛的操。寶媽洗盡手,雙手擦出溫度,然後溫柔的以順時針的方法按摩寶寶腹部,然後輕輕的抱住他們,讓他們更有安全感。

問題三:「寶寶一直睡覺,看著也不精神,是不是不健康?」

新生兒都很能睡,有很多人看著孩子一睡就是一整天,便開始擔心孩子的健康狀況。還有些寶媽會懷疑,是不是孩子大腦發育不太好。

應對辦法:事實上,寶寶能睡是好事,他們的睡眠時間,就是他們的成長時間。我們要做的就是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千萬不要因為擔心白天睡多了晚上會鬧,就不讓寶寶睡覺。

問題四:「孩子經常打嗝是怎麼回事?」

大家或許不知道,在寶寶還是個胎兒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會打嗝了。所以,只要不是打嗝不停,就不必過於擔心。

應對辦法:我們要注意觀察寶寶打嗝的頻率,如果突然增多,想想是不是著涼了,可以適當餵點熱水,注意保暖。如果打嗝時帶有異異味,可能是腸胃出了問題,比如餵奶過多導致,所以要減少餵奶時間。

問題五:「寶寶有紅屁股了,怎麼辦?」

紅屁股在醫學上也被稱為「尿布疹」,是很常見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寶寶的臀部位置,會發紅,還會起疹子。寶寶不舒服不說,嚴重後還有可能會導致真菌感染。

應對辦法:其實紅屁股很好處理,平時照顧寶寶時,要著重注意的就是「乾爽」二字。尿不溼記得要勤更換,不要讓寶寶皮膚長期處在潮溼環境、或接觸大小便。每次更換時,記得擦乾寶寶的屁屁,並塗抹一些護膚霜

問題六:「我家寶寶大便很稀正常嗎?」

有許多寶媽反應,孩子的便便顏色發黃甚至發綠,性狀黏稠,擔心是不是腸胃出現了問題,會不會影響發育。

應對辦法:其實,這種擔憂是不必有的,只要他們的狀態很好,沒有經常哭鬧,胃口也沒受影響,就是正常的。另外,據還有些寶寶一周只大便1次或2次,這也是正常的,但太長就要考慮是不是便秘了。

問題七:「寶寶頭皮有皮屑怎麼回事?」

一般來說,在寶寶滿月的時候,頭皮上可能會出現一些像鱗片一般,或白色或黃色的皮屑。家長想要幫寶寶清理,但是卻不知如何下手,有時甚至越長越多。

應對辦法:這種皮屑也被稱為「頭皮奶咖」,並不會對寶寶產生任何的不良影響,只不過它不好清理。對此,我們只要正常的清洗就好,也可以輕揉地替寶寶按摩,最後都會慢慢消失,不需要特殊的處理。

寶寶的成長過程,也是爸媽的成長過程,所以一定別忘了多吸取些科學的育兒經驗。如果覺得寶寶身上的某種情況,超出自己了能力,那也別耽誤,可以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一下。畢竟,只要寶寶健康,麻煩一點又怕什麼呢?

