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整理!中國68家信託公司踩雷延期超級匯總!

2020-12-17 騰訊網

1.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中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88年3月5日,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00億元(其中外資2300萬美元),註冊地:北京。股東分別是中信集團(80%)和中信興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截止2018年底管理規模:16521.97億

(1)南京豐盛

危機事件:南京豐盛產業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等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中信信託等8家機構的12.08億元債款到期未付。

(2)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由於旗下P2P子公司以千萬級別大標為主,在網貸強監管下,平臺僅2017年就報虧2372萬元,與中睿泰信的合同發生違約,公司部分銀行帳戶和股權被凍結,各金融機構紛紛要求東方金鈺還款,出現債務擠兌,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而2018年上半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5.16%和84.42%,年度預計虧損9-11億元,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3)海航系

危機事件:自2017年海外併購,海航就持續處置資產支撐集團資金周轉,但資金鍊還是嚴重吃緊。截至2017年6月,近四分之一的資產因其他用途而無法挪動,其中包括410億元的保證金或定期存款,還有2660億元左右已作為質押或涉及訴訟。2018年1月末,海航系集體大跌,,2018年4月份海航集團面臨約150億元的資金缺口。今年上半年,海航巨虧32億元,持有現金僅406億元,卻面臨逾5548億元借款。目前海航系企業正在出售地產資產解扣債務危機。

(4)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5)北京黃金

危機事件:2017年5月4日發起設立的「中信長天2號北京黃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長天2號」),向北京黃金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黃金」)發放5.45億元信託貸款。原定2018年5月4日還本付息,但到期後,本金和1000萬元的利息均未兌付,已構成實質違約

(6)天房集團

危機事件:2018年5月《中信·天房2號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天房2號」)第二次臨時信息披露報告》被媒體曝光,報告中提示受益人,天房集團可能發生無法如期償付貸款本息的違約風險。受媒體關注後不久,天房集團就向中信信託致函表示將按期還款。

(7)新光集團

危機事件:2019年1月5日,ST新光發布了一則其與全資子公司的部分債務逾期的公告。中信信託、光大信託牽涉其中。涉及中信信託的貸款共四筆,合計9.9億元,其中兩筆於2018年8月1日到期,另外兩筆分別於2018年12月20日與12月28日到期。涉及光大信託的一筆貸款金額為3.8億元,到期日2018年9月28日。

2.平安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於1996年,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2年2月,平安信託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重新註冊登記,成為全國第一批獲準重新登記的信託投資公司之一。截止目前平安信託註冊資本增加到人民幣130億元。

(1)南京豐盛

危機事件:南京豐盛產業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等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平安信託等8家機構的12.08億元債款到期未付。

(2)佳兆業

危機事件:2015年董事局主席被爆捲入深圳官員腐敗案、財務高管離職、股票停牌、債務接連違約,尚未兌付的信託產品超過100億元。

(3)雲南煤化

危機事件:平安一隻信託踩雷雲南煤化,實際融資方為雲南煤化子公司*ST雲維,原計劃貸款1年,到期後ST雲維無力兌付,協商展期6個月仍未還款,平安信託提起訴訟,追回本息。

(4)上海萊士

(5)ST雲維

危機事件:規模3億,12個月,用於補充融資方流動資金,展期6個月任未兌付,後期通過訴訟追回。

(6)宏泰22號

危機事件:平安財富「宏泰22號」融資方具體信息不祥,目前正在進行債務重組,尚未兌付。

3.中融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中融國際信託:前身為哈爾濱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7年。註冊地為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註冊資本120億元,公司股東: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央企恆天集團下屬A+H股上市公司)(37.47%);中植企業集團有限公司(32.99%);哈爾濱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1.54%);瀋陽安泰達商貿有限公司(8.01%)。

(1)南京豐盛

危機事件:南京豐盛產業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等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中融信託等8家機構的12.08億元債款到期未付。

(2)雲南國資

危機事件:2018年雲南省國企「雲南國資」兌付危機,中融-嘉潤30號,中融-嘉潤31號(8億)

牽涉其中,後經中融信託董事長親自出面催款,歷經42天全部連本帶息兌付。

(3)南京建工

危機事件:公開信息顯示,南京建工其目前11隻存量債券的總規模已達85億元;2018年底一則公告披露了南京建工產業的14家債權人、總計173億元的債務。到期時間從2019年3月到2022年4月不等。除長安信託及中融信託的貸款外,在2019年到期的信託貸款債務還有約49億元。

(4)派生科技

危機事件:2019年3月28日,團貸網案發。3月27日派生科技發布公告稱,唐軍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99.89%質押給中融國際信託,質押用途為融資。依據派生科技的公告顯示,進入今年3月以來,中融國際信託為質權人,共有三筆股權質押,派生科技向中融信託共質押10036.32萬股。

(5)雛鷹農牧

危機事件:2018年11月8日,因涉及「中植系」中融信託的一筆債務,雛鷹農牧被法院列為老賴。事後,雛鷹農牧還被曝出違約後實施「肉償」事件。中融信託授信額度10.2億元,使用5.2億元。截止目前雛鷹農牧(股票代碼:002477雛鷹退)已退市。

4.建信信託有限公司

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建信信託」)是由中國建設銀行投資控股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截止2018年末,公司受託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14039億元。

(1)天威集團

危機事件:2018年4月4日,中國兵裝集團發布公告顯示,其收到民事起訴狀,原告建信信託在北京市高院起訴中國兵裝集團和保變電氣,要求索賠9.3億元。公告顯示,2012年12月,天威集團發行總額為10億元的三年定向融資工具,建信信託在2013年2月、3月買入合計6億元的定向融資工具,後天威集團無力償還債務。

5.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中鐵信託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鐵信託)是經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以金融信託為主營業務的非銀行金融機構,註冊資本50億元。中鐵信託的控股股東——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56位,在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第13位。

(1)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由於旗下P2P子公司以千萬級別大標為主,在網貸強監管下,平臺僅2017年就報虧2372萬元,與中睿泰信的合同發生違約,公司部分銀行帳戶和股權被凍結,各金融機構紛紛要求東方金鈺還款,出現債務擠兌,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而2018年上半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5.16%和84.42%,年度預計虧損9-11億元,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6.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江西江南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6.86億元,註冊地江西省南昌市。公司股東:中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63.18%;新加坡華僑銀行有限公司19.99%;中國航空技術深圳有限公司9.55%;共青城羽絨服裝創業基地公共服務有限公司4.67%;江西省財政投資管理公司2.61%。管理規模:超過6000億元、淨資產逾百億。截止目前,在全國24個大中城市共設立33個業務團隊與29家財富中心。

(1)青海省投

危機事件:2018以來,青海省投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3月末,年內需償還有息負債196.16億元,逾期債務本金為67.87億元,其中逾期信託貸款17.62億元、明股實債15億元、銀行貸款13.91億元和貿易融資11.9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82%。目前青海省投的主體長期信用被標普下調至CCC+,被中正鵬元下調至BBB。

(2)凱迪生態

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3)ST尤夫(股票代碼:002427)

危機事件:2018年6月,中航信託起訴上市公司*ST尤夫(002427.SZ),要求收回自己向其發放的5.5億元貸款及事先約定的5000萬元違約金。該筆貸款被尤夫用於股權收購,但收購結果並不理想,尤夫也深陷各方訴訟之中。相方曾就訴訟結果向中航信託方面求證,但對方拒絕回應此事。

(4)永泰能源

危機事件:2018年7月,上清公告顯示,永泰能源2017年度第四期短期融資券未能在該付息兌付日進行債券兌付。中航信託的事務管理類產品「天順【2017】395號永泰能源單一資金信託」受到影響。事後,控股股東股份被凍結。

(5)江西雲盛

危機事件:2018年8月,南昌高新區法院又曝光中航信託遭遇的一起騙貸案。貸款申請人江西雲盛置業有限公司通過偽造財務資料,在2015年獲得了江西某銀行的貸款。中航信託作為該銀行的受託方與雲盛公司籤訂了信託資金貸款合同,為其提供1.76億元貸款。但云盛公司在歸還本金1800萬元之後便不再償還貸款,其法人則因騙取貸款罪獲刑五年六個月。

