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兩位教授「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0-12-14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新京報

北京時間10月8日17:50左右,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將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兩名美國經濟學家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羅·羅默(Paul M.Romer),以表彰二人在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方面研究的傑出貢獻。

二人平分684萬元獎金

諾德豪斯是耶魯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氣候變化經濟學;羅默是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還曾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以「內生增長理論」著名。諾德豪斯的獲獎理由是「將氣候變化納入長期宏觀經濟分析」,羅默的獲獎理由是「將技術創新納入長期宏觀經濟分析」。

根據諾貝爾經濟學獎組委會發布的新聞稿,威廉·諾德豪斯和保羅·羅默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一些最基本、最緊迫的問題創造了解決之道,即我們如何創造長期、持續和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威廉·諾德豪斯和保羅·羅默通過構建解釋市場經濟如何與自然和知識相互作用的模型,顯著拓寬了經濟分析的範圍。

諾貝爾獎官網顯示,獎金為900萬瑞典克朗(約684萬人民幣),由兩位獲獎者平分。

關注氣候變化與技術創新兩大領域

在技術變革方面,羅默證明了知識如何作為經濟增長的長期驅動力。此前的宏觀經濟研究曾強調,科技創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但沒有對經濟決策和市場狀況如何決定新技術的創造進行建模。保羅·羅默通過分析經濟力量如何控制企業產生新想法和創新的意願,解決了這個問題。其解決方案於1990年發表,奠定了現在所謂的「內生增長理論」的基礎,催生了大量關於鼓勵新思想和長期繁榮的法規和政策的新研究。

在氣候變化方面,諾德豪斯的研究涉及社會與自然的互動。諾德豪斯在20世紀70年代決定研究這個話題,因為科學家們越來越擔心化石燃料的燃燒會導致氣候變暖。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他成為第一個創建綜合評估模型的人,即描述經濟和氣候之間全球相互作用的定量模型。其模型綜合了物理、化學和經濟學的理論和實證結果。其模型現在得到廣泛推廣,並被用來模擬經濟和氣候如何共同進化。它被用來檢驗氣候政策幹預的後果,例如碳稅。(記者 顧志娟)

【人物】

保羅·羅默

「烏龍得主」兩年後成功獲獎,多次造訪中國

保羅·羅默(Paul M.Romer)於1955年出生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是科羅拉多前任州長Roy Romer的兒子。

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偉曾撰文寫道,他的父親是一名做過農民、經過商、搞過研究院的政治家。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的羅默自小就很淘氣、叛逆,在中學表現很差。在申請大學時,只有一所大學——芝加哥大學錄取了他。

羅默在1977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並於1983年在該校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此後,他先後執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芝加哥大學、羅切斯特大學、斯坦佛大學和紐約大學。

他還曾擔任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後於今年1月辭職,赴任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

1997年,羅默被《時代雜誌》選為當年美國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

2001年,羅默曾暫時離開教學生涯,將精力投入自己成立的初創公司Aplia——這家公司致力於開發面向高校學生的在線作業教具,後於2007年被Cengage Learning收購。

在業內,羅默被認為是內生增長理論的先驅。內生增長理論的核心思想是認為經濟能夠不依賴外力推動實現持續增長。羅默在2009年的一次TED演講中提出了自己關於「憲章城市(charter cities)」的構想,認為通過較優的秩序與機構,不夠發達的國家與地區亦可走上一條與眾不同且更佳的發展路徑。羅默曾提出,自己所構想的「憲章城市」形態最有趣的雛形是香港和深圳。

2016年,羅默曾因獲獎烏龍而成為話題。當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布前,他所任教的紐約大學掛出了「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獲獎新聞發布會」的網頁,引發外界猜測羅默是否已被內定為獲獎人。後來羅默並未在當年獲獎,他曾於2016年10月6日在個人博客發布了一篇題為「諾貝爾騷動」(Nobel Noise)的博文,其中提到,近二十年來,每到十月,任職高校行政部門就會為了提前準備自己獲得諾貝爾獎的各項工作而變得稍加興奮。

據悉,保羅·羅默曾多次造訪中國,2016年3月19日,保羅·羅默在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在論壇中,保羅·羅默表示,對於城市來說,最好一開始做好規劃,如果沒有做好規劃的話,城市就會不斷無序地擴張。 新京報記者 朱玥怡 張思源

