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的生物會考主要是一個結業水平的考試,所以題型不會太難,多是以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但會考的重要性我們在前篇文章也介紹過了,所以還是希望家長與孩子都能認真對待。
這個時期,很多學校也已投入到了會考的複習衝刺階段。分享給大家整理的一份平時考試訓練時,學生易踩坑的幾道題,最好能讓孩子們學習並領會其中涉及的知識點。如有疑問,可回復留言^_^
1.下列各項生理活動中,受氣孔開閉影響的有:①蒸騰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運輸;⑤無機鹽的吸收。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答案:C (錯解:D)
解析:氣孔開閉是影響無機鹽運輸(吸收無機鹽本來就是逆濃度梯度),但蒸騰作用只消耗水。在正午溫度較高時,氣孔關閉,光合作用減弱。此外,氣孔在吸入大量水或鉀離子時都會打開。
2.在下列植物中屬於單性花的是( )【雙選】
A.南瓜 B.桃 C.水稻 D.玉米
答案:AD (錯解:CD)
解析:南瓜和玉米是單性花,桃和水稻不是單性花(那就是雙性咯!),背就是了。
3.易川同學因意外造成下肢嚴重受傷,醫生對他進行了一系列救治,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傷口處有暗紅色的血液連續不斷地緩慢流出,需用止血帶紮緊傷口近心端止血;
B.入院後因大量失血,為防止貧血對他進行藥物治療;
C.傷口出現炎症是血小板因止血而死亡造成的;
D.輸液治療時,針刺入靜脈,藥物到達,感染部位前,至少經過右心房一次。
答案:D (錯解:B)
解析:一般輸液是扎手上臂,所以要通過上肢靜脈---右心房。失血(大量)直接暈了,且輸血不是藥物治療。傷口出現炎症是因為病菌從傷口進入引起白細胞聚集。靜脈出血應綑紮遠心端(總之就是不讓它過來啦)
4.下列選項中能最恰當地解釋兔子背部毛色變化的是( )
A.環境能影響基因對性狀的控制;B.兔子的身體內產生了局部可遺傳的變異;
C.極低溫度改變了兔子的基因;D.極低溫度導致兔子的染色體數目改變。
答案:A
解析:基因突變最多變一點點,沒那麼大面積(概率小),基因變異造成毛色不同往往是因為在受精卵時便變異,故做實驗時要直接將基因打入受精卵。
5.番茄果皮紅色(R)對黃色(r)是顯性性狀,若將純種紅色番茄(RR)的花粉授到黃色蕃茄(rr)的柱狀上,則此黃色番茄植株所結果實的果皮顏色以及其所結種子基因組成分別為( )
A.紅色 Rr B.黃色 Rr C. 紅色,rr D.黃色,rr
答案:B (錯解:A)
解析:果皮由原植株子房壁發育而成,基因組成為rr,黃色,種子顯然是兩者各取一配子組合。
6.下列關於生物的生殖與發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睪丸和卵巢是產生生殖細胞和分泌性激素的器官;
B.扦插、嫁接、組織培養具有保持親本的遺傳特性和繁育速度快的特點;
C.青蛙的發育過程屬於完全變態發育;
D.鳥卵的胚盤含細胞核,是將來孵化成雛鳥的重要結構。
答案:C
解析: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是對昆蟲而言的,兩棲都是變態發育。
7.下列不能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的實例是( )
A.酵母菌出芽形成新個體 B.衣藻利用鞭毛實現自由運動 C.藍細菌大量繁殖形成水華 D.草履蟲通過表膜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
答案:C (錯解:B)
解析:特定條件下藍細菌才能形成水華(即富營養水體),故不屬於獨立完成。此外,生命活動並不單指判斷是否為生物的活動。
其它易踩的坑
血管是器官,血液是組織;蝗蟲與蚱蜢生活習性相似;兩棲動物指幼體在水中生活,成體在陸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生物;牛痘和天花抗原相似(是抗體專一性的特例)進化:魚——兩棲——爬行——(鳥、哺乳)樹落葉和常青都是適應環境分析生態環境時可能有多條食物鏈,富集作用比例為10%-20%(當然單條鏈的話隨意)看題看表時,注意是「生物數量」還是「毒素聚集」。土豆塊莖繁殖要確認有芽眼。
【往期精彩內容】
說說中考前的模擬考到底有多重要,正確對待結果才能發揮考試作用
即將面對生地會考的初二學生黨們,最後時間試試這套記憶方法吧
中學生都必須知道的中考語文學科的考核內容及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