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疫情以來,國內會展業恢復最早的城市,成都正在探索會展經濟+產業功能區的發展模式,或將為全國會展業的發展蹚出一條新路。」10月16日舉行的2020中國(成都)國際會議發展大會上,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在接受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如此表示。
這是中國(成都)國際會議發展大會第二次在成都舉辦,本次大會採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以「聚合力量·共創國際新高度」為主題,國際國內會議組織者、業界專家及學者等300餘位嘉賓齊聚成都,探討成都打造國際會展之都的新方向、新路徑。會議現場還透露,目前成都形成了「五區協同」會展產業生態空間,天府國際會議中心預計年底投用。
今年底
天府國際會議中心有望投用
袁再青是連續兩屆參加中國(成都)國際會議發展大會的重要嘉賓之一,談及兩次參會的感觸,他認為成都會展業發展的思路、想法在全國來說都是比較超前的,在全國首創會展和產業聯動經驗後,現在又提出會展+產業功能區,引起業界的廣泛探討。「希望成都在這方面也闖出一條新路來,預計明年我們會和成都博覽局合作舉行一個會展新經濟論壇,專門研究探討成都提出的會展新經濟概念,並進一步把它細化落地。」在袁再青看來,這將是會展業發展的一條新路子。
事實上,中國(成都)國際會議發展大會正是在成都建設「三城三都」和構建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背景下應運而生的,自2019年成功舉辦以來,已確定永久落戶成都市。本次大會的舉辦地都江堰市融創國際會議中心,就位於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
目前,圍繞會展經濟產業生態圈構建,成都形成了「五區協同」會展產業生態空間,並大力推動會展載體建設,重點推動在12個區市縣的開發建設。「今年底,天府國際會議中心也將投入運營,屆時將和中國國際西部博覽城共同組成中西部最大的集會議、展覽、餐飲、酒店、商務配套為一體的會議會展綜合體,具備滿足高能級國際峰會、高端商務會議活動整體接待服務能力。」成都市博覽局副局長鍾謙透露,成都市博覽局借鑑先進城市經驗,圍繞城市特色和產業促進需求,推動《成都市會展業促進條例》通過人大立法,目前已全面徵求社會和部門意見並完善,計劃於年底出臺。
攜手發展
超15個會議項目落地成都
據統計,2020年1~9月,成都共舉辦線上線下重大展會節慶活動496個,展會總面積618.6萬平方米,通過展會項目達成籤約投資項目315個、協議投資金額4983億元,預計到年底會較2019年明顯上升。
在昨日下午舉行的國際國內會議對接洽談會上,來自成都和都江堰的80餘家各類會議服務商與特邀買家代表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協議,預計將有超過15個會議項目落地成都。
其中,成都市博覽局與世界健康產業大會秘書處、國際舉重聯合會力量與健身分會、《中國縣域衛生》雜誌、眾信博睿整合營銷諮詢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將在健康、體育、醫療、旅遊活動等方面展開合作與交流。
與此同時,李冰文化創意旅遊產業功能區管理委員會、四川青城山旅遊裝備產業功能區管理委員會、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管理委員會分別與蘇州會去哪諮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用戶體驗聯盟、北京東方爍夢管理諮詢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針對三大產業功能區優勢產業將分別開展會議活動引進等工作,促進產業功能區快速健康發展。
此外,都江堰市會議展覽協會與中國會議產業大會也達成戰略合作,未來將深度對接,助力都江堰會議展覽企業發展。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