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陵師太的自述:師父愛的是神鵰大俠,我愛的是張三丰

2020-12-22 風陵夜話

我從小父母雙亡,八歲就跟著師父在山上學藝。 我只是很認真地學藝,只知道師父的名字叫郭襄,是郭靖和黃蓉的女兒。他們是名滿天下的大俠。其他的師父沒說我也沒再問。 師父很美才四十多歲,我猜想應當很像黃女俠。但她的眼神中似乎總有一種淡淡的憂傷,是在為為兩位大俠的殉國而難過,還是有其他的什麼難以忘懷?

師父很愛出遊,一年中有半年不在山上。她似乎是在找人,卻又從來沒有找到過。她會時不時帶來一些和我差不多的師姐妹,我和她們一起生活。奇怪的是,她從來沒有帶回來過男弟子,好象天下所有的男子都不在她的眼中。 我只是淡淡地過我的生活,從來也沒有想到其他。 直到有一天,師父讓我跟她下山。我有些驚訝,卻什麼都沒問。我們直接去了華山,這條路,她很熟。

我聽人說過,華山是前輩武林高手論劍的地方。東邪、北丐、郭靖和黃蓉這些和師父很有淵源的人物都曾在這裡論過英雄。我從沒見過師父的身手,可我知道,她的功夫一定很高,比起他們如何呢? 這裡總是有很多武林人在憑弔著附庸風雅,也總是提到郭、黃兩位大俠的名字。聽到這些,師父大多是微微地翹起嘴角。可是偶然,有人提到「神鵰大俠楊過」的名字,不知為什麼。師父的眼角竟然閃過一絲淚光,呆呆地望著山那邊出神。

我們只在山上呆了一天便下山了,好象例行公事一樣。那晚,師父只是看著星星,一句話也不說。我小心翼翼地問師父誰是楊過,她的眼中竟又流出淚水,痴痴地不說話。 師父下山越來越少了。我明白,她也許知道自己在找的永遠也找不到了。她越來越少說話,難道她真的老了? 第二年,師父召開了峨眉派的大會,她竟然說,要把蛾眉第二代掌門的位子傳給我。雖然我知道,我的功夫在同門中是最好的。但那一年,我二十三歲。 終於,我成了峨眉第二代掌門。

那晚師父把我叫過去,把蛾眉的心訣和倚天劍、屠龍刀的秘密傳給了我。我明白了自己的責任。 第二天,師父永遠離開了我們。她的表情是那麼安詳,眼角卻依然掛著那絲淚花。 我也很愛雲遊,做些應該做的事情。有一次,在洛陽的牡丹節上,竟然有人在大街上作惡。我真的好氣憤。我本想出手沒想到有人比我更快。 他是一位青年的道人,似乎四十歲不到。我已經不記得他的動作和語言。他高高的個子,英俊的臉龐,優雅的姿勢,好象天上的仙人。他的功夫好高,也許我今生都趕不上。我的目光完全被他吸引了。真的是造化弄人嗎?他臨走時,竟看了我一眼。微笑!那眼神中那麼博大,那麼平和;卻又那麼睿智,那麼動人。我知道我今生都不會忘記他。

很多年以後,我和他在江湖中都很有名,我才知道,他的名字叫張三丰。 又有一次,我遇到一個負心的男人要殺他的妻子和女兒。我沒能救下他的妻子,但救下了這個小女孩。她面對尖刀,竟沒眨一下眼睛。她只是一個五歲的女孩。她好奇怪。 我把她帶到峨眉,教她武藝,給她起名叫她「滅絕」。 滅絕總是很倔強,練功也很刻苦。何況她也很聰明,她好象恨天下所有的男人,峨眉正好適合她。看著滅絕她們一天天長大,我知道自己也一天天老去。這麼多年以來,我從未忘記他。我依然很愛雲遊,而且也不由自主地要去洛陽。 滅絕的功夫越來越好了。

我知道下一代峨眉的掌門非她莫屬了。峨眉的武功可以在她那裡發揚光大。更重要的是,她不會有我和師父那樣的憂愁。但我還是替他遺憾,我知道我的時間也不多了。我在最後的一段時間去了風陵渡,在那裡我終於明白了我名字的來歷和師傅心中的秘密。回來後,我把掌門的位子傳給了滅絕。我走了眼角依然掛著那絲淚花。

