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種族問題、階層分化加劇司法不公

2020-12-13 中國青年網

  在美國密蘇裡州聖路易斯市,示威者打出列有因警察暴力執法而身亡者名字的橫幅。 新華社發

  美國華盛頓、紐約、芝加哥和休斯敦等地都曾爆發大規模遊行,抗議種族歧視和司法不公。圖為2015年1月,近百名示威者在華盛頓市中心遊行示威並阻斷交通,抗議弗格森槍擊案等事件背後的種族歧視和司法不公。新華社發

  王歡(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仕榮(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

  託德·考克斯(美國進步中心高級研究員、刑事司法政策項目主管)

  馬爾尼科夫(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法律系副教授)

  胡逸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高級研究員)

  麥可·孫(南非大約翰尼斯堡市議員、律師)

  法律執行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

  王歡:美國的司法不公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美國司法體系中存在不少冤假錯案,不少無辜的人被錯判甚至被執行死刑。其中最讓人震驚的是DNA檢測技術明確證偽大量重罪案。不少研究者指出,還有更多的冤案由於缺乏DNA證據而未能昭雪。

  二是美國司法體系放縱了一些本該受到嚴懲的罪人。特別是不少非洲裔美國人認為,美國司法體系包庇濫用武力的有罪警察。近年來發生的多起警察槍殺非洲裔美國人案件,多數涉事警員被宣告無罪,引發抗議乃至暴亂。影響較大的有弗格森案。2014年8月,弗格森市18歲黑人青年布朗在沒有攜帶武器的情況下,遭白人警察攔截搜查並被開槍打死,而涉案警察卻被免予起訴。這一結果引發全美範圍內大規模的抗議示威。1991年羅德尼·金案後果更為嚴重,棒擊羅德尼·金的4名洛杉磯警察被陪審團宣布無罪成為1992年洛杉磯暴亂的導火索,暴亂事件造成53人死亡和以10億美元計的經濟損失。

  三是美國司法體系對罪犯的懲戒程度和罪行嚴重程度不匹配,這種情況特別存在於實行「三振出局法」的州。通常情況下,如果一個罪犯犯下第三次重罪時(三振),就自動適用終身監禁(出局),並且這種終身監禁必須要在25年後才有假釋機會。許多人抱怨越來越多的對社會危害較小的人被終身監禁,過度佔用了本應用來對付真正窮兇極惡之徒的寶貴社會資源。

  張仕榮:美國的司法不公體現在法律執行上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例如弗格森案。司法審判領域強調案件審理「程序正義」,忽視甚至抹煞「實體正義」。從弗格森案來看,陪審團成員依據所掌握的大量證據做出裁定,但程序正確並不能解決社會現實中的不公正,因為美國社會裡有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意識,「實體正義」反而得不到伸張。

  馬爾尼科夫:莫斯科大學班傑明教授認為:「美國司法體系不公平的一個表現就是少數族裔作為經濟上最為脆弱的群體,常常成為司法不公和司法歧視的受害者。」據美國聯邦政府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2年,美國共有1217人死於警察槍下。其中,15歲到19歲的年輕人中,黑人每百萬人有31.7人被警察打死,白人僅為1.47人。人們不禁要問,既然在白人警察作為被告時適用「疑罪從無」,為何對黑人執法時卻是「有罪推定」呢?

  有的黑人即使沒有冤死,但遭受的冤獄也令人窒息。兩起黑人冤案都真相大白於2014年,再次將美國司法的不公昭示天下。當年4月,美國黑人男子喬納森·弗萊明在服刑24年後重獲自由。檢察官在卷宗中發現可以證明案發時弗萊明不在現場的證據。弗萊明雖然獲得625萬美元賠償,但再多的賠償也無法換回他的寶貴時光。當年11月,俄亥俄州黑人居民裡基·傑克遜被宣布無罪釋放。當時的目擊證人承認,並未目睹傑克遜在所涉謀殺案中行兇,他出庭作證完全受警察脅迫。比弗萊明更悲哀的是,傑克遜被無罪釋放是在他入獄39年後。