(6)樂視控股

危機事件:2118年12月,北京中級法院所披露的執行裁定書中顯示,中航信託向樂視控股發放的16.34億元貸款強制執行完成,最終中航信託僅收回1.1億元。

7.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8年,註冊資本為25億元,註冊地上海市。公司股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持股95%);中國中信集團公司(持股5%)。

(1)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事件詳見上文介紹。

(2) 龍力生物

危機事件:龍力生物表面上資產負債率低、帳面資金充裕,實際存在十幾億元高成本的表外負債。事後中海信託表示:「中海匯譽2016-93龍力生物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中海信託在該信託計劃中僅承擔事務管理職責。根據信託文件的約定,該信託計劃已向委託人完成債權原狀分配,並於2017年12月13日終止。

(3)五洲國際

危機事件:自2015年以來五洲國際虧損逐漸擴大,2017營收下降6.54%,淨利同比下降超過600%。負債率已經達到接近250%的歷史高位,早在2018年就已經陷入債務危機,並開始折價出售資產。但是由於公司主要項目大部分位於三四線城市,短期內很難處理。

8.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

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1987年9月30日成立,註冊資本80億元,註冊地北京。公司股東:中國中化股份有限公司(持股96.22%)、中化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78%)。中國信託業協會副會長單位之一,現為中化資本成員企業,實際控制人為世界500強中化集團。

(1)佳兆業:

危機事件:2015年董事局主席被爆捲入深圳官員腐敗案、財務高管離職、股票停牌、債務接連違約,尚未兌付的信託產品超過100億元。

9.中糧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中糧信託有限責任公司,2009年7月1日獲銀監會批准開業。註冊地北京,註冊資本23億,公司股東:中糧明誠投資諮詢有限公司76.01%,蒙特婁銀行持股19.99%,中糧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持股4.00%。

(1)中科建設系

危機事件:中科建設是中科院全資子公司,盲目舉債擴張導致公司深陷債務泥潭,多筆以中科建設和子公司中科建飛名義舉借多信託貸款逾期。截至2018年12月,中科建設總負債高達560億元,涉及到178家債權人,目前名下資產已經全部被查封凍結。目前中科建設正在著手剝離不良資產以及與主業無關的子公司。

(2) 龍力生物

危機事件:龍力生物表面上資產負債率低、帳面資金充裕,實際存在十幾億元高成本的表外負債。

(3)閩興醫藥

危機事件:閩興醫藥應收帳款涉嫌造假。閩興醫藥多次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應收帳款抵押貸款,按理說不會出現拖欠的情況,很可能應收帳款存在造假的情況。雖然涉及到的其他信託產品採取了與相關公證人員一起去醫院確權的保障措施,但事發後據報導醫院否認了應收帳款的存在。

(4)凱迪生態

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5)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6)精功集團

危機事件:在9月11日浙江發布2019年度百強企業名單一周後,2018年還排名第53位的紹興精功集團,被法院裁定破產重整。7月17日,精功集團在上交所發布《關於未能清償到期重大債務的公告》稱,經統計,截至7月16日,精功集團及合併範圍內子公司到期未清償的債務合計21.1億元。 向中糧信託借款本金及相關利息2.8億元

10.崑崙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崑崙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86年11月,註冊資本102億元,公司股東: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2.18%,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有資產經營公司12.82%,廣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5%。

(1)青海省投

危機事件:去年以來,青海省投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3月末,年內需償還有息負債196.16億元,逾期債務本金為67.87億元,其中逾期信託貸款17.62億元、明股實債15億元、銀行貸款13.91億元和貿易融資11.9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82%。目前青海省投的主體長期信用被標普下調至CCC+,被中正鵬元下調至BBB。

(2)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事件詳見上文介紹。

11.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華寶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8年,註冊資本金37.44億元(含1500萬美元),註冊地上海市。公司股東: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8%);浙江省舟山市財政局(持股2%)。旗下控股華寶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募基金)。

(1)天翔環境

危機事件:今年5月初,天翔環境(300362)公告顯示,公司及子公司累計將逾期債務合計金額約244001.54萬元,佔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淨資產的1850.78%。廈門信託、華寶信託、國民信託、浙商金匯信託等多家信託公司深陷其中。

(2)星美國際影院

危機事件:2018年6月6日,網傳「星美國際影院現金流吃緊反映到了公司融資端,星美國際影院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近日宣布未能足額償還本息,目前已觸發擔保啟動事件,安信證券(計劃管理人)已於2018年6月1日向華寶信託發送《關於星美國際影院信託受益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啟動擔保事件的委託人指令函》,指示華寶信託在規定時間內向北京名翔、覃輝及星美控股發送《通知函》,要求其履行擔保義務」。事後星美集團發表聲明進行澄清「文章純屬誤導且描述諸多不實。近期(2019-12-21)星美國際影院會員網站購票等服務受到限制,部分地區無法購票。

(3)*ST升達

危機事件:*ST升達大股東與華寶信託的逾10億信託貸款訴訟歷經波折後終於落下帷幕。日前,*ST升達披露控股股東升達集團已收到終審裁定。但信託貸款到期後,升達集團並未按約還款。華寶信託由此將升達集團告上法庭。今年7月,法院下達一審判決結果,但升達集團以一審判決存在遺漏當事人,嚴重違反法定程序,導致認定基本事實不清為由提出上訴。不過後來因未在指定時間內繳納上訴費,上訴被自動撤回。根據終審裁定,一審判決生效。

(3)步森股份

危機事件:「寶森質盈」融資方安見科技以2240萬股步森股份股票質押向華寶信託借貸4.5億元,隨後A股大跌,步森股份下跌逾50%觸及16.19元/股的平倉線,安見科技拖欠回購款2.5億元。事後於2019年4月,成功拍出,拍得2.84 億元,比起拍價2.28億元高出24.56%,順利完成兌付。

12.五礦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五礦國際信託有限公司,1987年成立,註冊資本60億元,註冊地青海省西寧市。公司股東:五礦資本控股有限公司(66%);西寧城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96%);青海省國有資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30.98%);青海華鼎實業股份有限公司(0.06%)。

(1)當代東方

危機事件:11月13日,當代東方公告稱,經自查獲悉公司新增銀行帳戶被凍結事項,被凍結帳戶為在交通銀行大同分行營業部開戶的一個一般戶,帳戶餘額178.04元。該銀行帳戶被凍則因公司與五礦信託的信託貸款合同糾紛案所致,案件所涉凍結金額為1.047億元。

(2)正源地產「私募債」

危機事件:9月20日,五礦信託在其官網發布公告,公司名下「五礦信託-千為1號債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目前持有140萬張「16正源03」私募債。截止2019年9月19日,公司帳戶未收到「16正源03」的本息,亦未收到關於「16正源03」兌付情況的公告(通知)。但不知什麼原因,五礦信託已將上述公告網頁刪除。

(3)ST銀億

危機事件:2019年5月,ST銀億公告,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被五礦信託向寧波市中院提起訴訟。要求百勝麒麟、銀億集團償還債權本金餘額3.31億元及利息1207萬元。此外,中建投信託逾期規模超11億元。

13.國投泰康信託有限公司

國投泰康信託有限公司,原名國投信託有限公司,1986年成立,註冊資本21.95億元,註冊地北京。公司股東:國投資本控股有限公司52.5%;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32.98%;江蘇悅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10%;國投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2.5%;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2.02%。上半年淨利潤為9.19億元。

(1)西藏發展

危機事件:國投泰康信託有限公司於2016年5月27日一次性向天易隆興發放了4.5億元貸款。雙方籤署了《股票質押合同》,合同履行期內,天易隆興投資有限公司應於支付利息但其並未如期支付,西藏發展於2018年6月18日收到控股股東西藏天易隆興投資有限公司(「天易隆興」)送達的通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受理了國投泰康信託有限公司向天易隆興等被告提起的民事訴訟,該次訴訟事項導致公司存在控股股東股權被處置、實際控制人變更的風險。

