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手奶爸,需要大家的支持,請關注我吧,謝謝。
(一)
2000年,那是BBS和聊天室火熱的年代,那時的聊天工具叫OICQ,三大門戶網站(新浪、網易、搜狐)相繼赴美上市。
有個叫痞子蔡的作家,因為兩年前的那本《第一次親密接觸》,成為了網際網路時代的第一個暢銷書作者,從而聲名大噪,沒人不知道輕舞飛揚,以及那句「如果把整個太平洋的水倒出,也澆不熄我對你愛情的火」,這本書的銷量超過350萬。
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這兩年來校園小說泛濫,很多孩子見過的東西還沒見過的教科書多,只會從一根小草裡看出什麼堅忍不拔的精神,就操起了長篇。但令人驚奇的是還真讓他們給操了出來,其中有個叫韓寒的少年,光上課下課就十來萬字,回家路上能走十幾頁。
初衷或是想一統高中的文壇,或是為了那個叫金麗華的暗戀女孩,又或是受到父親韓仁均的薰陶,然後,就有了《三重門》。本來極有可能只是遊戲之作,但機緣巧合,那一年,《萌芽》雜誌舉辦了第一屆新概念作文大賽,韓寒憑藉《杯中窺人》獲得了一等獎。
幾經波折才有了這本書的出版,第一次被拒稿,期間因七門功課不合格而退學,當時的韓寒受父親給故事會供稿的啟發,就想著靠寫作為生。當他說出靠稿費為生的時候,所有的老師都認為他瘋了,包括他的父親。然後,這本書的銷量突破百萬,韓寒一夜成名。
《三重門》儘管有著模仿錢鍾書的痕跡,通篇掉書袋卻也看到了很多年輕人的張揚,幽默詼諧,大量地抨擊和諷刺當時的應試教育。灰色頹廢卻又思想銳利,這種風格加上韓寒退學的背景,話題性爆棚,文匯報就發表過《語文60分的孩子寫出長篇小說》,而央視直接搞了個節目,叫《對話韓寒》。
那年他光稿費就拿了50萬,那年復旦大學想破格錄取他成為旁聽生,但在主流社會眼裡,他就是個異端,是不好的榜樣和開端。據後來韓寒回憶,當年的《對話》差點做成《對罵》,目的就是找了三個成績優秀的女孩來證明他的曇花一現和世俗不容,但有趣的是,後世這三個姑娘都移居了美國。
這年的韓寒才18歲,他沒想過自己的事跡會影響到另一個28歲的大齡退學男青年,一個叫羅永浩的小胖子。在看完《對話》,罵了句你丫牛B後,他給新東方的俞敏洪寫了一封很長很長的求職信,大致的意思是,我很有毅力、很勤奮,應試教育是狗屁、新東方的老師很狗屎,我很有能力,也有夢想,就缺你給我個機會。
和韓寒相同的,是兩人都屬於雜書看得多的那種,書看多了就有了思想,思想多了就想著批判。唯一不同的,是韓寒只是寫寫東西,而他卻以當面指出老師錯誤為榮,久而久之,他就被揍了,曾經有個老師惱羞成怒派了高一的兒子去揍了他一頓,自那以後,他變得更加叛逆,連著思想政治課也敢挑釁。
所幸當時父親是個縣官沒把他怎麼樣,但他父親也很怕他這種所謂的思想解放,特別發現他還偷看港臺的報紙以後。正好因為當地的民風彪悍,高二那年小胖子被當著女生的面被羞辱了一通,結果奮起反抗後,被記了打架鬥毆。結果小胖子自己提出了退學,父母就順理成章答應了下來。
小胖子退學後在家裡胡混了幾年,最大的樂趣就是看書,一直自詡是知識分子。他認為知識分子要活得有尊嚴,就得有點錢,所以他篩過沙、賣過書、搞過批發,還短期去韓國賣過壯陽藥。但都沒賺到錢,唯一的收穫就是增加了眼界,還有就是覺得自己不適合經商。
之後還去講過半年的傳銷課,在此期間為了扮演海歸精英人士,開始學習英語。這對他而言是件極為痛苦的事,幸好當時為追一個天津外院的姑娘,他連最痛恨的減肥都在堅持,為了和姑娘交流他還看了600多部英文電影。
