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讓生態大學躍動城市脈搏

2020-09-12 山東教育新聞網

1950年,百廢待興的橡膠工業成為恢復生產、建設新中國、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陣地之一,此時成立的瀋陽輕工業高級職業學校(現青島科技大學),也以國內高校中率先設立的橡膠專業,肩負起振興中國橡膠工業的重任。

2020年,工業網際網路被寫入國家政府工作報告,青島提出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的目標,青島科技大學與青島市科學技術局、青島市教育局、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嶗山區人民政府等六家單位聯合共建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主動構築人才培養體系、推進技術創新及轉化。

回顧青島科技大學走過的70年風雨,這所學校就如同一枚枚勇承重載的橡膠輪胎,推動城市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橡膠是一種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它具有耐磨、耐壓、耐低溫等特性,雖沒有華麗的外表卻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說,「放眼全球,優秀的、高水平的大學無不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保持著良性的互動,沒有哪所優秀的大學是脫離於經濟社會發展的。」

從起初創立到滿載成果,青島科技大學正在用愈加深刻的時代烙印,不斷探索著高校與城市共成長的「新青科大現象」。

做科研不能只坐「冷板凳」

上世紀90年代前後,改革開放的春風吹來,在青島科技大學,也掀起了一場事關科研工作的「改革風暴」。

馬連湘回憶說,那個年代,「做學問要坐冷板凳」是社會共識,但實驗室裡的「埋頭苦幹」只是科研工作的一部分,科研成果要落地,就要產業化,要找市場。在他看來,「坐冷板凳」與「找市場」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不找校長找市場」,就這樣成為青島科技大學科研工作的準則,也是早期青島科技大學對「產學研融合」的探索。

很快,青島科技大學在科研工作中的這場探索得到了驗證——在2001年召開的青島市科技獎勵大會上,一位市領導在現場建議研究一下「青島科大現象」:「青島科技大學名氣不是很大,但科研成就在全國卻有較大影響,尤其是技術發明和高新技術產業化方面成績很大,青島如果多幾個這樣的院所,經濟發展速度就會快多了。」

教師主動走出校門,深入市場去探索科研方向,與企業開展科研合作。科技成果的技術轉讓不僅為企業發展帶來經濟效益,更調動了教師的科研積極性,有效推動了學科建設。

「面向區域經濟與行業發展,以『接地氣』的方式尋求發展成為學校科研工作者們多年來一致認同的工作準則。」馬連湘說。

2016年,學校獲批山東省科技廳首家「高校科研體制改革試點」單位;2017年,山東省教育廳、科技廳、人社廳確定青科大先行試點,探索具有推廣價值的學科性公司創建與運行模式;連續兩次被山東省科技廳評為「山東省產學研合作創新突出貢獻高校」。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又被教育部認定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獲批的3所非部屬高等學校之一,也是本批次山東省唯一入選的高校,實現了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國家級平臺的又一新突破。

在30餘年的實踐過程中,青島科技大學從制度規範、平臺搭建、模式探索、激勵政策等多角度不斷完善「青科大現象」,而在這其中,科技成果落地的模式,更是「青科大現象」的核心亮點。

2006年,軟控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令人驚訝的是,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正是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的三位老師。

軟控股份,也成為了「青科大現象」落地生根的一個縮影。

打破圍牆的「生態大學」

2011年,伴隨著石磚倒塌轟然落地的聲音,青島科技大學鄭州路校區與軟控研發中心之間的圍牆被拆除,成為青島科技大學升級產學研融合「青科大現象」的裡程碑。

而在馬連湘看來,這一步,也是學校朝著「生態大學」目標前進的一大步。

「我理想中的生態大學就是象牙塔連接著工廠,學生的課堂連接著社會,花園一樣的校園旁聚集著一個個的學科性公司和孵化基地,這裡有肥沃的土壤,自由的空氣,老師們自由自在地教書、科研創業,學生們腳踏實地茁壯成長。」馬連湘說。

從這一角度來說,「生態大學」的本質,或許可以用「開放」二字來概括。教師開放思想,將科研成果與市場緊密結合;學校開放環境,讓教師、學生可以探索更多科研成果落地的模式。