大家平時還遇到過哪些問題,可以一起交流學習哦。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照顧新生兒的必備知識:常見的5種狀況,如果遇到應該如何處理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新生兒有多脆弱自不必說,剛出生的他們身體器官發育還不成熟,免疫力也很低,稍有護理不當就可能腹瀉、吐奶、感冒。可很多父母也是第一次照顧寶寶,沒有經驗,面對這些情況總是焦頭爛額。
  • 新生兒常見的5個問題,該如何預防處理?這幾點新手寶媽要早知道
    因為無論是從寶寶的吃喝拉撒,還是衣食住行,寶媽幾乎一天24小時的為孩子服務。尤其是孩子剛出生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寶寶也更需要照顧,同時也更脆弱敏感,所以更需要寶媽。一般新生兒都是指出生未滿28天的寶寶,而如果胎齡滿37周,體重超過2.5千克身長超過45釐米的寶寶又被稱為足月新生兒。
  • 新生兒常見問題盤點,新手寶媽必看,避免狀況發生時手足無措
    通過寶媽辛苦懷胎10個月,終於可以肚中的這個小生命見面了。對於生過孩子的寶媽來說自己有過經驗,照顧新的生命不至於手忙腳亂。而對於新手寶媽來說,首次做父母面對孩子的種種情況,還真的有些手足無措。1.新生兒吃奶問題有的新生兒生下來會特別餓,而有的寶媽這個時候奶水還沒有下來,像這種情況寶媽可以提前準備一些新生兒喝的奶粉,萬一沒有奶水可以用奶粉頂上。但是新生兒胃口比較少,一次不要吃太多,可以少量多次。還有的新生兒屬於胎裡飽的情況,生下來不是特別的餓,這種情況寶媽也不用著急,等到寶寶消化完自然會吃。
  • 寶寶腹瀉常發生,想娃少受罪,寶媽要正確區分應對!
    文丨悠悠腹瀉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常見病症,想寶寶少受罪,寶媽能及時正確區分應對非常重要。面對寶寶腹瀉,這些需要寶媽們早知道。寶寶腹瀉一般可以分為生理性腹瀉,消化不良腹瀉,病毒感染腹瀉,細菌感染腹瀉。區分寶寶腹瀉生理性腹瀉:一般6個月以下的寶寶容易出現,以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居多。寶寶大便稀,有奶塊,或少量粘液,大便次數甚至多到每天十幾次,每次大便的量不一定多,精神狀態正常,不影響吃喝,體重正常增長,無嘔吐現象。這種情況,寶媽們不用太擔心,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慢慢會緩解。
  • 新生兒常見生理現象知多少?
    新生兒誕生的喜悅是無可複製的,照顧新生兒也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事。新生兒指的是自臍帶結紮起到28天,這28天對於新生兒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寶寶在出生之前是依附於寶媽而生存,一旦離開母體,他們就要依靠自己的肺去呼吸、依靠自己的消化道去消化吸收營養等,而新生兒的這些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完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調整,才能逐漸健全起來。
  • 了解新生兒7個特殊生理狀況 掌握7大危險徵兆 發現異常儘早就醫
    新生兒剛來到這個世界,還在適應環境,非常需要父母的照顧,但也因為父母全心全意的照顧,能感受到孩子好像有些不一樣的地方,沒錯,新生兒是一個特別的群體,不少狀況讓父母覺得『異常』,根本是新生兒的『日常』,當然也有一些不需要特別擔心的小問題存在,不過,更需要父母提高警覺的是,如果不注意的話,可能會變成嚴重的問題,而這些都是有跡象可循!
  • 科普:新生兒4種常見問題,原來黃疸也分「真假」,準爸媽速進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圖文均無關其實新生兒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很正常,只是寶媽們缺乏相關應急知識,顯得過於緊張而已,如果寶媽們能提前了解,就能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擔憂,寶寶也能少受罪。新生兒易出現的四種問題以及處理辦法一、黃疸如果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無法迅速排出體內多餘的膽紅素,外在表現就是黃疸,可見皮膚泛黃,首先是面部,接著是胸部和腹部,最後是手臂和腿,特別是早產或剖腹產的寶寶,可能會在出生後的第二天就有皮膚變黃症狀。
  • 8個月的寶寶被奶奶養到30斤,見到人就誇,寶媽生氣了
    ,父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新生兒在飲食上,父母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3、少食多餐寶寶們胃容量較小,每次進食的較少,所以寶寶消化的也很快,如果寶媽餵的太多,容易導致寶寶消化不良,比如:打嗝、腹脹、嘔吐等等,所以,父母有必要採用少食多餐的方式餵養寶寶。
