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二月蘭TT
今天的這篇文章,屬於親身經歷,之所以寫下來,就是想給已經成為父母,或將要成為父母的朋友們一個警醒:不管你和孩子有多大的矛盾,孩子有多麼讓你生氣,你都不能對孩子說出這三個字。
真的,這三個字是利劍,它會刺傷孩子的內心,這個看不見的傷口,它會伴隨孩子一生。
下班回家,明顯感覺家裡氣氛詭異。也不知道他們爺倆有沒有做飯,餐桌上挺乾淨。老公坐在客廳一側的書桌邊在看書,見我回來,沒有特別的熱情。高一的兒子也沒有像平常一樣跟我大聲打招呼,他正在書房搞學習,我照例推開書房門,開心地和兒子打招呼。兒子淡淡地笑了笑,示意我出去,他的作業沒做完。
好吧,你們既然不說,那我就不問。
到了晚上十一點,兒子打開門,洗漱完畢,聽見他輕鬆地跟他爸爸道「晚安」,我趕緊豎起耳朵聽。果然,老公把兒子叫住了,兩個人在熱烈地討論什麼。我憋住,沒有出房間。
不行,聲音越來越大了,兒子的聲音很激動,老公的聲音不大,卻非常嚴厲。我按捺不住,躡手躡腳來到客廳,果然,爸爸坐著,兒子倚著沙發,兩人在理論呢。
聽了幾句,我大致理出頭緒:老公回到家,兒子上完補習班,正在吃點的外賣小串兒。老公一見,就生氣地責備「怎麼又吃這些垃圾東西?」兒子聽了也不反駁,繼續自己吃。老公後面有沒有做飯也不太清楚,後面兩個人怎麼交流的我也無法還原。反正,就是這麼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兒。
現在,老公痛心疾首地對著兒子說:「你只顧自己,爸爸在家裡,也不喊爸爸吃。太沒有良心了。」
我一聽後面這話,馬上制止:「老公,不能這樣說兒子,兒子很孝順。」說完,我碰了碰兒子的手,想安慰他。
兒子甩開我的手,對著他爸爸說:「你當時的語氣那個樣,我怎麼叫?你理解一個孩子的心情嗎?」
然後,兒子望了一眼他老爸,說了句「晚安」,就回房間了。
我馬上尾隨兒子進房,兒子要關門,說太晚了明天有課。我看他眼眶微微泛紅,心裡一酸,馬上想抱抱他,說:「爸爸媽媽都知道你很孝順很乖的。」 兒子不讓我抱,只搖搖頭,又說了聲「晚安」。
兒子今晚肯定是傷心了,我走出房間,老公坐在客廳一言不發,他的心情也不好。我很想衝過去告訴他:「你不要對孩子說這種話呀,再傷心再失望,犯得著跟自己的孩子說這種話嗎?」
這句話太傷人了。特別是從自己的父母嘴裡說出來,這對孩子的傷害該有多大啊。我們做父母的,總仗著自己對孩子的愛,脫口而出一些言不由衷的話。但是,不管氣成怎樣,不管當時你的情緒有多激動,都不要對自己的孩子說:「你沒良心!」
我為什麼對這句話這麼敏感呢?因為我自己親身經歷過。
在我小的時候,家裡很窮。那時,我們村裡的孩子,基本讀到小學就不再上學了,特別是女孩子,有很多小學都沒有讀畢業。我不是我們村裡成績最好的,但是我愛學。小學畢業後,我如願考上初中(那時初中是需要參加考試的),學費應該是十幾塊錢吧。我們家沒有。因為很擔心自己九月不能如期上學,我每天苦著臉跟父母鬧。
那一天,我像前幾日一樣,躺在竹板床上拼命喊「我要去上學,我要去上學。」我媽不在家,我爹在園子裡幹活,可能是聽得不耐煩了,我聽到他使勁挖菜地的聲音,又聽他突然大聲說道:「讀讀讀,誰讓你不讀啦?」我立馬噤聲,又聽到我爹在絮絮叨叨:「也不幹活,也不心痛父母,我看你今後也不是一個養爺(發音為YA)的仔!」
我爹這句話像是一個棒槌,一下子打蒙我了。我一下子止住了哭聲,也停止了板床的動作(就是用腳使勁打床),感覺心一下很痛。那時我應該不到12歲吧,是第一次感覺到心痛,我當時好像有在心裡說:「我不會,我不會不孝順!」但是,我沒有說出來。
這是一件多小的事啊,我爹都沒有正面罵過我,只是自己在地裡發牢騷,哪個人不會發牢騷呢。
但是,幾十年過去,這件事,我依然記得清清楚楚。
當然,在我爹爹媽媽的心裡,我一直是一個非常乖巧,非常懂事,非常體貼孝順的么女兒。我爹早就不記得他說過什麼話,他本來話不多,也幾乎不打罵孩子。可能就因為他平常話不多,我記得反而更清楚。
