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榮譽,展現了大英縣天星幼兒園在高度重視生態文明教育,長期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教育活動中所創出的顯著特色。獲得這樣的成績,與天星幼兒園特色辦園的理念密不可分。
大英縣天星幼兒園是國家第一輪「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專項資金新建的一所全日制公辦幼兒園,於2013年9月1日開園。目前全園規模12個班,教職員工57人,幼兒500餘名。幼兒園以「靈動教育」為特色,著力讓孩子在優美的環境中如快樂的音符般成長,現已成功創建為"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四川省示範性幼兒園"、"四川省環境友好型學校"、"四川省無煙單位"、"遂寧市示範性幼兒園"、"遂寧市特色學校"等,先後獲得國省市縣榮譽40多項。
教師團隊
靈動教育遍園快樂音符
「環境優美、師資素質高,孩子們就像一個個快樂的音符……」這是前來參觀學習的幼教同行對天星幼兒園發自內心的讚賞。「『滿天新星顆顆閃耀,遍園音符個個靈動』,正是我們辦學的價值追求。」大英縣天星幼兒園園長王紅梅說,作為2013年建立的一所公辦幼兒園,短短幾年,天星幼兒園就成為遂寧市示範幼兒園、遂寧市示範家長學校、大英縣第一批《指南》實驗基地園,實現了規範、科學、可持續發展,得益於「靈動」的辦園理念。2016年1月,經省教育廳專家的綜合評估,天星幼兒園成功創建為四川省示範性幼兒園。
文藝匯演
鋼琴造型的幼兒園大門、「跳動的琴鍵」造型的教學樓……在天星幼兒園,靈動的音符元素無處不在。「校園文化要可聽、可看,可感、可傳。」王紅梅說,一個靈動的環境,對於培養靈敏靈巧、靈氣靈性的健康、全面發展的幼兒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到琴鍵造型的教學樓、「天星劇場」表演區、「搖滾達人」打擊樂區等,小到「彩色琴鍵」的毛巾掛鈎,一切別具匠心的設計都是為了滿足幼兒思維靈活、氣質靈氣、性格靈性發展的需要。同時,操場和戶外綠地的輪胎、獨輪車、皮球、跳繩、鐵環、高蹺、毽子、飛盤、攀爬網等,極大程度滿足幼兒身體靈敏發展的需要;設置了美工室、塗鴉牆、巧手操作區、生活體驗館、班級美工區等,培養孩子們成為一個個智慧的「美孩子」。
在遂寧市中華經典誦讀大賽決賽中,天星幼兒園經典誦讀節目《唐詩樂》將唐詩宋詞巧妙地融入遊戲活動中,讓幼兒在經典中耳濡目染,體會博大精深;在籃球、足球、跳繩、跳皮筋、分營對弈等豐富多彩的遊戲中,用最本真的狀態感受唐詩的古韻樂趣,靈活多變的遊戲誦讀贏得評委和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最終獲得特等獎。
每年「六一」兒童節期間,天星幼兒園結合靈敏、靈巧、靈活、靈性、靈氣五大課程內容,以不同篇章、不同形式序列化開展慶祝活動,「天幼雛星初閃耀——靈動成長之靈敏篇」、「小荷初露尖尖角——靈動成長之靈氣篇」等已經成為該園的品牌活動。此外,幼兒園每年還定期開展親子運動、戶外郊遊活動、班級主題活動等園級、年級、班級三個層次的主題教育活動,構成了靈動教育主題活動體系,逐漸形成了豐富的靈動教育活動文化。
親子活動現場
「實施靈動教育,必須要有靈動的教師團隊。」王紅梅介紹,幼兒園一直著力於「勤學習、愛思考、善支持、會合作、能創新,積極、樂觀、充滿正能量」的團隊文化建設,全麵塑造「靈動」教師團隊。定期開展職業道德教育,嚴格師德師風考核,制定評先評優標準,搭建展示交流平臺,創造成功機會,塑造師德高尚、精神「靈氣」的團隊;採取外派、園培、自學等方式,實現全員多輪理論培訓學習,塑造理念先進、思想「靈動」的團隊;通過各類技能大賽(教玩具製作、演講、童謠創編、論文評比等)、藝術沙龍活動(舞蹈、聲樂、美術、讀書)、教學研討活動(優質課、展示課、觀摩課、見面課)、課題研究活動等,加強業務培訓,塑造專業嫻熟、技能「靈活」的團隊。
