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省第十次黨代會代表發言摘登
李清彪代表:要多措並舉,重視地方高校特別是師範院校師資力量的培養。
張莉代表:要充分發揮傳統高科技非公企業黨組織在技術創新研發中的正能量作用。
李曉豔代表:這幾年,省市下達項目資金比原來及時多了,基層林業項目做得更順利。
東南網11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何祖謀 整理 關建東/攝)
打造經濟升級版 積極培養和引進人才
劉瑩(福建恆安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人力資源部副總監):「再上新臺階 建設新福建」,創新驅動是重要動力。我們企業不僅自己要加強和實施創新驅動,而且還要積極與其他企業分享創新資源,進行創新合作。為此,我建議,一是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拓展海外市場;二是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步伐;三是進一步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四是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為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黃茂興(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把創新驅動作為優先戰略」,體現了省委求新求變的全局站位和戰略定力,大大激發了我們科研人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對彌補我省人才短板談五點建議:一是依託學科平臺強化人才的培育;二是大力提升我省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水平,積極引進和培養國際高端人才;三是深化閩臺人才交流合作,滿足我省產業人才需求;四是用好用足智庫平臺,暢通人才流通渠道;五是做好人才服務文章,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
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
李善昌(龍巖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黨代會報告強調,要形成以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特色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體系,就開發區而言,要著力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主動對接,積極與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對接,打造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二是著力轉型,提高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比重,力爭2020年建成先進位造業集聚區;三是努力提升,優化服務平臺,推進位度創新,切實提高園區發展水平。
張明理(雲霄縣農產品檢驗檢測中心主任):黨代會報告提出的今後五年我省農業發展舉措,是基層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指導。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市場為導向,發展品牌農業、安全農業,做到數量、質量、效益並舉,提高綜合效益;推進對臺農業合作,借鑑臺灣精緻農業、休閒農業、觀光農業的經驗做法,推進閩臺合作;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增強創新意識,做好新品種、新技術、新肥料、新農藥、新機具等農業「五新」推廣應用。
陳玉珍(莆田學院外國語學院院長助理):培育新型貿易方式,推動我省從外貿大省向強省轉變,建議從加強跨境園區建設、建立電商人才培養機制、完善跨境電商政策支撐、支持成立跨境電商產業學院等方面加快跨境電商發展。
增創發展新優勢 營造營商環境
蔡福勇(福州市倉山區委書記):黨代會報告對福州新區非常重視,三個地方提到新區建設,有肯定,更有要求,這是對我們的激勵和鞭策。推動新區成為對接國家戰略的前沿陣地、區域發展的新增長極、對臺合作交流的重要平臺、改革創新的重點區域,我有三個體會,一是對福州新區提出高要求。倉山處於新區核心部位,要勇當新區排頭兵,加大用地保障力度,全力推動新區項目建設;二是對產業轉型升級提出高標準。我們尤其要在大力引進總部經濟、電商物流等現代服務業上下功夫;三是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高要求。倉山要積極行動起來,大力推進水系治理、內澇整治、園林綠化等為民惠民項目建設。
熊衍良(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管委會副主任、黨工委書記):貫徹落實省黨代會精神,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要進一步加大制度創新,著力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一要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促進投資便利化和貿易自由化;二要提升口岸軟硬體環境,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經貿交流合作;三是打造功能性產業集群,著力做優做強做精高端製造、飛機維修、融資租賃等7大產業。
增強內生動力
黃陽春(泉州市鯉城區委書記):黨代會報告總結的「五個必須堅持」的經驗,具有非常深刻的思想性,特別是總結提出的抓發展必須破除體制障礙、增強內生動力、弘揚「滴水穿石」精神等對鯉城區來說是很需要的。今後五年我們有難得的發展機遇,有疊加的利好政策。我們將更加注重體制創新、方式方法創新,力爭在加快海絲核心區建設、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注重創新引領、發展社會事業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嶽麗琴(紫金礦冶設計研究院直屬分院工程師):作為基層科研人員,我深深感受到對人才的尊重和支持。從企業角度來說,希望加大對企業「走出去」的支持,深化對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為企業對外拓展創造更好環境。山區企業人才引進難、留住難,希望繼續加大對山區人才工作的支持,解決好子女就學等實際問題。
吳碧霞(安溪縣祥華鄉祥華村村委員會委員、婦代會主任):安溪作為全國產茶第一縣,飲譽全球。但在品牌的宣傳推廣過程中,安溪縣幾乎是「單打獨鬥」,幾乎是依靠縣財政投入。要搭建宣傳交流平臺,進行集中推介,建議省裡出臺有關政策,制定茶業扶持政策,設立茶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扶持注重閩茶品牌宣傳、市場帶動能力強的企業,從用地、稅收、信貸、人才和項目等方面加以重點傾斜,促進企業做強做大,助推我省從茶葉大省邁向茶業強省。
讓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王金獅(雲霄縣委書記):省黨代會報告明確提出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如期摘帽,對我們既是鼓舞,也是鞭策。雲霄是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任務艱巨,一定要乘著這次黨代會的東風,繼續抓好脫貧工作。要著力推進創新發展、產城融合,提升產業層次和水平。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將農業作為脫貧致富的關鍵行業,推動一產接「二」連「三」,努力增加農民收入。
吳才英(武平縣梁野山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黨代會報告對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推進精準扶貧等作了具體部署,山區農田基礎設施薄弱,農業發展比其他地方有更多困難,很多時候要靠天吃飯。建議把更多的中低產農田改造為高標準農田,引進更多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大對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合作組織的支持力度。
闕素琴(龍巖市永定區堂堡鄉下村村黨支部書記、婦代會主任):黨代會報告強調,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村黨支部和黨員要帶領大家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紅心蜜柚等特色生態農場,做大村集體經濟,提高村民收入,確保村裡的貧困人口如期脫貧。
加大基層衛生投入
王福珍(龍巖市第一醫院腎內科主治醫師):省黨代會報告提出建設健康福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作為基層醫療衛生工作者,我感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明顯,有效緩解了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希望在實施醫改過程中,進一步完善藥品招標採購、分級診療、醫務人員年薪制等制度,加大對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力度。
張惠敏(屏南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科科長):作為一名基層衛生醫療系統的代表,我特別關注省黨代會報告中提到的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目前,我們基層醫療機構普遍存在醫療資源不足、基礎設施落後和衛生專業人才緊缺的問題。建議要加大對基層公立醫院的財政投入力度,出臺更多留住人才的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