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5 09: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條路,「喚醒」了沉睡的大山,激活了沉寂的小村,帶給了村民紅火的日子。這條路包羅萬象———「村村通」連接千家萬戶、旅遊路延伸千山萬水、產業路帶動致富增收,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幸福公路」。
日前,記者來到日照市嵐山區中樓鎮,深刻感受交通條件改善給當地百姓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曾經,這裡土地撂荒、群眾出行難、生產運輸難;如今,道路通暢,土地翻倍增值、項目扎堆落地、脫貧步伐加快。
「公路,就是咱山裡人的希望路、幸福路。」中樓鎮柳黃溝村村民柳景安感慨地說,腳下寬敞乾淨的柏油路已經為他帶來了多項利好,「修了新路,現在出入再也不會一路顛簸了。不僅如此,我們村的流轉土地也由每公頃3000—4500元漲到了9000—12000元。」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伴隨著路網的不斷完善,中樓鎮道路交通將形成四通八達的路網布局:在南北方向,通過龍坪公路連接線與文蓮路,使中樓納入青島1小時、臨沂半小時「交通經濟圈」;東西方向,隨著220省道西延工程的建設,中樓將成為「八方通衢」的樞紐重鎮,助推城鎮一體化發展。
放眼嵐山,路網得到改善的不僅僅中樓鎮,隨著「幸福公路」建設的深入推進,黃墩鎮、巨峰鎮等嵐西北地區融入發展大局,四通八達的路網串聯起「農業、農村、農民」,有效帶動農村區域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快速流動。
路寬了,道順了,出行便捷了,該區域中隱藏的天然「瑰寶」逐漸被外人發現——— 近年來,嵐山區先後成功招引落戶玉村現代農業產業園、小茶山文旅綜合體、金果苗木種植園等特色鄉村旅遊項目,實際到位資金5億餘元;發展板慄等各類林果0.08萬公頃、茶園0.07萬公頃,栽植各類景觀花卉15萬株,帶動周邊40個貧困村2991名群眾脫貧,多個區域的貧困落後的標籤正慢慢撕下。也緣於路網的完善,讓嵐西北曾經落後的一些區域「出門柏油路、抬腳上客車」變為現實。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嵐山區已經開工建設農村「幸福公路」737公裡、危橋改造18座,累計實現投資22億元。「幸福公路」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變身為貧困地區的致富路。
來源:日照新聞網 記者 王季平 通訊員 厲夫昌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