在我長大成人後,我雖然會力所能及地幫助家裡,平時寄錢寄物,過年一定回家。雖然,我的爹媽我的親戚們都說我是最孝順的,可是,我總覺得我做得不夠。我想,這可能就是小時候那句話給我造成的影響。我不是那麼自信,雖然我竭力在做好。
所以,我真的很迫切地想要告訴每一個已為人父母,或即將為人父母的朋友們,千萬不要對自己的孩子說這句話:「你沒有良心!」
你說過的話,也許早就忘記了。但孩子不會忘。不是不想,是忘不掉。
我的同學李軍,跟我也有同樣的遭遇。
在我們那個年代,中學時代是經常會串門的。我們倆個要好,讀書時就時不時跑到對方家裡過夜,父母都很開心,因為畢竟是孩子的同學嘛。這個時候,他們還會比較一下,誰誰誰更懂事兒啊,誰誰誰更顧家呀,等等(很奇怪,那時並沒有比成績)。
印象最深的是,當我說同學裡面李軍最好時,李同學爸爸一撇嘴,說:「李軍算什麼,沒有用。」
我當時大吃一驚,不知如何接話。李軍瞟了她爸爸一眼,沒有說話。
後面,我們讀書畢業,出來外面做事。中途我回家看望父母,就特意去看了李軍的爸爸媽媽。叔叔阿姨見我來,特別開心,要留我吃飯,我急著回家,叔叔就說送我,在路上,叔叔又買了橘子蘋果,一定要送給我,還一路說我真好真孝順。
我說李軍更好哩,她每個月寄那麼錢回來,我都沒有寄那麼多。李叔叔就說:「哎呀,我家李軍你就別說了,她也不像那那樣經常回來,她沒有良心,養著沒用。「
回到工作的地方,我憤憤不平地把叔叔的話,原封不動地告訴了我同學。李軍表面上不在乎,嘴裡卻氣呼呼地說:「我爸當著每個人的面都說我沒良心。我要讓他看看,到底是他女兒有良心還是他兒子孝順。」
事實呢,同學家裡有任何事情,都是她站出來。出來工作後,工資的一大半,她都寄給了家裡。後面,她弟弟結婚,也基本是同學一手操辦。
再後來,叔叔生病住院,同學請假回家照顧,同學弟弟就出了500塊的醫藥費,後面就再也不問花了多少錢之類的話。
誰最有良心呢?面對這麼好的女兒,叔叔還是嘴硬,一句表揚的話也不說。我同學撇撇嘴,說:「他們就這樣。」
我同學是一個豁達的人,凡事想得開。但是,對於自己的爸爸說自己不孝順,沒良心,她心裡不是不痛的,只是對方是生她養她的父母,她又能說什麼。
因為罵自己的是父母,子女永遠無法反駁。正如為人子女的我們,永遠不會和自己的父母爭辯自己將來會怎樣怎樣,我們自己的孩子,在聽到這句話後,有的也只是傷心。他們不會不再愛你,他們中有的人也許會忘記這些不愉快,但是,受過的傷,畢竟是受過了。我們做父母的,最怕的其實不是孩子不愛你,而是,孩子不那麼愛自己。
「沒良心」這三個字很重很重,無論你和孩子之間有多深的矛盾,都不要說出這幾個字。
已經說出來的怎麼辦?
說出去的話,如同潑出去的水,永遠無法挽回。我們最要緊要做的就是:
1、真誠地跟孩子道歉。
告訴孩子,是我錯了,我不該說這樣的話,爸爸媽媽相信你。
2、行動
比道歉更重要的是—行動。在今後的生活中,哪怕是發生了激烈的衝突,都不要說出這句話。哪怕你的孩子真的做出了如你預言的事情,你也不要說,這對事情的發展沒有任何幫助,除了傷害。
3、通過小細節補救
生活中總有一些令人感動的事情發生。當遇到這些小確幸時,及時抓住,及時真誠地表揚。當這種時刻多了,孩子內心會真正地感到幸福。他會覺得父母愛自己,尊重自己。
我相信,每一個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在內心深處,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才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真正願意用自己的孩子去換取「別人家的孩子」。
而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愛和認可,比任何東西都重要。
真正愛你的孩子,認可你的孩子吧。情緒再激動,」沒良心「這三個字,永遠也不要說出口。
作者:
二月蘭TT,情感領域創作者。堅持用最樸素的文字,書寫最溫暖的點滴。感謝您的評閱!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