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這裡是電車廠,周圍一帶環繞著陰暗潮溼的菜市場與維修廠。二十年後,這裡所在的時代廣場已然是香港銅鑼灣的中心,毫無爭議的地標,但這沒有停止它近年來依舊孜孜不倦地藉助Mix and Match(混搭)、跨界的創新腳步。
很難想像一家商場如何會跟哈利波特、黃永玉、插畫等相差十萬八千裡的不同關鍵詞同時發生關係,但香港時代廣場(以下簡稱「時代廣場」)卻憑藉自身包容性的願景——「成為這座城市的『客廳』,讓人們於閒暇時歡聚一堂,分享生活點滴」,讓不同元素水乳交融。
時代廣場由九龍倉集團擁有,2004年加盟時代廣場團隊的九龍倉置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凌緣庭,是其最近十年變化代表性的思考者與見證者。
凌緣庭說,「我們希望把這裡打造成香港島的一個聚焦點,大家有閒或周末時若沒想清楚要去幹嘛,可以先來時代廣場逛逛。我們有超市、書店、影院、從高端到平價的餐飲與消費品牌。在這裡逛上大半天也不會無聊。」
地標性地位、身處港島區繁華的心臟位置、地鐵上蓋方便的交通,這些都是時代廣場的優勢。近年來世界各地遊客,尤其是大陸遊客數量的飆升,讓這座老牌購物中心的客人從來都是熙熙攘攘。
然而,挑戰也是客觀存在的。隨著消費者越來越成熟,對購物體驗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解決「眾口難調」問題的綜合性的購物中心,需要持續創新才能保持生命力。
店家如何搭配,是第一個、也是最重要對所有購物中心都需要思考的難題。
時代廣場是一座多樓層、垂直式商場,佔地面積並不算很大。地下兩層與地鐵連接,地面以上一層到九層都是商場,十至十三層是名為「食通天」的餐飲區域。就購物中心而言,將人流引向高樓層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十幾層便更加困難,這對租戶組合的安排、商場設施的設置都帶來了挑戰。
談租戶組合的前提是對客戶群體的定位。和香港其他一些聚焦在高端客群或中產階級的商場不同,時代廣場長久以來的概念是希望吸引全年齡、不分階層的消費者。誠然,香港的「商場文化」十分強,白熱化的競爭中單憑多元化的貨品供應實難越眾而出。於是,在這一場變新中,時代廣場將目光瞄準了電影院。老影院建於二十年前,位處二樓,屏幕小設備陳舊,空間深長而狹窄。雖然這座頗具歷史的影院裡連觀眾席都不是按如今普遍的高度差排放,而是呈平面狀,但依託商場不竭的人流,入座率仍是居高不下。
要在原有基礎上翻新影院並不容易:橫向拓寬,二樓中庭是時代廣場的標誌之一,不能變動;縱向延伸,二樓樓高有限制。思來想去,時代廣場打通了十二層與十三層,甚至將十三層舊屋頂打穿,挑高空間,為新影院打造了一個大天地。為匹配新影院,餐廳組合也作出了調整:十三層的餐廳以年輕化風格為主,韓式飯糰、越南春卷,出餐速度較快,方便觀影
另一方面,舊影院騰出的空間正好匹配了近年來一些品牌對大面積店面的需求,「目前的大趨勢是『Mix and Match』(混搭),一線的品牌不再那麼高不可攀,民眾對其需求越來越大,」 凌緣庭解釋道,「許多高端品牌,如香奈兒和蒂芙尼,希望用更大店面呈現全產品線的產品,讓顧客有更好的購物體驗,這與十年前是完全不同的。」
高層影院進一步提升了將人流迅速運送到高樓層的需求。傳統的電梯運送能力始終有限,太長的等候時間無疑會降低購物體驗。針對於此,時代廣場打造了幾條跨樓層的「飛天梯」,另外將幾臺通向「食通天」的觀景電梯重建,運輸體量與速度均增加了不少。