(2)丹東港

危機事件:丹東港集團負債667億,外貿信託、國投信託、萬向、工行、中信、招行等機構紛紛「踩雷」國投信託.鴻雁1774號單一資金信託計劃申報債權近13億元

(3)粵泰控股

危機事件:粵泰控股向國投泰康信託有限公司借款3億元本金,償還部分借款本金後,尚欠借款本金約2.49億元,西藏棕楓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廣州豪城房產開發有限公司、廣州新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廣州粵城泰礦業投資有限公司、楊樹坪、林麗娜為該筆借款提供擔保。現因發生合同糾紛,國投泰康向廣州公證處申請出具執行證書,並依據執行證書向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14.華潤深國投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是深圳國際信託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1982年,註冊資本110億元,註冊地廣東省深圳市。公司股東: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深圳市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持股49%)。

(1)佳兆業

危機事件:2015年董事局主席被爆捲入深圳官員腐敗案、財務高管離職、股票停牌、債務接連違約,尚未兌付的信託產品超過100億元。

(2)唐山博志房地產

危機事件:2016年華潤信託旗下產品"華潤信託·唐山博志平改基金集合信託計劃"的部分投資者已向深圳市福田區法院起訴, 要求華潤信託披露該信託計劃的相關信息, 福田區法院已受理該案。

(3)康得新

危機事件:1月21日,康得新再次公告稱,因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原應於2019年1月21日兌付本息的2018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18康得新SCP002」,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52156.30137萬元,已構成實質性違約。華潤深國投-康得成長1號單一資金信託持股1.06%;

15.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華鑫國際信託有限公司,1984年成立,於2010年2月9日獲得銀監會批准重新登記,註冊資本22億元,註冊地北京。公司股東: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持股51%);中國華電集團財務有限公司(持股49%)。

(1) 河北融投擔保

危機事件:河北融投雖是中國第二大擔保公司,但公司最多只能擔保420億元,實際擔保額卻高達500億元,接連被曝出多起資管產品無法履行擔保責任的違約糾紛,被河北建投託管

(2) 閩興醫藥

危機事件:閩興醫藥應收帳款涉嫌造假。閩興醫藥多次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應收帳款抵押貸款,按理說不會出現拖欠的情況,很可能應收帳款存在造假的情況。雖然涉及到的其他信託產品採取了與相關公證人員一起去醫院確權的保障措施,但事發後據報導醫院否認了應收帳款的存在。

(3) 寧夏寶塔能源化工

危機事件:2015-11月15日發布公告「華鑫信託融鑫源4號能源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該信託計劃」)已本息全額兌付投資人。完成圓滿兌付

(4) 新光集團

危機事件:上海清算所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28日,新光集團及合併範圍內子公司存在尚未披露的部分債務未能清償的情形,8筆違約債務又被曝光,涉及金額18.7億元。截至目前,新光集團已公開的未嘗債務總額已達102.95億元。新光集團的18.7億違約債務中,有2億元來自北方信託。除了北方信託踩雷外,受波及的信託公司還有中信信託、光大信託、雲南信託和華鑫信託。

16.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2年9月,註冊資本金61.95億元,淨資產187億註冊地貴州省貴陽市。公司股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67.58%,貴州省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31.45%。

無公開違約記錄

17.百瑞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為鄭州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6年4月。註冊資本40億,註冊地河南省鄭州市。公司股東: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25.328%;摩根大通銀行19.99%;鄭州市財政局15.65%。

(1)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債務接連違約,而2018年上半年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分別同比下降45.16%和84.42%,年度預計虧損9-11億元,又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18.重慶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10月,註冊資本128億元,註冊地重慶市。公司股東:重慶國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66.99%);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6.04%);上海淮礦資產管理有限公司(4.10%)。

(1)重慶典雅地產

危機事件:重慶典雅因資金鍊斷裂,導致開發的4個房地產項目存在延期交房、不能辦證。截至2016年11月30日,重慶典雅帳面資產總計42.62億元,負債65.41億元,2017年申請破產重整被受理。

19.北京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前身為1979年北京市政府組建的北京市經濟建設總公司,註冊資本14億元,註冊地北京。現共有10家股東單位,主要控股股東為: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持股34.3%);威益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9.99%);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入股北京信託(持股14.29%)。

無公開違約記錄

20.上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981年由上海市財政局出資發起成立,註冊資本25億元,註冊地上海市。現有股東共計13家,兩大股東為:上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66.33%,上海久事公司20%。

(1)南京豐盛

危機事件:南京豐盛產業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等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8家機構的12.08億元債款到期未付。

21.天津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由中國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創建,於1980年成立,註冊資本金為17億元,註冊地天津市。目前,公司現有股東5家,天津海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佔股權比例51.58%;天津市泰達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所佔股權比例42.11%;安邦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所佔股權比例3.90%;安邦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佔股權比例5%;天津市濱海新區財政局所佔股權比例1.05%。

無公開違約記錄

22. 山西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5年,註冊資本13.57億元,其中美元2414萬元,註冊地山西省太原市。公司股東:山西省國信投資(集團)公司(持股90.7%)、太原市海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8.3%)、山西國際電力集團(持股1%)。

(1) 萬家隆公司:

危機事件:山西信託-信實55號

(2) 廣生堂醫藥

危機事件:山西信託-信達3號

(3) 山西通聯實業

危機事件:山西信託-信實58號

(4) 山西沃德建築

危機事件:山西信託-信遠36號、信實53號

(5) 其他危機:信實20號、信實15號、信實33號……

23. 中原信託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5年,註冊資本40億元,註冊地河南省鄭州市。公司股東:河南省人民政府全資的河南投資集團有限公司48.42%;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33.28%;河南盛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8.3%。

(1)重慶典雅地產

危機事件:重慶典雅因資金鍊斷裂,導致開發的4個房地產項目存在延期交房、不能辦證。截至2016年11月30日,重慶典雅帳面資產總計42.62億元,負債65.41億元,2017年申請破產重整被受理。

(2)五洲國際

危機事件:自2015年以來五洲國際虧損逐漸擴大,2017營收下降6.54%,淨利同比下降超過600%。負債率已經達到接近250%的歷史高位,早在2018年就已經陷入債務危機,並開始折價出售資產。但是由於公司主要項目大部分位於三四線城市,短期內很難處理。

(3)河北融投擔保

危機事件:河北融投雖是中國第二大擔保公司,但公司最多只能擔保420億元,實際擔保額卻高達500億元,接連被曝出多起資管產品無法履行擔保責任的違約糾紛,被河北建投託管

24. 陝西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5年,註冊資本396,401.3萬元;1994年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陝國投A:000563),是國內首家上市的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是國內目前僅有的兩家整體上市的信託公司之一。實際控制人為陝西省國資委,公司股東:陝西省煤業化工集團公司34.58%,陝西省高速公路建設集團公司27.14%,西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3.46%。

(1)海航系

危機事件:自2017年海外併購,海航就持續處置資產支撐集團資金周轉,但資金鍊還是嚴重吃緊。截至2017年6月,近四分之一的資產因其他用途而無法挪動,其中包括410億元的保證金或定期存款,還有2660億元左右已作為質押或涉及訴訟。2018年1月末,海航系集體大跌,,2018年4月份海航集團面臨約150億元的資金缺口。今年上半年,海航巨虧32億元,持有現金僅406億元,卻面臨逾5548億元借款。目前海航系企業正在出售地產資產解扣債務危機。

(2)青海省投

危機事件:去年以來,青海省投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3月末,年內需償還有息負債196.16億元,逾期債務本金為67.87億元,其中逾期信託貸款17.62億元、明股實債15億元、銀行貸款13.91億元和貿易融資11.9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82%。目前青海省投的主體長期信用被標普下調至CCC+,被中正鵬元下調至BBB。

(3)重慶典雅地產

危機事件:重慶典雅因資金鍊斷裂,導致開發的4個房地產項目存在延期交房、不能辦證。截至2016年11月30日,重慶典雅帳面資產總計42.62億元,負債65.41億元,2017年申請破產重整被受理。

(4)富控互動(中技控股)

危機事件:2016年中技控股更名為上海富控互動娛樂。2018年初,富控互動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實控人顏靜剛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也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富控互動及其實控人涉及多起訴訟,被多家法院裁定保全財產、凍結帳戶,且顏靜剛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富控娛樂股票簡稱由「富控互動」變更為「*ST富控」。

(5)康得新

危機事件:1月21日,康得新再次公告稱,因公司流動資金緊張,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原應於2019年1月21日兌付本息的2018年度第二期超短期融資券「18康得新SCP002」,不能按期足額償付本息52156.30137萬元,已構成實質性違約。其中,「陝國投-鑫鑫向榮90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計劃」兩款合計持股3.37%,「陝國投-鑫鑫向榮71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計劃」持股1.24%。

