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4年大學生,畢業後卻成城管4年合同工,先就業、再擇業好不好

2020-08-10 教育思享

「大專及以上學歷,專業不限,工資1600元……」

廣西柳州在2013年的一則城管招聘啟事,讓前去應聘的人絡繹不絕。沒想到的是,25歲的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畢業生韋偉,在一個月時間內先後參加了柳州市不同城區的兩次城管部門招考,均以優異成績入選。最後,他拿到了錄用通知書。

當事人是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畢業生,這樣的人才,曾經在高考中,擠過獨木橋,可謂是天之驕子,即便不是狀元,也絕對是十足的學霸。然而,在擇業上的巨大反差,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城管這個職業,重新審視大學的畢業生。

「清華畢業生筆試第一當城管,稱再不瘋狂就老了。」

然而,韋同學屬於城管中的合同工,沒有正式編制,待遇上比正式的要差一些,也沒有住房公積金,一個月拿到手大概也就2000多塊錢。他負責「數字城管」方面的工作,負責數位化城市管理中上下級信息的傳達、收集、處理等,基本上沒有上街執過法,都是在辦公室裡。或許,這樣的工作養人,但是更容易讓人產生惰性。

這是當年韋同學的選擇,而這個選擇一直延續了足足4年。雖然,在2017年這位清華大學的畢業生,辭去了城管的工作,但是4年的時光,對於這樣的高材生來說,值不值得?

可能有人會疑惑,城管這個職業何以能夠這麼長時間,留住一位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若是薪酬,顯然不是!曾經,有人說先就業,再擇業。如果從這句話來看,似乎韋同學的選擇並沒有錯,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下一次選擇,卻要用4年的時光來換。好在韋同學從「圍城」中跳了出來,但是還有人在「圍城」內,甚至有大學生想要進入這樣的「圍城」。

對於城管這個職業,是否光鮮照人,且不做評論,但是2000元的工資,身為清華大學的高材生想要獲得,應該不會太難。然而,清華大學畢業生的選擇,或許也是很多大學畢業生的選擇,因為城管這個職業相對而言,是帶著公務人員的意味。

而對於一些與韋同學,有著同樣類似選擇的大學生,其實也不在少數,他們有的為了能夠更好地備考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考試,選擇了薪酬較低的工作,也有為了一個看起來體面的工作。

不過,眾所周知,這些年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考試,並沒有那麼容易,很多備考的學子,有不少中途放棄。而成為了機關事業單位合同工的大學生,有的也慢慢地適應了這樣的工作,漸漸地接受了現實,失去了出去闖一闖的勇氣。

對於韋同學來說,他是幸運的,在4年後,依然可以下定決心,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而沒有繼續這麼走下去。至於韋同學離開城管單位後的去向,說法不一。有人說,韋同學加入了幾個清華校友創辦的一家公司,公司地址就在柳州市區裡,而且還與自己的專業對口。對於韋同學來說,他有著名校的資源,這是很多人沒有辦法與之相比較的。

但是後來有媒體得到本人的回覆後,得知韋同學沒有創業,只是就業的再選擇。

當然,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這樣的離開是一件好現象,畢竟在低薪酬下,這樣的先就業、再擇業,又能夠持續多久?尤其是一個未來要撐起一個家的男子漢。而對於已經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或許,即便是先就業,再擇業,也應該有所選擇。曾經有人說過一句話:不長本事的錢,不賺。

假如,擇業還影響不到吃飯問題,不如擇業的同時,也做一些選擇。筆者以為無論是清華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其他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可以拿高工資,也可以拿低工資,但是在任何時刻,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夢想,更不向現實妥協。

年輕就應該闖一闖,因為那時的自己,還輸得起!