如今,青島科技大學已經形成了三種成熟的科研成果落地模式。以軟控股份為代表,青島科技大學已經通過技術入股,孵化了7家上市公司和一批學科性公司。

除此之外,青島科技大學也與企業深度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讓和技術轉移,如1998年,青島科技大學就與煙臺萬華化學集團共同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MDI製造核心技術;青島科技大學還為青島金王定製開發了高分子蠟技術產品,並持續助其開發新產品,助其成為世界最大的蠟燭供應商上市公司。

青島科技大學還通過與大中型企業聯合建設技術研發中心的方式,實現從技術研發、中試到產業化的無縫銜接,解決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最後一公裡」的問題。2019年底,青島科技大學與萬華化學共建了聯合創新中心;與兵器集團合作建立聚氨酯研發中心,研發的TDI製造技術在白銀市轉化,年產值10多億元,年增利潤5000萬元以上;與京博控股共建研發中心,為企業提供持續研發服務,已籤署聚丁烯釜內合金的合成關鍵技術開發等16項合作協議。

當產學研融合逐漸成為高校發展大趨勢,曾在這條道路領跑的青島科技大學將目光聚焦「改革」二字:「以前我們經常提產學研融合,但實踐證明,現在不能只提產學研了,還得把政府也請進來,實現『政產學研融合』,這條路無論對於企業還是高校來說,都是越走越寬。多年以來,學校產學研工作在服務地方和行業的發展中,得到了各級政府大力支持。隨著與政府、企業、研發機構合作的不斷深入,我們發現必須進行一些觀念上的革新——變『政、產、學、研』結合為『政、產、學、研』融合。」馬連湘說。

以時代內涵再造新青科大現象

如果說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青科大現象」,是這所學校率先垂範、以科研成果服務於經濟發展的第一次嘗試;那麼隨著時代的發展,以「政、產、學、研融合」為內涵的「新青科大現象」,將成為這所學校在「以前瞻性科研成果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嘗試。

馬連湘解釋說,在過去,無論是橡膠化工行業的科技創新,還是通過考察市場與企業深度合作的科研工作,都是在滿足社會需要的基礎上實現的。但在新的經濟形勢下,「追著需要跑」顯然不能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科研工作者應該具有前瞻性,高校也當如此。

今年以來,工業網際網路成為青島乃至全國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對於這樣一個全新的事物,不少城市、不少行業都還處在探索階段。但在青島,橡膠工業再一次成為工業網際網路實踐應用的「試金石」。這自然離不開青島科技大學的科技創新平臺及政產學研融合發展優勢。

6月8日,青島科技大學與海爾卡奧斯、青島雙星達成戰略合作,三方共建橡膠行業大規模定製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整合橡膠產業鏈,共建橡膠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共享行業生態及資源,推出橡膠行業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加速生態圈轉型升級,促進上下遊企業由傳統地方生產向融入國際化平臺的網際網路企業轉型,培育新舊動能轉換「新引擎」。

7月15日,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正式揭牌,從提出建議到揭牌,只用了1個月時間。馬連湘表示:「此次建設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是學校新時代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再出發,充分體現了青科大的使命擔當。我們將搭乘青島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快車,探索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合作新思路,構築拔尖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轉化『雙高地』,譜寫服務青島的『新青科大現象』,打造工業網際網路的『黃埔軍校』,為青島打造『世界工業網際網路之都』賦能!」

從1950年到2020年,青島科技大學邁過時間長河,在搬遷、更名與學科建設中始終未停下對「政、產、學、研融合」的探索。

讓大學貼近城市發展躍動的脈搏,讓大學以前瞻性科研工作引領城市社會經濟發展,這是「新青科大現象」的時代內涵,是青島科技大學對「生態大學」目標的高度概括,更是青島科技大學從創立之初就承載的使命。

辦好高水平大學,是每所高校共同面臨的時代命題,而對青島科技大學來說,探索「政產學研」融合的過程,也是探索如何辦好高水平大學的過程。

馬連湘表示,學校將持續做好「政產學研融合」這篇「文章」,更好服務「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雙一流」和「五有」高水平大學建設。