25. 廣東粵財信託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4年12月,註冊資本38億元,註冊地廣東省廣州市。公司股東: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98.14%)、廣東省科技創業投資公司(持股1.86%)。

(1)富控互動(中技控股)

危機事件:2016年中技控股更名為上海富控互動娛樂。2018年初,富控互動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實控人顏靜剛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也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富控互動及其實控人涉及多起訴訟,被多家法院裁定保全財產、凍結帳戶,且顏靜剛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富控娛樂股票簡稱由「富控互動」變更為「*ST富控」。

26. 湖南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於1985年,註冊資本為245132萬元,註冊地位湖南長沙。公司股東:湖南財信投資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持股96%):湖南省國有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持股4%)。

(1)凱迪生態

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2)海航系

危機事件:自2017年海外併購,海航就持續處置資產支撐集團資金周轉,但資金鍊還是嚴重吃緊。截至2017年6月,近四分之一的資產因其他用途而無法挪動,其中包括410億元的保證金或定期存款,還有2660億元左右已作為質押或涉及訴訟。2018年1月末,海航系集體大跌,,2018年4月份海航集團面臨約150億元的資金缺口。今年上半年,海航巨虧32億元,持有現金僅406億元,卻面臨逾5548億元借款。目前海航系企業正在出售地產資產解扣債務危機。

27. 雪松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1年6月,註冊資本人民幣300,505.2萬元。註冊地為江西省南昌市。公司股東:領銳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32.74%(明天系背景),江西省財政廳20.44%;大連昱輝科技發展有限公司16.14%。2019年4月,雪松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新的控股股東。2019年6月,公司名稱變更為雪松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1)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2)五洲國際

危機事件:自2015年以來五洲國際虧損逐漸擴大,2017營收下降6.54%,淨利同比下降超過600%。負債率已經達到接近250%的歷史高位,早在2018年就已經陷入債務危機,並開始折價出售資產。但是由於公司主要項目大部分位於三四線城市,短期內很難處理。

(3)凱迪生態

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4) 中科建設系

危機事件:中科建設是中科院全資子公司,盲目舉債擴張導致公司深陷債務泥潭,多筆以中科建設和子公司中科建飛名義舉借多信託貸款逾期。截至2018年12月,中科建設總負債高達560億元,涉及到178家債權人,目前名下資產已經全部被查封凍結。目前中科建設正在著手剝離不良資產以及與主業無關的子公司。

(5)龍力生物

危機事件:龍力生物表面上資產負債率低、帳面資金充裕,實際存在十幾億元高成本的表外負債。

(6)青海省投

危機事件:去年以來,青海省投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3月末,年內需償還有息負債196.16億元,逾期債務本金為67.87億元,其中逾期信託貸款17.62億元、明股實債15億元、銀行貸款13.91億元和貿易融資11.9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82%。目前青海省投的主體長期信用被標普下調至CCC+,被中正鵬元下調至BBB。

(7) 神州長城

危機事件:2018年中江國際金鶴276號神州長城出現部分逾期。融資方神州長城,目前正處於水深火熱中。根據其發布的公告,截至9月15號,神州長城已累計逾期債務本息合計16.78億元,佔公司2017年12月31日經審計淨資產的77.97%,控股股東股份也被悉數凍結。

(8) 呼和浩特「惠則恆投資集團」

危機事件:中江信託再次發布項目違約公告, 「中江國際·金馬430」借款人為呼和浩特惠則恆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融資方)。「金馬430號」共分為六期發行放款,總計發放貸款4.3億元,期限兩年,因融資人尚未支付信託本息,該信託計劃將延期,相應信託利益分配將順延。

28.安徽國元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於2001年12月,註冊資本20億元,註冊地安徽省合肥市。國元信託現有7家股東,前兩家大股東分別為:安徽國元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9.69%;深圳市中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40.38%。

(1)凱迪生態

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2)延期兌付

「國元·安盈·201702003號」兌付延期至2019年11月30日之後,再次出現延期。「國元·安盈·20170300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國元·安盈·201702045號」、「國元·安盈·201705032號」、「國元信託·安盈·201602008號」延期兌付。

29.江蘇省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於1981年,註冊資本26.8億元,註冊地江蘇省南京市。控股股東:江蘇省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81.49%;江蘇蘇豪控股9.25%;江蘇高科技投資集團4.63%;江蘇省農墾集團4.63%

事件匯總:

(1) 中城建「單一信託」

危機事件: 1月8日,江蘇國信發布的公告顯示,其控股子公司江蘇信託根據單一資金信託項下委託人的指令,就該單一信託項下「14中城建PPN004」債券違約事項,向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被申請人為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城建」)。

(2) 保千裡「單一信託」

危機事件:2016年11月,江蘇信託與江蘇保千裡籤訂了《江蘇保千裡視像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託貸款單一資金信託貸款合同》,雙方約定江蘇信託向江蘇保千裡發放1.95億元,貸款期限為24個月。

30.山東省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7年3月,註冊資本20億元,註冊地為山東省濟南市。控股股東:山東省魯信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控股63.02%;中油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控股25%;山東省高新技術投資有限公司6.25%。

(1)中科建設系

危機事件:中科建設是中科院全資子公司,盲目舉債擴張導致公司深陷債務泥潭,多筆以中科建設和子公司中科建飛名義舉借多信託貸款逾期。截至2018年12月,中科建設總負債高達560億元,涉及到178家債權人,目前名下資產已經全部被查封凍結。目前中科建設正在著手剝離不良資產以及與主業無關的子公司。

(2)濟寧金茂房地產

危機事件:踩雷 2.5億信託貸款現違約風險:材料顯示,濟寧金茂於2013年11月26日與山東信託籤訂2013年JMFC貸字第001號信託貸款合同,約定山東信託將委託人交付的信託資金以貸款方式發給濟寧金茂,借款金額1億元,年利率為12.2%。

(3) 奧馬電器

危機事件:2018年11-29奧馬電器(002668)29日晚公告,因向山東信託借款5000萬元逾期,山東信託向廈門中院提出強制執行申請。廈門中院判定,凍結、劃撥被執行人趙國棟、奧馬電器、錢包金服所有款項5100.90萬元,查封、拍賣、變賣被執行人出質的錢包小貸股權。上述裁定立即實行。

(4) 金順達

危機事件:山東信託「踩雷」 金順達項目逾期遇兌付難題。該款信託產品名為「山東信託·金順達集團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總金額1.5億一共分兩期三批募集,按照合同約定,第一期正常終止日期應為2014年9月17日。

31.國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初創於1987年1月,註冊資本12.3億元,註冊地江蘇省無錫市。公司股東:無錫市國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65.85%。

(1)閩興醫藥

危機事件:閩興醫藥應收帳款涉嫌造假。閩興醫藥多次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應收帳款抵押貸款,按理說不會出現拖欠的情況,很可能應收帳款存在造假的情況。雖然涉及到的其他信託產品採取了與相關公證人員一起去醫院確權的保障措施,但事發後據報導醫院否認了應收帳款的存在。

32.紫金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為南京市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92年,註冊資本245300萬元,註冊地江蘇省南京市。公司股東:南京紫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60.01%);日本住友信託銀行(持股19.99%)。

紫金信託暫無公開違約事件

33.蘇州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是蘇州市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91年4月,註冊資本12億元,註冊地江蘇省蘇州市。公司股東:蘇州國際發展集團(持股70.01%)、蘇格蘭皇家銀行(持股19.99%)、聯想控股(持股10%)。

蘇州信託暫無公開違約事件

34.杭州工商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6年,註冊資本15億元,註冊地浙江省杭州市。公司股東:杭州市金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57.99%,;摩根史坦利控股19.99%。

(1)內部舉報

危機事件:2019年8月28日,有杭州工商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工商信託」)的前員工向中國網財經投訴郵箱爆料該公司嚴重違規涉嫌犯罪,其列舉了多條案例信息,舉報杭州工商信託「發新還舊」,多次以類資金池產品轉移不良、虛假披露、涉嫌利益輸送等。事後杭工商信託發布聲明否認此事。

