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現在新課標強調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不以分數作為孩子的唯一衡量標準。但分數也從側方面反映了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怎麼去分析問題,用心地一遍一遍刷題,總結,反思,拆解解題思路。而且,在升學的時候也會把分數作為一項較為重要的衡量標準,所以在孩子分數持續居低不高的時候,家長都會比較憂心孩子以後升學怎麼辦,再加上跟同事的孩子有對比,就愈發焦慮。
這一著急就到處報輔導班,或者埋怨數落還孩子在英語學習上怎麼不用點心,以後可要長點心呀。認真完成作業,多背單詞,記不住就抄,抄了還不會就接受批評,然後繼續背。這應該是相當一部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相處模式,在學習英語這件事上,時間花了,行動也採取了,最後還是收效甚微。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事盡力而有所不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方式需要調整。古語有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裡之所以講書讀百遍,而不說詞讀百遍,字讀百遍,就可以看出,學習語言要在整個句子、整篇文裡感受到揣摩它這個地方為什麼要用這個詞,這個句子為什麼要用雙重否定,是可以加強語氣嗎?都是要聯繫上下文的。如果脫離文章,孤立單純地記某個單詞或者語法的話,到了要做閱讀題的時候,孩子卻很難理解文章的意思,自然就選不出正確的答案。
確實,單詞是學習英語的磚瓦,無一磚一瓦,何來高樓大廈。這裡有個小建議。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可以選擇記句子,這樣可以在語境中感受詞語的用法,而且句子必然包含著語法,你在積累單詞的時候又掌握了一個句型,一舉兩得。因為是語法正確、地道的整句話,平時對話脫口而出或者寫作文成竹在胸,也不用再去想選詞、句法是否合適。語句通暢,從概率上來說,出來的結果會更好哦。再者,平時也要養成多閱讀的習慣。這也是培養語感、積累詞彙的不二法門。一二年年級,可以多看看繪本,圖文並茂,有助小朋友理解。大一點,到了五六年級,根據實際情況,就可以看多文少圖的書籍了喲。
說完學習方式,我們再來說一說家長心態的問題。孩子英語成績跟不上,拖了總成績的後腿,其實他也很著急,倒不是說他會擔心升學的問題,因為他們確實沒概念,他們著急是因為你-家長著急,怕你知道他的成績後會生氣。雙方都著急,但著急也不能解決問題。這時候需要家長平復心情,跟孩子溝通,幫助孩子找出問題所在,及時跟孩子老師溝通,有條件請個家教,報個補習班。條件不允許的,就給孩子多點寬容,少點責備,鼓勵他學自己擅長的,這樣他也有一個加分項,有一個開心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