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我是FIRever。已經連續在開言英語全勤打卡425天~作為WeMeet線上英語角主持人,我想分享一下英語角小夥伴的故事。另外,每次一催:開言英語呼和浩特市英語角趕緊籌備起來,我請纓擔任「開言內蒙古地區野生代言人」。
我自己一直有主持英語活動的想法,總希望能夠「造」一個英語溝通的機會,大家一起聊、一起分享。疫情之下,開言英語線下WeMeet不得不停辦,WeMeet Online也就應運而生,這簡直就是「為我打造」的呀!因為準備雅思考試的時候,口語也都是自己「吭哧癟肚」地DIY,找了不少門道、試過不少辦法,最終總算是摸清了怎麼把這口語考試順利完成,當然,距離7.0+的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當然口語成績讓我有點受傷,但是更覺得自己應該好好開口說、找人說、大家一起說。上周(3月28日)我參與主持的話題,剛好是雅思口語題…… 英語主持對我來說,是一件絕對有挑戰的事情,畢竟自己漢語主持經歷的也屈指可數,更別說用英語。上手之後才發現,主持這件事是會上癮的。連續四周主持5場,話題涵蓋英語學習心得、網上購物、環保、音樂、開始難用後來「真香」的產品,以及即將開聊的「讀過的書」、「宅家變大廚」等等。除了獲得一個用英語聊天的機會以外,也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各種身份和背景的開言學員們。除了話題和學習內容本身,每一個進入聊天室的開言夥伴,以及他們光彩熠熠的故事,似乎才是更讓這場交流盛會變得更加珍貴。當我感受著每一個人熱烈而有趣的生活,也讓我在疫情之下的日子裡,發現了生活可以擁有的模樣。本期,我挑選了9位參加過我主持的開言WeMeet英語的小夥伴,以及他們的故事。Octavia
走出校園的「準職場新人」們,是硬著頭皮走入社會,還是繼續求學深造、站在更高山峰、創造更多選擇機會,that’s a question.和很多人跌跌撞撞兜兜轉轉不同,Octavia在經歷短暫迷惑期後,選擇gap year,利用一年的時間去各個曾經夢寐以求的企業實習,同時,變身「考試狂魔」取得語言成績去申請國外求學的機會,通過死磕苦練,英語口語從「啞口無言」到滔滔不絕。我參加的第一場開言WeMeet就是由Octavia主持,當時立即被她豐富的語料和清晰表達圈粉了。
聊起現在的實習工作,Octavia會說:她完全是非相關專業的,有時候甚至會覺得其他實習生所說的「新聞理想」於她而言是如此陌生、遙遠,但是這並不妨礙她對目前這份新聞行業的實習工作的熱愛,自己也很享受這樣的過程。雖說是新晉「非專業」新聞人,Octavia一直對自己「一稿過」這件事兒驕傲到(雖然偶爾也是要小改一下的)。如果全球疫情控制得足夠得力,Octavia會在今年後半年踏上海外求學的旅程,開啟gap year之後全新面貌的生活。
有才有顏的Octavia
Adam
Adam是我去年在開言Talk前認識到的開言夥伴,也是現任開言北京小隊長。他說自己之前詞彙量1.5W無鴨梨,但是到了現場能說出口的好像就連500都不到,嚴重限制了這枚話癆在場上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咋辦?練唄!北京地區的線下開言WeMeet英語角是Adam和其他學員從無到有、一點點做起來的,頭腦風暴、選題、策劃、物料準備、學員溝通等等方面的經歷都增長不少,更重要的是,自己為了更好地完成活動,就有了充分的理由練英語、說英語,甚至是作為一個英語角組織者、主持人來引導更多到場參與的人開口說英語。Adam說,自己現在的口語詞彙至少要在之前的數目上多添一個「零」。
Scofield
這話吧,和我當年的江湖傳言很像——「教英語的理工科出身段子手」,多重身份、斜槓青年一直是我特別追崇的一種人生標籤和生活狀態,雖然艱難,我也樂在其中地踐行著。Scofield蠻厲害,至少在會攝影這件事上,他就已經贏了。金融院校英語相關專業畢業,這樣的背景自然而然給自己留著很多選擇,既可以做外貿金融、「去納斯達克敲鐘」,也可以做英語老師、讓孩子們……「未來去納斯達克敲鐘」,偏偏他還是一個攝影師。雖然回到呼和浩特就沒什麼機會敲鐘了,即便是這樣,英語老師+攝影師這樣的「人設」,也足夠吸粉。不僅如此,好多他的迷妹都說對他溫柔的聲音沒有絲毫招架,聲音控的粉絲們可以來報他主持的英語角~~Yvonne
第一場主持英語角當中,這位並不是我們同齡人的Yvonne介紹說自己今年55歲,是一名醫生,之所以選擇學英語,是自己立志要在退休之後去澳大利亞生活,覺得自己在忙碌半生之後,心裡越發嚮往藍天白雲草原大海的愜意生活。
