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麗是我們幾個中最早懷孕的,現在閨女四歲了。
她屬於光吃不胖的那種身材,孩子落地時比懷孕前還瘦了5斤,讓我們好生羨慕。
不過,懷孕時卻沒少受罪,天天是吃了就吐,膽汁都快嘔出來了。最難受的是,孕期頻繁高燒,光住院就住了5次……
那時候她信誓旦旦地說,懷孕太辛苦了,以後堅決不要二胎;
後來大寶1歲的時候,她老公工作上遭遇了一點事情,家裡經濟不是太好,頓時壓力大增,她說,「養孩子真難!打死她,也不要二胎了,一個閨女挺好……」
這兩天公司面霜打折,想想小姑娘正是需要塗抹面霜的時候,就提了松達禮盒去看望她們,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那個死活不肯要二胎的麗麗,居然懷孕了!
我問她原因。
她說,「我是姊妹3個,從小大家在一起,現在雖然各自成家相處的時間少了。但有個什麼事兒,大家會都會非常關心,立刻趕來,我覺得很暖。」
「我不想讓妞妞沒有機會享受到這種溫暖……」
經常看到有媽媽說,別打著為孩子找個伴兒的心態,生二胎。因為以後不一定是伴兒,也有可能是相互不順眼的陌生人。
孩子們未來相處如何,我們現在是無法預見的,但我們總不能因噎廢食,連個機會都不給孩子,不給自己吧。
其實,孩子以後是相互扶持,相互溫暖,還是自私的相互擷取,大部分還是取決於父母的教育。
有了二寶後,該如何待大寶,是每個父母都應思考的:
有一個媽媽說,她懷孕4個月的時候帶3歲的兒子坐公交,上車時給兒子買了半票。後來車上的人漸漸地多了,有些人不斷喊這位媽媽把孩子抱起來將座位讓給有需要的人。
媽媽問孩子:「媽媽抱你好嗎?」
孩子說:「我很重,會壓著弟弟或妹妹的。媽媽你不是給我買票了嗎?」
看看,孩子都是媽媽的小棉襖,很暖、很貼心。當有了二寶以後,大寶會有一段時間的不適應,而我們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愛,彌補孩子心裡的失落感。
1、不要冷落大寶
在沒有二寶之間,大寶是家裡的唯一,所有的愛都給了大寶。
而二寶出生後,由於二寶需要更多的照顧,父母的精力往往集中在二寶身上,忽略了大寶,給大寶一種失寵的感覺。有時候大寶為了獲得家長更多的關注可能會故意哭鬧、淘氣來吸引注意。
這時候家長不應該留給大寶的只有指責,而應該更多關愛。也可以讓大寶參與到照顧二寶的過程中來,告訴大寶,他小時也是這樣的……
2、不要強制讓大寶讓著二寶
兩個孩子的家庭,家長往往會對大的那個說:「你是哥哥/姐姐,所以要讓著弟弟/妹妹」「你應該比弟弟/妹妹懂事兒!」
都是孩子,為什麼僅僅因為大就要無條件讓著小的呢?
如果發生什麼爭執都讓大的讓著小的,那麼很有可能養出一個不斷索取的老二,你不是給大寶找個伴兒,而是找個討債的!
3、讓孩子學會分享
無論是大寶還是二寶,從小要教會他們學會分享,只有一份食物可以分著吃,只有一個玩具可以一起玩或者輪流玩。
分享會讓孩子們相處更融洽,關係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