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屬中大醫院紀委書記邱海波從武漢奔赴黑龍江重症患者在哪裡...

2020-12-09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劉廷飛

從1月20日馳援湖北武漢,100多天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一直奮戰在一線,每天輾轉於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肺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重症患者集中收治醫院。4月26日,武漢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受中央指導組委派,邱海波又從武漢奔赴黑龍江,指導當地新冠肺炎救治工作。

4月29日深夜,一天的工作告一段落,邱海波接通了記者的電話。「重症患者在哪裡,我就應該在哪裡。這是我的責任」。邱海波的聲音有點疲憊但又充滿鬥志和信心。談及再次擔當「逆行者」,邱海波說,「我覺得我更應該是個『直行者』。疫情就是醫生的戰場,病人需要我,我就到哪裡去,奔著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向前衝。」

這次與新冠病毒的「短兵相接」,邱海波感到壓力與責任並存。「對重症救治來說,這是一次極大的挑戰。給病人最多的生命機會,這就是ICU醫生的使命。」邱海波說。

作為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邱海波沒有把自己的工作停留在「指導」上。在新冠肺炎重症救治裡,無創呼吸機使用無效後通常會採用氣管插管急救,這是最有效的操作,但也是最危險的辦法。因為這個動作距離患者非常近,在氣管切開的瞬間,胸腔氣流會攜帶病毒噴出,即使有層層防護,也有感染風險。但是,邱海波從來都毫不猶豫地衝在前面。

邱海波坦言,自己也有恐懼心理,但是「病人病情有需要,我必須去做,與挽救生命相比,恐懼自然就放在後面了」。作為專家組成員,邱海波更清楚自己的一舉一動對其他醫務人員的影響。「你必須衝鋒在前,如果你害怕了,別人就更害怕。另一方面看,這樣也是想給大家做個示範,只要操作規範、防護到位,就不會有問題。」

邱海波將「下沉」儘量做到極致。巡診中,他發現俯臥位通氣對重症病人有很好的效果,雖然穿著厚重的防護服,他也常常堅持自己動手,下午查房時把病人翻過來,第二天早上查房時再把病人仰過來。這一治療方法被寫入診療方案。

4月初,有組照片在網上「火」了。有媒體刊發了邱海波2月20日和3月30日的對比照片,稱「抗疫專家一月白頭」。另一張他與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專家杜斌,隨手拿了片麵包匆匆離去的照片也廣為傳播。邱海波表示,所謂白頭只是拍攝曝光度關係,不過在武漢的每一個日夜確實非常緊張。

白天深入重症病區,晚上研究治療方案。從具體的病人、病區到總體的診療路徑,邱海波也在不斷總結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經驗。「在疾病快速流行、快速暴發的時候,我們形成一點經驗,馬上放到診療方案裡」。

重症醫學是「鬼門關」前最後的「救命場」。三十多年來,邱海波始終把人民群眾放在第一位,在重症戰場上一次次挽救無數人的生命。邱海波於1983年考入南京鐵道醫學院(現東南大學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被留在附屬醫院內科工作。1988年,醫院開始組建江蘇省第一個重症監護病房(ICU),敢於擔當的邱海波自告奮勇,開始了他的危重病醫學研究生涯。

「每次搶救成功都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褒獎,也是我們ICU科室全體醫護人員最大的欣慰。」邱海波感慨地說。而作為醫院的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邱海波始終把責任和擔當刻在心上。「要求別人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衝鋒在前是黨員幹部的基本要求。」雖然邱海波擔任紀檢幹部的時間還不長,但他在工作中經常不忘提醒黨員幹部嚴守紀律和規矩,自省自律自警,同時鼓勵大家放開手腳,共同營造醫院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3月15日,江蘇省委宣傳部授予邱海波江蘇「時代楷模」榮譽稱號。

