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高考已經告一段落,隨著各地高考成績的陸續公布,填報志願這件事也被提上了日程。剛剛放鬆了幾天的考生們,再一次進入了緊張的填報志願階段。
都說「高考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填報志願則與高考不同,填報志願是「全家老小齊上陣」,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但是除了考生自己,每個人又好像又都說了不算。趁著這個填報志願的階段,我們就來聊一聊在高考填報志願時的那些注意事項,希望可以給迷茫的你一些方向。
高考填報志願時的5條注意事項
1. 確定自己的興趣愛好方向,根據興趣填報志願
在填報志願時,面對成千上萬的大學專業,很多同學都會一頭霧水,不知道自己該怎麼選擇,而這種關係到以後人生規劃的事情,別人也幫不上什麼忙。這時候,你不妨想一下,自己對哪些領域比較感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才有可能學好它。
如果選擇了自己不喜歡的領域,那麼以後步入職場,每天上班的8小時,你都是不開心的,這樣實在是太難過了。所以,選擇專業首先要自己感興趣,然後是選擇哪些院校有開設這樣的專業,最後再根據自己的分數等實際情況,選擇具體院校。
2. 提前了解理想院校的相關信息
在選定了自己的理想院校以後,就需要具體了解院校的一些情況了,包括近三年的最低錄取分數,所在省份的招生人數,學制年限,專業所學的具體課程,院校地址等信息。
如果是想選擇外地或者外省的學校,還需要了解一下學校所在城市當地的氣候環境,風土人情,宗教信仰,飲食習慣,消費標準等一系列問題。
尤其是報考少數民族聚集地的同學,還需要了解一下所選專業在當地的招生比例,如果比例比較大,說明你的大學同學很多都是少數民族的學生了,一些地區的少數民族是有自己的語言的,本來不同地區的人,生活習慣就會略有差異,自己和他們是否能夠相處得來,是否可以保持良好的溝通,都需要考慮。
我之前是有少數民族聚集地工作的經歷,當地人有自己的語言,雖然他們大部分都會說漢語,但是平時他們自己民族的人在一起的時候,說的全都是自己民族的語言,那是另外一個語種,毫不誇張地說,我一句都聽不懂!
而且剛開始時候,他們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排外」,與他們相處時間久了,才慢慢被接納,後來他們說的話我通過語境,表情或者簡單的詞彙可以聽得懂了,但是還是沒學會幾句,當時真的是有一種在「異國他鄉」的感覺!
3. 所報院校對單科成績是否有特殊要求
一些學校的專業不光對總分有要求,對某些單科成績也會有一定要求,常見的是數學和英語兩科,一些專業會要求必須達到一定分數才可以報考,所以自己在填報志願時候一定要了解清楚。
4. 體檢情況與所報院校要求是否衝突
有一些院校如軍校,警校或者關於飛行員等專業會對體檢情況作要求,最常見的是身高、體重和視力,所以在報考之前,大家一定要查清楚。還有一些類似藝術類的學校,不會明確要求,但是通常都會選擇形象好、氣質佳、身材高挑的同學,所以一些想要報考藝術類院校的學生,也要提前了解清楚,避免以後麻煩。
5. 家庭經濟情況
當大家對院校專業情況都料及額的差不多的時候,就要進一步了解費用問題了,也就是我們說的關於家庭經濟情況的問題了。大部分一本和二本類學校的學費都是大部分家庭可以承受的範圍,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的專業和三本專業的學費。
比如一位美術專業的學生,一年的費用支出除了學費生活費以外,還要把購買畫筆畫紙等一些學習用品的費用算進去,還有一些三本院校,學費本身就很貴,通常都是一萬二起步,家庭條件一般的建議慎重考慮。
尤其要說的一點是,一些學校的一部分專業學費是正常標準,另一部分專業的學費是「過萬」的,如果填志願想要填「服從」的話,一定要全面了解學校的專業和學費等情況,再決定自己是否「服從」,避免「服從」以後,第一志願沒有被錄取,調劑到一個學費很高的專業,那樣就會很麻煩。
填報志願是學生和學校都在做選擇的過程,所以希望大家能夠謹慎報考,最後祝所有學子都可以金榜題名!
看了這篇文章,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