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及以上學歷,專業不限,工資1600元……」
廣西柳州在2013年的一則城管招聘啟事,讓前去應聘的人絡繹不絕。沒想到的是,25歲的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畢業生韋偉,在一個月時間內先後參加了柳州市不同城區的兩次城管部門招考,均以優異成績入選。最後,他拿到了錄用通知書。
當事人是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畢業生,這樣的人才,曾經在高考中,擠過獨木橋,可謂是天之驕子,即便不是狀元,也絕對是十足的學霸。然而,在擇業上的巨大反差,讓人不得不重新審視城管這個職業,重新審視大學的畢業生。
「清華畢業生筆試第一當城管,稱再不瘋狂就老了。」
然而,韋同學屬於城管中的合同工,沒有正式編制,待遇上比正式的要差一些,也沒有住房公積金,一個月拿到手大概也就2000多塊錢。他負責「數字城管」方面的工作,負責數位化城市管理中上下級信息的傳達、收集、處理等,基本上沒有上街執過法,都是在辦公室裡。或許,這樣的工作養人,但是更容易讓人產生惰性。
這是當年韋同學的選擇,而這個選擇一直延續了足足4年。雖然,在2017年這位清華大學的畢業生,辭去了城管的工作,但是4年的時光,對於這樣的高材生來說,值不值得?
可能有人會疑惑,城管這個職業何以能夠這麼長時間,留住一位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若是薪酬,顯然不是!曾經,有人說先就業,再擇業。如果從這句話來看,似乎韋同學的選擇並沒有錯,可是誰也沒有想到下一次選擇,卻要用4年的時光來換。好在韋同學從「圍城」中跳了出來,但是還有人在「圍城」內,甚至有大學生想要進入這樣的「圍城」。
對於城管這個職業,是否光鮮照人,且不做評論,但是2000元的工資,身為清華大學的高材生想要獲得,應該不會太難。然而,清華大學畢業生的選擇,或許也是很多大學畢業生的選擇,因為城管這個職業相對而言,是帶著公務人員的意味。
而對於一些與韋同學,有著同樣類似選擇的大學生,其實也不在少數,他們有的為了能夠更好地備考公務員及事業單位的考試,選擇了薪酬較低的工作,也有為了一個看起來體面的工作。
不過,眾所周知,這些年公務員考試和事業單位考試,並沒有那麼容易,很多備考的學子,有不少中途放棄。而成為了機關事業單位合同工的大學生,有的也慢慢地適應了這樣的工作,漸漸地接受了現實,失去了出去闖一闖的勇氣。
對於韋同學來說,他是幸運的,在4年後,依然可以下定決心,重新選擇自己的人生,而沒有繼續這麼走下去。至於韋同學離開城管單位後的去向,說法不一。有人說,韋同學加入了幾個清華校友創辦的一家公司,公司地址就在柳州市區裡,而且還與自己的專業對口。對於韋同學來說,他有著名校的資源,這是很多人沒有辦法與之相比較的。
但是後來有媒體得到本人的回覆後,得知韋同學沒有創業,只是就業的再選擇。
當然,不管是哪一種原因,這樣的離開是一件好現象,畢竟在低薪酬下,這樣的先就業、再擇業,又能夠持續多久?尤其是一個未來要撐起一個家的男子漢。而對於已經畢業或者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或許,即便是先就業,再擇業,也應該有所選擇。曾經有人說過一句話:不長本事的錢,不賺。
假如,擇業還影響不到吃飯問題,不如擇業的同時,也做一些選擇。筆者以為無論是清華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其他高校畢業的大學生,可以拿高工資,也可以拿低工資,但是在任何時刻,都不能忘記自己的夢想,更不向現實妥協。
年輕就應該闖一闖,因為那時的自己,還輸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