機緣巧合下,他聽說了新東方在百萬年薪招英語老師,當時看到那一水的招聘條件他很猶豫,畢竟他高二就輟了學。但是當他看到電視裡,高一就輟學的韓寒已經50萬稿費的時候,他感覺自己被打了雞血,他洋洋灑灑地寫了封萬言信,自我感覺韓寒附體。
這一年,兩個輟學少年似乎和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毫無關聯,但未來他們卻會各自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二)
2006年,以WEB2.0為基礎的博客、視頻網站、論壇等席捲全球,中國網際網路網民突破1億,《一個饅頭的血案》讓外界認識到網際網路的力量。
這種力量在去年2月就早有端倪,在天涯論壇發生的「北緯周公子大戰易燁卿」,就讓世人見識過意識的覺醒和爭奪的話語權。那是一場關於財富、關於服裝、關於賽馬的「上流社會」的大辯論,話題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富人該不該歧視窮人。從此,「人肉搜索」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本來這些都和韓寒無關,《三重門》之後,憑藉《零下一度》、《像少年啊飛馳》、《長安亂》,幾年來他穩坐暢銷書作家之列。他就像金庸筆下的隱士高人,住在上海的郊區,看看電影和比賽,偶爾帶著心愛的姑娘騎著摩託車在油菜花盛開的季節兜兜風。
但年輕的騷動在他接觸賽車後,變得難以壓抑。他的內心和他的文字一樣,渴望挑戰和激情,早在01年被朋友忽悠車開得好,就該參加賽車以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這股子騷動開始融於他的血脈,加上那幾年的世貿和非典,整個社會都在變得焦躁,於是,他通過《通稿2003》猛烈地對幾十個社會熱點問題開炮。
初衷或許只是躁動的發洩,但這種發洩卻在網際網路上,激起了太多年輕人的共鳴。就像他《長安亂》裡的那句話,「江湖雖然是少數人的,但是江湖要多數人都看見」,年輕人渴望參與社會,渴望顛覆權威,渴望掌握話語權,而這一切,在06年那場舉世關注的「韓白」博客大戰中達到了頂峰。
起因或是年初他的《一座城池》200萬元買斷的「天價」讓人眼紅,或是他在評論程凱歌的電影太做作,清高下面都是俗氣後觸怒了某圈。老牌文學評論家白燁寫了一篇文章批評中國的80後作家,認為這些作家寫的東西不能算文學,只能是玩票,還得出一個結論「他們進入了市場,尚未進入文壇」。
這場曠日持久的罵戰,讓世人第一次見識到了網際網路世界裡流量明星的威力,韓寒的《文壇是個屁,誰也別裝逼》吹響了草根階級向權威精英挑戰的號角,一時間應者如雲。在這場大戰中,韓寒鋒芒畢露,不留情面,直接把很多傳統文人以及以知識分子自居的陸川和高曉松之流按在地上摩擦。
後世形容這場大戰,是韓寒帶領他的「十萬韓家軍」縱橫捭闔,這裡面是否有新晉網紅「老羅」參與不得而知,但按他後來自述的輕微攻擊型人格和湊熱鬧的本性,他應該不會缺席。或是看到了流量的力量,或是看到韓寒在這場罵戰中的毫髮無傷,5月底還出了張個人單曲《私奔》。
受此感召下自認幽默詼諧和噴人帶節奏絕不落後於人的羅永浩,在6月離開了新東方。後來很多人形容他的離去,是次「叛逃」,是俞敏洪這個伯樂給了他機會,讓他有機會年薪五十萬,但不知道的,是新東方在他辭職3個月後,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以老羅的小聰明,他不會錯過這場財富盛宴,唯一的解釋,就是他沒份。
