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演義中,封神榜上有三百六十五個神位。對於大羅金仙來說,封神是一種恥辱,如金靈聖母、趙公明、三霄娘娘等;但對於凡人而言,封神則是一種幸運,從凡夫俗子一躍成為神仙,比如黃飛虎家族、姜子牙前妻馬氏以及商朝、周朝那些陣亡的將士等。
不過,封神榜上的神位也有善惡之分。像金靈聖母、聞仲、黃飛虎、伯邑考等道德之士,他們封的神位就很高大上,分別是鬥姆元君、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東嶽大帝、北極紫微大帝等。而那些根行和品德較差者,則封的都是惡神,比如奸臣飛廉、惡來封為冰消瓦解之神,費仲、尤渾被封為廉貞星和捲舌星,姜子牙前妻馬氏則被封為掃帚星等。
不過,小編這裡覺得最奇怪的還是紂王的神位。按理,紂王是封神演義裡最大的反派,他的罪惡馨竹難書,姜子牙曾當眾宣布他的"十大罪",其殘暴指數可謂空前絕後,整個封神大戰的終極敵人就是紂王,但讓人納悶的是,紂王的魂魄最後竟然被封為天喜星,這個神位,與昊天上帝與瑤池金母的女兒龍吉公主的神位紅鸞星幾乎完全一樣。
在中國神話中,紅鸞一種紅色的仙鳥,紅鸞星屬陰水(癸水),是星相家所說的吉星,主人間婚姻喜事。天喜星屬陽水(壬水),主緣訂、喜慶及生育。紅鸞星與天喜星永遠相對,所以紅鸞天喜以其所主導之事,亦互相影響著。
講白了,紅鸞星與天喜星所從事的工作一樣,都是主人間婚姻和喜事,可以說是最典型的吉星,應該說是封神榜裡上等的神位。龍吉公主身份尊貴,乃天庭公主,而且心的善良,法力無邊,在封神大戰中以身殉職,封給她這個神位,甚至都封低了,而最關鍵的是,為何封神榜給紂王如此高的待遇?
從身份上看,紂王乃人間之主、真命天子,龍吉公主則是貨真價實的天女,二人身份相當。這裡頭最大的區別,是他們的人品、道德,紂王已經被貼上惡人、暴君的標籤,為何他不像飛廉、惡來、費仲、尤渾那樣,被封為惡神?
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封神原著雖在明處寫了紂王的"惡",卻在暗處寫了紂王的"善"。也就是說,封神榜最後認定紂王並非惡人,相反還是道德之士。因為紂王的種種"惡",都是被人為操縱的,真正的紂王,就像真妲己一樣,是個好人。
例子太多了。
比如原著一開始就交代紂王在做壽王時,託梁換柱,力大無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趙啟等上本立東宮,乃立季子壽王為太子。注意,這幾位可都是忠臣,他們都選擇了不是嫡長子的壽王,說明"立賢不立長",側面反映了紂王的"賢"。
而紂王登基後,原著是這麼說的:紂王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可見,紂王其實是個有道明君,他的昏庸、殘暴,其實起於一陣怪風,當他去女媧宮上香時,原文:忽一陣狂風,捲起幔帳,現出女媧聖像。
這陣怪風不簡單,估計是有人暗中操縱,所以紂王見到泥塑的女媧聖像,竟然迷得神魂飄蕩、茶飯不思,注意紂王可不是什麼屌絲宅男,他享有三宮六院,因此斷定有人給他下了咒,而這個下咒的,就是所謂的"天數",原文:女媧罵道:"我想成湯伐桀而王天下,享國六百餘年,氣數已盡。"
原來,上天只給商朝六百餘年的時間,該改朝換代了,希望末代君王是個昏君,可沒想到這個紂王卻非常賢能,竟將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甚至還超過前朝。怎麼辦?上天只好親自動手,將好端端一個賢君變成了暴君。其實在原著中,後來的紂王雖殘暴,但時不時會顯現出一絲智慧和人情,細心的讀者可以慢慢品味。
也正因為如此,紂王其實是上天改朝換代的犧牲品,他本質上並非惡人,所以封神榜煞費苦心,封給他一個天庭公主才能有的神位,也算是一種補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