各種硬體加強是吸引遊客的基礎,但真正刻畫在人們記憶裡的,可能更多是一些觸動人心的「軟體內容」。《哈利波特》、《玩具總動員》、張國榮紀念展、樂高聖誕村、黃永玉藝術展、年末蘋果倒數……不間斷的免費展覽與慶典活動塑造了時代廣場有別於其他商場的特殊味道。
「時代廣場蘋果倒數」從時代廣場1994年落成便開始啟動,名字源自「Big Apple」紐約時代廣場的跨年倒數。時代廣場3萬平方尺(約合3,333平方米)的露天廣場在寸土寸金的香港算得上是得天獨厚,跨年夜觀眾摩肩接踵,成為香港的代表性盛事之一。
每年3個小時左右的活動以香港本地的表演者為主,歌唱新秀熱場,大腕明星壓軸,沒有十分的真功夫,恐怕難以Hold住火熱的Live現場。除了實力考量,時代廣場最重視的是表演者與觀眾的互動。「我們希望讓各地遊客都能體驗到香港真正本土的文化,看香港人如何過節,聽香港人對來年的新希望與憧憬。每年的氣氛都相當好,很多歌手來這裡表演過之後,常常會放棄當夜的其他表演機會而選擇我們,」凌緣庭笑道。
時代廣場辦展側重兩點,首先,與其對客戶群的定位相匹配,要吸引最廣泛的觀眾,因此展覽內容亦多元豐富,各色俱齊。有先鋒的當代藝術,有熱門的動漫電影;有德高望重的大師,亦有雛鳳初鳴的新秀。其次,策展力求角度與眾不同。《哈利波特》主題展中,時代廣場將電影中的「對角巷」複製了出來,麗痕書店、奧利凡得魔杖店、貓頭鷹郵局等場景精緻而生動的現於眼前,遊客可以身著巫師袍在其間觀賞留影。較之普通的宣傳板、人偶之類的展覽,高下立現。
《哈利波特》主題展是時代廣場與版權方商談多年方得以呈現;為打動黃永玉老先生同意開展,工作人員找去了鳳凰;機動戰士高達展中為打造全球全副武裝(連盾牌和步槍)的1:3 RX-78-2高達等各種逼真模型,日方前後出動了近百人來香港共同探討製作高達上的技術細節和組裝。高達的創作者,富野由悠季先生年事已高,主辦方本未敢邀請他來親見,不想老人深感興趣,親自赴港,對展覽非常滿意。
除了各種免費的展覽,時代廣場還會與許多藝術家做crossover(跨界合作),為民眾帶來新的感受。2008年,時代廣場與香港年輕插畫師鄒蘊盈(Carrie Chau)合作,由後者為時代廣場打造聖誕裝飾。香港的聖誕氣氛向來濃烈,每年的隆重布置少不了聖誕樹,而Carrie的設計卻別具一格,見不到一處傳統的聖誕樹和聖誕老人。
「其實當時對這項合作有一些反對的聲音,因為聖誕節前後是商場整年最重要銷售期,做這樣冒險的嘗試會不會風險太大?人們會喜歡沒有聖誕樹的聖誕裝飾嗎?」凌緣庭回憶道,「但最終我們還是決定突破傳統,結果出乎意料,比我們往年所有聖誕裝飾的效果都要好,Carrie個人特色濃烈的設計將整個聖誕氣氛烘託得呼之欲出,大家都覺得特別新鮮。」
除了對商場的人氣、口碑和銷售帶來正面影響,這樣成功的合作對藝術家也是一種促進。在此之前,Carrie在城中已頗,但更多是做插畫或一些產品方面的設計,這樣大型的展覽並未有過。時代廣場的平臺讓更多民眾近距離地接觸到藝術家的理念與作品,也為她帶來了後續更多的發展機會。
互動性也是時代廣場展覽強調的特色。《怪獸大學》主題展上,有一個「學生卡」環節,將自己的照片放在裡面,讓你1秒變身「怪大」高材生;樂高聖誕村以1:20放大的樂高組件砌成,不僅是在外欣賞,人們還可以走進樂高屋內一探究竟;機動戰士高達展覽中,關注時代廣場的Instagram帳號並在現場拍下寵物用機械人Haro的照片,便有機會獲得限定版高達衍生商品。
二十年即將過去,無數人在這裡鐘樓旁的大電視下約過朋友見面;情人節、聖誕夜,許多戀人在露天廣場求過婚;每年年末的倒數有人參加過十多次,從跟愛人一起,到帶著孩子一起。時代廣場的變遷交織在許許多多本地人、外來客的回憶裡,共同組成了這座城市歷史的一部分。而這一場變新運動還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