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又譯大溪地島,是法屬玻里尼西亞最大的島嶼。這顆坐落在南太平洋的珍珠不僅是度假、蜜月的聖地,更因為陳思成、佟麗婭、馬龍·白蘭度、妮可·基德曼的光環而熠熠生輝。
大溪地屬於熱帶雨林氣候,每年5~10月是乾季,更加適合日光浴和潛海。這是一個火山巖島嶼,因為肥沃的土壤滋養,大溪地到處都是鬱鬱蔥蔥的果園。除了椰子樹、馬櫻丹、露兜、木槿、芒果樹、諾麗樹、麵包樹、鱷梨樹、香蕉樹、木瓜樹,還有優質的甘蔗、香草和咖啡。坐在淺海的茅草屋裡,細細品嘗著甜美的熱帶水果,吸一口花卉的芬芳,這大概是外星人都得羨慕的吧。
在一片幽藍的海水環抱中,大溪地的山嶺仿佛沉睡的美人,在綠樹和白雲的妝點下婀娜多姿。深入山谷,這裡布滿了幽靜的洞穴。瀑布從遙遠的巖石上撩撥著絲絲水霧,在熱帶鳥兒婉轉的奏鳴中,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民族。
大溪地人在1600年前就來到了這片島嶼上,他們是玻里尼西亞人的一支。大溪地人有著黑裡透紅的皮膚,他們戴著飾有草須和羽毛的頭冠和鮮花頸圈,每逢節日或遊客,就會在皮鼓的敲擊聲中翩翩起舞。賽船祭祖是大溪地人另一項重要習俗。在遠古時代,大溪地人的祖先曾經駕駛著獨木舟漂洋過海來此定居。因此,大溪地人至今對海洋保持著深厚的感情。只要站在沙灘上,遊客就可以欣賞到這些健壯的漢子們搏擊海浪的矯健身影。細膩如粉的白沙,暗黑的碎石,還有名貴的黑珍珠,在酋長陵墓、航海紀念碑和廢棄燈塔的守護下,大溪地海岸的奇觀星羅棋布,猶如初生的嬰兒沉睡在海灣的懷抱裡。
來到大溪地,最不能錯過的就是海洋項目了。只要預約一艘遊艇,船長就會帶著遊客們去尋找海豚和鯨魚。潛入海中,這裡到處都是長著芭蕉扇子般身體的蝠鱝和神出鬼沒的鯊魚。不過這裡的鯊魚很少襲擊人類,只要做好防護,多是有驚無險。就算到了淺海,遊客還是能見到這種叫蝠鱝的小怪物。很多人管它叫魔鬼魚,其實它們的性情很溫順。只要有遊客給它餵食,它就像汪一樣屁顛屁顛地來了。
大溪地是一個盛產美食地方。這裡的餐廳很多,遊客可以享受到酸橙椰子滷金槍魚、蕃茄蟹肉冷湯、鱈魚沙拉、法式烤羊排和可麗餅。夜幕降臨時,到「血腥瑪麗餐廳」來瓶雞尾酒,配上瓶黑朗姆酒和焦糖啤梨慕絲蛋糕,再上一大盤南太平洋藍蝦。在夕陽餘暉裡,沐浴在晚風中,只怕點點星光會把心兒融化。
待暑熱散去,夜色漸濃,大溪地才真正進入她的歡樂時刻。遊客可以在椰子林的小路上散步,也可以在柔軟的沙灘上打排球。這裡不僅有Spa按摩、土著舞表演、篝火派對,還有網球場、高爾夫和撞球室。在海岸,歡聲笑語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徜徉,偶爾傳來一個男孩的口哨聲,好像夜鶯的啼聲劃破夜空。待人回頭望去,男孩早已消失不見,沙灘上只漂浮著手風琴婉轉的旋律。歌手們時而引吭高歌,時而喃喃低語,歌聲與旋律一道,嫋嫋盤旋,越升越高,鑽入了果實沉甸甸的睡夢裡,化為繽紛的露水,在清晨的霞光中輕輕搖晃。
大溪地的風景秀色可餐,人文景觀也別具一格。在19世紀末,法國畫家高更就慕名而來。在這片寧靜的世外桃源裡,高更盡情揮灑了一生的藝術才華。他把大溪地的美景和哲思融為一體,在一幅幅史詩般的畫作中,高更熱情地讚美了大溪地文明的純真和力量。明晰的線條、碩大的體積感和強烈的色彩對比,高更用自己的心靈和激情創造了不朽。
數年之後,英國小說家毛姆也登上了大溪地島。這裡繽紛的色彩和馥鬱的空氣也深深感染了毛姆。以高更的生平作原型,毛姆寫出了享譽古今的《月亮和六便士》。小說的主人公叫思特裡克蘭德,他本是一個證券經紀人,過著循規蹈矩的生活。年過中旬的他在內心的召喚下,拋家棄業隻身來到了巴黎,只為一圓早年繪畫的夢想。可他的繪畫基礎極為薄弱,很快就落到了朝夕不包的境地。後來,思特裡克蘭德趕上了一艘駛往大溪地的輪船。在大溪地,在炙熱的陽光和溫暖的海水的擁抱中,思特裡克蘭德的心仿佛被擰了一下。一種自由的歡樂在心裡來回飄蕩,他找到了回家的感覺。
一般傳記類小說不同的是,在這本《月亮和六便士》裡,毛姆非常聰明地採用了偵探小說的寫法。因此,只要讀上幾頁,讀者很快就可以帶入角色,被故事情節吸引得欲罷不能。但僅僅這樣,《月亮和六便士》還遠遠算不上偉大的小說。這部作品真正神奇之處在於,毛姆借著主人公的故事向每一個人提出了人生的終極問題:是屈服於現實,還是大膽追求認定的目標?
百年以來,毛姆的《月亮和六便士》經過一代又一代讀者的檢驗,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的象徵。這是獻給勇敢者的作品,即使因為生活的牽掛不能抵達心中的「月亮」,讀者依然可以通過作家的娓娓道來認識自我和世界。也許「月亮」和「六便士」本來就不是對立的,借著重讀此書的契機,讀者朋友可以重新定義兩者的界限。
為什麼要去大溪地?因為她就在那裡。帶上親友、帶上心情,再帶上高更的畫作和毛姆的小說。大溪地還在等你呢,你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