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雖然每年的「公考」大軍中,能成功上岸者只是少數,但依然不能阻擋成千上萬人為之努力。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找到了幾位參與過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他們中有的已經上岸,有的仍在堅持備考,這段經歷與感受也將成為他們人生中一段特別的體驗。
人物:段蕊 狀態:已成功上岸
感興趣的工作她都樂於嘗試
段蕊進入 「體制內」已經兩年多了。從省城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職員,到皖北一座小城的公務員,她有些不適應,卻能欣然接受。
2017年,從淮北一所高校畢業的段蕊在合肥找到了一份新媒體運營的工作,每天接觸到最新鮮的網際網路信息,生活也多姿多 彩「。我是學統計的,雖然專業不對口,但我還挺感興趣。」段蕊說,大 學剛畢業踏入社會,她覺得找到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就行,一開始並沒有想過要做公務員。
但在此前,段蕊已經有過一次報考公務員考試的經歷「。大四寫完畢業論文,時間比較充裕,就報了省考試試看,沒想到還進入了面試環節。」雖然最終沒能成功上岸,但這次學習的經歷讓段蕊看到了自己的另一種可能。
工作快一年時,安徽省公務員招考又開始了。段蕊想著前一年還系統地複習過,有些基礎,便又報了名。平時工作還挺忙的她,只能利用周末的時間看看書、刷刷題。「如果能考上,也是一種選擇, 我並不排斥。」這次,段蕊報考的是老家界首的職位,雖然只招1個 人,但她還是報了名「。一方面考慮是自己的家鄉,另一方面專業也匹配,並沒有想一定要考上,但一路都很順利,成功上岸。」
能回到家鄉工作,又是比較穩定的「鐵飯碗」,最高興的自然是段蕊的家人。一開始段蕊不適應「,剛回去時工作環境比較陌生,和之前接觸到的東西完全不同。」段蕊說,那時正趕上第四次經濟普查,她報到時前期的培訓工作都已經結束,她只能和同事請教學習, 自己不斷摸索,才慢慢融入到新工作角色中。
「以前工作的網際網路公司年輕人多,大家有共同語言,業餘生活也比較豐富,但政府單位就不太一樣。」段蕊坦言,剛開始的確有些不適應,但在自己的家鄉,適應的過程就沒那麼難。兩年間,她已經 在自己的崗位上得心應手,生活也很踏實「,畢竟在小城市生活成本低一些,在父母身邊生活也比較愜意,這樣看來也算是一種優勢。」
工作之餘,段蕊大部分時間喜歡宅在家裡,但偶爾出去旅遊, 見 識到更多新鮮事物時,也會懷念在合肥工作的時光,甚至想過再回合肥,但回到熟悉的工作崗位時,段蕊又開始踏實的工作了。「從報考到成為一名公務員,對我來說是一種體驗、一種經歷,並不會覺得後悔。如果未來有我更感興趣的方向,我也樂於再去嘗試一番。」
人物:馬華秋 狀態:等入職通知
多次趕考讓他感慨堅持不易
如果不出意外,滁州小夥馬華秋很快就能接到北京一家政府單 位的入職通知。去年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的他已經順利通過筆試 和面試。在等待最終結果的過程中,他還參加了今年安徽省公務員考試,也一路順利進入體檢環節。公考 「達人」?馬華秋坦言還算不 上,只是自己公考經歷比較豐富。
2019年畢業於安徽工程大學的馬華秋學的是電子信息工程。 早在畢業前,他的目標就比較明確——考公務員「。大學是省內普通一本,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想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並不容易。」馬華 秋說,由於家裡的長輩多是公務員,在他們的建議下,自己也傾向於選擇比較穩定的工作,「相比較考研,我可能更適合考公務員,能鍛鍊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辦事能力。」
從大四開始,馬華秋參加了多個地方的公務員考試,河北、江 蘇、安徽、上海、北京,甚至還考過重慶的選調生。「公務員比較符合
父母對我的期待,為了讓父母放心,每一次在選擇職位時也會考慮很多因素,比如選擇離家近的大城市,當然也要看和自己專業的匹配度。」馬華秋說,公務員考試並不簡單,國考的難度更大,自己每一 次報考雖然都沒抱著一定要過的心態,但還是希望能把握住機會, 因此都會努力準備。
在眾多考試經歷中,最讓馬華秋難忘的是大四那年報考河北的職位。筆試前一天正趕上他畢業論文答辯「,時間挨得很近,當時很想放棄,但父母說這也是一次鍛鍊的機會,建議我堅持一下。」於是, 上午論文答辯結束,下午抓緊處理完其他事情後,馬華秋傍晚踏上 了開往河北保定的火車。因為時間緊迫,能按時趕到保定的火車只 有一趟普快,馬華秋顛簸十幾個小時,終於在第二天開考前趕到考 場外,「當時在考點外喝了一碗湯就進考場了,考試時差點就睡著 了。」這一次艱辛的趕考,讓馬華 秋意識到找工作的不易,以至於之後的每次備考都會想起來, 這也成為他在接下來的一次次努力中繼續堅持的動力。
人物:程曉晗 狀態:即將進考場
備考的過程也是突破的過程
這個周日,舒城姑娘程曉晗也將走進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筆試考場,和眾多競爭者展開一場「廝殺」。但和大部分考生不同的是,她 已經考上了一家事業單位,以此打底,心裡並沒有那麼緊張了。 今年剛剛畢業的程曉晗性格比較安靜內向,大學在省城合肥讀的是金融專業。和大部分參加公務員考試的畢業生一樣,程曉晗也是受公務員家人的影響,想找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
今年上半年,程曉晗參加了事業單位招考,考上了家鄉舒城的一家單位,目前還未入職。面對接下來的省考、國考,程曉晗也都不願錯過。「因為我比較想留在合肥,或者去南京,離家也比較近,所以有合適的機會都要嘗試一下。」這次國考報名,程曉晗和家人商量後,選擇了馬鞍山的一個職位,「主要先看報考條件是否符合,再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如果這次沒有考上,我會先入職,以後有合適的機會再考。」
對於備考的過程,程曉 晗感觸最深的是學習壓力大,而且很枯燥。「一開始和 大學室友一起學習、做題。 後來受疫情影響,只能在家複習,但學習效率不是很高。
現在專門報了一個輔導班,可以認識備考的同學,一起交流。」程曉晗說,從之前經歷的幾 次考試來看,她認為自己表達能力較 差,面試環節是弱項,於是重點對面試環節進行了突擊。「其他同學都很厲害,我就很自卑,但老師會不停鼓勵我,多給我機會鍛鍊。」
程曉晗說,備考的過程也是自己不斷突破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 我知道自己要向什麼方向去努力, 也不再迷茫。即便最後沒有成功, 也會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碧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