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雅安8月27日訊(記者 解強民)1935年,紅四方面軍進駐四川雅安天全縣,在此駐紮戰鬥生活108天,譜寫了一曲壯麗篇章。
紅色革命的火種未曾熄滅。84年後的今天,紅軍戰士以血肉之軀譜寫的這首壯麗史詩,依然閃耀著奪目光輝,照耀著當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長徵之路。8月27日,「70年 瞰四川」——第三屆全國主流媒體航拍四川大型採訪團走進雅安天全縣仁義鄉紅軍村,探訪往昔印記,感受今日規劃發展,當地的紅軍文化及文旅融合發展之路讓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記者們感慨不已。
媒體行記者在紅軍村合影
傳承紅色基因,打造紅色旅遊
紅軍村,川西山脈間的一個普通小鄉村。這個人口1100餘人、距縣城約7公裡的小鄉村,因歷史厚重、特色十足,讓來者印象深刻。
採訪團一行走進紅軍村,偌大的黨旗模型、「紅軍長徵在天全」等字跡都彰顯著這裡的特點。再往裡走,紅軍學校、紅軍醫院、紅軍井等不時可見的紅色文化,仿佛在向人講述那段不平凡的崢嶸歲月。
據介紹,1935年10月10日紅四方面軍攻下了天全縣城,就在當日,紅四方面軍第四軍和隨後趕到的第九軍大部共萬餘人匯合後進駐仁義鄉。隨後紅四方面軍將總部設在天全縣仁義鄉程家窩的兩個四合院內,即在今天的紅軍村。
雅安天全縣紅軍村俯瞰
「總部左側有一條戰壕直通十多米遠的防空洞。防空洞左側的民房是機要連,是全軍通訊中心,所有對外聯繫、作戰指令全都從這裡發出。總部背後,靠近路邊民房住著警衛連,負責保衛總部的安全,警衛連旁邊是衛生院……」仁義鄉相關人士表示,這些遺蹟真實的反映了紅四方面軍在天全創建紅色革命根據地的英雄史跡,而當地通過恢復紅四方面軍總部、紅軍大學、紅軍總醫院、紅軍防空洞等一批紅色遺址,在村容村貌注入紅色元素進行整村打造。
培育新興產業,打造特色田園綜合體
近年來,仁義鄉立足文化+產業振興,推動文旅、農旅融合,正在打造「紅色+彩色」特色田園綜合體,實現紅色立村、彩色興村。
「紅色」即在紅色業態培育上,突出紅色教育和紅色體驗,主動融入全市紅色產業鏈,打造南接安順場,西聯瀘定橋,北接夾金山的紅色教育培訓重要基地,培育穿紅軍衣、吃紅軍飯、住紅軍房、聽紅軍課、唱紅軍歌等紅色業態,讓遊客體驗紅軍生活。
彩色業態培育上,引進國家級龍頭企業—七彩林業公司助推產業結構調整,在紅軍村打造萬畝七彩林,建設特色田園綜合體,實現田園變公園。
據介紹,當地政府正在投資完善基礎建設,其中一期已完成一批紅色遺址修繕恢復和風貌塑造;二期正在實施,將通過EPC模式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整體風貌,打好產業發展基礎。當地還引進一家七彩林業公司投資1.35億元,規劃建設1萬畝七彩公園,培育新業態,目前,已栽植完成200畝,明年完成1000畝,預計到2022年完成1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