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一場來勢洶湧的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席捲全國,一場關係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戰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巾幗不讓鬚眉」,舍小家為大家,在戰場上始終帶頭站在最前列,衝在第一線,不怕辛苦,不懼危險,用實際行動扛起使命擔當,得到了領導、同事和村民的高度讚譽和充分肯定,她就是鳳山街道辦事處良種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宋平華。
宋平華,丹東市黨代表、鳳城市人大代表、省婦女十一大代表,2019年被評為丹東市首批毛豐美式好幹部和鳳城市「毛豐美式好代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宋平華帶領村「兩委」成員和駐村「兩代表一委員」迅速進入工作狀態,用十個「第一時間」搶佔防控先機,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第一時間召開村「兩委」擴大會議,傳達疫情信息。1月23日,宋平華組織召開了村「兩委」擴大會議,向全村黨員幹部、駐村「兩代表一委員」通報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形勢,傳達上級工作要求,提出村幹部就是村子的守護者,黨員、代表就是村民的主心骨,必須衝在防疫最前線。
第一時間下發《致廣大農民朋友一封信》,進行全村防疫總動員。為了提高村民對疫情嚴重性的認識,宋平華組織村組黨員幹部和志願者迅速將市政府印發的《致廣大農民朋友一封信》送到全村每家每戶,入戶開展防疫知識宣傳,使1900餘位村民第一時間了解防疫常識和有關規定,做到出門戴口罩、不到小賣店聚堆打撲克、不串門打麻將、有外來人口及時報告。
第一時間進行地毯式排查,確保疫情防控不漏一人。對全村612戶1943人全面摸底排查,按上級要求嚴格做到「十清楚」。對排查出的39名外來人口全部進行居家隔離觀察,經過14天居家觀察,身體狀況全部正常。對唯一一名武漢返鄉人員進行居家隔離、重點監測,建立信息臺帳,嚴格做到每天視頻報告測體溫情況。這名監測對象一直健康狀況良好,在嚴格隔離18天後,已離村返回工作城市。
第一時間改裝宣傳車,巡迴播報防疫信息。由於良種村的3個村民組分散居住在石家隈子、曲家隈子和蔡家隈子3條2公裡的山溝裡,無法聽見村部大喇叭廣播,宋平華就將一臺小貨車改裝成村裡的宣傳車,每天在3個村民組巡迴播報疫情防控信息和防疫知識,時刻提醒村民不要放鬆自我防護。
第一時間為村民義務噴灑消毒液,平穩村民情緒。為了防控疫情,消毒液成了緊俏商品,很多村民為買不到消毒液而著急。宋平華想方設法購進消毒液,組織村組幹部義務為每家每戶進行防疫消殺,有效平緩了村民的緊張情緒。
第一時間組建黨群愛心團隊巡邏隊,在村內義務執勤。這支由宋平華倡導組建的隊伍,由村組幹部、黨員志願者、駐村「兩代表一委員」組成,實行工作三班倒,負責巡迴檢查村內防疫和卡點值守以及宣傳車宣傳的任務,每天巡查在防疫最前線。
第一時間設立進村卡點,把住疫情入口。良種村共有7個進出道口,疫情防控期間,村裡將其中的4個封閉,留下3個道口用於出行,並以最快的速度設置了防控移動大門,夜間掛起安全警示小紅燈,在3個路口設立登記和體溫檢測點,由黨員幹部帶頭值守。春寒料峭,夜裡值班很辛苦,宋平華書記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每天晚上都要到各個卡點看一看,值班人員是否有什麼需要,村裡情況是否一切都好,每天都深夜才回到家中。
第一時間組織黨群愛心團隊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在宋平華的帶領下,良種村一直活躍著一支積極向社會奉獻愛心的黨群愛心團隊。得知全市防疫物資緊缺後,1月31日,良種村黨群愛心團隊開展了為防疫捐款活動,宋平華帶頭捐贈了3000元。2月13日,她又為鳳山街道辦事處捐贈了7000元的防疫物資。
第一時間組織印發《全省城鄉社區(村)疫情嚴查嚴控措施30條》,向村民發放,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宋平華反覆向村民強調「十必須」「十不準」的重要性,用生動的大實話耐心勸導村民「老實在家防感染,丈人來了也得攆」。
第一時間組織送餐車,到卡點為值班人員煮餃子。當天氣預報報告十年一遇的暴雪天氣即將來臨時,想到全市有那麼多值守人員只能在寒風中吃冰冷的麵包,宋平華決定為他們做點什麼。從2月14日下午開始連續3天,宋平華帶領黨群愛心團隊成員包好餃子後,帶上液化氣罐,來到高鐵、高速公路、火車站等卡點,為值班人員現場煮餃子。2月15日,鳳城降下了數年難遇的大雪,即使這樣,也沒能阻止宋平華帶領愛心團隊送餃子的步伐。1700多個現煮現撈的暖心餃子,味美皮薄,深深感動了值班人員。他們都說,宋平華是當之無愧的毛豐美式的好幹部、好代表。
欲問秋果何所累,唯有春風雨瀟瀟。宋平華書記始終牢記共產黨員的神聖使命。她用忠誠和奉獻,以身作則的幹勁,滿腔熱情的付出,贏得了同事的擁戴,贏得老百姓的掌聲和組織的肯定。而她最欣慰的還是全村在每一個人的守護下,至今是一片藍天淨土。這就是宋平華同志,她用自己的信念與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村書記樸素而又高尚的情懷!
文字、圖片來源:鳳山街道