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老朋友都知道,我分享過很多繪本清單,也解析過很多經典童書,但玩具分享得很少,所以後臺讀者也是經常在催:
一直沒有分享,主要是之前叮噹還小,玩過的玩具有限;其次自己也在敗玩具的路上也走過無數坑:
網紅玩具買回來孩子卻很嫌棄?
益智玩具買回來,卻不知道怎麼玩?
家裡玩具無數,到底還要不要給孩子買?
同類玩具太多,買起來毫無頭緒,只好花錢不斷試錯……
作為一個經常接觸兒童玩具、在買買買上還算有點經驗的媽媽,我都走過這麼多彎路,可想而知大家平時有多迷茫了。
所以這幾年也總想著多積攢點經驗,把分享玩具這事,跟童書一樣,做得更專注,不想人云亦云的相信網上各說各好的廣告,除了叮噹這幾年用下來的保留款,我也花了好幾萬,把當下幾乎所有的當紅產品都買了回來,自己花錢就是想真正做到公正客觀地發表意見。
除了網上淘,大周末還逼著劉先生和我一起去線下實體玩具店掃貨,騷擾了大半個朋友圈的媽媽,又把叮噹當首席體驗官試用了一圈,最終按功能類別,從中選定了一些產品。
經過幾個月的試玩,試用體驗,算是把自己修煉成小半個的玩具行家,總算可以給大家有個交代了。
買回來的玩具,根據公號0-12歲孩子的不同受眾,按年齡段來劃分,從低齡寫到大童。本來第一階段我是想寫0-2歲的,結果埋頭寫下來,竟發現將近一萬六千字,只能說玩具是個大坑,總想介紹得更詳盡,給你們更多參考。最後限於篇幅,只好再細分成0-1歲,1-2歲。
以下是購買的0-1歲玩具大合照
在本文開始之前,我還想再囉嗦三點:
1、每個孩子適合的玩具是不一樣的:玩具是個浩瀚的宇宙,本文篇幅有限,無法列舉所有產品,文中推薦的都是我請教了玩具生產商、測試的專業人士,綜合評價分析挑出的產品。
另外,也結合了叮噹以及周圍孩子的真實使用感受,並不是什麼網紅我就去推什麼,而且有些網紅款真的讓人大跌眼鏡。每個孩子是不一樣的,適合叮噹的不一定適合所有孩子,每個類別也儘量多給一些推薦,大家有用著什麼好的也歡迎在留言區補充分享。
2、好玩具也需要好陪伴:同一款玩具,一個孩子比另一個孩子玩的更久更好,很大原因,其實是來自家長有沒有給予更多的陪伴和引導。
3、每個年齡段的玩具,重在質,而不在量。但為了讓大家有更多選擇,同類的產品,我會根據價位、材質、性價比等方面入手,推薦兩款,方便根據自身情況自行選擇。
而對於0-1歲這個年齡段,我玩具選擇上一直遵照這兩個原則:
1、重視玩具的安全性,儘可能選品牌:對於低幼寶寶來說,玩具經常會被「舔」和「咬」,因此,材料是否安全無毒,是否有過敏風險.....這些都是重中之重的因素,很多三無產品外形和大品牌一樣,之所便宜那麼多,是因為換了廉價有毒的材質,萬一出了事,可真是無法想像。
2、挑擴展性強的,帶早教益智功能:比起影響孩子注意力發育的聲光電玩具,我更傾向買比如積木這種,既可以給孩子認顏色、練分類,又可以給孩子堆疊,培養精細動作,可以扔,培養大運動技能……能開發孩子各種技能,使用壽命長的玩具。
好吧,原諒我的囉嗦,終於要開始正文了,老規矩,文章長,先上目錄:
一、0-3個月我測評了6類玩具:搖鈴類、床鈴/嬰兒健身毯類、安撫玩具類、安撫巾類、黑白彩卡類、室內墊類、特色單品推薦
二、4-8個月我測評了5類玩具:牙膠類、布書類、觸覺感官類、大運動引導玩具類、特色單品推薦
三、9-12個月我測評了7類玩具:洞洞書類、堆疊玩具類、拼圖類、積木類、隧道帳篷類、學步車類、浴室玩具類
因為本文將近一萬字,各位同學若不想看那麼多字,建議直接拉到適合的年齡去看。如果家裡的孩子已經過了這個年齡段,那可以等我再慢慢分享哈,先讓錢包君回回血
最後聲明:本文無任何廣告植入,也無團購,純推薦,大家喜歡自己去入手哈。
0—3個月適合的玩具
0-3個月的身心發展特徵:
只能躺著
喜歡注視人臉
喜歡黑白圖案,或者對比強烈的紅黃色
眼開始有意識的追蹤,本階段後期,手開始有意識的抓伸
一、搖 鈴
推薦理由:刺激聽覺和視覺發展
挑選原則:
安全:這個階段寶寶會無意識的舔吸玩具,所以材質一定要安全無毒,耐舔耐吸,耐摔打。
易清洗:這個階段玩具是會入口的,每天都要洗,不好洗的玩具會累死人啊;
易抓握:孩子力氣小,手小,抓不住的玩具達不到抓握訓練功能。
提到搖鈴可能很多爸媽聯想到的是這種帶把手的:
但其實它是很危險的,因為不小心會戳到孩子:
除了上面那款,我還對比了其它三款球式搖鈴:
(1)BABY Einstein, 滾動搖鈴玩具
Einstein這款在網上很紅,外觀美,但我到手第一反應卻是:這麼多縫隙,口水流進去,怎麼洗啊!