35.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為西安國際信託有限公司,1986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註冊資本33.3億元,註冊地陝西省西安市。公司股東:西安投資控股有限公司40.44%;上海證大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9.66%。其餘控股股東為:上海淳大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景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投資服務中心;西安廣播電視臺。

(1)五洲國際

危機事件:自2015年以來五洲國際虧損逐漸擴大,2017營收下降6.54%,淨利同比下降超過600%。負債率已經達到接近250%的歷史高位,早在2018年就已經陷入債務危機,並開始折價出售資產。但是由於公司主要項目大部分位於三四線城市,短期內很難處理。

(2)南京豐盛

危機事件:南京豐盛產業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等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8家機構的12.08億元債款到期未付。

(3)海航系

危機事件:自2017年海外併購,海航就持續處置資產支撐集團資金周轉,但資金鍊還是嚴重吃緊。截至2017年6月,近四分之一的資產因其他用途而無法挪動,其中包括410億元的保證金或定期存款,還有2660億元左右已作為質押或涉及訴訟。2018年1月末,海航系集體大跌,,2018年4月份海航集團面臨約150億元的資金缺口。今年上半年,海航巨虧32億元,持有現金僅406億元,卻面臨逾5548億元借款。目前海航系企業正在出售地產資產解扣債務危機。

(4)南京建工

危機事件: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有限公司向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累計申請信託貸款28.5億元,目前已經逾期,後續未公布事件進展。

36.東莞信託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7年,註冊資本14.5億元,註冊地廣東省東莞市,公司股東包括:東莞市財信發展有限公司(持股43.5%);東莞市財政局(持股30%)。

東莞信託踩雷匯總

(1)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37.北方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為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信託投資公司,註冊資10億,註冊地天津市。北方信託股東總數共27家,實際控制人為天津泰達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2.33%)。

北方信託踩雷匯總

(1)新光集團

危機事件:新光集團18.7億債務違約 北方信託不幸中招2.1億。

(2)興業礦業

危機事件:興業礦業質押爆倉追蹤,多家信託公司踩雷,興業礦業股價回撤超過40%,北方國際信託則超過50%

38.廈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為廈門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5年1月,註冊資本23億元(其中外匯資本金1500萬美元),註冊地福建省廈門市。公司股東:廈門市金財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80%;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10%;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10%。

(1)海航系

危機事件:自2017年海外併購,海航就持續處置資產支撐集團資金周轉,但資金鍊還是嚴重吃緊。2018年4月份海航集團面臨約150億元的資金缺口。今年上半年,海航巨虧32億元,持有現金僅406億元,卻面臨逾5548億元借款。目前海航系企業正在出售地產資產解扣債務危機。

39.渤海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為河北省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83年12月,註冊資本20億元,註冊地河北省石家莊市。公司股東:海航集團60.22%;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有限責任公司15.51%。

渤海信託踩雷匯總

(1)海航系

危機事件:自2017年海外併購,海航就持續處置資產支撐集團資金周轉,但資金鍊還是嚴重吃緊。2018年4月份海航集團面臨約150億元的資金缺口。今年上半年,海航巨虧32億元,持有現金僅406億元,卻面臨逾5548億元借款。目前海航系企業正在出售地產資產解扣債務危機。

(2)五洲國際

危機事件:自2015年以來五洲國際虧損逐漸擴大,2017營收下降6.54%,淨利同比下降超過600%。負債率已經達到接近250%的歷史高位,早在2018年就已經陷入債務危機,並開始折價出售資產。但是由於公司主要項目大部分位於三四線城市,短期內很難處理。

40.國通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為武漢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91年,註冊資本32億元,註冊地湖北武漢。2017年11月份,方正東亞信託股權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從方正集團持股70.01%、東亞銀行持股19.99%和武漢金控持股持股10%,變更為武漢金控持股67.51%、東亞銀行持股19.99%、方正集團持股12.5%,武漢金控取得實際控制人地位,方正東亞信託變更為國通信託。

國通信託踩雷違約匯總:

(1)凱迪生態

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2)南京豐盛

危機事件:南京豐盛產業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等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8家機構的12.08億元債款到期未付。

(3)「羅生門」

危機事件:2018年5月26日,斯太爾公告稱,公司已經在湖北起訴國通信託和北京天晟,法院已立案受理。公告稱,斯太爾以1.3億元自有資金購買「方正東亞天晟組合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下稱天晟組合)第1期產品存續滿12個月後申請提前終止。

41.西部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中國人民銀行陝西省分行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2002年7月,註冊資本金15億元。由陝西省電力建設投資開發公司、陝西省產業投資公司、彩虹股份、寶鈦股份、西飛公司等24家省內外知名企業共同出資組建。公司股東:陝西省電力建設投資開發公司57.78%。上半年淨利潤為6.64億元。

(1)海航系

危機事件:自2017年海外併購,海航就持續處置資產支撐集團資金周轉,但資金鍊還是嚴重吃緊。2018年4月份海航集團面臨約150億元的資金缺口。今年上半年,海航巨虧32億元,持有現金僅406億元,卻面臨逾5548億元借款。目前海航系企業正在出售地產資產解扣債務危機。

(2)五洲國際

危機事件:自2015年以來五洲國際虧損逐漸擴大,2017營收下降6.54%,淨利同比下降超過600%。負債率已經達到接近250%的歷史高位,早在2018年就已經陷入債務危機,並開始折價出售資產。但是由於公司主要項目大部分位於三四線城市,短期內很難處理。

(3)富控互動(中技控股)

危機事件:2016年中技控股更名為上海富控互動娛樂。2018年初,富控互動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實控人顏靜剛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也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富控互動及其實控人涉及多起訴訟,被多家法院裁定保全財產、凍結帳戶,且顏靜剛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富控娛樂股票簡稱由「富控互動」變更為「*ST富控」。

42.陸家嘴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是青島海協信託,成立於2003年10月,註冊資本為40億,註冊地為山東省青島市,在上海設立管理總部。公司股東:上海陸家嘴金融發展有限公司(持股71.61%);青島國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18.28%;青島國信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0.11%

陸家嘴信託暴雷違約匯總:

(1)河北融投擔保

危機事件:河北融投雖是中國第二大擔保公司,但公司最多只能擔保420億元,實際擔保額卻高達500億元,接連被曝出多起資管產品無法履行擔保責任的違約糾紛,被河北建投託管

(2)中國地產

危機事件:3月29日,港股上市公司CHINA PROPERTIES GROUP LIMITED(以下簡稱「中國地產」)發布年報,年報顯示,中國地產全資子公司在2018年被平安大華、陸家嘴信託和中建投信託告上法庭,要求償還40億違約貸款。

43.浙商金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為金信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2月,註冊資本17億元,註冊地浙江省杭州市。公司股東: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6%);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持股35%);傳化集團有限公司(持股9%)。

浙金信託踩雷違約匯總:

(1)凱迪生態

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2)浙江三聯集團

危機事件:浙金信託1.95億元放款對象為浙江省金華當地房地產公司浙江三聯集團有限公司,且該公司已經在去年8月被當地法院裁定進入破產重整階段。因此,浙金信託計提3123.42萬元資產減值損失能否覆蓋整個貸款計劃損失存疑,而浙金信託高管對此事也不予置評。

44.華宸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原內蒙古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始創於1988年4月,註冊資本8億元,註冊地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司股東: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36.5%;中國大唐集團資本控股有限公司32.45%;內蒙古國資委30.2%。

(1)內部員工詐騙

危機事件:華宸信託員工詐騙兩年無人察覺,7500多萬揮霍一空,虛假出售收益權

45.交銀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為湖北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1年6月,註冊資本57.6億元,註冊地湖北省武漢市。是國務院特批的第一家商業銀行直接投資控股的信託公司,也是第一家按照新「一法兩規」重組設立的信託公司,公司股東: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85%);湖北省交通投資有限公司(15%)。

交銀信託踩雷延期匯總:

(1)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46.興業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系聯華國際信託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3月,註冊地為福建省福州市,註冊資本為100億元。公司兩大主要股東分別為: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73%)、澳大利亞國民銀行(16.8%)。其餘三家為:福建華投投資有限公司(4.81%),福建省華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2%),南平市投資擔保有限公司(0.83%)。

