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現象由來已久,古人有「隱居山林」,今人有「旅居他處」。
對於古人而言,旅居僅僅局限於一些從官或經商者,因為他們具備旅居的能力和經歷。
所以我們常常只能在文人墨客筆下看到詩意的田園生活。
所謂「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又所謂「聖人雖在廟堂之上,其心無異於山林之中」。
這和當今社會的旅居理念完全不謀而合,原來中國古代的隱士在很早便認識到了這一點。
在白居易的觀念中,一種「既有錢又有閒」的生存方式就是「中隱」。
「閒」避免了內心的煩躁,而固定的「俸錢」則免於隱居造成的經濟困頓。這無疑和現代人「旅居」的生活觀念十分「接軌」了。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是唐代王維眼中的「旅居」生活。
王維40歲還在為官時,就開始了亦居亦旅的生活,先是在長安郊外的終南山隱居,接著經營藍田別墅,陶醉於輞川山水,與友人裴迪浮舟往來,彈琴賦詩,嘯詠終日,留下了千古絕唱《輞川集》。
從古至今,旅居的方式和意義從未改變。
看湛藍的天空,看澄淨的河流,看高山仰止,看海浪澎湃,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歷史沉澱......
旅居是一種生活方式,體現的是一種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態度。在旅居中修養身心,卸下煩憂,感知這個世界,讓理想生活觸手可及。
康嘉逸居以「快樂旅居,全球換住」為產品定位,搭建以旅居酒店服務、換住平臺服務、生活方式服務、IP產品開發為矩陣的大會員康養生活服務體系,輕鬆將人與世界連結,讓您開啟快樂、輕鬆、實惠的旅居度假漫生活。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快來加入康嘉逸居,和我們一起用旅居的方式感知這個世界,發掘生活的無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