相關焦點

  • 打造工業網際網路「黃埔軍校」 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落戶青島科技大學
    ,深圳竹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寧,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上海人工智慧研究院有限公司總裁宋海濤,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校長陳克正等出席揭牌儀式。在王清憲、李儲林、馬連湘、耿濤、白皓、姜劍超、孫海生的見證下,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陳克正與青島市科技局局長呂鵬、青島市教育局局長劉鵬照、青島市工信局局長卞成、青島市人社局局長胡義瑛、嶗山區區長趙燕代表六家共建單位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儀式上,王清憲與馬連湘共同為青島工業網際網路學院揭牌。
  • 青島科技大學:「個十百千萬」閱讀工程引領青年學生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董魯皖龍 通訊員 李鯤鵬)12月5日,遠在甘肅、新疆兩地支教的青島科技大學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收到了母校—青島科技大學寄來的《習近平與大學生朋友們》,這是他們作為志願者在世界志願人員日的到來之際,收到的珍貴節日禮物。
  • 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開工建設
    山東省教育廳國際交流與合作處副處長王霄凌,青島市教育局副局長姜元韶,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黃島區區委副書記楊玉飛,青島中德生態園黨組副書記、管委副主任張建國,青島中德生態園管委副巡視員劉雯,帕德博恩大學常務校務副總理佩爾茨,帕德博恩大學理事、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項目協調人克萊納-布寧,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項目負責人布萊姆澤,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馬連湘、黨委副書記李慶領,中國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董事長萬鵬遠
  • 青島科技大學成立理事會助推「雙一流」和「五有」目標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 (記者 孫軍 通訊員 李鯤鵬)日前,青島科技大學理事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青島科技大學理事會章程(草案)》,選舉產生了青島科技大學第一屆理事會領導機構。
  • 趙運林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12月14日,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召開幹部大會,省委組織部副部長胡奇宣布省委調整該校黨委書記的決定:趙運林同志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免去其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副校長職務;胡長清同志不再擔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成員、教育工委副書記夏智倫主持會議。  胡奇在會上對胡長清同志擔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期間做出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
  • 青島科技大學與臺灣成功大學籤訂兩校合作意向書
    10月初,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馬連湘教授一行四人借赴臺參加「第五屆兩岸能源與環境永續發展科技研討會」之機,專程訪問臺灣成功大學,受到成功大學校長、曾被稱為「冠狀病毒之父」的賴明詔教授的熱情接待。青島科技大學副校長劉光燁教授、經濟管理學院城市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仲敏教授和學校臺辦主任陳朗濱等三人陪同訪問。
  • 青島科技大學70周年校慶紀念日倒計時100天啟動儀式
    6月11日上午,青島科技大學70周年校慶倒計時100天揭幕儀式在嶗山校區第三報告廳隆重舉行。青島科技大學校領導馬連湘、陳克正、張淑華、張鴻波、劉光燁、韋殿華、姚鋒、李勇、丁林、李志波,青科大青島校友會副會長王偉,秘書長李強、副秘書長王宇出席儀式。
  • 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開工建設 青科大形成三地五校區辦學格局
    3月28日,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德生態園開工建設,成為青島科技大學繼四方、嶗山、高密、濟南校區後的第五個校區,標誌著青島科技大學三地五校區辦學格局正式形成。  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馬連湘指出,青島科技大學中德校區是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中國速度+德國質量」的有效途徑,是學校以中德科技學院為平臺、進一步拓展合作方向與合作領域的又一標誌性成果。
  • 青島科技大學舉行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
    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馬連湘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盛大開幕。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教授主持大會。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陳克正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陳克正教授代表學校致辭。陳克正向蒞臨大會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和最熱烈的歡迎!
  • 篤行七秩、逐夢星海 青島科技大學舉行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