(1)閩興醫藥

危機事件:閩興醫藥應收帳款涉嫌造假。閩興醫藥多次以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協和醫院的應收帳款抵押貸款,按理說不會出現拖欠的情況,很可能應收帳款存在造假的情況。雖然涉及到的其他信託產品採取了與相關公證人員一起去醫院確權的保障措施,但事發後據報導醫院否認了應收帳款的存在。

(2)凱迪生態

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47.中泰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是中國農業銀行廈門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8年,註冊資本5.17億元,註冊地上海市。公司主要股東:中國華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31.57%)、上海新黃浦置業股份有限公司(29.97%),廣聯(南寧)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

(1)青海省投

危機事件:去年以來,青海省投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3月末,年內需償還有息負債196.16億元,逾期債務本金為67.87億元,其中逾期信託貸款17.62億元、明股實債15億元、銀行貸款13.91億元和貿易融資11.9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82%。目前青海省投的主體長期信用被標普下調至CCC+,被中正鵬元下調至BBB。

(2)重慶典雅地產

危機事件:重慶典雅因資金鍊斷裂,導致開發的4個房地產項目存在延期交房、不能辦證。截至2016年11月30日,重慶典雅帳面資產總計42.62億元,負債65.41億元,2017年申請破產重整被受理。

48.中誠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為中煤信託公司,成立於1995年11月,註冊資本24.57億元,註冊地北京。現有股東15家,大股東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股32.92%;國華能源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0.35%;兗礦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0.17%;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5.08%。

(1)青海省投

危機事件:去年以來,青海省投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3月末,年內需償還有息負債196.16億元,逾期債務本金為67.87億元,其中逾期信託貸款17.62億元、明股實債15億元、銀行貸款13.91億元和貿易融資11.9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82%。目前青海省投的主體長期信用被標普下調至CCC+,被中正鵬元下調至BBB。

(2)三盛宏業

中誠信託三盛宏業信託計劃資金總額為2.02億元,期限為30個月。因三盛集團在其他金融機構債務違約,已直接觸發信託計劃提前還款條件。受託人已以正式函件形式要求三盛集團提前償還信託計劃項下融資本息。

49.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原名中國金谷國際信託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93年,註冊資本22億元,註冊地在北京西城。公司股東: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92.29%)、中國婦女活動中心(6.25%)、中國海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1.46%)。

金谷信託暫無公開違約記錄

50.大業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於1992年,註冊資本10億元,註冊地廣州市。公司股東: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41.67%)、廣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38.33%)、廣東京信電力集團有限公司(20%)。

(1)五洲國際

危機事件:自2015年以來五洲國際虧損逐漸擴大,2017營收下降6.54%,淨利同比下降超過600%。負債率已經達到接近250%的歷史高位,早在2018年就已經陷入債務危機,並開始折價出售資產。但是由於公司主要項目大部分位於三四線城市,短期內很難處理。

(2)三盛宏業

中誠信託三盛宏業信託計劃資金總額為2.02億元,期限為30個月。據相關媒體報導,為三盛宏業提供了融資的信託公司除了中誠信託之外,還包括大業信託、光大信託、愛建信託。有分析指出,隨著三盛宏業陷入流動性危機,這些信託計劃到期後還能否如期兌付給投資者仍是一個未知數。

51.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成立於1987年1月,註冊資本30.36億元,註冊地新疆烏魯木齊市。控股股東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98.09%)。

(1)富控互動(中技控股)

危機事件:2016年中技控股更名為上海富控互動娛樂。2018年初,富控互動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公司實控人顏靜剛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也遭證監會立案調查。富控互動及其實控人涉及多起訴訟,被多家法院裁定保全財產、凍結帳戶,且顏靜剛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富控娛樂股票簡稱由「富控互動」變更為「*ST富控」。

(2) 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3)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52.長城新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為伊犁哈薩克自治州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8年7月,註冊資金3億元,註冊地新疆烏魯木齊市,公司管理總部設在北京。公司股東:中國長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35%);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有資產經營公司(35%);深圳市盛金創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17%);伊犁哈薩克自治州財信融通投資擔保有限公司(13%)。

(1)大連金生山海雲天

危機事件:長城新盛信託違規操作導致信託踩雷,長城新盛大連金生山海雲天項目 2013年10月18日成立的。2015年10月18日到期。但項目到期未能兌付

53.中建投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為浙江省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創建於1979年,註冊地浙江省杭州市,註冊資本50億。公司股東: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90.05%)。

(1)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2)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3)南京豐盛

危機事件:南京豐盛產業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等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8家機構的12.08億元債款到期未付。

(4)中國地產

危機事件:3月29日,港股上市公司CHINA PROPERTIES GROUP LIMITED(以下簡稱「中國地產」)發布年報,年報顯示,中國地產全資子公司在2018年被平安大華、陸家嘴信託和中建投信託告上法庭,要求償還40億違約貸款。

54.光大興隴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為甘肅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80年,註冊資本64.2億元,註冊地在甘肅省蘭州市。公司股權:中國光大(集團)(51%);甘肅省國有資產投資集團有限公司(41.58%);天水市財政局4(4.00%);白銀市財政局(3.42%)。

(1)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2) 中科建設系

危機事件:中科建設是中科院全資子公司,盲目舉債擴張導致公司深陷債務泥潭,多筆以中科建設和子公司中科建飛名義舉借多信託貸款逾期。截至2018年12月,中科建設總負債高達560億元,涉及到178家債權人,目前名下資產已經全部被查封凍結。目前中科建設正在著手剝離不良資產以及與主業無關的子公司。

(3)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4)青海省投

危機事件:去年以來,青海省投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3月末,年內需償還有息負債196.16億元,逾期債務本金為67.87億元,其中逾期信託貸款17.62億元、明股實債15億元、銀行貸款13.91億元和貿易融資11.97億元,資產負債率超過82%。目前青海省投的主體長期信用被標普下調至CCC+,被中正鵬元下調至BBB。

(5)南京豐盛

危機事件:南京豐盛產業及其旗下南京建工集團、南京東部路橋工程等5家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8家機構的12.08億元債款到期未付。

55.新時代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是包頭市信託投資公司,1987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正式成立,註冊資本60億,註冊地內蒙古包頭市。公司股東:新時代遠景投資有限公司58.54%(明天系背景);上海人廣實業發展有限公司24.39%。新時代信託旗下控股新時代證券有限公司。

(1)明天系:肖建華

危機事件:據新財富統計,截至2017年6月底,明天系已經控參股44家金融公司,涉足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租賃、期貨等,覆蓋了金融業全部牌照,其控參股的金融機構資產規模高達3萬億,2017年肖建華被扣留在上海,正配合中國當局出售他的明天系所持有的投資,目前明天系持有資產的情況錯綜複雜,包括多家上市實體、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經紀公司,資產剝離的過程預計將持續3年多。

56.新華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79年,是我國最早的信託公司之一,公司註冊資本為42億元,註冊地為重慶市。公司股東:上海珊瑚礁信息系統有限公司40%;上海紀輝資產管理有限公司21.43%;新產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17.33%(明天系背景);北京宏達信資產經營有限公司10%;人和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5.67%;英國巴克萊銀行有限公司5.57%。

(1)明天系:肖建華

危機事件:據新財富統計,截至2017年6月底,明天系已經控參股44家金融公司,涉足銀行、保險、信託、證券、基金、租賃、期貨等,覆蓋了金融業全部牌照,其控參股的金融機構資產規模高達3萬億,2017年肖建華被扣留在上海,正配合中國當局出售他的明天系所持有的投資,目前明天系持有資產的情況錯綜複雜,包括多家上市實體、銀行、保險公司和證券經紀公司,資產剝離的過程預計將持續3年多。

(2)部分延期產品匯總

基石2號、鼎石3號、鼎石8號、鼎石10號、華錦103號、匯源6號、華恆70號、華惠119號、華惠50號、東啟*幻境旅遊等

57.四川信託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5年,註冊資本35億元,註冊地四川成都。四川信託共10家股東分別為:四川宏達(集團)有限公司;中海信託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宏達股份有限公司;四川豪吉食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匯源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鐵路局;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成渝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菸草總公司四川省公司。

