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4 14: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曾經雜草叢生、汙水橫流,如今已是綠樹成蔭、路面平坦……五華區華山東路82號院的變化,讓在這裡住了20多年的居民林雲打消了將房屋出租搬走的念頭,打算和老伴繼續住在這裡。
五華區華山街道五華山社區位於城區中心,轄區多為機關單位型老舊住宅。社區通過探索一系列居民區「升級版」改造的新思路、新做法,讓老舊小區不僅舊貌換新顏,也為居民換出了他們想要的幸福家園。
加裝電梯解決民生問題
華山西路大梅園巷共有5個樓院324戶居民,其中80%的居民是60歲以上的老人。但樓房無電梯,他們上下樓非常不方便,很多人只能長時間待在家裡。當大梅園巷被列入老舊小區改造名單後,居民們最希望的就是加裝電梯,解決老年人上下樓不便的問題。
為此,社區決定先對大梅園巷8號院進行電梯安裝試點,並由居民共同協商確定安裝公司,具體費用也由住戶按樓層階梯定價承擔。今年4月,電梯正式動工安裝,看著工人緊鑼密鼓地施工,樓棟裡的住戶喜笑顏開。
「一棵大樹遮擋了電梯預設的位置,是移栽樹木,還是重新規劃電梯安裝位置?」遇到這個難題後,一場別開生面的「協商議事會」在社區會議室召開,相關職能部門與居民代表面對面展開協商討論,最終各方達成共識,決定將大樹移栽,電梯安裝也如期推進。
由於老伴身體差,無法正常上下樓,家住7樓的李阿姨已經和老伴在外租房住了好幾年。得知所住樓棟要安裝電梯,他們激動不已,經常回家了解電梯安裝進度,計劃等電梯裝好了就搬回來住。
如今在大梅園巷小區,像李阿姨家老兩口一樣期待乘電梯回家的居民充滿了幸福感。
居民參與規劃改造方案
走進華山東路82號院,綠化植被鬱鬱蔥蔥,院內環境整潔衛生,重新翻修的3座亭子裡聚集著下棋、聊天的居民。居民楊濤來到心海亭,拿出手機掃描有聲圖書館展示板上的二維碼,戴上耳機靜靜傾聽「書聲」,這樣愜意閒暇的時光成了居民們的專享。
建於上世紀末的華山東路82號院,屬於單位型老舊小區,院壩基礎設施破損老化、樓道雜物亂堆、物業管理缺失等問題突出。五華山社區發揮居民自治效能,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在華山東路82號院成立居民區黨支部,將社區黨支部委員、物業管理員、樓棟長等納入其中,讓小區事務和居民矛盾等協商解決在基層。
「我建議對院內的3座亭子進行重新翻修」「可以在院內一角設置綠化欄種養盆栽」「日常應該加強垃圾分類的宣傳和培訓」……在每一次小圓桌會議上,居民們都積極踴躍為共同居住的家園出謀劃策,正因如此,華山東路82號院才「改出」了居民們想要的幸福樣子。
在具體改造過程中,社區對華山東路82號院內裸露的沙土進行修復並補種綠植,對脫落的漆面也進行了統一粉刷,並安裝監控攝像頭提高安全性。小區內陳舊的硬體設施「更新換代」的同時,院壩居民服務及管理也更加人性化和專業化。結合五星分級服務標準,社區及物業將居民按生活困難程度、自理能力等分為不同星級,對照服務標準開展康養恢復、心理疏導及走訪慰問等,為居民提供優質全面的生活服務。
改造後的小區環境好了、設施全了、服務多了,居民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日子也過得舒心了。
來源:昆明日報
原標題:《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換出居民幸福家園》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