學英語難嗎?不簡單,但是Yvonne想到自己正在為這個心願而扎紮實實地努力、一步步邁進,這點困難早就變成了動力。
Cherry
談到英語,Cherry一直都保持著強烈的學習興趣。她說高中時期曾為了學英語,在英語網站上主動認識了很多外國小夥伴,那時候還有MSN和Hotmail,現在回頭想想,著實感覺好復古。Cherry說:「還記得我的penpal是個莫斯科小妹妹,我倆通過郵件保持聯繫了五六年,現在她應該大學畢業,而我也已畢業工作了好幾年。」
Cherry著迷於美劇、電影、音樂中的英語所散發的魅力,而英語也總是充滿美好的回憶。雖然工作以後沒有機會開口,卻在WeMeet與各路小夥伴聊到嗨起,厚著臉皮「主動」主持了兩場英語角(這是原話),由大腦空白到詞彙拼湊……
身在湖北襄陽的Cherry,也終於感受到生活在疫情之後逐步恢復正常,現在每天打開開言已經成為習慣,把難得堅持的興趣堅持下去,就是要看看會發生什麼。分享很喜歡的一句話:「回到昨天一無用處,因為今天的我已和過去有所不同。」致仍在堅持學英語的每個人。
Emma
美劇愛好者一枚,雖然現在沒多少時間看新出系列,但是年紀到了總會懷舊,總是有「Friends」、「desperate housewives」、「modern family」陪伴我,哪怕加班到深夜,最放鬆的還是看美劇;同時旅遊愛好者一枚,旅途中漸漸的發現,人和人的溝通不僅僅是語言還有態度,成為朋友的那些人帶我看到另一個世界和不同國家風情,我也成為他們在北京的眼睛,曾經以為驢友只是過客不必在意,現在珍惜每個在生命中經過的人.
來冒個險嗎?和Emma!
在國內,自主學英語的人裡面,女生永遠是佔更多數。更神奇的是,男生們學英語多數是因為有跨文化溝通的需要,畢業後的他們,在不同職場語境切換,兜兜轉轉,重拾英語。Hang就是這樣,來自北京,30出頭,在Belt and Road的大潮中,借中國」走出去「的大勢,在亞非拉多國工作。想學一身本領,為的是讓這個地球上的更多的人也享受到自己祖國發展帶來的變化。你好,我是Irene,來自臺灣。參加過三次開言英語角,總在加入前掙扎緊張猶豫,甚至想請假,但在每次加入後感到慶幸,很開心又認識一群同樣認真學習英文的夥伴,在主持人幽默的帶領下,自在的和大家交流彼此的生活故事。
從小沒少學過英文,但上大學起,英文逐漸和學業、生活脫離。大學本科讀室內設計,臺灣的室內設計範疇很廣,大到有做國際設計案的,小到街坊鄰裡住宅設計,但是不太需要用到英文,即便身邊朋友準備考多益(TOEIC),畢竟覺得不用用到,那就不用去碰。
直到兩年前進入第二份工作,第一項任務就是和印度客戶寫信,那封信不長,但讓我花了三四個小時的時間查單字找句子,還請同事幫忙校稿,折騰了一個下午才終於把信件送出去。雖然邊查單字邊生硬的和國外客戶溝通也是學習過程,但總是只敢傳訊息,不敢電話,怕自已聽不懂、也表達不清。在臺灣和上海參加了汽配展,面對不同國家英文的口音以及語速讓我徹底挫敗,甚至請客戶重複一次也沒辦法100%聽懂,終於我決定面對,想要加強自己的聽和說。
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在參加過三次開言英語角之後,我發現自己的成長。兩週前我必須打電話聯繫印度客戶,播電話前緊張到發冷,神奇的是,在開頭Hello之後對話,我竟聽得懂客戶80%的說話內容,沒有請他再重複,並且能夠自然的將我這通電話的用意說出來。
真心感謝開言英語,導師群、每位班班、每位開言英語角的主持人、主持人Jerry以及每位認真學習彼此幫助的夥伴。在開言我最驚訝的是,看見已經擁有很高程度的同學,卻依舊每天認真精進持續學習,小打卡沒有間斷。這深深的提醒到我,我也應該要謙卑的珍惜每個進步的機會,跟著大家一起進步。
Danae
有很多英語老師在開言學習英語,問其原因,老師們的反應也十分一致:希望自己能夠學到更地道的表達,喜歡用英語說話,更想讓自己的英語水平得到精進,給孩子們呈現更好的英語課堂。來自太原的Danae也是如此。在「音樂」話題英語角上,Danae從小虎隊聊到《My Heart Will Go On》,十分喜歡分享自己的想法。聽到Danae這樣積極地討論,我不禁在想:老師總在教導孩子們要勇敢、要開口說、要多說,但是孩子們最好的榜樣,不就是像Danae這樣的老師嗎?!期待不久的將來,能夠認識更多有趣的人,把他們的故事分享出來。4月,開言英語WeMeet線上英語角還在繼續。
我作為開言英語的「自來水」,一定要宣傳一波,更希望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來報名參加我們任何一位主持人的英語角活動呀~
本周英語角主題:
原創文案 | FIRever
文章配圖 | FIRever 部分來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