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家的閱讀!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
傅作義(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榮河(今山西省臨猗縣孫吉鎮安昌村)人,國民革命軍將領。是一位抗日名將、追求進步的國民黨員。
1910年入太原陸軍小學。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1915年入保定軍校第五期步兵科學習。1924年後,任晉軍第四旅第八團團長,第四師師長。1927年參加北伐戰爭。次年任第三集團軍第五軍團總指揮兼天津警備司令。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失敗後進駐綏遠。1931年任晉綏軍第35軍軍長、綏遠省政府主席等職。
1936年11月初,發起百靈廟戰役並肅清了綏遠境內的偽軍,挫敗日軍西侵綏遠的陰謀。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剿總"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貴歷史建築完好地得到保存,200萬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免遭兵燹。
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水利部、水利電力部部長,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任水利部(後來的水利電力部)部長長達22年之久,為新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1974年4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79歲。
早年經歷
1895年6月27日(農曆5月5日午時)出生於山西省運城市榮河縣(今臨猗縣孫吉鎮)安昌村。
傅作義圖冊(8張)
1905年,入榮河縣立小學堂,各門功課考試成績均名列前茅。1908年入運城河東中學堂。
1910年,考入太原陸軍小學,受到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影響。是年10月,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太原響應起義,傅擔任起義軍學生排排長,隨起義軍總司令姚以價赴娘子關抵禦清兵。
1912年,傅作義由太原陸軍小學保送入北京清河鎮第一陸軍中學,除學習軍事課程外,對歷史上的著名戰役,如晉楚城濮之戰、楚漢城皋之戰、孫曹赤壁之戰等,產生濃厚興趣。
1915年,傅以優異成績畢業,升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五期步兵科。所有步兵四大教程及射擊、馬術等,考試成績均優。
參加晉軍
1918年9月,傅作義從保定軍校畢業,回到山西,參加閻錫山的晉軍,任山西陸軍第1混成旅(旅長商震)第1團(獨立炮兵第10團,團長蔡榮壽)少尉見習官。
1919年1月,調升步兵第10團(團長蔡榮壽)中尉排長。11月升任第2營上尉營。
1921年3月,升任第10團少校團副兼技術隊隊長。
1922年,升任少校團副兼團技術隊隊長,負責全團技術訓練。1923年任營長,經常把自己的薪金補貼在練兵上,得到官兵的信賴。 [1]
1924年8月,第二次直奉戰爭爆發,閻錫山配合直系,率晉軍攻佔石家莊。傅作義營擔任警戒任務,表現出色,得到晉軍前敵總指揮張培梅的嘉許,力保其升任第4旅第8 團團長。10月,直軍將領馮玉祥聯合胡景翼、孫嶽等發動北京政變,所部改組為國民軍。
1925年1月,調升第4旅(旅長謝濂)第8團上校團長。
1926年9月,升任第2師(師長孔繁蔚)第4旅(轄兩團)少將旅長。12月第4旅擴編為第4師(轄一旅一團),升任中將師長。
1927年1月,直奉聯合晉軍進攻國民軍。平綏鐵路上的天鎮,是國民軍的必經之路。晉軍派傅作義第8團駐守天鎮阻國民軍宋哲元部歷時三個月的攻城,未能將天鎮攻下,由此顯露了傅作義守城的才能,戰後被擢升為第4旅旅長,旋又升第4師中將師長。
1928年南北統一。傅作義則率第4師附炮兵團奔襲涿州。10月初,傅作義利用奉軍換防之機,從太原深入奉軍腹地,一舉佔取涿州,造成對奉軍的致命威脅。可是晉軍各主力部隊迭告失利,紛紛撤離京漢、京綏兩鐵路線,涿州成為孤懸於奉軍包圍中的唯一據點。傅作義只得採取固守待援之策。傅作義以不足萬人的無援之師,死守涿州達百日之久。閻錫山鑑於死守涿州已無意義,在各界勸和聲中,遂授意傅作義與奉軍停戰議和。經過往返折衷,談判告成。12月30日,傅通電宣布:「停止軍事行動,將所部挺進軍改為國防軍,不再參加內亂」(《國聞周報》第五卷第二期)。1928年1月12日,第4師殘部7000人出城接受奉軍改編。
涿州之戰是我國近代軍事史上城市攻防戰中著名一役。它雖然是一場軍閥混戰,傅軍也迫於客觀形勢接受改編,但傅作義能攻善守的軍事才幹卻得到軍事界的公認,由此使他一舉成名。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頁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