相關焦點

  • 種族問題、階層分化加劇司法不公(權威論壇)
    司法不公還有一個原因是社會階層分化明顯,貧富差距大,在美國很難找到一個州或者一個城市黑人生活得和白人一樣好。   胡逸山:美國司法不公與種族歧視的關聯歷史久遠。美國司法不公的現實裡有著種族主義的影子,也有文化和經濟發展等方面的影響。文化的混雜常常帶來理解上的誤差,導致執法或司法的偏差。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很多地方經濟發展陷入停滯。
  • 種族分化深入美國校園 疫情重創少數族裔學業
    分析認為,由於種族分化問題早已深入校園,令美國青少年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非常「早熟」,而新冠疫情又令少數族裔的學業遭受到了不成比例的重創,更令校園中的種族分化問題日益凸顯。  少數族裔更難維持學業   非營利教育組織青年成就12月7日發布了一份有關美國青少年經濟發展機遇的調查報告。
  • 北美觀察丨種族分化深入美國校園 疫情重創少數族裔學業
    分析認為,由於種族分化問題早已深入校園,令美國青少年對這些問題的看法非常「早熟」,而新冠疫情又令少數族裔的學業遭受到了不成比例的重創,更令校園中的種族分化問題日益凸顯。報告顯示,60%的美國青少年認為,美國存在廣泛的基於種族的經濟不平等現象;73%的青少年認為,種族主義已經融入了法律和程序等美國社會制度當中。一些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青少年之所以在進入社會之前,就早早意識到了系統性種族歧視造成的影響,這是因為這些問題早已深入了校園之中。而今年的新冠疫情,進一步暴露了這些問題,特別體現在少數族裔學生更難維持學業的問題上。
  • 貧富分化加劇美國社會不公
    報告認為,美國經濟形勢不錯,通脹溫和,同時警告稱美國面臨日益嚴峻的經濟「逆風」和「有害」趨勢,比如不斷縮減的中產階層可能令美國長期經濟增長放緩。美國每七人中就有一人生活在貧困中。美國皮尤研究中心也發布報告稱,2000年至2014年,美國229個大都市區中有203個出現中產階層佔總人口比例下降的情況。美國中產階層佔總人口比例從2000年的55%縮減至2014年的51%。
  • 「『減負』正在加劇階層分化」是謬論
    原標題:「『減負』正在加劇階層分化」是謬論  問題在於,「減負」是不是導致學校「放羊」了,政府和教育部門是不是減少教育資源的提供了。從現實看也並非如此。   ■張樹偉   日前,看到澎湃新聞的一篇社論,說的是教育「減負」和階層的關係。題目有些驚人,「『減負』正在加劇階層分化」。
  • 美國的種族矛盾,看似是人種問題,實質是階層矛盾
    美國的黑人歧視史在美國,關於黑人的種族歧視歷史源遠流長。最早,黑人就是從非洲賣到美洲的奴隸,他們開礦山,種莊稼,幹的都是牛馬的活。正是因為這些廉價的勞動力,美國完成了資本主義的第一波原始積累。黑人被詬病 白人看不起黑人,黑人不是不知道,讓他們寬慰的是,至少美國的法律是保護他們的。每一部超級英雄的電影裡,總會有一個黑人小領導,時間會讓他們和解。但是,黑人也存在著自身很難改掉的問題——缺乏進取心與規則意識。
  • 【社論】「減負」正在加劇階層分化
    【社論】「減負」正在加劇階層分化 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從畢業生的城鄉來源角度分析,農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畢業生成為就業最為困難的群體,失業率高達30.5%。
  • 美國中產階級萎縮 貧富分化加劇
    原標題:美國中產階級萎縮 貧富分化加劇   【貧富分化加劇】   美國中產階級的衰落伴隨著收入分配日益擴大的不平等。   1972年,只有14%的美國人屬於高收入階級,如今則有21%的美國家庭屬於高收入群體,一個三口之家每年收入至少在12.6萬美元(約81萬人民幣)。
  • 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
    新華社華盛頓12月24日電題:疫情擊碎美國經濟增長夢 「K型」復甦或加劇社會分化新華社記者許緣 高攀2020年即將結束。回首這一年,在新冠疫情衝擊下,美國經濟深陷衰退泥潭。未來,經濟復甦之路艱難坎坷。分析人士認為,美國經濟復甦或呈「K型」曲線,財富分化和社會割裂加劇。疫情阻斷了美國經濟持續擴張勢頭。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率計算下滑5%,第二季度更大幅萎縮31.4%,是有記錄以來最大季度降幅。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認定,美國經濟自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結束逾10年的經濟擴張。
  • 湖人僱用UCLA教授擔任種族問題主管 加強內部溝通更好團結球隊