注∶此篇文章為個人撰寫不是金庸小說中的章節,僅以此獻給喜歡郭襄妹子的讀者。

相關焦點

  • 郭襄愛徒風陵師太為何壯年早逝?裡面隱藏著峨眉派衰落之謎
    古史新談/文眾所周知,峨眉派的創派祖師是大俠郭靖的小女兒小東邪郭襄。郭襄40多歲創建了峨眉派,因為創派時間晚,郭襄也沒有像張三丰一樣高壽,所以親傳弟子並不多。事實上,書中似乎只出現了一位,那就是以郭襄和楊過相識的地方為名的風陵師太。風陵師太(一清師太)留下了兩位弟子,一位是孤鴻子,一位是滅絕師太,還有一位是滅絕師太的師姐,但是沒有留下名字。風陵師太雖然不著筆墨,但是作為峨眉派的第二代掌門,武功也是相當的不弱。
  • 郭襄一生最大秘密,原來我們都被她騙了,滅絕師太臨死前道破真相
    後來的新修版《倚天屠龍記》,張三丰也說過郭襄當年出家的事情:俞蓮舟道:「恩師與郭女俠在少室山下分手之後,此後沒再見過面。恩師說,郭女俠心中念念不忘於一個人,那便是在襄陽城外飛石擊死蒙古大汗的神鵰大俠楊過。
  • 張三丰七位徒弟的名字是何來歷?其中隱藏了一個秘密讓他羞於開口
    若問《倚天屠龍記》中第一高手是誰,答案一定是張三丰。百年功力,自創多項絕世武功,在金庸的武俠世界中,張三丰也絕對能排進前三。《神鵰俠侶》尾聲,年僅十二三歲的張三丰,就已經展現出驚人的武學天賦,經楊過指點幾招後,便能打敗蒙古四傑之一的尹克西。
  • 「風陵師太」或被誤解
    一直以來,大家對「風陵師太」都有一種誤解。這個法號並不是郭襄兒女情長的幽谷迴響!「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這句話不知道是誰總結的,是挺扎心的,道出了郭襄一生的情感不如意,也不知感動了多少郭襄粉。
  • 山西風陵渡口,這是暗戀者的傷心地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郭襄的一生痴情成就了「風陵渡」的暗戀情懷,這短短的一句描述,包含了武俠世界裡的多少柔情與感傷,也讓「風陵渡」成為武俠世界裡最悽美感傷的地名。《神鵰俠侶》裡沒有過多描寫其地域風光,而現實中,風陵渡自有北方城市的豪邁。三個字的名字,聽起來有點古風古韻。
  • 滅絕師太為何敢不給張三丰面子?答案很簡單,她有自己的原則
    在近一兩年,這部電影被很多人翻出來說,因為裡面有很多場面堪稱經典,比如電影最後趙敏的回眸一笑,比如張三丰打滅絕師太耳光還大罵「賊尼姑、賊尼姑」,比如華山二老的紅十字會造型……電影裡張三丰竟然打了滅絕師太還大罵「賊尼姑」,這與小說中那個謙衝溫和的張三丰大相逕庭。
  • 倚天屠龍記:論武功造詣來看,周芷若能否超越當年的風陵師太
    但熟悉《倚天屠龍記》的讀者都知道,論武功的話,峨眉似乎要比其他兩個門派稍弱一些,而在創教之處在「郭襄」女俠帶領之下,峨眉派的實力不容小視,當然郭襄女俠也是武林公認的頂級高手之一,與武當的張三丰齊名,那麼峨眉派除了郭襄之外,歷代掌門當中還有誰的武功比較突出呢?那麼筆者想到兩個人,其一便是郭襄女俠的弟子「風陵師太」,另一個便是倚天中的主角「周芷若」,這兩位誰的武功更高一點呢?
  • 答案隱藏在一個人身上,張三丰羞於開口
    覺遠大師死後,張三丰孤苦無依,但這也正是張三丰走向輝煌的起點。覺遠大師死前,將九陽真經背誦了一便,張三丰記住了其中的一部分,郭襄和無色禪師也分別記住了一部分。孤苦無依的張三丰,在郭襄的關照下,本欲去襄陽投奔郭靖,但是途中被鄉村婦人的一句話驚醒,於是張三丰決定自立自強。張三丰在武當山下找了一處山洞,憑藉部分九陽真經,加上對道德經的領悟,自創出純陽無極功。
  • 金庸《神鵰俠侶》,楊過和郭襄的相遇,為何選在風陵渡?
    喜歡金庸武俠小說的朋友,都知道:在《神鵰俠侶》第三十三回的《風陵夜話》中有這麼一首七絕,「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終身誤。只恨我生君已老,斷腸崖前憶古人。」也正因這首浪漫至極的古詩,把風陵渡口描繪成浪漫的愛情聖地。
  • 郭襄和張三丰為何沒有修成正果?俞蓮舟一語道出真相
    張君寶一怔,不敢伸手去接,道:「這……這個……」郭襄道:「我說給你,你便收下了。」張君寶道:「我……我……」郭襄將鐵羅漢塞在他的手上,縱身一躍,上了驢背。這對鐵羅漢是無色禪師送給郭襄的生日禮物,郭襄轉送給了張三丰。
  • 郭襄的圓滿丨我守在你偶爾駐足的那個渡口,一等,就是百年
    真正識得楊過,已是在十幾年後的風陵渡口,神鵰大俠的故事感染了小郭襄的心,讓這個從小在一板一眼守襄陽的群雄中長大的孩子,有了對大俠不一樣的憧憬。神鵰大俠楊過,是江湖上的傳奇。雖然郭襄自己的父親郭靖大俠適時風頭正盛,號令天下群雄,贏得襄陽軍民敬仰,然而,這不是少年人心中的大俠。
  • 郭襄繼承人風陵師太,第三任掌門滅絕師太,周芷若法號是什麼呢?
