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講了如何觀察,怎麼寫觀察日記,這只是針對寫景、狀物類型的作文。小學階段最多的作文是寫人,寫事。有些同學一寫事就沒詞,一寫人就不知道寫誰。開始還可以逆轉,時間長了就開始長期的、全篇的抄作文。最後無可救藥,怎麼辦?
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為什麼要觀察生活記錄生活?
第一、習作就是再現生活和表現生活。
很多朋友看到這裡,覺得太難了,我不會。那我問你,你今天發朋友圈,你感覺難嗎?你發一條微博,你感覺難嗎?昨天有位朋友和我留言說,現在都不寫作文,都發說說了。是的小朋友們為了避開成人的圈子,都不用微信,而是選擇了QQ。你說真心話,發說說難嗎?
不難,那為什麼寫作文被你認為難?因為,作文不那麼隨意。我發條說說,想說多少,說多少,想說什麼,說什麼。作文不行。作文有一系列要求要我去完成。達不到要求得不著分。太難。
好,現在問題從沒什麼寫的,變成了有寫的,但是不願意按要求去寫。那我們的問題就是寫作文的動力問題。
為什麼發朋友圈有動力,寫作文沒動力。
因為發朋友圈很多我認識的人看,寫作文只有老師看。
你今天發朋友圈,有兩個錯別字,一個病句,沒問題,大家一看就理解了。問題是你傷害的是你認識的人。他們需要多加思考,辨錯字、改病句,甚至冒著誤解你原意的風險去看你的朋友圈。
而你寫好了作文,你的朋友圈就會有更多的人去看,因為你的朋友圈吸引人。寫作文不止為了讓老師看。寫作文是為了能更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為你將來爭奪更多的話語權和存在感。有時候你會發現那些功課不太好的同學總是做蠢事。為了什麼?就為了彰顯存在感。你想讓自己的將來默默無聞嗎?不想的話,就寫好作文。將來,你才能更準確明白地表達自己。才能在你認識的不認識的人中間,彰顯自己的存在。
第二、生活提供了取之不盡的習作素材。
下筆沒詞的同學,你早上可以寫,放寒假了,我今天要學點兒什麼?晚上可以寫,我今天學到了什麼?都可以寫。有的同學會說不願意寫學習。我的志向是做一名遊戲主播,成為一名網紅。
可以。那你早上就寫我今天想達到一個什麼段位?我怎麼表述我在遊戲中遇到的事兒才能讓你的小夥伴開懷大笑。讓我成為小團體的核心。什麼?這也難。我想跟你說的是,這世上沒有簡單的事。你不做,不可能成功。你做了,不一定成功。你努力去做,以為自己會成功,結果啪啪打臉的事還少嗎?
不要有畏難情緒。小學作文的要求是: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看到了嗎?說白了,就是讓小學生學會用書面語表達自己,進而熱愛生活能表達真情實感。
看到不會寫作文的同學,我很著急。就像看到一個個不會說話的小嬰兒。他明知道自己的需求卻說不出來。是哪疼還是餓了?無法表達,只能哭。這時候做父母的最著急。作為一名老師,我最著急的時候,就是大家沒有動力寫,沒有材料寫的時候。
生活就是你的素材庫,那裡應有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的記憶中一定有很多事,有很多感情要抒發,你卻寫不出來。
最主要的原因是想寫出來,要觀察生活。
怎麼觀察生活?
過去的生活可以改變嗎?不可以,但是可以創作。有朋友留言說,寫作文是說謊的開始,我自己也反覆想了這個問題。同學們都在生活,每時每刻都在經歷事情,為什麼沒什麼可寫的呢?因為同學們的生活不符合作文的要求。偶爾有符合的有太簡單,三言兩語說完了。
怎麼把自己的生活創作成可以寫的材料呢?這是不是說謊呢?就像我做了一道題,做錯了。我可以改過來麼?當然可以。在過去生活中的一件事,我做的沒達到老師和社會的要求,我能穿越到過去改過來麼?不能。我可以在作文中用創作的方式反思自己的心路歷程,在心裡把他改過來。
所以說,生活提供的是寫作素材,不是作文本身。是需要你再創作,才能符合作文要求的。觀察生活,記錄生活,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你才能有素材。這樣才能寫出作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