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的飲食範疇內,喝粥養生是最好不過的滋補方式了。
古代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專門提到,粥「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訣也」。
宋朝大詩人陸遊曾著一首七言絕句《食粥》:講述了喝粥延年益壽的益處,表達了對於喝粥的推崇和喜愛。
世人個個學長年,不知長年在眼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現代中醫學認為,粥能生發胃津,補益陰液,補虛損,健脾胃,最宜養人。
身體是立業根本,在我們快節奏的日常生活中,不妨放慢腳步,坐下來給自己身體一個好好的優待,只需一點點的碎片時間就能煮出一鍋香噴美味的粥,摒棄油膩,清新自然地米香,滋養了身體,又感受了生活的樂趣、家的味道。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些熬粥的竅門,會讓您美美的熬出一鍋好粥。
一、浸泡大米:
開始煮粥前最好先將米用冷水浸泡30分鐘,讓米粒自然脹開。這樣做會讓粥熬起來米粒熟的快,節省很多時間;熬出的粥入口酥糯、口感好。
二、開水下鍋:
一般情況下都認為是冷水煮粥,在真正的粥店裡行家大廚們卻是用開水煮粥。這是什麼原因呢?平時煮粥是不是糊鍋底呢,那就是你用冷水煮粥的原因。開水下鍋就不會有糊鍋底的現象,而且用開水熬粥會更省時間。
三、掌握火候:
開始先用大火煮開,隨後轉小火熬煮約30分鐘。這樣一次簡單的火力轉換,粥的米香味卻由此而出!
四、多多攪拌:
雖然使用了熱水熬粥,沒了冷水煮粥糊底的風險,那為什麼還要反覆攪動呢?為了「出稠」,也就是讓米粒顆顆飽滿、粒粒酥稠。小技巧:開水下鍋時攪幾下,蓋上鍋蓋至小火熬20分鐘後,開蓋,開始不停地攪動,一直不停攪動約10分鐘,到呈酥稠狀為止。
五、滴幾滴油:
煮粥真的需要點幾滴油。粥改小火後熬煮約10分鐘時滴入幾滴色拉油,你會發現這碗粥色澤鮮亮,而且入口特別鮮滑。
六、食材分煮:
常常煮粥時,習慣把所有的食材一次性全放進鍋裡,在粥店裡大廚們卻不這樣做。粥底是粥底,料是料,分別煮的煮、焯水的焯水,最後再放一塊熬煮片刻,時間一定不超過十分鐘。這樣熬出的粥才會清爽不渾濁,幾樣食材的味道都熬出來了,又不會串味兒。尤其是食材為肉類或海鮮的時侯,更應該如此操作。
一碗香噴噴的粥熬好後,上面會飄浮著一層狀如膏油的物質,細膩、黏稠,在中醫裡把這個叫做「米油」,俗稱粥油。我們一直疏忽了它,其實,它是整個粥的靈魂所在,具有很強的滋補作用,營養堪比參湯。
夥伴們,在這個冬天,為家人熬一碗熱乎乎且飽含愛意的粥,圍坐分享,是一件多麼幸福愜意的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