(1) 中科建設系

危機事件:中科建設是中科院全資子公司,截至2018年12月,中科建設總負債高達560億元,涉及到178家債權人,目前名下資產已經全部被查封凍結。目前中科建設正在著手剝離不良資產以及與主業無關的子公司。

(2) 部分延期產品匯總

58.國民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是建設銀行浙江省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7年,註冊資本10億元,註冊地北京市。在2000年之後,由於在二級市場操作出現6000萬元左右的虧損,浙江信託股東被迫變賣公司,由4家股東單位接手:豐益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31.73%)、璟安實業有限公司(持股27.55%)、上海創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24.16%)、恆豐裕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持股16.56%)。4家股東中的3家實際控制人均為富德生命人壽董事長張峻。

(1) 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2)河北融投擔保

危機事件:河北融投雖是中國第二大擔保公司,但公司最多只能擔保420億元,實際擔保額卻高達500億元,接連被曝出多起資管產品無法履行擔保責任的違約糾紛,被河北建投託管

(3)部分產品延期匯總

59.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

成立於2013年4月15日(目前最晚重新註冊登記的),註冊地為北京,註冊資本70億元;公司股東:中國泛海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9.65%);浙江泛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5%)。

(1)富控互動(中技控股)

危機事件:2016年中技控股更名為上海富控互動娛樂。富控互動及其實控人涉及多起訴訟,被多家法院裁定保全財產、凍結帳戶,且顏靜剛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富控娛樂股票簡稱由「富控互動」變更為「*ST富控」。

(2)樂視網

危機事件:法院拍賣被執行人樂視控股持有的樂融致新3124.5萬元出資額的股權,拍賣款為1.31億元人民幣,已發還申請人民生信託,被執行人自動履行9.01億元人民幣。於是申請人民生信託在2018年12月27日撤回執行申請。上述兩筆款項合計超過10.3億元。

(3)三盛宏業

危機事件:2019年,三盛宏業與中國民生信託的借款糾紛,因涉及交叉違約條款三盛宏業被中誠信託查封旗下資產,並宣布該信託計劃提前結束,要求三盛宏業提前償還信託計劃貸款資金,三盛宏業危機集中爆發。

60. 上海愛建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為上海愛建金融信託投資公司,創建於1986年8月,註冊資本46億,註冊地在上海。公司股東:上海愛建股份有限公司。

(1) 佳兆業

危機事件:2015年董事局主席被爆捲入深圳官員腐敗案、財務高管離職、股票停牌、債務接連違約,尚未兌付的信託產品超過100億元。

(2)閩興醫藥

危機事件:閩興醫藥應收帳款涉嫌造假,多起信託違約。中糧信託和愛建信託也捲入其中,但尚未到期,分別於2022年和2020年到期。

61.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為昆明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公司成立於1992年,2009年遷址上海,更名為華澳國際信託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0億元。公司股東:北京融達投資有限公司50.1%;北京三吉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30%;澳大利亞麥格理資本證券股份有限公司19.9%共同出資。

(1) 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2)部分危機產品

長盈66號(2.8億)、長昊27號(6億、)、長盈36號(1.1億)、長盈37號(1.9億)等。

62.安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是鞍山市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註冊資本54.69億,2004年遷址上海,1994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600816),是國內最早一批金融類上市公司,也是目前我國僅有的兩家上市信託公司之一。公司股東:上海國之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32.96%。

(1)超百億暴雷

危機事件:截至8月31日,安信信託受讓信託計劃受益權及承擔相關訴訟費用合計約84.7億元,其中已判決案件的金額10.2億元,達成和解的案件的金額9.1億元,尚在審理中的案件金額65.4億元。涉及產品大多未公開披露。

63.萬向信託有限公司

前身為中國工商銀行浙江省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6年,註冊資本13.39億,註冊地浙江杭州。公司股東: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6.5%)、浙江菸草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持股14.49%)、浙江省郵政公司(3.97%)、巨化集團公司(2.86%)、浙江省財務開發公司(2.18%)。

(1)青海省投

危機事件:去年以來,青海省投深陷債務危機,截至2019年3月末,年內需償還有息負債196.16億元,逾期債務本金為67.87億元目前青海省投的主體長期信用被標普下調至CCC+,被中正鵬元下調至BBB。

(2) 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3)丹東港

危機事件:丹東港集團負債667億,外貿信託、國投信託、萬向、工行、中信、招行等機構紛紛「踩雷」。

64.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前身中國人民銀行大連市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1年,註冊資本66億,註冊地遼寧省大連市。公司股東:華信匯通集團有限公司60%。華信信託目前為大通證券第一大股東。14.00億元的淨利潤。

(1)大連友誼、*ST大洲

危機事件:2019年7月,近日上市公司大連友誼(000679.SZ)發布關於子公司部分債務逾期的公告,而*ST大洲(000571.SZ)則發布了關於收到法院民事裁定書的公告。兩則公告內容顯示,作為貸款提供方的華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接連踩雷上述兩家上市公司,面臨著貸款違約的情況。

65. 吉林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吉林省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1985年,註冊資本15.97億元,註冊地吉林省長春市。公司股東:吉林省財政廳(持股97.496%),吉林糧食集團有限公司0.626%,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0.626%。

(1)中科建設系

危機事件:中科建設是中科院全資子公司,盲目舉債擴張導致公司深陷債務泥潭,多筆以中科建設和子公司中科建飛名義舉借多信託貸款逾期。截至2018年12月,中科建設總負債高達560億元,涉及到178家債權人,目前名下資產已經全部被查封凍結。目前中科建設正在著手剝離不良資產以及與主業無關的子公司。

吉林信託·匯融38號中科建設特定資產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簡稱「匯融38號」)已經違約,涉及規模4.5億元。

(2)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3)山西福裕能源

危機事件:吉林信託·松花江(77)號山西福裕能源項目,2014年該產品6期產品全部違約,其中第一期違約已超過5個月。該項目違約源於融資方山西聯盛集團因巨債纏身無法按期償款,而聯盛實際控制人邢立斌已在2014年3月12日被警方帶走。

66. 西藏信託有限公司

西藏信託有限公司,成立於1991年,註冊資本30億元,註冊地西藏拉薩,公司總部設於北京。公司股東:西藏自治區財政廳80%;西藏自治區投資有限公司20%。

(1)中弘系

危機事件:2017年底,中弘股份深陷「內憂外患。中弘三次重組無果,去年年末中弘股份股價暴跌退市。

(2)ST景谷

危機事件:*ST景谷(600265,SH)拖欠西藏信託貸款9000萬元3年多,貸款償還成為展期再展期的難題,西藏信託不得不提出放棄近3000萬元利息要回本金要求,*ST景谷居然立馬就歸還了本金。

(3)泰禾集團

危機事件:泰禾集團(000732)被西藏信託起訴後,負債1900億的泰禾集團要起訴自媒體,日前,北京市第四中級人民法院公告顯示,因信託借款合同糾紛,西藏信託已經正式對泰禾集團、黃其森、福建中維地產、東莞金澤置業等6個被告提起訴訟,案件將於2020年2月11日開庭

67. 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

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創立於1991年,註冊資本12億元,註冊地雲南省昆明市。公司股東:雲南省財政廳25%;湧金實業(集團)有限公司24.5%;上海納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23%。

(1)承興控股-羅靜

危機事件:2019最大的「羅靜」詐騙案,涉案金額達100億,其中雲南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信」)涉案金額有16億

68.英大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

前身為濟南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成立於1987年3月,註冊資本30.22億元,註冊地北京。公司股東:國網英大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84.55%、中國電力財務有限公司5.21%等6家股東單位,實際控股股東為國家電網公司。

(1)凱迪生態

危機事件:凱迪生態中票違約牽扯出一系列違約,截至去年7月8日,凱迪生態逾期債務合計31.8億元,僅信託貸款就有27筆,現已進入破產重整階段。

(2)塑力集團

危機事件:英大信託於2016年10月成立的「英大信託-聯贏LY004號-塑力集團應收帳款收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於2017年6月發生延期兌付實質性違約,截止目前該信託計劃仍處於逾期未兌付狀態。許多投資者還在尋求兌付方案。