    眾所周知,峨眉派的創始人是郭襄,當年因為對楊過一見鍾情,而苦苦追需二十年,愛而不得心灰意冷之下出家為尼。為了紀念自己與大哥哥的相遇,為自己的繼承人大弟子取法號風陵師太;而風陵師太看盡了自己的師傅為情所困,不願下一任掌門步她後塵,所以賜號滅絕師太;那麼周芷若作為第四任掌門,她的法號是什麼呢?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
    郭襄初遇楊過時,楊過戴著醜陋的人皮面具,只道她心中所想的風流儒雅的神鵰俠原來是如此醜陋之人。再細看他一眼。卻見楊過一雙眸子精光四射,英氣逼人,「郭襄心口一陣發熱,不由自主的暈生雙頰,低下頭來,隱隱約約的覺得,這神鵰俠倒也不怎麼醜陋了。」而後兩人同去黑沼抓那九尾靈狐,一番奇遇自不必說,而此時,郭襄對楊過已然芳心可可。郭襄說,以前生日時許願,總是不知許什麼願好。
  • 滅絕師太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她曾愛過嗎?
    《倚天屠龍記》書中提到,【本來峨嵋派也傳得一份 「九陽真經」,但掌門人滅絕師太脾氣十分孤僻古怪,張三丰曾數次致書通候,命殷梨亭送去,滅絕師太連封皮也不拆,便將信原封不動退回。眼下除了向少林派低頭,再無別法了】。這是一個側面描寫,即使是武林泰山北鬥張三丰出馬,滅絕師太也不願意賣這位前輩人情。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 金庸筆下的風景可不止這一處!
    「我走過山時,山不說話,我路過海時,海不說話,小毛驢滴滴答答,倚天劍伴我走天涯。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眉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一段網絡上描寫金庸筆下一代俠女郭襄的詩句,以極強的代入感,將人們的思緒代入到《神鵰俠侶》中風陵渡口的那個風雪夜。「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身」是對郭襄最貼切的評價,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 張三丰的師傅,竟是他?
    那麼在金庸的眾多的小說裡面,流傳度最高的,最令大家喜愛的莫過於《神鵰俠侶》了,《神鵰俠侶》裡面成功的塑造了一個完美的女神形象——小龍女,也塑造了一個,逍遙灑脫,智勇雙全的俠士——楊過。他們二人的感情曲曲折折,不過好在歷經了千辛萬苦,二人最終有了一個美好的結局,沒有令讀者們失望。但是楊過竟然還跟張三丰有點淵源,小說中的他,竟然成為張三丰的第一位老師!
  • 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十六歲的煙花,那一生的痴戀
    大家都說我因為愛著楊過大俠,才在峨嵋山上出了家。其實我只是愛上了峨嵋山上的雲和霞,像極了十六歲那年的煙花。」——程素靈曾經最喜歡看神鵰俠侶,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是充滿著坎坷。古天樂版的神鵰俠侶反反覆覆的看了很多遍,除了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最讓我心酸的是郭襄對於楊過的感情。以下是我以郭襄的口吻來訴說一段故事:我叫郭襄,我的父母都是江湖上響噹噹的大俠。原本我無憂無慮的長大,直到16歲那年他為我綻放了絢麗的煙花。
  • 神鵰中黃藥師都怕三分的神人,不是張三丰的師父,他究竟是誰?
    《神鵰俠侶》中有位神人,連黃藥師都深深的忌憚他。這個人僅出場了一次,所以說十分神秘,那麼問題來了,這個神人究竟是誰呢?難道不是張三丰的師父嗎?就像《神鵰俠侶》中的獨孤求敗、《天龍八部》的掃地僧、《笑傲江湖》的風清揚,煙波釣叟和他們一樣不怎麼去理會江湖中的事,但他依然身處江湖。怎麼說到黃藥師一聽到這個人的名字就緊張呢?原來黃藥師在洞庭賞月時聽到有個人邀請煙波釣叟去襄陽,黃藥師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黃藥師為什麼會害怕煙波釣叟呢?
  • 神鵰:面對十六年後重逢的楊過夫婦,她內心的惆悵與複雜最是煎熬
    郭芙-看過《神鵰俠侶》的人都知道桃花島人稱射鵰大俠的郭靖的女兒,家世顯赫,父母輩在武林中頗具地位,可以說是妥妥的豪門之女。從故事中的種種跡象表明,包括在英雄大會上,郭靖對小龍女(外稱楊過的師父)提出把郭芙許配給楊過時,郭芙臉上歡喜的表情可見是發自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