在全縣組織的幼兒教師技能大賽中,天星幼兒園在彈唱、舞蹈、講故事等比賽中均獲團隊一等獎,其中方芳老師獲彈唱個人第一名,文家琴、李倩老師包攬舞蹈比賽第一、二名,文家琴老師講故事獲個人第一名。在全縣演講比賽中,伍雪梅、鄧莉老師雙雙獲得一等獎。在教學技能比賽中李倩老師獲全市一等獎。「天星幼兒園給每位老師創造了成功的平臺,這個團隊讓我始終保持著快樂和激情。」李倩動情地說出了內心話。
生態教育環境和諧優美
「空中花園」扮靚校園
花園般的優美環境
走進天星幼兒園,隨處可以看到桂花、薔薇、梧桐、梔子花等景觀植物,滿眼的綠草茵茵、繁花簇簇;園內還設有幼兒種植區,供教師和幼兒根據不同的季節種植蔬菜、瓜果。該園負責人介紹,在建修過程中,天星幼兒園就秉承「生態環保」理念,廣泛使用新型環保材料,同時建築色彩搭配溫馨、協調,與周邊自然環境和諧呼應;同時還利用舊紙箱、飲料瓶等廢舊材料裝扮出別具一格的校園環境,既美麗和諧,又讓生態文明教育、環保理念滲透到幼兒園的各個角落。
幼兒園開展了「環保空間中轉站,變廢為寶大賣場」大型主題活動,在教師和家長的精心組織和準備下,整個幼兒園變成了一個舊物大賣場。每個家庭的舊衣物、舊玩具等閒置資源都成了賣場中的交易商品。活動中,孩子們充分享受了角色扮演、社會交往的樂趣,了解了現代貿易、各行各業等相關知識,更是收穫了資源可循環再利用的社會經驗。
幼兒園每個班級都設有種植區、養殖區,觀察花草蟲魚等生物是幼兒每天的必修課程。在教師的引導下,幼兒仔細觀察動植物,了解、記錄它們的生長規律,發現它們與土壤、水、空氣和陽光的關係,與周圍環境的和諧關係,培養幼兒的生命意識,讓幼兒在生物課程中逐步了解人與自然的關係,養成探究、保護自然界各種事物的廣泛興趣。每年的「3·12植樹節」「3·22節水日」「4·22地球日」「5·31世界無菸日」「6·5世界環境日」以及「愛國衛生月」等,是幼兒園生態課程的主要內容。幼兒園老師還常常以大自然為課堂,帶著孩子們走出幼兒園開展豐富的自然課程活動,讓他們走進自然,感受自然,激發孩子們熱愛家鄉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情感。
幼兒園每天輪流開展「環保小衛士」值日活動,承擔環保值日的孩子戴好授帶、袖章,晨間入園時整齊兩列縱隊排列在校園入口處,提醒家長與幼兒不亂扔垃圾、愛護環境。「環保小衛士」還自發組織撿拾校園周邊垃圾、開展「啄木鳥」活動、倡導行人愛護花草以及到商家處發放《環境治理》《垃圾分類》等宣傳資料,將生態保護、文明禮儀輻射到校園周邊。
幼兒園每年還會在教師、家長和幼兒中開展「自製玩具」展評活動,自製玩具要求利用飲水桶、木板等廢舊材料、自然材料製作。其作品《暢遊海陸空》《百變沙包》《大冒險》等系列玩教具,分別獲省、市一二等獎,活動既培養了師幼和家長的創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又增強了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因此,天星幼兒園獲得「全國生態文明教育特色學校」榮譽,實在是實至名歸。
大英縣天星幼兒園(效果圖)
建園六年曆經風雨洗禮,灑下一路汗水,高唱一路歡歌,收穫一路喜悅,成就一路夢想!如今,「靈動教育」已深深根植於天星幼兒園這片沃土中,並發出熠熠光彩。「在今後的教育徵程中,天星幼兒園一定會厚積而薄發,以一絲雲淡風輕的從容、一種和而不同的智慧,回歸教育本真,真正促進全體幼兒靈動健康成長!」王紅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