  • 剛出月子就獨自一人照顧新生兒很累嗎?不累,就是很心酸
    女性在生完寶寶之後,大部分的情況下是需要婆婆和老公照顧新媽媽和新生兒,經濟比較好的家庭也會考慮請個月嫂或者去月子中心。一般在出了月子之後,就會很少有家庭一直請月嫂來照顧新生兒,而家裡人也需要正式步入工作狀態。所以出了月子之後,自己一個人帶娃就成了生活當中最常見的事情。
  • 新生兒常見狀況的處理
    作者:寶寶知道 筆墨初心630嬰兒常見狀況的處理1.如何處理嬰兒溢奶(1)少食多餐;(2)餵奶時將小兒抱起,避免小兒吃奶過急引起胃痙攣而導致溢乳;(3)吃奶後將小兒抱起,讓其頭朝上趴在大人肩上,用手掌輕拍其背部,讓咽下的空氣從口中排出後再讓其躺下;(4)人工餵養時,奶瓶的奶頭應充滿奶而不能有空氣。2.
  • 當新生兒遇上這7個麻煩,如何正確護理?家長早知道寶寶少痛苦
    照顧寶寶非常辛苦,但是也非常不容易。特別是剛出生的寶寶,由於身體的免疫力不強,經常會受到各種病毒的入侵,出現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問題,比如溼疹、溢奶等。下面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新生兒常見的9大問題及護理方法,希望對新手父母有所幫助。
  • 秋冬季節到來之後,怎麼照顧新生兒更輕鬆?有8個小細節不能忽視
    照顧孩子不容易,怕磕著碰著,怕冷了熱了病了,操碎的心是每個家長的日常。尤其是照顧新生寶寶,很多細節不可忽視,家長一定要注意。當臍帶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找醫生處理。比如:紅腫、滲血、化膿、異味等。通常臍帶會在7-10天自然掉落,家長要做好每天的消毒護理工作。用75%的酒精消毒,擦拭肚臍周圍,每天消毒2次。臍帶掉落後,堅持在消毒3-4天,這樣恢復的更好。
  • 秋冬季節到來之後,怎麼照顧新生兒更輕鬆?有8個小細節不能忽視
    照顧孩子不容易,怕磕著碰著,怕冷了熱了病了,操碎的心是每個家長的日常。尤其是照顧新生寶寶,很多細節不可忽視,家長一定要注意。照顧新生寶寶的八大細節,建議收藏1)臍帶消毒與護理 新生寶寶出生後,臍帶會被剪下。
  • 寶寶生病時,媽媽怎麼做才能照顧好寶寶和自己
    等護士扎完針以後 ,發現我淚流滿面 ,忍不住就開起了玩笑 ,「給寶寶扎針,把媽媽也扎哭了 」我笑笑不說話 ,知道護士是好意 ,因為這個護士我們認識 ,關係還不錯 ,只是想開個玩笑,讓我放鬆一下心情 。之後大寶的治療都非常順利 ,我的心情也放鬆了不少 。這是我做媽媽後大寶第一次生病的情景。
  • 換季時頻發「寶寶腹瀉」,家長學會科學應對,孩子也能少受罪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嬰兒的腸胃十分脆弱,是很多寶媽都頭疼的問題。剛出生那陣子,腸絞痛、脹氣、便秘幾乎是所有寶寶的「標配」。好不容易隨著年齡增長有了好轉,另一種常見腸胃疾病又找上門了——腹瀉。
  • 剖腹產護理五步走,產後媽媽少受罪,傷口恢復快,可知哪五步?
    很多寶媽感覺剖腹產後的傷口恢復過程是非常痛苦的,其實產後護理做好這五步,寶媽可以少受罪,傷口恢復快,是哪五部呢?一、注意休息雖然剖腹產不像順產那樣,要在產房奮力十多個小時,但是剖腹產後一樣也感到疲憊,特別是麻醉藥過後,來自傷口的疼痛會讓孕婦沒辦法好好休息。
  • 新生兒的4種情況,特別是第一種,新手媽媽早知道安心
    寶寶從出生到出生後28天為新生兒期。這段時間是寶寶的脆弱期,新媽媽要對寶寶的生理特點和常見問題提前了解。只有這樣,才能照顧好寶寶,讓寶寶少受罪、健康的成長。璐璐是一位新媽媽,第一次當媽,當然興奮又緊張。
  • 新生兒老是睡覺不正常?新手爸媽別慌,新生兒這幾種情況都正常
    新生兒吐奶正不正常?吐奶是新生兒比較常見的現象,一般是由於寶寶食管下端的括約肌較鬆弛或者餵養過多所導致的。寶媽們在給寶寶餵奶時,傾斜抱住寶寶,讓他的頭高於胃的水平,餵完奶後,儘量讓寶寶保持直立體位,輕輕拍出嗝,這樣可以吐奶,除此之外,寶媽們可以給寶寶少量多次餵奶,這樣也有助於緩解吐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出現的不是吐奶而是嘔吐,並且症狀有加重,就需要及時看醫生了。
  • 巧處理新生兒常見五狀況
    看著柔柔嫩嫩的新生寶寶,每一位媽媽都會感到無比的幸福,但是有些突發的狀況卻讓驚慌感取代了幸福。尤其是對新手媽媽來說,因為是第一次遇到寶寶這樣那樣的問題,驚慌指數更是大幅提高。若能在事前多閱讀相關資訊,或許可讓自己不會那麼緊張!
  • 照顧「新生兒」寶寶,最不能忽視的7個細節!
    寶寶出生後,對於沒有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面對著萌化的一小團,可能都不知道怎麼抱、怎麼護理,有哪些細節是需要關注和呵護的,今天就分享一篇照顧新生兒的注意細節,希望可以幫到新手爸媽更好的照顧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