威廉·諾德豪斯

曾與美國首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合作著書

威廉·諾德豪斯於1941年出生於美國新墨西哥州阿爾伯克基,於1963年和1973年先後在耶魯大學獲得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

諾德豪斯撰寫了20餘本書籍,他也是經濟領域經典教科書《經濟學》(Economics)的共同作者之一——他與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美國人Paul Samuelson(保羅·薩繆爾森)撰寫了這部書的初版,目前該書已再版至第19版,並被翻譯成超過17種語言。

此外,諾德豪斯亦撰寫了數本關於全球變暖和氣候變化的書籍。他1994年出版的著作《管理全球共同體:氣候經濟學》(Managing the Global Commons: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獲得過美國環境與資源經濟學會頒布的獎項。

據紐約時報報導,在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的同一天,聯合國氣候變化小組發布了一份報告,警示氣候變化將會帶來的災難後果並敦促各國政府更積極應對環境問題,這份報告正是基於諾德豪斯的研究,並對他的工作有所提及。

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告訴記者,諾德豪斯將氣候變化納入了宏觀經濟的研究體系。

諾德豪斯還因對GDP作為一種衡量國家收入指標的批判而知名。1972年,諾德豪斯和同事託賓提出了「淨經濟福利指標」(net economic welfare)。和傳統GDP核算中「做加法」的邏輯不一樣,淨經濟福利指標在「做加法」的同時,也「做減法」——其主要思路是,將環境汙染列入考慮之中。國家制定出每一項汙染的允許標準,超過汙染標準的,列出改善所需經費,將這些改善經費從GDP中扣除。同時,淨經濟福利指標還涵蓋了被忽略的家政活動、社會義務等經濟活動。 (記者 朱玥怡)