相關焦點

  • 先就業再擇業?清華畢業去當城管!網友:考取高學歷無用
    韋偉,清華畢業的高材生,在外人眼中是一位理科學霸。201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當時他的同學大部分都選擇了讀研,只有少部分擇業,但唯獨只有韋偉沒有找好工作,而這一過度就是兩年的時間。年,韋偉畢業。
  • 先就業再擇業還是先擇業再就業 透視當代畢業生就業觀念
    7月28日,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的2020年大中專畢業生專場線上招聘會如期在線上舉行,吸引了不少應屆畢業生報名諮詢。每到畢業季來臨,許多畢業生就開始面臨就業問題的抉擇。究竟是先就業再擇業,還是先擇業再就業?記者走訪發現,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不少求職者的就業觀念已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轉變。
  • 大學畢業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
    剛畢業的他們對社會、行業、職業的不了解,甚至對自己也沒有足夠了解,想擇業但定位不清,想就業卻目標模糊,於是乎就業難的問題猝不及防地就出現了。但現在面臨著就業壓力,再談擇業,還來得及嗎?誠然,「先就業,再擇業」已成為大部分應屆畢業生覺得最合適的選擇,同時也是社會及家庭比較認同的就業方式。先就業既可以幫助畢業生緩解生活和就業壓力,給他們時間,考慮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還能通過積累職場經驗,避免在簡歷上留下空窗期。
  • 應屆大學生找工作,到底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
    先就業還是先擇業,這是很多大學生需要考慮的問題。就業就是找一份工作,擇業則是找到一份適合自己並有利於長期發展的工作。如何去選擇,很難直接定義誰對誰錯,但根據調查顯示,現代大學生更喜歡先擇業後就業。有部分同學認為選擇職業跟自己將來要在哪裡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先選擇了城市,那麼所受的局限可能會比較大,其次跟心理預期密切相關,也就是所謂的心理滿足感,比如對工資的心理期望值有多高,再者性格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會傾向於哪些職業。另外一部分同學,他們認為鑑於就業的壓力,先就業再擇業對於剛畢業的學生來說顯得更加現實。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大學生擔心就業前景,半數畢業後考研
    日前,中國青年網校園通訊社對全國381所高校大學生開展問卷調查,調查顯示:近9成大學生對就業前景擔憂,超5成學生畢業後選擇考研,超7成學生畢業後選擇優先考慮去一二線城市工作,超8成學生期望薪資在5000元以上,超4成學生就業時優先考慮「個人發展前景」,當工作不稱心時超8成學生選擇邊就業邊擇業。
  • 大學生就業觀調查:近9成擔心就業前景 半數畢業後考研
    2019-06-10 11:49 | 中國青年網又是一年畢業季,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創紀錄的834萬人。那麼,面對如此就業形勢,大學生的就業觀念如何?對就業前景持什麼態度?畢業後的去向是什麼?目標薪資是多少?當找到不稱心的工作時,又會如何選擇?
  • 廣東大學生看過來:擇業期政策新鮮出臺,即日起不用再辦暫緩就業!
    大洋網訊 今天(8日),關於實行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試行)通氣會在廣東省教育廳舉辦。記者從會上獲悉,從2019年4月8日起,廣東省實行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以下簡稱擇業期)政策,同時取消暫緩就業政策,有效期3年。擇業期內,高校畢業生在廣東省就業、升學方面享有與應屆畢業生同等的待遇。
  • 畢業之後,先擇業還是先就業?想不清這3點,擇業還真是個問題
    先就業再擇業,還是先擇業再就業?"是很多應屆畢業生會面臨的選擇題。是順應形勢找份只要能賺錢的工作,然後再考慮改變就業方向,做回老本行;還是根據自己的特長找準職業定位,堅持選擇一份適合自己的職業?需要提醒的一點是:無論是先就業,還是先擇業,我們都要根據自己的現實處境來判斷,不能盲目地選擇,也不要人云亦云。
  • 中美大學生畢業後擇業存在八大差異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2009年美國的失業率創下14年來最高點,就業危機發生在各種人群中。2009年美國有150萬大學生畢業,將面臨5年來就業情況最差的一年。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不僅發生在中國,在發達國家美國同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以下對中美大學生擇業差異作一比較分析。
  • 2020年事業編好消息:這2類「合同工」到期後,可直接轉事業編!
    特別在事業單位改革後,大部分事業單位都精簡崗位了,競爭壓力就更高了。進入3月份後,各省市的事業單位考試馬上也要開始報名備考了。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曲線救國」思路幫你輕鬆轉入事業編,減小你在事業單位考試中的競爭壓力。所以2020年事業編考試的注意:這2類「合同工」到期後,可入事業編!
  • 2019廣東取消暫緩就業政策 高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4月8日起實施