他陪著新東方熬過了最難熬的03年,也因為新東方的需要,自己的《老羅語錄》被錄製了多個版本廣為流傳。他成為了新東方的頭牌,過上了用麻袋去裝工資的生活,也是在那時,他認識了在天津電視臺工作的妻子,他後來總結過這段日子,是自己人生中最舒適的狀態,周一到周五全部休息。
熟悉俞敏洪的都知道,他是個鐵腕人物,更是個「雞湯大師」,老羅的很多套路都是很多年前自己玩剩下的。本來就對老羅不怎麼看得上眼,認可他也只是因為他在學生中的人氣,他可以給老羅高收入,但永遠不會接受他以這種影響力提各種要求,後來的徐小平和王強離開新東方也大體如此。
收入難有大的突破,也不可能有話語權,這種混吃等死的日子,讓老羅開始厭倦了這種簡單重複的日子。而且,他從小那種直來直去的性子,讓他格外地看不慣各種勾心鬥角。然後,他見證了那場韓白之爭,看到了那個時代網絡的力量,這讓他心馳神往。
所以,他選擇辭職創建了牛博網,而這個博客最大的特色就是永不刪帖,這個靈感來自於他在博客發帖,卻一直被刪和被審核。憑藉著自己去年網絡十大紅人排行第七的號召力,以及標榜「公正、自由」的理念,牛博網從開始就顯得與眾不同。
這一年,韓寒在網上一戰成名,成為了很多年輕人心目中的一面旗幟,而羅永浩也受此感召,馬不停蹄地殺了進去。
(三)
2012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來臨,微博成長為當時的龐然大物,幾乎主宰了網絡輿論的市場,「微博將可能改變一切」這句李開復的名言成為了共識。
韓寒在兩年前就已經成為那個時代的頂流網紅,無論是榮登美國《時代周刊》封面,還是為凡客做的廣告,讓他已經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就像他曾囂張地說過,只要你會說中國話,你就會知道我是誰,他已經成為很多年輕人心目中的公眾人物、意見領袖。
那會開始流行一個詞,叫公民韓寒,那是他08年汶川地震,到達災區以後的事。輿論開始驚呼曾經的叛逆少年,已然成為社會中堅,有責任感的中流砥柱。在那一年,他獲得了各路「公民獎」,從那以後,他在這條路上一路狂奔,各種公共事件都能看到他活躍的身影。
一面倒的讚譽背後,就像許知遠說的,這只是一個聰明的青年人、說出了一些真話。這種狂熱的吹捧帶來的結果,必然是人紅是非多,但凡牽涉到弱勢群體的話題,他只要缺席就是走狗。而他陳腐的性別觀念和傳言的男女關係更是成為熱門話題,連他的出版商路金波都湊過趣,五六個女友一人一張信用卡。
但那時的他,其實已經覺得厭煩,他覺得自己已經被綁架,很多讓別人看完義憤填膺的文章,只有他自己知道是在硬寫,是為了滿足別人才寫。他覺得自己的博客就像公共廁所,別人只是通過他來發洩,在經歷將他帶入賽車界的大哥徐浪逝世以及女兒小野出生以後,他開始反思,自己作品的意義,自己存在的意義。
於是,就有了11年底「韓三篇」的問世,他徹底地放飛了自我,站在很多人的對立面去客觀地闡述他想要說的真相。在經歷《光榮日》的荒誕、《雜的文》的思考以及《他的國》的無奈後,他迫切地需要精神上的自由,儘管這種自由最終是兩面討罵,是人設崩塌。
結果可想而知,他成為了很多人眼裡的靶子。12年的代筆門和方韓大戰只是外部的表象,最核心的,還是韓寒自廢武功後,秦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當世人見識過網絡對現實的影響之後,就不難理解為何方肘子會追著攀咬,有百利而無一害,也是在那時,韓仁均成了最牛的文化站站長。