    9月20日,青島科技大學建校70周年紀念大會在嶗山校區舉行,兄弟院校、合作企業、離退休老領導、校友及在校師生代表等約2000人參加大會,共同慶祝青島科技大學70歲生日。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陳克正。青島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陳克正教授在大會上代表學校致辭。
  • 青島科技大學_院校信息庫_陽光高考
    馬連湘 黨委書記、校長主持校黨委、行政全面工作,分管黨委(校長)辦公室。聯繫材料學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橡塑材料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山東省綠色輪胎協同創新中心辦公室。
  • 青島科技大學喜迎2020級新同學
    9月12日,青島科技大學校園內人潮湧動、彩旗飄揚、橫幅高掛,學校師生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2020級本專科生新同學。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校長陳克正等學校領導來到四方、嶗山為了方便學生順利入學,學校啟用網上迎新系統,新生報到前已完成網上選宿舍等事項,入校後「擺渡車」直接進宿舍入駐,「行李減負」後輕鬆到各自所在學院辦理相關手續,極大地簡化了新生入學報到手續,充分彰顯了人性化、親情化;製作了精美的新生入學須知手冊並隨錄取通知書發放,幫助新生提前熟悉大學生活
  • 青島科技大學喜迎2020級新同
    9月12日,青島科技大學校園內人潮湧動、彩旗飄揚、橫幅高掛,學校師生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2020級本專科生新同學。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校長陳克正等學校領導來到四方、嶗山、高密、中德四個校區及各學院迎新接待點,共同迎接新生入校。
  • 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一行來訪濰坊醫學院
    8月2日下午,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副校長於紅波一行6人來訪濰醫。黨委書記李明、院長管英俊、黨委副書記張濰華、副院長劉軍在辦公樓一樓接待室會見了胡金焱一行並進行了座談交流。他指出,青島大學與濰坊醫學院作為戰略合作院校,長期保持著友好合作關係,始終相互關心、互相支持、交流密切。青島大學近年來取得了驕人成績,創造了許多值得學習借鑑的成功經驗。他希望兩校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基礎上進一步深化交流協作,全方位加強兩校在人才培養、科技創新平臺共享、醫教研協同發展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動兩校高質量發展。
  • 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同框」,喊你來武漢上大學,正在直播……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25日訊(記者胡義華)「大家好,我是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大家好!我是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圖為武漢大學黨委書記韓進和華中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邵新宇記者任勇 攝)7月20日14時,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武漢地區10所高校的書記、校長現場招生「直播」,正式在長江日報直播間拉開序幕。
  • 迎新進行時|青島科技大學喜迎近萬名2020級新同學!
    9月12日,秋高氣爽,青島科技大學校園內人潮湧動、彩旗飄揚、橫幅高掛, 全體科大師生熱烈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2020級本專科生新同學。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校長陳克正及其他學校黨委、行政領導班子成員在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 四方、嶗山、高密、中德四個校區及各學院迎新接待點,共同迎接新生入校。為了全面做好迎新工作,學校多次召開迎新工作協調會,就新生報到、入學教育等相關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 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武貴龍調任北京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江南大學黨委書記武貴龍調任北京科技大學黨委書記 教育部網站 2016-05-11 17:58 來源:澎湃新聞
  • 青島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範躍進到臺灣高校交流深化校際合作
    為進一步深化與臺灣高校的交流合作,並就今年10月將在青島大學舉行的「2017年兩岸大學校長論壇」徵求臺灣高校的意見,6月25日至30日,青島大學黨委書記、校長範躍進對臺灣部分高校進行訪問,青島大學港澳臺僑事務辦公室主任張燕等隨同訪問。經過努力工作,在臺灣各校的積極配合,訪問成果豐碩,取得圓滿成功。
  • 長安大學黨委書記陳峰,調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書記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9月28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宣布了教育部黨組的任免決定,陳峰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黨委書記。2004年10月至2017年5月任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委員會委員、常委、副校長。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任長安大學黨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校長。2019年1月任長安大學黨委常委、書記。
  • 華科校長群獨特現象統計:那麼多大學校長都出身於華中科技大學!
    、校長陳新,青島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馬連湘等。>原武漢理工大學校長周祖德原湖北大學黨委書記劉建凡、校長熊健民原燕山大學黨委書記孟衛東原青島大學黨委書記、校長徐建培原海軍工程大學校長郭立峰原空軍雷達學院院長藍江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