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化或許是IP二次創作的必經之路,但是作為粉絲的我們真的希望這樣嗎?雖然我們不得不承認,IP需要附加其應該有的價值,只有被開發出來才是充分體現,但是至少對於它們的影視化,目前我們還不是太接受,這是對於原著黨的我們而言。
但是投資方看到的不是這些,它們更加著眼於另外一部分龐大的群裡,就是普通的路人觀眾,這才是他們想要去吸引的對象,而我們往往成為了他們吸引對象的基石,這是必然的。
不論改編好與壞,我們都會發表自己的看法,一個人可能沒有起到什麼作用,但是一群人呢?那麼這個作用可能就會很大了,足夠給這部作品帶來一定的宣傳,而且還是免費的。
去年我們看到了《魔道祖師》被改編成影視劇作品,對於原著粉絲來說,真的改編得不怎麼樣,但是路人粉絲卻是很喜歡,這就造成了口碑出現兩極分化。
而如今,很遺憾地告訴你,另外一部墨香銅臭的作品,《天官賜福》也難以倖免,即將迎來它的影視化。
01為什麼對此表示遺憾?
作為原著的粉絲,為什麼我們要表示遺憾呢?對於這部作品的影視化我們真的就這麼排擠嗎?就不願意看到它能呈現在熒幕上嗎?這是為什麼?
其實很簡單,不外乎擔心劇情會進行大量改編,尤其是作為書粉,都希望在熒幕上能看到花城對謝憐數百年的深情,但是這可能嗎?
最多也是被改為對其的崇拜,是不可能表現出那種情感的,因為還要考慮到過審。
我們都很欣慰,那段謝憐和花城的告白,然而作為書粉的我們都非常清楚,這在影視劇作品中是不可能出現的,至少目前不行,就連動畫中還要做得非常隱蔽,並沒有那麼直接。
再有就是對於劇情,粉絲很多時候並不相信國內的製作團隊有那種一流的水平,多少作品被「魔改」依舊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還在被嘲諷,真的是根深蒂固。
哪怕是去年的《慶餘年》,之前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改編得那麼成功也不能改變我們對於國內製作團隊的刻板印象,就是很菜。
哪來那麼多一流的製作團隊?哪有那麼多有演技的演員?這幾年影視圈培養演員的那種態度我們都看到了,就真的令人很難過。
一味地追求流量,而不去在乎自己的創作能力提升和演技水平的提高,想想這麼下去,老一輩演員退下來之後,中國還能有多少會演戲的呢?
02遺憾,並不代表不期待?
雖然對《天官賜福》被影視化表示很遺憾,但這並不代表,整部劇就不值得期待了。畢竟,去年的《陳情令》表現還是不錯的,除了愛情,還可以拍友情,親情和家國大義。
《天官賜福》中的風信,慕情對謝憐的愧悔,風師和玄鬼之間的恩怨糾葛,雨師還是公主時對國家的犧牲,謝憐面對蒼生的無奈和悲憫,白無相和謝憐面對群氓背棄時截然不同的選擇,宣姬對裴郎近乎瘋狂令人唏噓的愛,半月面對戰爭時的兩難,戚容死之前對「兒子」拼盡全力的保護,等等等等。
如果能在影視劇中被完整還原出來,每一個人物都能塑造得有血有肉,這些情節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意難平。
如果導演能維持拍《陳情令》時的那種水平,或者更上一層樓,相信《天官賜福》會成為另一個爆款劇,因為它可以探討很多問題,可以留給觀眾很多思考。
如果選角的時候多為原著角色考慮幾分的話,儘量做到貼合原著的話,真的還有看頭。
但是大叔說的這些「如果」真的是能都實現嗎?如果真的能夠實現的話,也不會有那麼多毀原著的影視作品出現了,粉絲們的苦苦哀求換不來什麼,或許能讓他們看到不足,但是是不可能阻擋他們的腳步的。
03結語
雖然對《天官賜福》的影視化表示很遺憾,但是大叔也說了,我們不能阻擋,也不可以阻擋,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這是一條必須要走的路,他們走多了就清楚粉絲的需求是什麼,即使是再好的IP也需要優秀的製作水平來做支撐,他們會逐漸明白,只有好的作品輸出,粉絲觀眾才能為此買單,你會才能獲得到更多的流量和資本,不然終究會走到一個死胡同裡。
最後大叔希望他們能善待《天官賜福》這部作品,善待以後需要改變的每一部作品。
非常感謝各位小夥伴看我嘮叨這麼多,如果說有哪裡說得不對,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言指正。
我是你們可愛的(臭不要臉的)大叔,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我們下篇文章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