(3)東方金鈺

危機事件:東方金鈺事件詳見上文介紹。英大信託共計7筆貸款,金額5.8億元。

(4)上海融御

危機事件:2018年1月19日,英大信託在其官網主動發布公告稱其旗下一款信託計劃延期。該信託計劃名為「上海融御特定資產收益權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以下簡稱「融御信託計劃」),發行總規模為12億元,發行期限24個月,於2018年1月19日到期。

政信定融網。由中國投行俱樂部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史上最全整理!中國68家信託公司踩雷延期超級匯總!|中信信託有限...
    東莞信託踩雷匯總(1)東方金鈺危機事件:東方金鈺21.88億元債務集中到期,佔淨資產67.76%,債務接連違約,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股價暴跌。公司自救無果,多家金融機構採取訴訟和財產保全等措施,而東方金鈺年初決定終止被收購,重組希望破滅。
  • 中國68家信託公司,實際控股都是誰!
    作為中國金融行業的重要支柱之一,信託業一直備受關注。歷經歷史上的數次波動與整頓,信託機構也從曾經上千家減至現在的 68 家。那麼,這 68 家現存的信託公司層層穿透至底層,實際控股的都是誰?  目錄  1. 政府機關如何持股信託公司?  2. 民營和外資如何持股信託公司?  3.
  • 一文讀懂68家信託公司與信託行業
    ,同時信託業也是我國最具創新能力與訴求、歷經整頓最為頻繁的一類金融行業,在防範金融風險、回歸金融業務本源的政策導向下,信託行業同樣處於轉型的通道中,信託公司之間的分化也更為明顯,而目前信託行業也正處於第七次整頓大潮中(已有3家信託公司2019年出現虧損的情況)。
  • 全面剖析信託行業及68家信託公司(2020年版)
    隨後華信信託及其全資子公司分別作為出質人向中國信託業保障基金質押6億股股權以獲取資金支持,引起廣泛關注。事實上華信信託的業務困境近年來一直比較突出,這從其業績指標上便可見一斑。此外華信信託也被稱為最神秘的信託公司,主要是因為其股權結構的複雜性。華信信託於2007年股權改制後由國資控股變為民營控股,並被稱為中國最神秘的信託公司。
  • 68家信託公司 誰領風騷?
    來源:黃桷樹財經68家信託公司,誰領風騷?信託,穩坐資管領域的第二把交椅。2019年,中國經濟環境愈加複雜多變,全球經濟復甦步伐放緩,整個信託行業的發展狀況可以用兩個字概括:一個字是「降」,信託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末下降4.85%,另一個字是「穩」,信託行業的利潤總額為727.05億元,與2018年大致相當。
  • 68家信託公司賺錢能力排查:逾六成淨利潤下滑兩家虧損
    來自中國信託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減少到22.7萬億元,同比下降13.50%;信託行業風險項目個數為872個,季度環比增加40個;規模為2221.89億元,環比增長2.88%;信託資產風險率為0.98%,環比上升0.05個百分點;信託賠償準備金為260.71億元,同比增長17.90%;信託賠償準備金佔所有者權益的比例從
  • 68家信託公司監管評級結果出爐(附2017資產規模,收入等排名)
    本次監管評級之所以備受關注,主要因為這是銀保監會繼2017年之後第二次從行業角度對國內68家信託公司作出綜合評價,具有極高的權威性和影響力。根據銀保監會《信託公司監管評級辦法》,68家信託公司被分為創新類(A+、A-),發展類(B+、B-)和成長類(C+、C-)三大類六個級別。
  • 中信信託註冊資本獲批增至112.76億元 年內僅6家信託公司增資(附68...
    每經記者:陳玉靜 每經編輯:廖丹不同於往年信託公司增資的你追我趕,2019年至今已過大半,信託行業僅有6家信託公司增加註冊資本金,增資金額合計108.76億元。增加的註冊資本由大股東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出資,增資後,中信信託的股東的出資金額和出資比例為: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出資金額人民幣92.76億元,出資比例82.26%;中信興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出資金額人民幣20億元,出資比例17.74%。這是繼2014年大手筆增資88億元後,中信信託再次增資。
  • 信託「黑名單」:信託違約機構及產品全梳理
    圖:信託違約數統計圖資料來源:公開資料整理,如是金融研究院難倖免:僅2家機構無公開違約信託除紫金信託和天津信託2家國企系外,剩餘66家信託公司均有違約項目,合計414隻信託違約或延期,包括36隻事物管理類信託,
  • 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達21.6萬億元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胡萍本報訊記者胡萍報導中國信託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信託行業發展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四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6萬億元,較2018年年末的22.7萬億元同比下降
  • 2018年信託業大盤點:6成公司淨利潤下滑,中信穩坐第一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整理68家信託公司年報數據,不難發現在資管新規落地的第一年,信託業承壓明顯,信託資產規模和盈利均有一定程度下滑。從信託資產規模看,截至2018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為22.70萬億元,較2017年末的26.25萬億元同比下降13.5%。
  • 截至一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33萬億元
    信託業協會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季度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受託資產規模為21.33萬億元,較2019年4季度末的21.60萬億元小幅度下降1.28%,環比幅度較2019年4季度末的-1.78%收窄0.5個百分點;同比增速為-5.38%,較2019年1季度末的-12.0%大幅收窄。
  • 100億「信託大亨」被刑拘!中國600億信託巨頭,徹底崩塌
    值得一提的是,安信信託是上交所唯一一家上市的信託公司,最新總市值高達109億元。而其巔峰時刻是在2017年,以36.68億的淨利潤躋身中國信託行業第2位,安信信託的總市值一度超過600億元。
  • 信託公司系列:華融信託
    目前,中國華融設有31家分公司,服務網絡遍及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旗下擁有華融證券、華融金融租賃、華融湘江銀行、華融信託、華融期貨、華融融德、華融置業、華融國際、華融消費金融等多家營運子公司。中國華融對外提供不良資產經營、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信託、金融租賃、投資、期貨、消費金融等金融服務。
  • 信託受益權帳戶代理開戶機構第二批名單發布 18家信託公司獲得代理...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12月4日,據中國信託登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登」)官方微信消息,自9月中國信登上線全國集中管理的信託受益權帳戶系統並正式對外提供服務以來,全國各信託公司積極響應,經過與中國信登協議籤訂、材料申核、網絡調通、用戶權限設置及電子認證證書籤發等一系列工作準備後
  • 信託公司系列:安信信託
    安信信託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600816,以下簡稱安信信託)中國唯一一家上交所上市的信託公司。 2019-1-28  2018中國企業信用500強發布華為居首 安信信託成信託「獨苗」在信託領域,則只有安信信託一家上榜。據了解,安信信託也是目前唯一在上交所A股上市的信託公司。2017年,該公司淨利潤達36.68億元。
  • 2020年上半年利潤最高的信託公司排名 誰是最賺錢的信託公司
    隨著各信託公司2020年上半年年報的出爐,我們根據每家公司的淨利潤,為大家整理出了2020年上半年利潤最高的信託公司排名前20位,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華信信託明確引戰條件 三家信託公司困局待解
    11月17日晚,一直謀求引戰的華信信託公布了引戰方案。華信信託發布《關於徵集戰略投資者的公告》稱,公司計劃引入1家或多家戰略投資者,引入資金34億-68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0億-134億元。目前,華信信託面臨超過20隻產品延期兌付的局面。
  • 2018「校招大戰」上演 6家信託公司搶灘
    新學年伊始,2018屆畢業生的「校招大戰」悄然打響,信託公司自然也不例外。   《證券日報》記者據應屆生求職網、智聯招聘、前程無憂等多個招聘網站及信託公司官網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6家信託公司已經揭開校園招聘的序幕,分別為中國外貿信託、上海國際信託、愛建信託、華信信託、廈門國際信託、平安信託。
  • 信託頻頻違約,浙江一家上市公司踩雷,4000萬本息無法兌付
    今年一季度信託不良率達到3.02%以上,而2017年之前,信託風險資產不良率大多數維持在0.8%以下,2018年小幅上升至0.98%。昔日固收的老大哥信託,全國只發68張牌照,但最近的違約率有點高。杭鍋股份踩雷,4000萬未能如期兌付5月初,業內傳言「四川信託即將被接管,停止所有資金池業務」,四川信託官方還發聲明否認甩鍋,稱公司經營管理一切正常。但如今投資者都找上門了,深陷兌付危機的四川信託再也捂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