而當時的老羅,已經和韓寒有了私交。當年老羅公布的優秀博客標準,明確的寫了兩點,要言之有物,不能像徐靜蕾;不能剽竊,萬一不小心剽竊了,要懂得道歉,不能像郭敬明。這兩點戳中了韓寒的興奮點,一個是他的緋聞對象,一個是他的「一生之敵」。於是,他就去了牛博網。
除了發博文以外,他的主頁就一個連結,就是徐靜蕾的博客。這種牛逼的行為,自然引來了羅永浩的關注,或許他本來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把韓寒給釣過來,兩個輟學青年存在太多的共同話題。羅永浩對韓寒神交已久,而韓寒對「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也深以為然,兩人相談甚歡。
依託於韓寒、馮唐、柴靜、慕容雪村、梁文道等大批「公知」的活躍,老羅從普通網紅搖身一變成為了意見領袖。加上他曾經頂住壓力,在一系列的公共事件中,確實做到了不刪帖,讓他的知名度和聲望有了顯著提高,而這一切在08年牛博網籌集200萬和韓寒一起赴四川賑災達到了頂峰。
但老羅卻比以前更窮了,對外宣稱的不做廣告,以及平臺作者的不開放,讓牛博網從一開始就很小眾,更像是老羅自己的理想國。後來馮唐建議他,可以用現在的知名度和聲望重操舊業,並當場投了他600萬,於是就有了老羅英語和「我的奮鬥」的高校巡迴演講。
走的都是俞敏洪和新東方的老路,不成功很正常。即便當年韓寒的雜誌《合唱團》向他約稿,即便馮唐和韓寒把自家的西門子冰箱送上門讓他砸,都沒讓他起死回生。但老羅這個人講義氣,韓寒的這份情他銘記於心,加上他和方肘子也有過節,方肘子舉報他無證辦學,他舉報方肘子老婆學歷造假,這才有了12年方韓大戰後,老羅盯著方肘子死掐的故事。
也許是砸冰箱砸出來的靈感,也許是受到雷軍的啟示,當他舉著我是米粉的牌子參加小米發布會的時候,恨不能取而代之。既然做不到韓寒的這種牛逼,那就換種方式,他一向認為除了嚴重依賴天分的事,他都差不多。所以他成立了錘子科技,在面對質疑的時候,他說「不被嘲笑的願望是不值得去實現的」。
這一年,韓寒成名於網絡輿論,卻同樣陷入了輿論的旋渦。而在旁看著這一切的羅永浩,自嘆不如,另尋他法。
(四)
2019年,手機已經全面普及,5G開始測試,小視頻和直播帶貨開始崛起,信息變得越來越碎片化,網際網路充斥著全民娛樂和大眾消費。
韓寒在幾年前就選擇了封筆和學著閉嘴,很多人說他選擇了和這個世界妥協,也有很多人說他江郎才盡,代筆門之後難以為繼。只有他自己清楚,時代已經不需要意見領袖,因為每個人都是意見領袖了,會寫的人都有自己的自媒體,每個人都會對公共事務發聲。
他有時回頭去看,會覺得那時有些觀點也非常可笑。寫來寫去,最後都是發洩情緒,真正的乾貨很少,都是想著怎麼樣去挑動最多人的情緒,以讓自己獲得最大的傳播。為了這些現在看來可有可無的東西,他浪費了太多年的創作激情。
他寧願把更多的時間用來陪女兒小野,寧願把更多的經歷花在賽車上,因為這些才是他心中的熱愛。至於各種爭議,他也只是平淡地回了句,隨他去吧,但沒曾想,他卻因為喜歡曬女兒的照片再次出圈,被稱為國民嶽父。
他開始拍電影,儘管被人說是想和郭敬明攀比,只有他知道,通過劇本創作他找到了賽車和作者之間的平衡。這才有了公路電影的《後會無期》,自傳色彩的《乘風破浪》以及熱血詼諧的《飛馳人生》,他希望通過電影這個媒介來傳達他的感悟和思想。
他越來越駕輕就熟,不像14年《後會無期》的時候,會鬧出「韓寒電影賣得好,小野嫁妝少不了」這種奇葩的營銷行為。但他又依然如故,在大哥徐浪去世十年後,還會在《乘風破浪》裡紀念這份美好的感情。也許他成不了其它人心目中的韓寒,但他卻希望努力地做好自己。
