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們報導了嘉定支教老師趙興洲,為一群藏族孩子圓夢,帶領她們跨過1800多公裡,從遙遠的青海久治來到上海保利大劇院獻唱的消息。
這一行,孩子們不僅用「天籟之音」感動了無數人,也第一次參觀了嘉定和上海的地標,感受到了上海這座城市的魅力。
「上海真好看,我都捨不得走了!」
坐在車上,孩子們透過車窗「貪婪」地看著上海外灘的夜景。街道、人群、光影,一切都是新鮮的,一切都和青海不同。
周末夜晚的外灘人流如織,笑聲一片。「你們看!」13歲的卓瑪吉指著遠處驟然亮起的燈光秀,各色的外國建築在燈光的映照下閃閃發光。16個藏族孩子都睜大眼睛,怔怔地看著這從未見過的景象。
在外灘,即便什麼都不做,光是走來走去已經讓孩子們興奮不已。她們沐浴在燈光下,嘰嘰喳喳地交流著對上海的「初印象」。
「上海真是太大了!燈光秀像是電影畫面,真是太好看了,我們都捨不得走了。」14歲的丹增更宗興奮地說,她拿出手機,在東方明珠下和小夥伴們合影留念,還拍了視頻傳給遠在青海的家人。
「這是孩子們第一次離開青海,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來上海,這裡的一切對她們來說都很新鮮。」趙興洲和孩子們一起吃起了冰淇淋。
在上海的時間過得飛快。經歷了前3天緊鑼密鼓的彩排、演出,最後一天,16個孩子在趙老師帶領下,來到了嘉定的特色景點——上海汽車博物館。
作為中國首家專業汽車博物館,凱迪拉克、瑪莎拉蒂、勞斯萊斯……從20世紀初至20世紀70年代的近40款經典車型,讓孩子們飽盡眼福。
造型華麗的老式復古汽車,閃著金屬光澤的車燈,孩子們圍著汽車轉個不停。「這輛汽車真好看,以後有機會開就好了。」藏族小姑娘依毛吉看著一輛造型酷炫的白色豐田車說。
在博物館三層的互動遊樂區,依毛吉屏氣凝神地打著方向盤,在顯示屏裡的賽道上橫衝直撞,「我贏了!」,依毛吉站起來歡呼著。
體驗結束,孩子們一起前往了嘉定的智能網聯汽車企業——科世達(上海)管理有限公司進行參觀,「歡迎你們以後加入科世達的大家庭,我們的企業文化就是家庭文化,我們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分公司。」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還給每個孩子準備了一個汽車模型作為禮物。
「我相信,夢想並不遙遠」
演出現場播出了一段視頻,是工作人員事先給每個孩子錄製的。「你以後的理想是什麼?」面對這個問題,16個藏族孩子用淳樸天真的語氣,說出了自己的答案。
「我以後想成為一名像金瀚一樣的歌手。」丹增更宗在合唱節目《你的答案》中表演鋼琴獨奏,「一開始害怕出錯,因為是第一次在舞臺上彈鋼琴。表演時,趙老師站在我身邊,給我打節拍,我一下子放鬆了。」
自從2019年趙興洲來到久治民中擔任音樂老師,學校終於有了音樂課。「趙老師從去年開始教我彈鋼琴,我以後還想跟著趙老師學吉他。爸爸媽媽看我對音樂很有興趣,還給我買了電子琴,希望我以後考音樂類的大學。」丹增更宗說。
「我以後想當一名藏語主持人,讓藏區的人能夠聽得懂新聞。」卓瑪吉笑著說,「這次來上海,我更加堅定了我的理想,希望以後能來大城市學習知識,將來回去建設家鄉。」
「《明天會更好》,是我教給她們的第一首漢語歌」
「前方一個人,後方一座城。」趙興洲12月份就要退休,上海又將有一群人自髮結隊去接棒趙興洲。
記者了解到,今後,嘉定區教育局、嘉定區音樂家協會與上海市相關音樂專家團隊,將開展對口幫扶援建青海省果洛州(久治縣為主)、雲南省楚雄州、雲南省迪慶州(德欽縣為主)的音樂教育。
為了推動這項事業,科世達(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將連續3年提供資金支持,每年資助項目資金30萬元。
「《明天會更好》是我教給她們的第一首漢語歌,我希望能夠通過我們的教育,逐漸點燃她們對知識的渴望、對更廣闊世界的熱情,讓她們相信明天真的會更好。」趙興洲表示,這次的交流演出已經告一段落,但給孩子們帶來的影響十分深遠。
「我們學校的英語老師當颯是青海當地人,考取了北京的大學,畢業後回到青海,在久治民中擔任英語老師。」趙興洲說,希望孩子們能夠像當颯一樣,依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大山。
再過一個月,趙興洲就要退休了,演出雖然落幕,但孩子們的音樂夢想還將繼續。她們用歌聲訴說著:明天會更好。
撰稿:卜玉、塗軍
視頻:蔡陳皓
攝影:張洋
原標題:《看見另一片天空後她們說:我相信,夢想並不遙遠》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