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 | 夢雨(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又到9月入園季,孩子要去幼兒園了,此事牽動著家長的心。有家長和我交流說孩子學會了生活上的一些技能,也有了最基礎的自理能力。可是孩子就是不會擦屁股,9月份要去幼兒園了,可孩子還不會自己擦屁股可怎麼辦呀?
家長詢問如何教孩子《擦屁股》三歲以後孩子需要去幼兒園了,去幼兒園孩子將面對的是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有些生活上的事情需要孩子們自行解決
比如自己吃飯,自己睡覺,自己如廁等等。吃飯,喝水,睡覺這些孩子都比較好掌握一些。擺在孩子面前最大的難題,就是如廁後孩子不會擦屁股。因為不會擦屁股,導致許多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或者有了大便硬是憋著回家去大便,長期憋便對孩子身體會造成傷害,有的小朋友大便後擦屁股會弄的手上褲子上都是屎!所以孩子如廁後擦屁股是孩子的難題
寶寶進入幼兒園是孩子開始集體生活的第一步,孩子從家庭中爸爸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到去幼兒園需要自己獨立面對新的生活,新的環境。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成長的機會,也是個不小的考驗,所有的事情孩子都是新的嘗試
那麼為了幫助孩子能夠儘快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家長需要在孩子入園前,培養孩子學會和掌握生活中的技能,教會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就會有信心,就不會懼怕去幼兒園。會自豪的告訴家長,爸爸媽媽,我能行,這些我都會,去幼兒園我會很棒的
如何教孩子《擦屁股》家長可以採用如下方法
一, 家長給孩子做示範
媽媽可以用洋娃娃做示範,或者把兩個氣球吹起來綁在椅子背上,媽媽親自做示範。教孩子正確的擦屁股方法,家長要邊示範邊講解。然後讓孩子操作,孩子不正確的手法媽媽要及時給與講解和糾正。這樣孩子能夠直觀的看到,有物體可以操作的學習擦屁股的方法。對孩子學習掌握正確的如廁方法很有幫助
二,教孩子怎樣用衛生紙
如廁第一步是先要拿取衛生紙,媽媽要告訴孩子如廁時要先把衛生紙準備好。衛生紙不能拿太多,也不能太少不夠用。衛生紙太薄需要把衛生紙摺疊成兩到三層,不然衛生紙太薄會擦到手上
孩子初入園時,媽媽們可以把衛生紙摺疊好放在孩子的小書包裡。告訴孩子去幼兒園如廁的衛生紙,媽媽給你準備好了,放在你的小書包裡了,寶寶如廁時拿上就可以了。這樣就會更方便孩子如廁(需要家長示範)
三, 教孩子如廁如何蹲坑
告訴孩子幼兒園廁所和家裡的不一樣,不是坐便器,幼兒園的廁所是蹲坑式的。廁所地面滑寶寶要小心慢走,如廁時要防止褲腳弄溼了,要先把褲腳捲起來
因為幼兒園廁所大多都是蹲便,所以家長要先教孩子蹲坑方法。教孩子要先站在蹲坑上,左右兩邊一邊站一隻腳。站穩後再把褲子慢慢脫下來,然後再慢慢蹲下去,蹲穩後再開始排便(需要家長邊教邊示範)
四, 教孩子便後怎樣擦屁股
媽媽告訴孩子,便後要用事先準備好的衛生紙擦屁股。擦屁股時要蹲穩了,身體微微向左傾斜,用右手擦屁股。需要擦三次,第一次擦後把衛生紙摺疊一下,然後在擦第二次在摺疊後,在擦第三次。擦完後,把衛生紙扔到紙簍裡,或是扔到廁所裡,然後慢慢站起來,把褲子提好(需要家長邊講解邊示範)
五, 教孩子怎樣提褲子
家長要給孩子穿容易穿脫的衣服,以方便孩子如廁時的脫和穿。千萬不要穿需要系褲帶的褲子,要給孩子穿有鬆緊帶的褲子。告訴孩子便後要把褲子提好,教孩子提褲子的方法。褲子裡外有好幾層,冬天孩子穿的褲子會更多
教孩子要先提起內褲,再提外褲,無論穿了多少都要一層一層提好,提褲子時要把內衣拉平放在褲子裡,這樣就不會露出肚皮了(家長講解和做示範)
六, 教孩子便後要衝廁
告訴孩子便後要衝廁所,衝廁水箱在便池上方,水箱上有衝水按鍵。按下去只衝一次就可以了,不能反覆去衝,那樣會浪費水的。衝廁所時要站穩了,如廁要注意安全,上下臺階要小心
七, 教孩子男女廁所要分清
媽媽要教孩子認識男女廁所的標誌,告訴孩子,男孩兒入如廁時要去男廁所,女孩兒如廁時要去女廁所。男孩兒小便要去小便池小便,媽媽要告訴兒子,男孩兒小便後要把小雞雞抖抖在放到褲子裡,不然褲子口上全都是溼的。褲子溼了對身體不好,褲子弄溼了穿著也不舒服。大便再去蹲便
八,教孩子便後要洗手
媽媽要告訴孩子便後一定要洗手,洗手前要先把衣袖捲起來,以免洗溼了袖子。水龍頭不能開太大,用清水先衝手,然後再打洗手液或洗手皂。認真搓洗手心,手背,每個手指,然後在用清水把手上的洗手液衝洗乾淨,把手上的水甩乾淨後用毛巾擦手(家長講解示範)
家長用這樣的方法教孩子學習《擦屁股》的方法,媽媽邊講解邊示範循序漸進,多給孩子鼓勵。慢慢的孩子就學會擦屁股的方法了,孩子入園前自己會擦屁股,孩子去幼兒園就沒有了懼怕的心裡。因為孩子生活中的事情都會自己解決,孩子會信心滿滿的去幼兒園,愉快的在幼兒園學習生活!解除了家長的後顧之憂
【夢雨幼兒教育】幼兒園長,優質育兒創作者 所創作內容以育兒教育為主,每篇圖文都經過認真構思,和多年的幼教經驗,深刻分析而創作。為家長在育兒中傳授育兒教育乾貨文,用圖文作為家長育兒教課書,對家長進行科學育兒的指導,經驗的傳授。家長在教育孩子和育兒中出現的問題,給予正確的分析和科學的解決方法
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在評論區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