離家四月,三餐不定,兩廂牽掛。談及這次轉戰黑龍江的臨時決定,邱海波表示自己並不覺得辛苦,只是感慨自己的夫人一個人在家,老人也挺希望自己早點回家,但還是對他的決定給予理解和支持。

「經過武漢奮戰取得的重要經驗,應該說我們現在對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防控更有信心。這次疫情提高了整個社會對突發傳染性疾病的防禦能力和群眾的防護意識,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條防線,如果我們把這條防線守住了,就可以避免疫情再次暴發。」邱海波說,「期盼再次取得新的勝利,早日回家。」

相關焦點

  • 仁心醫者 時代英雄—記江蘇「時代楷模」邱海波
    邱海波教授近照邱海波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教授,著名重症醫學專家。今年1月19日,邱海波聞令而動奔赴武漢新冠肺炎抗疫一線,作為中央赴湖北指導組專家組和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至今仍戰鬥在抗疫最前沿,特別是在重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指導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邱海波,男,1966年10月生,新疆喀什人,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現任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中大醫院「3·21」傷員救治紀實:「哪裡需要我們就到哪裡去」
    「我剛剛接到通知,要去響水支援救治,時間緊,我就不回家直接從醫院去了,孩子就交給你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郭蘭騏主治醫師在電話中對他的愛人說。3月21日下午,剛下夜班的郭蘭騏接到命令,與中大醫院馳援爆炸事故傷員救治醫療隊奔赴鹽城響水。
  • 精彩紛呈:中囯重症醫學專家武漢戰「疫」記
    邱海波在漢接受媒體採訪我熟悉的全國著名重症醫學(ICU)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臨危受命於1月20日緊急奔赴湖北武漢。作為國家衛健委醫療救治專家組重要成員,他將擔負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指導等多項工作。身為我國第一位重症醫學博士,邱海波教授帶領的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已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綜合性ICU,是江蘇省乃至全國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
  • 東大邱海波、楊毅等9位江蘇援疆專家今天返回南京
    今天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邱海波、楊毅等9位江蘇援疆專家順利返回南京「南徵北戰」抗疫功臣們終於回家啦!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下午,著名重症醫學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黨委副書記邱海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蘇北人民醫院副院長鄭瑞強等3位國家專家組專家,以及國家衛生健康委抽調的醫療救治工作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謝劍鋒博士,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李曉青及醫生薛明、護士馬璐,蘇北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於江泉,護士長、副主任護師朱慶捷9人返回江蘇。
  • 邱海波:重症醫學是生命的最後防線
    :你有採訪過去世患者的家人麼?我看到邱海波突然靠著椅背,右手攥了起來,這是人在努力克制自己情緒時的表現。邱醫生是個溫和的人,在談及初來武漢時的經歷時,他說,有不少可以值得我們總結的地方。在一月份的武漢,疫情之初,幾乎所有醫護人員都有力所不能及的無力感,即使你是中央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國家衛健委點名指派武漢醫療救治專家——這是醫生能在此次疫情中所能扮演的最重要角色之一。
  • 這次馳援黑龍江綏化
    管向東在奔赴綏化的列車上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供圖 羊城晚報記者 陳輝 通訊員 彭福祥 潘曼琪 記者從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獲悉
  • 刀尖上行走的ICU——專訪重症醫學主委邱海波
    「重症加強監護治療病房」就是我們常說的「重症監護室」、「ICU」。近十年來,我國重症醫學發展迅速,不僅在學科分類的國家標準中位列臨床醫學二級學科,而且重症醫學科已成為一所醫院綜合醫療整體水平及能力的標誌。
  • 人民日報官微發布:中國「重症八仙」武漢攻堅,揚州蘇北醫院鄭瑞強...
    今天(4月7日),@人民日報 官方微博發布中國重症領域頂配陣容:仍然堅守在武漢的「重症八仙」,蘇北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鄭瑞強在列。報導全文如下:轉發致敬!#中國重症領域頂配陣容#:仍然堅守在武漢的#重症八仙#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發布微博:8位專家組成員進駐7家重症定點醫院,與各醫療隊一起,在武漢攻堅最後的「重症堡壘」,被稱為重症八仙。