當他在參加《曉說》的時候,他開始習慣性地在末尾加上「老師」二字。而在談起退學的時候,他也會說「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他已經不是十年前那個說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狂妄少年,一切似乎只存在於網際網路的記憶當中。
而老羅今年也終於選擇了放下,在留下一系列廣為流傳的發布會和經典打臉語錄後,他只能黯然地離開了堅果手機。他在18年將產品名稱從錘子改名堅果以後,依然改變不了悲劇的命運,這一切似乎在15年那場史上最傷感的發布會時,就早有預料。
有太多人分析過他失敗的原因,但所有分析當中,他唯一認可的,只有吳曉波。他只是來得太晚,當錘子T1在14年問世以後,智慧型手機的銷量增幅就開始急劇下降,也許在他第一次發布會的時候,在他說出那句「我不是為了輸贏,我就是認真」的時候,他就已經輸了。
做手機以後,有很多人因為他的大言不慚對他心生厭惡,又有很多人對他的反覆無常感到厭煩。在全民娛樂和大眾消費的年代,他被打上太多的標籤,時代的小丑、偏執的瘋子,他成了很多人眼裡的笑話。他曾經驕傲地認為自己會成為吉利李書福那樣的相聲演員,但卻只成了相聲演員。
在這些表面之外,很少有人在乎,他的快樂和心酸。而這些,才是他固執地希望把錘子科技保留下來的原因,儘管因此負債6億,儘管他讓老婆跟著背上了上億的外債,他從未曾想過像老賈一樣申請破產,因為這是他的一段人生,而這段人生不容抹去。
他有諸多值得非議的地方,但正是他的這種理想主義,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可以輸,但不可以輸地沒有原則和底線,即便是輸,我的人生還是自己做主。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在《後會無期》的時候,韓寒會幫他做了T1的推廣,在19年《飛馳人生》的時候,還會幫他打錘子的廣告。
不過老羅的情商確實不高,作為回報,他竟然把自己想做的電子菸品牌搞成了「小野」,還找陳冠希代言。正當廣大網友呼籲韓寒出來打死他的時候,相關部門先一步封禁了電子菸,從此,老羅多了個行業冥燈的雅號。
韓寒和羅永浩的年代正在遠去,無論曾經怎樣的熱血和情懷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似乎都難以留下痕跡,但總有些東西應該被留下。
(五)
2020年,現在最火的是李誕,是那個希望流於表面,活在膚淺裡的人間不值得。
許知遠曾經問過他怎麼賺錢,李誕的回答是不要說太多真話,不要挑戰大多數人。也許,這才是現在的主流觀念?但我卻又開始懷念將真話的韓寒和挑戰所有人的羅永浩。
當老羅上《脫口秀大會》做領笑員,說起真還傳的時候,當韓寒和李誕一起做某男裝代言,廣告詞是我和世界挺搭的時候,有種莫名的傷感。
也許就像汪峰談音樂時的感受:
它改變不了你的困苦,幫不了你跌跌撞撞的愛情,成為不了你穿越荊棘的信念,也無法抵禦這肆虐的病毒的侵襲;它只是你嗡嗡作響的生命裡一層帶著旋律和節奏的朦朧背景。我不知道這說明這個世界更好還是更糟了。在世人心底,它在與不在已沒那麼重要,歡笑依然燦爛,淚水依然惘然。
這就是我眼中的韓寒和羅永浩,他們曾經帶來過一種力量,但最終卻悄然遠去。他們還是那麼認真和不服輸,但我們卻已經長大了。如果喜歡就狠狠地點讚、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