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大早就被某人誑去爬牡丹峰,據說牡丹峰是雪城南面的最高峰。兩個人騎著電驢,一路向南,向南……在寬闊的柏油馬路上,不斷地爬小坡,爬大坡,爬緩坡,爬急坡……
在途徑某薰衣草莊園和某滑雪場時,因為季節不對,當然沒看到花也沒看到雪,但是「風花雪月」裡的這兩大元素,就足夠讓人遐想(瞎想)聯翩了!
騎車半小時之後就接近牡丹峰原始森林了,路變窄了一倍,只有兩輛轎車並行的寬度。一條水流湍急的河把路切斷,好在一橋聯兩岸,急流變通途。橋邊有一小房子,據說是景區售票點?(每個人10元)。瑪尼?原始森林也開始收門票了嗎?因為我們來的太早,還沒有人上班售票,所以我們就直接騎過橋進了「景區」。
牡丹峰是東北原始森林景觀,山上最多的是松樹。樹高林密,鬱鬱蔥蔥,遮得盤山路上不見天日。縱然是盛夏七月,也感覺涼森森的。信步在天清氣朗的大森林氧吧裡,偶爾的鳥鳴顯得森林裡更加寂靜。
森林裡的盤山路,隨著山勢起伏不斷地左彎右繞,步步升高。這就是某人誑我的不用爬山嗎?可這路是一段接一段地大上坡呀!越走越氣促,回頭望,很陡很長的大坡!
盤山路上新鋪了柏油,仿佛是一條黑色的腰帶,纏在大山上。它又像一把長刀,把山割傷。右側的漫山坡明顯低於路面,左側的山體則垂直高出路面幾十公分甚至一米以上。路邊沒有任何保護措施,靠近盤山路一側的松樹樹根,全都直接裸露著!幾場暴雨的衝刷之後,這些松樹會不會倒在路上?
在路邊我們看到了一片躺在山坡上的巨石,沿著山坡呈傾瀉狀……仿佛是上帝擲在山坡上的一把骰子……這和我以前在東方紅看到的「石海」差不多,只是規模小。估計這也是熔巖噴發造成的地質現象。
盤山路越來越陡,越走越累,不禁抱怨起來。某人說還得走兩個小時才能到達山頂……據說山頂上有一座瞭望塔,有一個巨大的石頭腳印……我一算,來回得走四個小時?頓時就洩了氣!本來我就是山裡土著,對東北的森林景觀和瞭望塔之類的司空見慣。所以決定:放棄繼續登山!
回程我們換了一條路,騎電驢去了森林的另一個方向。這一次景觀不同,一面是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一面是譁啦啦的控山水奔湧而出。湍急的河水把幾棵大樹衝得東倒西歪,又被大樹們阻開,一分為二繼續奔流而去。我驚喜地奔到河邊,河水冰冰涼!這也許是山泉水?不知道!表面看起來河水有點黑,但並不是因為水質不好,而是因為河底是黑土,又剛下過雨,水裡的腐殖質太多的緣故。其實黑龍江的江河都是這樣:石頭少,黑土做底,腐殖質多,這就是形成所謂「白山黑水」的緣故。(白山指冬天的雪山,黑水指江河水)
沿著河邊鋪了很多木板做甬道,還建了很多棧橋。這樣方便觀水,可惜也因此而少了很多大自然的原始味道。等到我們離開的時候,驀然發現路邊的大樹上掛著一塊牌子:「六十元」
瑪尼?老子只是想看看野河也要錢嗎?跑!
回程的時候,我們到售票處附近的橋下去玩,看到沙灘上擺了幾套桌椅。小桌子上豎著「30元」的牌子;大桌子上豎著「60元」的牌子。看來這些桌子都是出租的?
跟工作人員聊了一下,他說牡丹峰每年的門票收入是三十萬。目前有飯店和樹屋、別墅可以提供食宿,他們還打算建漂流……
偏僻的牡丹峰也向黃山看齊了?家鄉人也學會搞旅遊,向前(錢)看了? 全國各地凡是好山好水都被圈起來,開發成旅遊景區收費了?…… 我突然想起來一個電視劇情景:客官們正艱難地跋涉在山路上,倆毛賊突然端著槍跳出來大喊:「此山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