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紅柿媽媽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身上出現了一些小秘密,慢慢會對異性充滿好奇,會探索自己身體的變化,這些都是正常現象。但有媽媽無意間發現自己女兒夾腿情況,既尷尬又無比擔心,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無意間撞見女孩夾腿,兩位媽媽不同的做法,成就了女兒不同的人生
小薇今年剛上初中,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她不再喜歡跟父母撒嬌,更願意呆在自己房間裡。有天晚上媽媽起來上廁所,看見小薇房間的燈還開著,擔心她又沉迷小說不睡覺,於是便想去提醒她。
沒想到卻發現小薇面色紅紅地躺在床上,雙腿交叉在一起,看到這一幕媽媽十分氣憤,罵小薇身為一個女孩兒不知羞恥,並且讓她堅決不許再做這樣的動作。
媽媽的做法讓小薇羞憤難當,從此她變得鬱鬱寡歡起來,成績也一落千丈。面對女兒這情況讓小薇媽媽十分頭疼,她打算找心理醫生開導女兒改掉這個壞毛病,沒想到在跟同事聊天的時候,無意間說起這個話題,同事卻雲淡風輕地說:「我也發現過我女兒有過這樣的舉動,大約在四五歲的時候,就已經自發學會夾腿了」。
小薇媽媽的同事並沒有當著女兒發作,而是心平氣和地跟她討論這個話題,隨後開始著重對女兒「性」知識進行教育,現在女兒已經改掉了這個習慣,並且母女之間的關係越來越親密了,孩子各方面都很自信、積極樂觀。
初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們,對一切都非常好奇,其中也包括自己的身體,但無意中發現女兒有夾腿問題時,真正了解夾腿的原因,才能更好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地咒罵、制止他們。
為什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夾腿的行為呢?
1.「肛欲期」的正常生理反應
追尋身體的快樂是人與生俱來的生理反應,在面對這個事情的時候,家長無需摻雜太多成人思維。夾腿的行為最早可能發生在幾個月的嬰兒身上,這類似於兒童在「肛欲期」自主學習憋尿,控制大小便的行為一樣,所以很多從幼年產生的夾腿行為,可以看作是「肛欲期」的連帶反應。
2.夾腿綜合症
夾腿症候群最早發於幼年時期,很多家長都沒有放在心上,而且並不僅限於女生,很多男孩子也有這樣的情況,主要是通過自主摩擦或是外物進行摩擦讓身體得到放鬆,屬於夾腿綜合症,並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身體健康,但是從小養成的習慣長大之後會很難改正。
如果我們發現孩子有夾腿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並且幫助孩子克服呢?
1.態度溫和坦然,拒絕打罵
從案例中能夠明顯發現,不同媽媽的解決方法對孩子起到多大影響。這件事情涉及孩子的隱私,媽媽的反應不能太過激烈,打罵孩子更是不可取的。否則會對孩子的心理帶來難以磨滅的陰影,使他們以後無法直面對這行為,也會陷入深深的自責當中,所以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和自尊,選擇恰當的時機心平氣和地解決。
2.為孩子普及身體及生理知識
對待這行為避諱不談不可取的做法,家長沒有及時普及,孩子很可能會被外界一些錯誤的信息誤導,導致對身體及生理知識的觀念歪曲,影響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在孩子成長時期,應選擇恰當的方式,幫助孩子了解認識身體及生理知識,從而起到教育的作用。
3.解答孩子對身體的疑惑
三歲以下可以選擇淺顯易懂的繪本、動畫片等,讓孩子明白性別差異和生命的來源。孩子上小學後就要明白男女身體區別,教他們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孩子到了有行為能力時,需普及孩子生理知識要建立在愛的基礎上,面對孩子生理知識期要理智,避免盲目和衝動,也不能看得太過隨意。
4.幫助孩子培養更多興趣愛好
大多孩子改不掉夾腿的習慣是因為太無聊,沒有其他興趣愛好,家長應該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成長,去參加課外活動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也能夠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多培養一些課外興趣愛好,讓孩子的生活充實起來。
正確看待孩子夾腿行為,處理方式和態度要尊重孩子的隱私,反應太過極端會對內心造成傷害,所以把重點放在正確引導孩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