摸起來還是偏硬的塑料感,不過開孔的大小很方便寶寶雙手捧在胸前,但因為帶了外面那圈塑料,整個搖鈴的重量對小月齡寶寶來說可能有點吃力,另外,我個人覺得搖出來的聲音太大了。
(2)Oball 搖鈴小號軟球
相比上面那款,自用的話,我更推薦這款看著醜,但材質更軟更彈的,拿在手上隨意捏也不怕爛。
也不重,叮噹那個時候玩這個,很享受憑藉手指力量,就把它擠壓變形的感覺,有利於手部力量鍛鍊。而且它搖出來的聲音也很小。
丹媽推薦:Oball 搖鈴小號軟球
二、床鈴/嬰兒健身毯
推薦理由:功能多——能刺激感官,鍛鍊大運動,為翻身做準備。
挑選原則:建議選擇複合功能多的,這類產品壽命短,價格還不低(原價基本得300+),孩子六七個月開始爬以後基本就閒置了,所以最好買掛件多,以後還可以單獨取下來玩。
這種玩具費雪家最多了,叮噹從小用的就是她們家的,不過因為多次搬家,所以早就屍骨無存了。為了體驗其他類似款,我又重新買了一個Fisher-price,歡樂成長之腳踏鋼琴健身器。
這是他五個月前每天接觸最多的玩具,懸梁上配有的這些掛件,有不同觸感和聲音,可以吸引寶寶動頭,揮手,踢腿,趴……對於小月齡寶寶來說,這都是很有效的運動了。這款如果遇到電商打折,大家就毫不猶豫入手吧。
如果想選購體積再小點的,丹媽推薦這款B.Toys 比樂,益智床鈴玩具——
可裝在童床、童車上,上面的牙膠,搖鈴配件都可以取下來單獨用,實用又方便。
當然,這類產品還有很多,選購時爸媽們只要留意這兩個點就好:
1、健身毯的支架是否牢固,防止寶寶拽懸掛物的時候整個拽塌了。
2、孩子會翻身,身體會往上撐的時候,就得把帶繩子的床鈴類玩具撤了,避免繩子勒住脖子造成危險。
三、安 撫 玩 具
推薦理由:能帶給孩子安全感,有助於哄睡、安撫情緒。
挑選原則:外形可愛,音樂柔和,手感柔軟,外部可拆洗。
這類產品丹媽挑選了兩款 ,一款網紅,一款雖然不紅、但第一次用就把叮噹這種睡渣放倒了(不過也僅限於頭幾次哈)
網紅款:Fisher-price,小海馬
小海馬真是每家必備啊,它手感好,軟的像摸寶寶的背。最近出的新款顏色多了,還加了APP,可以連接wifi自定義甜睡方案。但我感覺這些功能對寶寶來說,沒什麼特別突破的意義,舊款就夠用了。
不過叮噹對小海馬一直無感,我到現在也沒整明白他為啥不喜歡。
把叮噹這種睡渣都給催眠了的:Takara Tomy,安睡音樂娃娃
Tomy的外形非常萌,叮噹見它第一面就被迷住了,一直盯著看啊看,最後竟然看睡了!這是叮噹人生中第一次自己睡著!!老母親激動得差點熱淚盈眶啊!!!
後來想想,可能是這種大腦袋閉著眼睛趴睡的設計,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和代入感吧。
Tomy內置胎內音,環境音、古典音樂,夠用了,不過外層材質手感沒小海馬那麼順滑。
這兩個玩具都可以單獨把電池盒取下,方便清洗。
丹媽推薦:小海馬在價格和手感上更勝一籌,但如果你家寶寶對於小海馬無感,建議試下Tomy,也許會有驚喜。
四、安撫巾
推薦理由:國外流行物品,特別適合睡渣寶寶
挑選原則:因為也是會被孩子進嘴的東西,所以不掉毛不掉色,可多次清洗是基本原則。
這種涉及安全感的東西,孩子一般比較專一,用上了就不輕易換,要謹慎挑選。
為了做這次測評,我買了好幾塊回來發現,這類小產品光看顏值是不行的,細節決定一切。
這次測評的四款安撫口水巾
(1)Kaloo,藍色豆豆兔
顏值上無可挑剔,「天鵝絨的手感更是細膩如雲朵般輕柔」——再想不出比這廣告詞更貼切的詞語了。無論是包裝還是實物,都讓人很驚喜。
還有個細節考考大家:為什麼四個角要打結?