    4月8日,省教育廳召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新聞通氣會,明確4月8日起,廣東省實行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以下簡稱擇業期)政策,同時取消暫緩就業政策。  A:仍以畢業證書落款時間起算,不受暫緩就業政策的影響。比如,你畢業證書落款時間為2018年7月1日,當時辦理了暫緩就業手續,在2018年11月1日取消了暫緩就業手續,擇業期限仍是從2018年7月1日起算。  Q:擇業期內的畢業生在廣東省就業、升學方面享有與應屆畢業生同等的待遇是指什麼?
  • 廣東即日起取消暫緩就業,實行擇業期政策,碩本專畢業兩年內博士...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俊傑 攝今天(8日),關於實行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試行)通氣會在廣東省教育廳舉辦。記者從會上獲悉,從2019年4月8日起,廣東省實行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以下簡稱擇業期)政策,同時取消暫緩就業政策,有效期3年。
  • 大學生就業不再追求「鐵飯碗」 半數畢業後直接就業近九成選擇第三...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國家統計局天津調查總隊對天津市12所高校(含高職)的738名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和研究生開展就業意向專項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半數大學生畢業後準備直接就業,穩定且自由度高的工作對大學生吸引力較強,選擇學校科研院所及國有企業就業的大學生居多
  • 2020年秋季大學生就業報告:過3成企業已開啟秋招
    智聯招聘對參與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的大學生與企業分別進行了調研,結合智聯招聘平臺大數據進行綜合統計分析,為準職場人群體提供擇業、就業建議,致力全方位呈現2020年秋季校園招聘全景圖。畢業後的規劃與應屆生所處的階段緊密相關,2020屆已經經歷了一輪求職洗禮,而2021屆剛準備進入求職生涯,因此兩個群體的規劃也大有不同,不管怎樣,就業仍為大學生畢業後的首選(總體比例為66.2%),但是隨著就業模式的多元化與就業觀念的轉變,年輕人也在努力擺脫全職工作就是最佳選擇的觀念,嘗試通過慢就業及自由職業來拓展職業生涯的新可能。
  • 改革開放30年大學生就業:從畢業分配到自主選擇
    他說,如果時光退回到1984年的夏天,他的人生軌跡一定不是如此。  1984年6月,炎熱而沉悶。北京大學哲學系大四學生汪文,照樣和同學一起踢球、看書,他說對畢業沒有什麼概念,只是覺得畢業後不再接觸學校而已,反正學校會分配工作,其他的人生目標、職業規劃是沒有想過的。  這種想法在當時並不奇怪,因為在政府統一分配工作的時代,大學生的就業不以自己的職業規劃為轉移。
  • 畢業兩年都是應屆生!大學生擇業期政策來了…
    今天(8日),關於實行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試行)通氣會在廣東省教育廳舉辦。從2019年4月8日起,廣東省實行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以下簡稱擇業期)政策,同時取消暫緩就業政策,有效期3年。
  • 清華博士街道辦就業引熱議 社會需接納多元擇業觀
    浙江大學碩士畢業後留在餘杭區就業的張彬說道,如今社會政治經濟發展越來越快速,引進培育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是為了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不僅僅是科研等領域需要高層次人才,在基層發展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高層次更專業的人才對區域發展作出規劃,這絕非是對人才的浪費。
  • 暫緩就業政策取消!今起畢業生將享受就業擇業期政策
    南方網訊(記者\柯丹潔 通訊員\粵教宣)4月8日,廣東省教育廳召開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新聞通氣會,明確從4月8日起,我省取消已實行了16年的暫緩就業政策,實行高校畢業生擇業期政策。  擇業期從畢業證書落款日期起算。
  • 廣東取消暫緩就業,擇業期政策有效期3年,擇業期內待遇等同應屆生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報》4 月份第一期公布了《廣東省教育廳 廣東省公安廳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實行廣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擇業期政策(試行)的通知》,按通知規定,廣東省高校畢業生擇業期政策,從即日起開始正式實施。
  • 2020畢業生,選擇工作,先就業還是先擇業,千萬別讓自己後悔
    我當年畢業時父母對我說「先工作吧,以後有機會再選擇別的工作」,都還沒有獨立,哪來的資格選工作,只有你工作了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樣的工作;一個師哥對我說,還是「千萬別盲目選擇,還是要想想自己想幹什麼在選擇工作」。看我,就是為了要一個戶口畢業隨便籤了一家企業,這麼多年工資還是這麼低,當時我怎麼就沒有勇氣拼一下,往高走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