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歷史悠久,出現於商周時期,興起於漢晉,發展於唐宋,鼎盛於元明清。古往今來,上至皇族權貴,下至平民百姓,皆有愛好普洱之人。
在雍正年間,普洱茶被正式寫入朝廷貢茶案冊,《普洱府志》記載,從雍正十三年(1735年)開始,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為皇帝的專茶。可見,清朝皇室對普洱的喜愛程度非一般所能及!
著名的勤政皇帝雍正,可謂是勞模典範。他在位13年一直兢兢業業,事必躬親,平均每天的睡眠時間不超過4小時。據說,雲貴總督鄂爾泰在得知雍正每天都批文到深夜後,心疼皇帝神疲力乏,特尋覓進貢了雲南普洱茶。
雍正喝完普洱茶龍顏大悅,讚譽有加。後來,鄂爾泰又專門為皇家建立了多處御用茶園,並在普洱府建立茶廠、茶局,統管茶葉的精工製作和歲進上貢。
乾隆「嗜茶」君不可一日無茶
「獨有普洱號剛堅,清標來足誇雀舌。點成一椀金筌露,品泉陸羽應慚拙。」這是乾隆皇帝對普洱茶的高度讚譽,他還曾與大臣說「國不可一日無君,君不可一日無茶」。
乾隆還將茶宴雅集作為和臣子的「團建」活動,每年的正月初二到正月初十,乾隆皇帝都要選一個吉日舉辦茶宴聯詩雅會,在他的潛邸——重華宮與親近的大臣一道品茶,即興作詩。
打動皇室的為何偏偏是普洱茶?
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普洱茶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苦澀,逐痰下氣,刮腸通洩。」
眾所周知,清朝皇室為滿族,其祖先本是東北地區的遊獵民族,以肉食為主。自進入京城成為統治者後,他們養尊處優,閒庭漫步,玉盤珍饈,食無不盡。因此,迫切需要一種上好茶葉,來幫助他們降脂減肥、解油膩,而普洱茶,正具如此特性。
普洱茶味醇耐泡,便於貯藏,消脂解膩,有用於泡飲,有用於熬煮。尤其是北方冬季氣候乾燥,多飲普洱茶,可驅趕風寒,更加令人身心舒暢。
源勐的普洱茶,自帶如雲霧飄渺般的綿延香氣,如清風穿林般的山野氣韻,如鳥鳴婉轉般的甜潤喜悅,如時光流淌般的從容順暢。
茶氣醇厚,清香四溢,不知不覺便令人心曠神怡、通體舒暢。茶湯醇滑,猶如一個露珠在舌面緩緩滑落兩側,湯感甜潤,甘潤綿綿,讓人為之心動!
古為貢,奉朝廷,敬天子。今承襲,遵古法,制經典,傳入尋常百姓家,天下茶友皆可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