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非遺傳承人(左)進行技藝傳承 蘇銳 攝
記者12月4日從山東省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了解到,2021年起,濰坊將進一步探尋齊魯文化的文化特質與獨特內涵,搭建齊魯文化學術交流平臺,出版研究闡釋書籍。以《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建設工作方案(2020-2024年)》為抓手,深入推進四大片區、八大體系建設。打造非遺資源飛地。對接北京、深圳等一線地區,藉助先進地區優秀創意思維、高端人才、銷售模式等,打造市外輻射全國的保護區非遺人才高地,成為宣傳推廣保護區建設成果的新亮點。在3所高等院校建立傳統工藝工作站,打造非遺職業化道路。
濰坊市文化和旅遊局提出,當地明年還將舉辦「不忘初心 輝煌十年」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十年建設成果宣傳推廣系列活動。一是開展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十年建設成果展示年活動。在市區設立成果展覽主會場,每個月選取一個縣市區成果作為主題,在市區的景區、商場、酒店、社區舉行展覽展示展銷活動,各縣市區參照舉行相關活動,充分展示保護區建設成果。二是藉助電臺、報刊、網絡、新媒體,以及風箏會、魯臺會等重大節會和春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廣泛宣傳推廣保護區十年建設保護新成果。加大非遺與旅遊融合力度,在車站、景區、酒店設立非遺標誌物和非遺元素展示空間,在市區主要景點開展常態化非遺展演活動,以非遺促流量,以非遺帶熱度。
深挖全市優秀文旅資源。整合現有優質項目,通過非遺+景區、研學、民俗、文創等方式充實完善以多彩民藝、秀美山村、尋古探幽、漁鹽耕讀為主題的多條民俗風情遊路線,使非遺真正融入現代生活。對瀕危項目進行搶救性挖掘並進行數位化保護。加強非遺志願者、縣、市、省、國家傳承人梯隊建設。引進高端非遺專業人才,提高濰坊市非遺傳承能力和保護水平。完善非遺人才儲備大資料庫,發展壯大傳承隊伍。
要大力推動重點項目建設。鼓勵縣市區建設縣域非遺聚集區,以2021年為時間節點,建設2個市級非遺聚集區,12個縣級非遺聚集區。進一步貫徹落實四大片區,八大體系建設,編制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綜合展示館建設方案。持續推進南屯小鎮非遺園、楊家埠民俗大觀園、紅高粱藝博園等非遺聚集區改造升級。促進相關賽事品牌活動提檔升級,提高活動水平和影響力。引進國內知名文創企業,提升濰坊非遺文創水平。
責編:楊曉君
【來源:文旅中國】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