方便抓握啊,想抓就抓要抓的漂亮!出牙期寶寶還可以咬這一部分磨磨牙。
(2)B.toys,小考拉
不過我對這款口水巾感覺一般,可能我更看重手感,不同於剛剛那個藍兔子的天鵝絨材質,這款是灰灰的短絨毛加上纖維棉布,摸起來沒那麼滑,拎著還有點沉,遇到梅雨季不知道多久才能幹(老母親的操心點果然與眾不同……)
不過它的特點是考拉上的小葉子是帶響紙的,搓搓就有譁啦啦的聲音,可以鍛鍊孩子的聽力追蹤能力。
(3)Combi響紙安撫
嫌剛剛那個小葉子不夠響的,這款的特點就是整面都含響紙,稍微一碰就特響。有睡眠障礙的千萬別在睡覺時間放床上,小孩越咬越興奮,大人越聽越失眠,就等著熊貓眼吧。
不過劉先生推測,這個磨牙會比前兩款爽,棉布和毛巾布的材質咬起來更有摩擦感,周圍的線圈也算給孩子換個口味。
丹媽推薦:Kaloo,藍色豆豆兔。叮噹現在2歲多了,每次出遠門還要帶上這位小夥伴,我相信他的選擇。
安撫巾使用提醒:
雖是透氣材質,但用的時候大人還是得留意,避免寶寶被安撫巾蓋住口鼻造成窒息(特別是還不會轉頭的寶寶)。
還有個最最重要的提醒,一定要買塊一模一樣的備用,萬一突然丟了洗了沒替代的,那孩子基本會鬧得和丟了媽一樣(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
五、黑白彩卡
推薦理由:早期視覺激發
內含一盒黑白卡,一盒彩色卡,這個之前我在叮噹的0-2.5歲書單中有詳細介紹,具體看 叮噹的0-2歲書單,我買的就是下面這套:
真果果嬰兒視覺訓練卡
六、爬行墊
推薦理由:趴、躺、坐、爬、未來做閱讀角……簡直是從出生可以一直用下去的神器。
這個我之前團購選品時做過太多功課(我花了一萬多,就是為了讓你們買爬行墊不花冤枉錢)這次就不一一測評了,直接公布我現在一直再用的吧:Foldaway,摺疊加厚爬行墊。
七、特色單品推薦
這款Lauri 橡膠木栓板玩具套裝是我一好友強烈推薦的,因為叮噹現在不適合用了,所以還是把它買回來體驗,確實感覺不錯。
推薦理由:
好友女兒出生時大拇指內扣,兒科醫生很新派,建議她用這款玩具鍛鍊寶寶的肌肉能力與動作習慣,抓握小釘子2個月之後,孩子拇指內扣的情況就明顯改善了。
4-6個月,把小釘子們插在墊子上,讓孩子拔,能鍛鍊上肢和手指力量,同時訓練手眼協調。
1歲半之後,玩法就更多了:認顏色,分類,數數……總之這個玩具玩法多,使用壽命特別長,大家有興趣的話,後期我專門寫篇分享下。
(可雙擊保存圖片)
4—8個月適合的玩具
4—8個月孩子的身心發展特徵:
開始出牙了:流口水,增加咀嚼,吮吸手指。。。引入牙膠緩解孩子出牙不適
大運動發展:翻身、坐立、爬行
視覺追蹤訓練敏感期
愛撕愛動,感官刺激需求增加:引入布書及其他感官玩具
一、牙 膠
推薦理由:緩解出牙不適
挑選原則:方便入口,安全無毒,方便清洗
叮噹出牙早期流口水很厲害,心煩的時候還吃手抓臉,弄了一臉口水疹。兒保專家說是出牙不適,建議引入牙膠。
這次玩具測評對比的牙膠款
當時病急亂投醫,下面三款網紅產品我都給叮噹試過:
(1)曼哈頓球-更適合當搖鈴的牙膠:
PU管光滑有手感,中間的方塊帶小鈴鐺,當搖鈴使叮噹挺喜歡,但真到了出牙期,叮噹想往嘴裡塞的時候卻總是很掃興,管子形狀太複雜總卡在臉上,進不去嘴,更糟心的是PU管的材質不能高溫消毒,每天啃的東西不能消毒這算怎麼回事。雖然是網紅款但我個人不是很推薦。
(2)baby banana