    北京時間6月19日,據美國媒體報導,洛杉磯湖人隊今天對外界宣布,他們已經僱用卡裡達-布朗博士,擔任湖人隊種族平等與行動部主管,旨在加強球隊內部關於種族問題的對話與溝通,更好地團結球隊。
  • 德國依舊「東窮西富」 中產階層縮水兩級分化加劇
    據歐聯網11月27日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日前,德國漢斯·博克勒基金會經濟與社會科學研究所發布一項最新社會調查結果顯示,近10年來,德國中產階層普遍出現縮水,其中一部中產階層人士變為了富裕階層,一部分人則淪落為低收入階層。調查顯示,德國中等收入階層比例的銳減,正在不斷加劇德國社會的兩級分化,凸顯貧富階層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的差距越來越大。
  • 「百萬黑人大遊行」25年後 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愈發嚴重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種族問題歷史學家艾瑞拉表示,如今,越來越多白人、拉丁裔美國人等也相繼參與到抗議示威活動中,這說明全美社會都已經意識到種族歧視問題的存在,但幾十年來的社會結構性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
  • 環球深觀察丨「百萬黑人大遊行」25年後 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
    種族主義問題一直是造成美國社會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1995年10月16日,來自全美各地的黑人在華盛頓舉行了備受關注的「百萬黑人大遊行」,抗議美國社會對黑人的種族歧視。25年過去了,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非但沒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
  • 教育不公導致英國社會階層固化
    原標題:教育不公導致英國社會階層固化 報告撰寫人之一、劍橋大學教育學教授安娜·維尼奧爾斯對本報記者表示,教育始終是推動社會流動性的關鍵所在,但英國的教育機會不公平等問題日益嚴重。貧困家庭的孩子與其他孩子相比,進入學校時就有著差距,而由於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家庭背景等原因,中等教育結束後兩者差距就變得更大。 很多孩子一出生就被家庭環境決定了未來 54歲的莫裡是倫敦一個駕校的教練,妻子是家庭主婦。
  • 英語閱讀分享:為什麼白人難以正視種族偏見問題?
    在歐美圖書市場上有不少關於種族主義的圖書都登上了榜首,其中一本探討白人種族主義偏見的書也被很多人推薦,這本書是White Fragility: Why It's So Hard for White People to Talk About Racism圖書作者Robin DiAngelo是一名專門研究種族問題的學者,她在書中從一名白人的視角客觀地探討了美國種族問題的根源
  • 聯合國特別報告員:美國種族歧視問題根深蒂固
    聯合國種族主義問題特別報告員滕達伊·阿丘梅在17日的發言中表示,美國執法機構中存在的不公和種族歧視問題「根深蒂固」。她呼籲聯合國設立一個專門的調查委員會或其它機制,調查全球範圍內執法機構中存在的「系統性種族主義問題」。
  • 美國黑人高犯罪率問題述評
    特別是有人強調美國黑人高犯罪率的原因並不在於經濟或家庭生活方面,而是黑人中有更多人形成了與主流社會價值觀相對立的「暴力亞文化」「變異亞文化」所致。 (二)著眼於美國的社會問題的有關說法 分別有「教育不公說」「社會不公說」「司法不公說」「種族歧視說」等。
  • 兩極分化,階級種族對立,疫情下的美國社會是如此真實
    民意呈現嚴重的兩極分化,一邊是高喊自由民主要求復工復業的大部分中下層美國民眾,一邊則是要求繼續隔離希望制止疫情的中上層知識分子與資本家。貧富差距和社會階層對立呈現給了我們一個更加真實的美國。這也是在揭開繁華背後的美國。有人說這是川普對於疫情的初期太過輕視,甚至不屑一顧造成了其的進一步發展。
  • 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愈發嚴重
    種族主義問題一直是造成美國社會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1995年10月16日,來自全美各地的黑人在華盛頓舉行了備受關注的「百萬黑人大遊行」,抗議美國社會對黑人的種族歧視。25年過去了,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非但沒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