  • 重症八仙是什麼意思?仍堅守武漢 是哪八仙?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發布微博:8位專家組成員進駐7家重症定點醫院,與各醫療隊一起,在武漢攻堅最後的「重症堡壘」,被稱為重症八仙。他們分別是: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 邱海波(左四)、北京朝陽醫院副院長 童朝暉(右三)、北京協和醫院內科重症醫學科主任 杜斌(右一)、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
  • 以邱海波等為原型,《因為有你》入選全國抗疫題材重點舞臺作品
    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被授予「江蘇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而7月1日這一天,江蘇原創抗疫話劇《因為有你》也召開建組大會。「劇中馳援武漢,為抗擊疫情做出重大貢獻的南京市東方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段波身上,能看到邱海波的影子。」江蘇省演藝集團話劇院院長、《因為有你》的編劇解濤介紹說。
  • ——記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一張「重症八仙」照片廣為流傳,照片中八位國內重症醫學界頂尖專家在武漢艱苦戰疫,攻堅「重症堡壘」,直至新冠肺炎病亡率大幅下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就是「重症八仙」之一。結束武漢戰疫之後,管向東又奔赴綏芬河戰疫一線。  「到武漢去!到湖北去!」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死亡病例特徵 重症有什麼症狀
    新華社武漢2月3日電 重症和危重症的治療是當前臨床救治最關注的問題,如何降低病死率,如何降低輕症患者向重症和危重症發展是醫療的關鍵和重點。這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3日在湖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的。
  • ...武漢漢口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馳援武漢漢口醫院漢口醫院距離華南海鮮市場僅4公裡,是武漢疫情的風暴中心,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也是廣東醫療隊進駐的首家醫院。1月24日,首批廣東援助湖北醫療隊133名隊員奔赴武漢,他們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9家高水平醫院。其中,多人都是參加過2003年非典救治的精英骨幹。
  • 接國家衛健委指令,上海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奔赴武漢
    接國家衛健委指令,上海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醫生奔赴武漢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微信公眾號 2020-01-23 20:03
  • 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重症病人在哪,醫生就在哪
    中國江蘇網訊 「省內的重症病例已進入收尾階段,我手頭只有個別病人了,明天還要再去無錫一趟。」 3月4日,記者聯繫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時,她的聲音明顯有些沙啞,她坦言現在心裡一松下來,人反而「有點癱掉了」的感覺。
  • 廣東一批醫護工作者獲表彰:患者在哪裡,戰場就在哪裡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管向東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從2月2日起,管向東作為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三次出徵,先後赴湖北、黑龍江、新疆抗疫第一線。用他的話說,「今年超過一半的時間都在抗疫」。
  • ...病情較複雜,國家專家組赴沈全力救治,「重症八仙」中的兩位也來了
    另據央視新聞,遼寧省新冠肺炎重症專家組組長、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馬曉春表示:「自2020年12月23日瀋陽市發現1名韓國返沈人員解除隔離後確診新冠肺炎以來,至2021年1月7日12時,遼寧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瀋陽中心共收治了33位新冠病毒感染患者。這些患者整體年齡比較大,65歲以上的有10餘位,且患者基礎疾病多,加上新冠病毒的感染,使得病情複雜了許多。
  • 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專家工作站落戶鹽城三院
    健康報訊(通訊員徐海濤記者程守勤)12月4日,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專家工作站籤約揭牌儀式在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南院舉行。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楊毅教授、鹽城三院院領導班子成員、重症監護室團隊以及相關職能科室代表參會。籤約揭牌儀式由副院長譚俊元主持。鹽城三院副院長張亞軍對楊毅教授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