這款叮噹最喜歡抓住兩邊把手,把刷頭放在嘴裡來回啃,但刷頭上的縫隙很容易攢口水,啃完他又把刷頭往臉上蹭,反而導致口水疹更嚴重了,我不知道我這是不是個例,反正提醒大家注意。
另外,群裡還有媽媽反饋,白色刷頭上突起的部分有孩子啃了下來,萬一被吞了就很危險了。
(3)PIGEON貝親 小花-嬰兒口腔機能訓練器:
叮噹用的最好的一款是這款,看起來一般,用起來感覺細節設計的特貼心。兩頭的花瓣一邊大一邊小,他換著邊啃口感還不同,花瓣平滑狀不容易攢口水,避免口水疹,溫水浸泡後洗起來也方便,花瓣底部還有透氣孔,避免窒息風險。
除了前面推薦的這些日常牙膠,我推薦爸媽們一定要備一個可以放入冰箱冷藏的注水牙膠。
比如Nuk這款注水牙膠:在孩子出牙最嚴重的那幾天,可以冰冰的給他緩解腫脹。每次我發現常規牙膠不夠勁的時候,就給叮噹用,拿走的時候叮噹還一直不願放手,我還特意又買了個替換。
提醒:牙膠就是拿來咬的,一定要選大品牌,他們的材質和設計都更加安全耐咬。
丹媽推薦:PIGEON貝親 小花,Nuk的注水牙膠
二、布 書
推薦理由:繪本啟蒙,抗撕、情景教育
布書最初我選的是拉拉布書,功能還行,但顏值一般吧。後來我又入手了這兩套,一個是雷卡遊戲布書,逛宜家無意中發現的,真心喜歡啊。做得特別精緻,是宜家唯一的一本布書。有點小貴59元,不過也值得了。
還有一本是Jolly baby布書,叮噹也是一度痴迷。到手價好像是25元,我給他買了好幾本,叢林動物的話、捉迷藏的,最後只留下他最喜歡的恐龍這本。蹂躪了1年多,看起來還是很新的啊。
最近我又從香港淘回來兩款:奇智奇思的《brush your teeth》和《Its bath time》媽呀,太喜歡了!
它們都帶有明確主題:洗澡和刷牙。
對於叮噹來說,好像有魔力一樣,每次刷牙前講一遍,他就特別配合刷牙。完了還會摸摸書裡的牙齒,再摸摸自己的小牙齒,現在也是我們的日常繪本了。
三、觸覺感官類
推薦理由:幫助孩子多感官發展——視覺發展,觸覺發展,抓握能力發展,進一步促進大腦發育。
挑選原則:
顏色鮮亮:滿足視覺刺激
多紋理,材質豐富:滿足觸覺刺激
重量輕,質地軟:寶寶上肢力量不足,輕的更容易抓握,投擲,增加手部感官刺激,空間刺激,這個階段的小孩坐的還不太穩,球形的軟材料,萬一孩子摔了撞到不容易受傷。
尺寸不能太小:這個階段寶寶還處在口欲期,尺寸過小容易塞嘴裡吞下去或者卡住,非常危險。
這方面丹媽覺得買一款足以——Infantino 手抓球套裝:
為啥說買一款足以,因為這款內涵了六種不同顏色、觸感的小球,有橫紋,豎紋,有凸有凹,還能擠能壓,功能相當全面,能滿足感官刺激的一切要求,基本買了它就不需要再考慮別的感官球了。
四、大運動引導玩具
推薦理由:讓孩子更愛爬和坐
挑選原則:
為了省錢,儘量買複合功能多的;
此階段可以適當買帶一點聲光電效果的,這樣更容易吸引孩子爬行。
(1)美泰的小狗皮皮學習桌
它的特色是「功能超多」——
鍛鍊大運動:拆了腿可以坐著玩,裝上腿可以站著玩,還能鼓勵移動著玩
鍛鍊精細動作:翻頁、打電話、按小滑鼠、按音樂按鍵
自帶音樂:簡易小鋼琴,不同按鈕不同聲音
(2)第二款是朋友送的,我真記不清名了,但真的超!級!推!薦!(哪位同學知道名字麻煩告訴我一下)
它的特色是——「變幻莫測」
鍛鍊大運動:坐著的時候當手鼓,合起來又是一個滾動鼓,可以吸引孩子往前爬
精細動作:外側的波浪帶可以鍛鍊到精細動作
拍手鼓利於孩子手掌打開,順帶讓孩子感受因果關係——拍就會響還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