相關焦點

  • 美國兩位教授榮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來自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的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奧利弗-威廉姆森(Oliver E. Williamson)分享了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1979年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獲得商學博士學位,目前是史丹福大學人類學和社會科學教授、經濟學教授。他還在哈佛大學和MIT授課。米格羅姆教授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美國計量經濟學學會會員。 Paul Milgrom教授研究領域廣泛,包括現實世界的拍賣設計和其他市場、組織經濟學、有限理性和經濟史等。
  • 兩名美國教授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平分619萬元獎金
    獲獎的兩位經濟學家分別為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奧利弗·哈特(Oliver hart)和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教授本格特·霍姆斯特羅姆(Bengt Holmstrom),獲獎理由為對契約理論的貢獻。就在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之前,哈特被美國金融學會選舉為院士。按照慣例,每年新當選的院士名額只有一位。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兩位獲獎者的研究話題你也懂
    10月8日,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威廉·諾德豪斯(William D.Nordhaus)和保羅·羅默(Paul Romer)獲得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是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的研究。經過仔細物色,薩老最終決定由諾德豪斯教授來充當這個光榮的角色。保羅·羅默——多年陪跑終於獲獎保羅·羅默生於1955年,曾任史丹福大學教授,目前為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經濟學教授。他曾被《時代》雜誌選為1997年美國最具影響力的25人之一。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為什麼是這兩位美國經濟學家?
    導語:昨日公布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是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這兩位經濟學家到底在拍賣理論方面有什麼建樹?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昨日公布!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0月12日17時許正式揭曉,由兩位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Paul R.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迪頓獲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消息,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於當地時間13點(北京時間19時)揭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迪頓因在消費、貧窮和社會福利方面的貢獻獲獎。安格斯·迪頓(Angus Stewart Deaton),1945年10月19日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是一位微觀經濟學家。
  • 今年這兩位美國人分享諾貝爾經濟學獎
    Milgrom),1948年生於美國底特律。 史丹福大學教授,在拍賣理論和機制設計理論方面享有盛譽。1979年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獲得商學博士學位,目前是史丹福大學人類學和社會科學教授、經濟學教授。他還在哈佛大學和MIT授課。米格羅姆教授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美國計量經濟學學會會員。
  •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人薩繆爾森逝世
    美國學者、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保羅-克魯格曼,表彰他在分析國際貿易模式和經濟活動地域所作的貢獻而獲得諾貝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菲爾普斯教授最重要的貢獻在於經濟增長理論。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2名經濟學家獲獎
    原標題: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2名經濟學家獲獎 摘要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1979年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獲得商學博士學位,目前是史丹福大學人類學和社會科學教授、經濟學教授。他還在哈佛大學和MIT授課。米格羅姆教授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美國計量經濟學學會會員。 Paul Milgrom教授研究領域廣泛,包括現實世界的拍賣設計和其他市場、組織經濟學、有限理性和經濟史等。
  • 拍賣的「新形式」獲 2020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兩美國學者獲此殊榮
    華輿訊 據北歐時報報導,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史丹福大學兩位經濟學教授,理由是這兩名經濟學家在拍賣理論研究領域的傑出成就。(圖片來自北歐時報)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務秘書悅然教授公布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是72歲的美國人保羅·米爾格龍(Paul R. Milgrom)和83歲的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 Wilson)。瑞典皇家科學院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12日上午11:45分在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他們是為表彰他們在拍賣理論研究領域所做的工作。
  • 北京大學授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託馬斯·薩金特名譽教授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託馬斯·薩金特(Thomas J. Sargent)教授於2017年6月加盟北大滙豐商學院,創建了「薩金特數量經濟與金融研究所」。為此,北京大學決定授予薩金特教授「名譽教授」稱號。6月22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教授為他頒發了證書和獎章併合影留念。
  • 諾貝爾經濟學獎為何要授予契約理論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了2016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來自美國兩所高校的教授奧利弗·哈特和本特·霍爾姆斯特倫分享這一殊榮,將他們引領至領獎臺的是他們在契約理論方面的研究貢獻。
  • 十分鐘讀懂諾貝爾經濟學獎關鍵詞:契約理論
    「契約理論」也是近30年來迅速發展的經濟學分支之一,一直處於不停的整合過程之中。諾貝爾官網對此也有所解釋:「契約理論」是用來解決類似這樣的問題的:諸如學校、醫院和監獄這樣的公共服務的提供者,應該是國有的還是私有的?教師、醫生和獄卒應該拿固定工資,還是績效工資?企業管理人員的收入應當多少來自獎金,多少來自認股權?那麼,契約理論的研究者們為何能夠斬獲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 既有積極意義也有很大弊端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與失
    上個月,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再度引發國人熱議。有人不解,中國這些年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背後必然有強大的經濟學理論支撐,為何中國人卻拿不到諾貝爾經濟學獎?也有人不屑,認為諾貝爾經濟學獎不過爾爾,不必過於遺憾或期待。對這個獎項乃至經濟學發展給予此等關注的不只是中國,還有同樣沒獲獎的日本等很多國家。因此,有必要發出諾貝爾經濟學獎得與失之問。
  • 改進拍賣理論和發明新拍賣形式 兩美國經濟學家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2日,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消息,兩位來自美國,且同為史丹福大學教授的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是他們「改進了拍賣理論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 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揭鍋,北歐時報四問諾獎大師
    及哈佛大學麥可·克雷默Michael Kremer摘得獎項。獲獎者簡介阿比吉特·巴納吉(Abhijit Banerjee),是一個美國的經濟學家。他目前是麻省理工學院福特基金會國際經濟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由來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33-1896)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所以,最初是沒有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為什麼要增設這樣一個獎呢,又為什麼是經濟學獎?
  • 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美國兩學者得獎
    他是美國計量經濟學會會員、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以及英國國家學術院會員。他還擔任美國法律和經濟學協會會長,美國經濟學會副會長,並擁有多個榮譽學位。以下為霍姆斯特羅姆的簡介:霍姆斯特羅姆現任麻省理工學院保羅-薩繆爾森經濟學教授,2003-2006年他擔任該校經濟學系主任。他還兼任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的教授。
  • 專訪:美國是對華貿易的既得利益者——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傑...
    新華社德國林道8月29日電 專訪:美國是對華貿易的既得利益者——訪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羅傑·邁爾森  新華社記者沈忠浩 胡小兵  「對美國而言,與中國的貿易關係並非不利……」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羅傑·邁爾森近日在德國林道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因對華貿易逆差而指責中國
  • 當心理學遇上經濟學,理察·塞勒獲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11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表彰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式名稱為「瑞典國家銀行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經濟學獎」,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於1969年首次頒發。理察·塞勒於1945年9月12日出生於新澤西州東奧蘭治,他是行為金融學的最知名的理論家之一,曾獲得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95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任教,主要研究領域是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與決策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